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路程
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1929—2020)对国内大多数文学专业的学生和教师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在于,他的翻译理论著作《巴别塔之后》早在20 世纪80 年代就被介绍到国内,书中提出的“翻译四步骤论”至今常被用来研究作家作品的译介问题。此外,李欧梵先生在他主编的“西方现代批评经典译丛”总序中,说起自己“私淑”两位文学批评大师,一位是美国东岸评论界霸主埃德蒙·威尔逊,另一位就是以人文主义批评著称的乔治·斯坦纳。如此推崇之情,相信翻阅过这套丛书的读者不会忘记。而陌生在于,作为文学批评家的斯坦纳并没有提出过任何系统性的批评理论与核心概念。翻开当今任何一部文学理论教材,人们很难看到乔治·斯坦纳的大名,从英美新批评到后结构主义,从女性主义到后殖民理论,斯坦纳不在任何一个序列中。这就意味着,如今要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接触或谈论斯坦纳,几乎注定是在课堂和学院外的。
然而,这样一种学院派局外人的身份似乎只是斯坦纳作为一个更大意义上的局外人身份的象征。斯坦纳的父母是奥地利犹太人,1929 年斯坦纳出生在巴黎,1940 年全家移民到美国,后来他又在剑桥、日内瓦等多地教书写作。可以说,斯坦纳并没有处在纳粹屠犹的风暴中心,但他的犹太人身份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世界的疏离感,成为他文学批评中或隐或显的主题。近一年来,哈罗德·布鲁姆(1930—2019)与斯坦纳接连逝世,人们时常将两位大师相提并论,哀悼那样一个捍卫文学经典、强调人文主义批评传统的终结。的确,他们都有旁征博引和高度个人化的写作风格,甚至对精神分析的不信任都是一致的,但两者在精神气质和对核心问题的关切上完全不同。布鲁姆出生于美国纽约,对于西方正统文化和语言本身有着深厚的“在地感”。在他看来,经典之不可撼动的审美性超越道德和政治,“经典是真正的记忆艺术,是文化思考的真正基础”。斯坦纳则处在一种“异乡人”的状态,他并没有真正舒适地生活在这个经典传统中,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在西方文化中保持着警惕”,“重新审视欧洲的理想和历史传统”。
斯坦纳这种“异乡人”式的疏离首先体现为他对同时代学术主流的批判和对立。在1959 年出版的处女作《托尔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中,斯坦纳提出“老式批评”的观念,与当时流行的“新批评”理论抗衡。所谓“老式批评”,是要在新批评强调的审美特征、形式细节和文本结构之外,恢复对作品所处的历史语境、作者身份等文本外部要素的考察,揭示其哲学和神学方面的思想价值。在斯坦纳看来,经典作品的意义范围远远超出了我们的生活世界,它不是供我们解剖的冷冰冰的对象;相反,经典是一种“可以‘解读’我们的表意形式。它解读我们远胜过我们去解读(倾听、了解)它”。新批评追求的文学研究的“客观性”只是种幻觉。而对于结构和后结构主义,斯坦纳认为这是比新批评更严重的一种情况,它将文本解码活动推向极致,无限拔高了阐释实践,甚至将阐释的重要性与文学作品本身相提并论。但事实上,批评家过的只是“二手生活”,他永远不可能以自身的阐释活动涵盖伟大作品的全部意义,尤其是形而上和神学意义。
斯坦纳与学院派学术主流的分歧根植于语言观和真理观的分歧,即在语言中是否存在终极真理或唯一的意义起源。从新批评到解构主义,逻各斯一路被驱逐到语言之外。但对斯坦纳来说,“言词的首要性——在话语中能够言说和交流的言词的首要性——是希腊——犹太智慧的特征”。他正是要通过批评活动恢复这一古老智慧,在他看来:“在先验之物上所押的帕斯卡赌注是理解语言的根本基础,是使意义回归的根本基础。”所谓帕斯卡赌注,是说帕斯卡认为无法从逻辑上验证上帝存在,但人们可以通过一套类似风险收益的推理来得出相信上帝存在会受益更多的结论。这个逻辑从根本上来说是实用性的,但斯坦纳相信,像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那样的伟大著作,以及现代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艺术作品,必须将上帝问题考虑在内才能真正理解它们的意义。
作为并非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斯坦纳也是语言的异乡人。他从小生活在德语、法语和英语三种语言无缝切换的环境中,在自传中他曾提起母亲说话时经常以德语起头,而以法语收尾。但“陌生感和暂居感”仍悄无声息潜入他的语言。在他看来,这是欧洲犹太人的宿命,他们之所以能够快速习得各门语言,是因为他们经常流浪。“我们也许永远难以获得一种终极的‘家园感’,那种一个人与他的母语之间无意识的古老的亲密感,就像他亲近自己地里的岩石、泥土和灰尘。”同为犹太人的卡夫卡也曾如此描述自己用德语写作的异化感:“绝大多数开始用德语写作的人,都想摆脱他们的犹太人身份……但他们的后腿仍然粘连在父亲的犹太属性上,而前腿又探不到新的地面。”斯坦纳形容卡夫卡“使用的每个词汇都好像是用高利贷借来的”,同样,他本人使用英语写作,又何尝不是这种感受。
当然,除却犹太身份,斯坦纳对语言,尤其是德语的疏离还源于他对德语的现代命运的反思。在《逃离语词》一文中,斯坦纳考察了从17 世纪理性主义时代开始,语言王国的领地逐渐缩小的过程。首先是数学、科学逐渐摆脱宗教目的论而走向自治,它们依靠自身独有的符号语言在日常语言之外圈定领地。进而是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通过运用数学工具来增强客观性和精确性。甚至在最依赖语词概念的哲学领域,从斯宾诺莎到符号逻辑的盛行,再到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都对语词能够在多大范围内有效描述人类经验和知识进行了厘定。
世界意象从语词中逐渐撤退影响了语言的精确性和活力,但更大的危机来自于纳粹德国统治下德语的污染堕落。德语被用来编织谎言,掩盖军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虚妄,刺耳的口号、为纳粹服务的精确词汇、残酷的记录都使这门语言感染了极端的非人道,甚至言说它都变成了残酷的事情。语言与道德生活和情感生活相连的根基被斩断,语言面临着无可挽回的僵化和退化。斯坦纳指出这种情形也在英美各地上演,他甚至嘲笑艾森豪威尔总统在新闻发布会上讲的英语,像新型洗涤剂推销员用的语言。政治上的陈词滥调掩饰了真正的意义,破坏了共同体的语言。
①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江宁康译,译林出版社2011 年版,第29 页。
⑤乔治·斯坦纳:《托尔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严忠志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年版,第6 页。
⑦卡夫卡:《夫卡夫书信日记选》,叶廷芳、黎奇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 年版,第16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