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虫》:新娘之心

2020-06-18 07:20山西刘毓庆
名作欣赏 2020年16期
关键词:草虫大夫君子

山西 刘毓庆

在一年四季的循环中,应时而来的自然的声音,每每给人以警觉,如春天的黄莺、深夏的蜩蝉、寒冬的雄雉,特别是秋日的草虫,因为它意味着一年美好时光将要结束,接下来将会是寒冬的煎熬。人生易老的悲叹也会因秋虫的鸣声而引发。所以王维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韦应物也说:“零落逢故老,寂寥悲草虫。”《诗经》中的《草虫》篇,是中国文学作品中第一篇咏及草虫的诗,不过它悲叹的并不是流失的时光,而是象征缭乱不安的心怀。它与后来闻草虫而感时移的诗作完全不同,因此人们对它的理解便出现了很大的误差。原诗云: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关于诗旨的歧说

本篇的内容本很简单,但争论却很激烈。《毛诗序》说:“《草虫》,大夫妻能以礼自防也。”这是关于《草虫》篇主旨的最早解释。然而何谓“以礼自防”,从诗中却一点也看不出来。所以朱熹《诗序辨说》说:“此恐亦是夫人之诗,而未见以礼自防之意。”正因为《诗序》与诗文之间的巨大隔阂,导致了后世说诗的大分歧。说此诗者不下数百千家,分歧之多自不待言。但就其大要言之,主要有三种意见。

第一种是“大夫妻初嫁说”。最早点破此题的是战国时的毛亨。《毛诗故训传》说:“卿大夫之妻待礼而行,随从君子。”所谓“以礼自防”,是因“妇人虽适人有归宗之义”,一旦不当于礼,就会见弃而被遣回娘家。郑玄《毛诗笺》对这一意思做了进一步明确的说明。他说:“草虫鸣,阜螽跃而从之,异种同类,犹男女嘉时,以礼相求呼。未见君子者,谓在涂时也。在涂而忧,忧不当君子,无以宁父母,故心冲冲然,是其不自绝于其族之情。既见,谓已同牢而食也;既觏,谓已昏也。始者忧于不当,今君子待已以礼,庶自此可以宁父母,故心下也。”此后,这便成为一种主导性的观点。尽管宋儒起而疑之,但历代从之者仍不在少数。

第二种是“闺妇思夫说”。这是宋儒开始提出的。欧阳修《诗本义》首发其端。他说:“大夫妻实已嫁之妇,而毛、郑以为在涂之女,其于大义既乖,是以终篇而失也。”他的意思是:“召南之大夫出而行役,妻留在家。当纣之末世,淫风大行,强暴之男侵陵贞女,淫泆之女犯礼求男。此大夫之妻能以礼义自防,不为淫风所化。见彼草虫,喓喓然而鸣呼,趯趯然而从之。有如男女非其匹偶而相呼诱以淫奔者,故指以为戒。而守礼以自防闲,以待君子之归。故未见君子时,常忧不能自守;既见君子,然后心降也。”这一新解,虽不离“以礼自防”一说,但实质性的内容却发生了变化。而且就诗之文本而言,甚合情理,故发挥者甚众。如李樗《毛诗详解》说:“召南大夫出行役,而其妻能以礼自防。盖其大夫在家,而能以礼自防,未足为贤;惟其大夫不在家,而能以礼自守,此其所以可尚也。”王质《诗总闻》说:“陟南山,望其夫也;陟北山,亦望其夫也。采蕨、采薇,以自饱而有所待也。郑氏以为妇人适人,‘未见’谓在途时,‘既见’谓同牢时,‘既觏’已昏也。‘觏’为昏,不若为‘遇’意正而情深。未适人之妇人,不当有此念。”朱熹《诗经集传》则对此种观点做了精练概括,他说:“南国被文王之化,诸侯大夫行役在外,其妻独居,感时物之变而思其君子如此,亦若《周南》之《卷耳》也。”此后,这一观点便开始在经学界占据了上风。而且还有《小雅·出车》作为佐证。如李樗说:“《出车》之诗亦曰:‘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是诗亦是行役之诗,则知此诗皆是其夫不在,故其忧如此。妇人以夫不在,则不为容。如《伯兮》之诗曰:‘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夫既归,则其心必降下矣。”

