滕西奇
《景云碑》拓片(局部) 东汉
〔15〕六族布列:六亲之族遍布梓潼一带。“六”字写得似“九”字。
〔17〕天〔资〕明〔哲〕:天性聪颖。
〔18〕典牧二城:景云主理朐忍县等二城。典牧:主理,主治。
〔19〕朱紫有别:明辨是非正邪。
〔20〕烝民乃厉:景云施政有方,众百姓精神振奋。烝民:众民。厉:振奋。
〔21〕州郡〔并〕表:州与郡均向朝廷上表,赞扬景云的政绩。
〔22〕当享〔符〕艾:当享银印青绶高官。符:凭信。艾:禄绶,汉代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授银印禄(青)绶。
〔23〕大命颠覆,中年徂殁:人到中年,突染大病死亡。徂:同殂(cú),死亡。
〔24〕如丧考妣,三载泣怛:如丧父母,三载忧伤哭泣。泣怛(dá):忧伤哭泣。
〔25〕遏勿八音:停止音乐演奏活动。遏:遏制。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26〕魂灵既载:灵柩已经装载启运。
〔28〕户有祠祭:家家祭奠。
〔29〕四时:指一日的朝、昼、夕、夜。《左传·昭公元年》:“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
〔30〕深野旷泽,哀声忉切:深山荒野,空旷水泽,悲伤之声哀切。忉(dāo):忧愁。
〔31〕追歌遗风:追思颂扬遗留下来的风范。
〔32〕赞:汉碑往往在叙事之后,以韵文的形式对上述内容加以概括升华,开头通常为称赞曰、辞曰、颂曰等。
〔33〕皇灵炳璧:意谓景云在先人的光环照耀之下。皇灵:指祖先。炳:明亮。璧:璧圆有孔,象征天。
〔34〕郢令名矣:充满美名。郢:通“盈”。
〔35〕化洽平矣:推行教化,民风和洽,社会平安。化:教化。洽:融洽。
〔36〕百工维时,品流〔形〕矣:此喻景云施政能力高超,如同巧匠应时而作、万物皆成其形一样。百工:各类工匠。维时:应时。品流:品物流形。
〔37〕三考绌〔敕〕,陟幽明矣:古时官员考试制度,三年一考,九年三考,以此决定降免或提升。《书·舜典》曰:“三载考绩,黜陟幽明。”绌:黜,贬斥。〔敕〕:皇帝下的任官诏书。陟幽明:善贤者进,恶愚者退。陟(zhì):登,升。幽:恶,愚。明:善,贤。
〔38〕振华处实:发挥文采,处事踏实。振:扬起,显扬。
〔39〕畅遐声:名声远播。
〔40〕重曰:赞曰后又有重曰,因意犹未尽,故有“重曰”。
〔41〕皇灵禀气,卓有纯兮:英灵禀承天地之气,具有超绝而纯粹的品德。
〔42〕惟汶降神,梃斯君矣:唯因汶川石纽降下神灵,才有后世君子得以挺生。梃(tǐng):同“挺”;挺生,意为挺拔生长,亦谓杰出。
〔43〕〔冀〕勉来嗣:希望能勉励后世子孙。
〔44〕熹平二年:指东汉灵帝熹平二年,公元173年。
〔45〕朐忍令梓潼雍君讳陟字伯曼:朐忍县令梓潼人姓雍名陟,字伯曼。雍陟:为立碑人,也是景云的同乡和继任者,后来官拜益州太守。
【译 文】
东汉巴郡朐忍县令广汉郡人景云,字叔于,在东汉和帝永元十五年(103年)六月己亥日去世。他是高阳氏颛顼(黄帝之孙)的后代,其先祖熊绎在周成王时被封于楚,为楚国始封之祖。到景云时,“景”早已由“氏”转为“姓”了。刘邦建立的汉王朝兴起,听从娄敬之计,将齐、楚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等关东豪族,迁到关中咸阳。加强关中防务,外抵北方胡异的威胁,内防六国宗室的叛乱。兴国大业已定,海内安宁。
景云的先人伯况,雄心远大,性情慷慨。当年由关中迁徙蜀地后,追寻夏禹圣迹,到大禹故乡汶川郡石纽乡朝拜,拜谒了设有华帐的大禹神像。然后,他乘坐的飞龟车在广汉郡梓潼县停留,并落户定居。其六亲之族遍布梓潼县,世代承袭家业,高居官位,名声地位超过了当地官吏。
景云叔于入仕为官,赋性聪颖,主政朐忍县等二城,明辨是非正邪,强不凌弱,威严而有节。推行教化神速,民心大振。州与郡均向朝廷上表,褒扬他的政绩。本当授银印青绶做高官,不料中年身染大病而亡。百姓如丧父母,三载悲伤哭泣。停止了音乐等娱乐活动,百姓泪珠涟涟。灵车启运,农夫、过路人和织妇,悲痛得哭哑了嗓子。官民共同怀念,家家祭奠。烟火相望,昼夜不绝。深山荒野,空旷水泽,忧思之声,悲悲切切。
追思颂扬景云留下来的风范,千年万年赞美他的功德。刻石记下他的美名,永不泯灭。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赞词说:
在先人光环的照耀下,呈现美好的名声。作民父母推行教化,民风和洽社会承平。如百工应时而作,品物流形。扬善除恶,万事归于安宁。九年三考,善恶贤愚各有进退降升。发挥文采,处事踏实,远近皆闻其美名。
又盛赞说:
英灵禀承天地之气,具有纯洁超常品行。汶川降下神灵,后世君子得以挺生。未晋三公九卿,中年突然丧命。名传后代,荣光久而彪炳。刊石纪铭,勋绩千秋垂名。希望勉励后人,子孙永远传承。
东汉灵帝熹平二年(173年)二月上旬,朐忍县令梓潼县人雍陟,字伯曼,为景云君立此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