这是在《草虫》诠释中影响最大的两种观点,也是学术上相抗衡的两大派系。到明朝,丰坊的伪《诗传》《诗说》出现后,又产生了第三种有影响的观点,即“南人见召公说”。伪《诗传》说:“南国之大夫聘于京师,睹召公而归心焉,赋《草虫》。”清胡文英《诗疑义释》说:“《草虫》章,乃南人喜见召公之诗。其曰‘喓喓草虫’,喻小民之呻吟不息;‘趯趯阜螽’,喻小民之跳跃无归。故未见君子而忧,既见君子而释然也。”清赵容《诵诗小识》说:“《序》云:‘大夫妻能以礼自防也。’今反复诗辞,并未见此意,而《集传》云:‘大夫行役,其妻感时物而致思。’此说颇合事情,然采蕨、采薇,非大夫妻之事。‘既见’‘既觏’,非独居之情,则此说亦未为得矣。申培曰:‘南国大夫受聘于周,次于终南,睹王室之多贤相,率以归心焉。’庶几哉《草虫》之义矣。愚按此盖南国之民喜得召公之至,因自言我等食息行动,不过草虫、阜螽比耳。未见君子,心则忧;既见君子,斯可喜也。登山而采薇、蕨,不过供口腹之资。既见君子,为足喜也。诗旨豁然贯通矣。”日本伊藤善韶《诗解》说:“此诗召人慕召公之德也。秋与春各就其境起感,欲见不得,忧心深矣;既得见之,而亦得相遇之厚。故初而心降,中而悦,终而平也。”

此后新说滋多,有以为好贤者,如清徐璈《诗经广诂》据刘向《说苑·君道篇》引《草虫》与《左传》子展赋《草赋》,以为“此篇与《杕杜》《隰桑》同指,其陟山采薇,既有仰高之慕,而草虫鸣而阜螽从,是亦鹤鸣子和之象也”。有以为大夫妻戒出嫁之女者,如清许伯政《诗深》说:“此大夫妻戒女之诗,盖女许嫁而母命之也。”有以为王者劳归卒的,如钱澄之《田间诗学》说:“王者代为室人思征夫之辞,曲体其情以劳之耳。”有以为大夫妻防夫之淫与贪者,如罗典《凝园读诗管见》说:“《草虫》一篇,本言大夫妻能以礼防大夫也。然能以礼防大夫者,必先能以礼自防。《序》故推本言之曰:‘草虫,大夫妻能以礼自防也。’”或以为喜赋婚礼初成者,清牟应震《诗问》说:“《草虫》,君子宜家人也。盖婚礼初成,喜而赋之。”或以托言君臣者,如方玉润《诗经原始》说:“《草虫》,思君念切也。盖诗人托男女情以写君臣念耳。夫臣子思君,未可显言,故每假思妇情以寓其忠君爱国意。”20 世纪一批受西方性开放文化思想的学者,又提出了“野合说”,认为诗是写女子与男子幽会交合的性感受。这种观点很新,也很合于时代潮流,乍看与诗之文本也无不合,但仔细一想,就会发现问题。因为“君子”是尊称,代表统治者身份。在男女之间,只限于妻子称丈夫,是进行了婚礼之后的身份确认。女子不会称野合的男子为君子的。它与今天未婚而同居的男女之间相互称老公、老婆还不一样。

两种主流观点的论争

尽管歧说甚多,但先后占据主流地位的还是毛、郑与朱熹两派。汉唐以前,毛、郑是主导;宋元以降,朱熹是主导。尽管朱熹说取代毛、郑而成为主导,但问题的讨论却还在进行。从毛、郑一派者,重在从诗中寻找“以礼自防”的根据。如明郝敬《毛诗原解》说:“《古序》曰:‘《草虫》,大夫妻能以礼自防也。’朱子改为大夫行役在外,其妻独居感时思夫而作,非也;《毛传》谓大夫妻初嫁来,能以礼自防,是矣。称妻者自嫁后,既觏君子而言。……草虫跃,蕨、薇生,仲春之会也。蕨之言别也,女子远父母之喻;薇之言微也,女子寡小自谦之喻。知为大夫妻者,据编《诗》,首《鹊巢》,君夫人初嫁也:次《采蘩》,即君夫人之职;此章,大夫妻初嫁也;次《采苹》,即大夫妻之职。女子之嫁,父母命之曰:‘往之汝家,必敬必戒。’新妇入门,良人未习,私情忧虑,不以新昏为喜,一则曰‘忧心忡忡’,再则曰‘忧心惙惙’,三则曰‘我心伤悲’。未见君子,忧不释;既见不觏,忧犹不释;必其既见既觏,忧心始平,如此自防,可不谓知礼者乎!然亦非必其新女自作,盖诗人咏王化所从来,见文王所以教南国,莫非以礼齐家之事也。愚按是《诗》,谓初嫁之女自防,则为守礼;谓独居之妻思夫,则为钟情。《小雅》以劳归士,体其情也。《召南》以咏贤妻,贵其礼也。是故《序》确而正。”明朱朝瑛《读诗略记》也曾说:“《序》曰:‘大夫妻能以礼自防也。’余读此《序》,而知读《诗》之难也。向读此诗,以为《集注》之说确不可易矣。及再四思之,凡人离别之久,念之而忧,忧之而伤,苟得一见,则忧伤之情,即快然冰释矣。《出车》之诗曰‘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既见君子,我心则降’是也。此诗则曰‘既见’矣,又曰‘既觏’,一似沉吟反复,徐然后解者,何其舒缓而不切于情也?以此详究之,其为咏初嫁者无疑。泛见曰‘见’,接见曰‘觏’。初嫁之时,惟恐不得当于君子,而贻罹于父母,故忧之而至于伤悲。是其所忧者不在难见,而在难于相接,故忧之释,必于‘既见’而又‘既觏’也。其谦畏自持之况,于二语想见之。以是知《序》之首语,信非后人所能揣摹也。此诗全用《出车》,而意旨自别。古人作诗抒写性情,文辞之间,不嫌蹈袭如此。”

从朱说者,则从人情出发分析、发挥。如明冯时可《诗臆》说:“《草虫序》云:‘大夫妻能以礼自防也。’言卿大夫之妻待礼而行,随从君子。始者忧于不当君子,故心忡忡然;今君子待己以礼,庶自此可以宁父母,故心下也。虽然,女子之适人,当以远父母为忧,而顾以未见君子为忧,其义悖矣。朱子以为大夫之妻感其夫之行役者是也。”崔述《读风偶识》也说:“女待人而行者也,女子之嫁,亦有不得已焉,故曰‘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又曰‘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今以未得同牢为忧,已得同牢为喜,无耻甚矣!安在其能以礼自防乎!且既问名、纳采,聘之为妻矣,宁有不与同牢之理而烦女子之过虑乎!《朱传》以为‘大夫行役在外,其妻独居,感时物之变而思其君子’,说为近是。”但在基本赞同朱说的基础上,经师们又各有发挥,如冯时可就以为君子指文王言,崔述又以为“未见其当为大夫之妻”,何楷《诗经世本古义》将思夫之人具体在了南仲之妻上,说:“《草虫》,思南仲也。南仲以王命城朔方,遂伐西戎,其室家思念之,而作此诗。”

我们敢肯定地说,在诸多解释中,除了《毛诗序》可能有一定的传说根据外,其余全是根据诗本文阅读所得心得,是根据逻辑和一般情理推导出来的。但历史是靠传说师承传下来的,而不是靠逻辑推导的。如果从经学或文学的角度来理解,只要不违背文本,都是允许的,因为这可以丰富诗的内涵。但从历史实证的角度来思考——用时髦的话说,从科学的角度分析,我们就需要首先考虑《毛诗序》的依据是什么?我们尊重《诗序》的作者,相信他不会是无根之谈,但今天我们又无法从诗中看出“以礼自防”的内容。这就说明一点,“以礼自防”不是诗之本义,而是诗的乐用意义或编诗者的意思,是带有导读性质的思想指导。但就“以礼自防”的“发酵”基础看,无论是宋儒的“闺妇思夫说”,还是明儒的“南人见召公说”,以及明清以来的种种新说,都不具备。只有毛、郑“大夫妻初嫁说”,具备这个条件。因而这种最古老的读法,也是最值得我们深刻思考的。

“以礼自防”当产生于古代婚礼过程对新妇的要求。在周代,士的婚礼当夕即成,大夫以上的婚礼则比较复杂。《白虎通·嫁娶》篇说:“婚礼请期,不敢必也。妇入三月,然后祭行。舅姑既没,亦妇入三月奠采于庙。三月一时,物有成者,人之善恶可得知也,然后可得事宗庙之礼。”《公羊传·成公九年》“夏季孙行父如宋致女”注也说:“古者妇人三月而后庙见,称妇,择日而祭于祢,成妇之义也,父母使大夫操礼而致之。必三月者,取一时足以别贞信。贞信著,然后成妇礼。书者,与上纳币同义。所以彰其洁,且为父母安荣之。言女者,谦不敢自成礼。妇人未庙见而死,归葬于女氏之党。”这就是说,大夫以上娶妻,妻子过门后,还有三个月的考察期。经过三个月考察,觉得她的言行合于礼的规定,便到期举行庙见礼,以告祖宗,这才算成婚,此后新妇才算这个家庭的正式一员。在举行庙见礼前,还不算成婚,女子随时都有可能因违礼被遣回。如果女子在此期间意外死亡,她的尸体也要送回娘家,因为她还不算这个家庭的人。之所以定三个月为期,是因为一时难以看出她的真正品行。如陈立《白虎通疏证》引江永《礼记训义》说:“古人之意,盖欲迟之一时,观其妇之性行,和于夫,宜于家室人,克成妇道,然后可见。”这样,女子自然要小心翼翼,“以礼自防”了。汉班昭《女诫》言:“战战兢兢,常惧绌辱,以增父母之羞,以益中外之累。”《战国策·赵策》记赵太后嫁女于燕,开始“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说明古代从母亲到女子,都有女被遣归的担忧。当然诗只是表达出嫁新妇的恐惧和不安,并没有要“以礼自防”的意思。《诗序》出于诗教的目的,便做了“以礼自防”的意义取向,由此也便有了毛、郑的解说。尽管毛、郑的解释因过于强调礼而失之牵强,但就其所言诗之本事,应基本是对的。陈奂对毛氏的意思曾做过很好的解释,他说:“《传》云‘妇人虽适人,有归宗之义’,以释经‘未见’‘忧心’。‘未见君子’,谓未成妇也。古者妇人三月庙见,然后成妇。礼未成,妇有归宗义。故大夫妻于初至时,心忧之恸恸然也。《春秋·宣五年》:‘秋九月,齐高固来逆叔姬,冬齐高固及子叔姬来。’《左传》:‘冬来,反马也。’杜注云:‘礼:送女适于夫氏,留其所送之马,谦不敢自安于夫。若被出弃,则将乘之以归,故留之也。至三月庙见,夫妇之情既固,则夫家遣使反其所留之马,以示与之偕老,不复归也。’(此孔氏《正义》语,陈氏误记)案:古者诸侯以上不取国中之女,反马告宁,乃遣大夫行之。大夫无外交,不得取他国中之女。女岁归宁,大夫不得亲自反马,故齐高固既取鲁女,而来反马,示讥尔。然大夫礼,亦三月庙见,亦留马。留马之礼,即有归宗之义。诸侯以上体尊无出。士卑,当夕成昏,皆不归宗。故此《传》亦谓大夫妻而言也。《礼记·曾子问篇》:孔子曰:‘三月而庙见,称来妇也。’曾子问曰:‘女未庙见而死,则如之何?’孔子曰:‘不迁于祖,不袝于皇姑,壻不杖、不菲、不次。归葬于母氏之党,示未成妇也。’此亦大夫礼也。嫁不三月,不成妇,死则归党,出则归宗,全女节,遂女志。”顾广誉《学诗详说》也说:“《传》《笺》以为在涂之女,欧阳氏非之,至朱子而其说益善,然蒙以《传》义尤古。姜氏《广义》曰:觏者,遇以礼也。三代之时,女子十余年之内,无日不有姆教。凡四德三从及七去之条,习闻于耳。及将嫁三月,教于公宫,又重言之。故女子有所警惕,而常恐违礼也。迨嫁,女氏以车马送,三月无违言,然后反之。不然,其女当以此车马驾之而归也。《春秋传》屡言郯伯姬、杞伯姬来归,左氏曰‘出也’,可知女在母家时,以礼自防,安得有情欲之感哉!后世女子一归,夫氏总不言出,于是闺中少礼义之训矣。毛谓防其归宗,大有关于世道人心。”

至于宋以来学者,根据《出车》篇做出的夫行役在外、妻室思之的判断,并且对此二诗谁先谁后的怀疑,其实都是猜测,并不能成为问题。《出车》一诗是《诗经》中最特殊的一篇,篇中的许多诗句、套式见于他篇。如“忧心悄悄”,见于《邶风·柏舟》;“薄言还归”,见于《召南·采蘩》;“岂不怀归”,见于《小雅·四牡》;“执讯获丑”,见于《小雅·采芑》;“卉木萋萋,仓庚喈喈”,袭用《周南·葛覃》“维叶萋萋”“其鸣喈喈”;“昔我往矣,黍稷方华”四句,袭用《采微》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四句;“王事多难,不遑启居”,仿《四牡》篇“王事靡盬,不遑启处”;“春日迟迟”“采蘩祁祁”,袭用《七月》篇句。不难看出《出车》是一位有文化的军官写的,他读了不少诗,故套用了诸多诗篇的成句。而“喓喓草虫”六句取自《草虫》,自不待言。只是在裁取时,文字上略做了改动,删去了“亦既觏止”一句。之所以要删,是因为他要断章取义,要把“婚礼诗”改为“思夫情”,而“觏”字有碍于他表达的意思。像这样的活用诗意,在那个时代是非常习见的。

草虫和阜螽

主旨明白之后,我们再来看诗中的名物“草虫”和“阜螽”。草虫叫“虫”,阜螽的“螽”下面是两个“虫”,显然所指的都是昆虫,但具体是什么虫,似乎还不容易说清楚。

关于“草虫”,《毛传》说:“草虫,常羊也。”常羊是什么?今已不详。《陆疏》云:“大小长短如蝗也,奇音,青色,好在茅草中。”《尔雅》没有“草虫”,而有“草螽”,郭璞引诗“喓喓草虫”来注释,郝懿行《尔雅义疏》以为虫、螽古字通,因此草螽即草虫,济南人谓之聒聒,也即今人所谓的蝈蝈。焦循则以为《尔雅》原本当作草虫,因此郭注才引《诗》作注的。罗愿《尔雅翼》又疑为蚯蚓,说蚯蚓“一名土蟺,又名曲蟺,夏夜好鸣于草底,故江东谓为歌女,或曰鸣砌。《周南》诗曰:‘喓喓草虫,趯趯阜螽。’说草虫固多端,按张衡云:‘土蟺鸣,则阜螽跳。’是以蚯蚓为草虫也。赞宁《物类相感志》亦云:阜螽如蝗,江东人呼名蚱蜢,与蚯蚓异类而为雌雄。盖合诗人之说。故郭璞赞曰:‘蚯蚓土精,无心之虫。交不以分,淫于阜螽。触而感物。乃无常雄。’”在现在看来,这样的解释实在难以接受。

这里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汉唐以后的学者,大多都是由书本到书本来研究名物的,《诗经》中草木虫鱼他们未必真的见过,这就多了几分想象,甚至根据诗内容或经学解释的要求,来做逻辑推导。这样,他们所谓研究的可信度就受到了怀疑。清儒邹汉勋《读书偶识》曾有一段更妙的描写,说:“此虫俗名小绩姑,大小如蚱蜢,羽纯青,不如蚱蜢,翅末有灰黄色,秋前鸣若啧声,不连续,一音一断。陆云奇音者,盖是奇偶之奇。常与蚱蜢交。《笺》言‘草虫鸣,阜螽跃而从之’,亦是事实,余目击之。诗人称此,盖恶之之辞,故《序》曰‘以礼自防’。《出车》言此,谓猃狁动而西戎作也。”所谓“目击之”,也只能是偶有所见而已。邹汉勋所描写的情形像是指蝈蝈。蝈蝈和阜螽,都是草木中跳跃而进的昆虫,自然有可能在同一草丛中活动。如果说它们相交配,这恐怕有点不靠谱了。蝈蝈自有公母,公的背有长翅,善鸣;母的则羽短,不善鸣。

其实这里的“草虫”,未必是指具体的虫子,研究者大约是觉得“阜螽”是具体的虫名,“草虫”也应该指具体的虫,因此就一定要琢磨出它究竟是什么虫子来。但要知道,“趯趯”是两眼亲见的,自然知道它是何物;而虫鸣是耳朵听来的,并没有见到真身,而且三秋之日,草中鸣叫的虫很多,如蟋蟀、蝈蝈等,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虫类。因声音发自于草中,而不见为何物所发,故泛言之曰“草虫”,这本是情理中的事。故戴震《诗经考》就以为是“草中虫”,本无定指。“闻其声,泛曰草虫而已;见其物,乃曰阜螽。”像鲍照“乳燕逐草虫,巢蜂拴花萼”,刘禹锡“树满荒台叶满池,箫声一绝草虫悲”等,都是泛指。像王籍“草虫促促机下啼”,鲍溶“草虫夜侵我,唧唧床下语”,这显然指的又是蟋蟀了。

关于“阜螽”,问题就要简单些了。《毛传》《尔雅》都说“阜螽”又叫“蠜”,陆德明引李巡说,螽是蝗子,引《草木疏》说:“今人谓蝗子为螽。”戴震以为阜有大义,阜螽即大螽。也有人认为,“阜”对“草”言,“草虫”在草丛中,“阜螽”则在丘阜上,这恐怕就不见得了。李时珍是一位有实践经验的医学家,他对鸟兽草木的研究,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应该说可靠度要强。他认为阜螽属于蚱蜢一类的昆虫,蚱蜢有数种,“䘀螽,总名也。江东呼为蚱蜢,谓其瘦长善跳,窄而猛也”。这应该是对的。焦循《毛诗草木鸟兽虫鱼释》引《本草拾遗》也云:“阜螽如蝗虫,东人呼为舴艋。舴艋者,一作蛨虴。郭氏读蛨为竹白反,虴为孟。段成式《酉阳杂俎》言:蝗腹下有梵字,蛨虴则青而无梵字也,今验之良然。张华《博物志》云:蜾蠃亦取阜螽子祝之成已子。今验蜾蠃所取,正小青蛨虴。青色蛨虴,今呼为抹札,抹札乃蛨虴之倒。方语相传,有古今颠倒相承者,此其例也。青蛨虴似蝗而大,故曰阜;又善跳,故云趯趯,非蝗也。”这种东西,今晋南叫蛨蛨(bai),其种非一,有灰色的,有绿色的,有两头尖的,有类似蝈蝈的,统谓之蛨蛨。跳跃着前进,正与所谓之“趯趯”者同。这应该就是诗之阜螽了。

诗中的叠字

叠字状物,可以说是《诗经》的一绝。故《文心雕龙·物色》篇说:“……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出日之容,瀌瀌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以此篇中出现了四组叠字,即“喓喓”“趯趯”“忡忡”“惙惙”,前二者状物,后二者状心,各尽其妙。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这是中国文学中描写秋虫最经典的语言,“喓喓”从口,表示其特点在鸣声;“趯趯”从走,表示其特点在跳跃。《毛传》说:“喓喓,声也。”《广雅·释训》说:“喓喓,鸣也。”《广韵》说:“喓喓,虫声。”吴夌云《吴氏遗着》“喓喓”条曰:“喓喓即呦呦,声之小也。”这个解释很妙。因为喓喓、呦呦是声转字,是敛口音,只能是小鸣,而不会是大叫,用之形容虫鸣,再恰当不过了。刘勰就极称《诗经》“喓喓学草虫之韵”的绝妙。梁简文帝《秋夜》诗也说:“萤飞夜的的,虫思夕喓喓。”孟郊《秋怀》诗云:“岁暮景气干,秋风兵甲声。织织劳无衣,喓喓徒自鸣。”白居易《秋虫》诗云:“切切暗窗下,喓喓深草里。秋天思妇心,雨夜愁人耳。”张耒《莎鸡诗》云:“金风肇残伏,玉树正秋凉。喓喓草间虫,感时振衣裳。”

至于“趯趯”,《毛传》云:“趯趯,跃也。”小徐本《说文》云:“趯,跃也。”《汉书·李寻传》“涌趯邪阴”颜师古注:“趯字与跃同。”《巧言》“跃跃毚兔”,《史记·春申君列传》引作“趯趯毚兔”。裴骃引韩婴《章句》曰:“趯趯,往来貌。”指往来跳跃之状。可知“趯趯”即“跃跃”。又:跃古在定母宵部,跳在定母药部,跃、跳双声,故《说文》曰:“跳,跃也。”古言跃跃,即今之所谓跳跳。此处形容阜螽跳跃之貌。

与“忡忡”之描写心之跳动不同,“惙惙”则重描写忧思不绝。《毛传》《尔雅》皆说:“惙惙,忧也。”但不细言为何种忧。黄道周《诗经琅玕》说:“惙惙者,缀而不解,乃忧之深,不止于忡忡矣。”何楷《诗经世本古义》说:“惙,《说文》云‘忧也’,戴侗云‘忧结貌’。按‘惙’字右施叕,叕者,缀联之义,戴说可信。”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说:“《众经音义》四引《声类》:‘惙,短气貌也。’《释训》:‘惙惙,忧也。’单言曰惙,重言曰惙惙,忧之至也。”俞樾《群经平议》说:“《说文·叕部》:‘叕,缀联也。’惙字从叕,即有缀联之意。《荀子·非十二子》篇‘缀缀然’,杨注曰:‘不乖离之貌。’不乖离即是相缀联也。‘忧心惙惙’犹曰‘忧心缀缀’,言忧心联属不绝也。因其言忧,故字从心耳。”俞说可参。考“惙”从“叕”得声,音义并受之“叕”。“叕,缀联也。象形。”徐锴《说文系传》:“叕,交络互缀之象。”《玉篇》:“叕,连也。”从“叕”得声的字,多有缀联不绝义。《汉书》注:“缀,言不绝也。”《礼祀·郊特性》疏:“畷者,谓井畔相连缀。”《集韵·薛韵》:“多言不止谓之諁。或从口。”又言:“醊,连祭也。”故“惙惙”当是形容忧思连属、郁结不解之貌。

“觏止”与心灵状态

这篇诗每章的前两句与自然物相联系,后六句则是写主人公心理状态的。特别是每章的末三句,描写的是同一种情景、同一种心态,却用了三个不同的字。这同一种情景,都来源于一个“觏”字,在没有见到“君子”的时候,内心是“忡忡”“惙惙”,充满了不安与恐惧。一旦见了君子,而且“觏止”,内心便“降”“说”“夷”。这“觏止”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在“亦既觏止”一句之前,是“亦既见止”。“亦既见止”就是已经见到了。“亦”和“止”都是语助词,这很好理解。“亦既觏止”则就复杂了。根据对此诗主旨的不同理解,大约有三种不同的解释。一种以毛、郑为代表,认为“觏”训“遇”,与婚媾之“媾”相同,《郑笺》云:“‘未见君子’者,谓在涂时也。……‘既见’,谓已同牢而食也;‘既觏’,谓已昏也。……《易》曰:男女觏精,万物化生。”孔颖达阐释毛、郑说:“谓之遇者,男女精气相觏遇。” 胡承珙《毛诗后笺》则以为毛、郑有别,并发挥《毛传》说:“《郑》以‘觏’为‘昏媾’,究不如《毛传》但训‘觏’为‘遇’之善。盖‘见’谓见君子颜色之和,‘觏’谓遇君子接待之礼。‘见’与‘觏’自分深浅,不必如郑所云也。姜氏《诗序广义》曰:此诗辞与《殷其雷》《汝坟》同调,而《序》及《传》不主君子行役者,以篇中有‘亦既觏止’一语也。觏者,遇以礼也,天下岂有行役既归,而望其礼遇者哉!则知《序》《传》之精矣。如‘觏’即作‘见’,是赘矣。《小雅·车舝》亦云‘觏尔新昏,以慰我心’即用此‘觏’字之义。”日本安井衡《毛诗辑疏》说:“以昏礼次第言之,洵有如《笺》所云者。然床笫不出门,觏称精,何等之事而播之歌谣?被文王之化者,恐不当如此。葢见,初见;遇者,偶也。因与君子相偶而言之,义本不复也。”第二种以朱熹为代表,认为写的是夫妇相见。丈夫行役在外,妇人思之。既然见了面,自然会很高兴。但朱熹只直抄录《毛传》“觏,遇”之文,不多缀一字。意思是“觏”为遇见、见面。后儒多由朱说发挥,如顾梦麟《诗经说约》说:“既见、既觏,层迭致望之词,不必有分聚……而《郑氏》‘觏’作‘男女觏精’之‘觏’,孔氏因之,遂谓嫁者虽既见同牢,可以少慰,君子之心尚未可知。必己经一昏,精气觏遇,庶得夫意,可宁父母。此等之解,污亵圣经,莫以过矣。”姜兆锡《诗传述蕴》说:“云‘见’又云‘觏’者,乍见曰‘见’,‘熟见’曰‘觏’。《疏》训‘觏’作‘媾’者陋。”日本皆川愿《诗经绎解》则说:“见者,与之相见也;觏者,数与相见也。” 日本竹添光鸿《诗经会笺》说:“‘见’与‘觏’自分深浅。‘见’,犹见其面而已;‘觏’,遇也、合也,因与君子相偶而言之。一意翻作两意,由浅而深,《风》诗往往如此。”第三种以闻一多为代表,以此为求爱的歌,以为“觏”是男女交合的性行为。潘光旦也有此说,今人从此说者不少。

细考各家说,仍当以毛、郑说为长。毛、郑说也最古,当有师承。如果“觏止”作遇见解,则与上“见止”重复,即如陈启源所言:“古诗简贵,不应一事而重复言之。” 若如闻一多等释为性交,则与周代礼制大相违背。“觏”当读为“媾”,言婚媾,此处即言成婚。郑玄引《易·系辞》“男女觏精”作解,今本《易》作“构”,《疏》云:“构,合也。”旨在说明“觏”之“婚合”之义。《毛传》训“遇”,《尔雅·释言》:“遇,偶也。”是毛氏以“觏”为婚偶。婚媾之媾,又作姤,《说文》新附字:“姤,偶也。”觏(媾、姤)、偶古为双声迭韵,故义相通。此诗的“觏”字,相当于《关雎》的“逑”字,也相当于《左传·隐公八年》“先配而后祖”的“配”字,都是指婚偶言。《诗经》中有:“我觏之子,衮衣绣裳”(《九罭》),“我觏之子,我心写兮”(《裳裳者华》),“鲜我觏尔,我心写兮”(《车辖》),“彼其之子,不遂其媾”(《候人》),这些“觏”字和“媾”,都有配偶、婚配的意思。俞樾《茶香室经说》以为字当训“成”,他说:“‘觏’当训‘成’。《成六年左传》:‘其恶易觏。’杜注:‘觏,成也。’字通作‘构’。《广雅·释诂》:‘构,成也。’《礼记·昏义》篇:‘质明,赞见妇于舅姑。赞醴妇,妇祭脯醢。祭醴,成妇礼也。’‘亦既觏止’谓既成妇礼。《序》云:‘大夫妻能以礼自防。’故必妇礼成,而后我心降也。”此亦可备一说。

诗的读法与经的读法

董仲舒说:“诗无达诂。”钟惺说:“诗,活物也。”从诗的角度来说,对这篇诗,无论是认作闺妇思夫,还是认作思见贤人、托男女以言君臣等,都是可以的,而且都会呈现出其内容的鲜活性和生动性。但我们在众多的解释中,经过再三考虑,还是选择了最古老的毛、郑说。因为毛、郑说有经师传说做背景,并与诗义也不矛盾,我们没有理由怀疑它。

从这个思路出发,这首诗所写的自然便是姑娘出嫁前的心理状态了。但这并不是实写,更不是新娘自己在诉说,而应当是一首流传于大众中的婚庆歌,是通过对新娘忧喜交加心情的描写,来增加婚庆的活跃气氛。在周代,贵族的婚姻没有民众自由,往往是要通过媒妁之言而后由父母做主。女子在婚前,对于自己将要嫁的男子甚至未曾谋面。当临嫁时,到底自己要嫁的人是怎样的人,自己需要如何应对,都不知道。加之“三月”为期的考察习俗,这无论如何都会使女子紧张、担忧。朱庆余《闺意上张水部》诗说:“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壻,画眉深浅入时无。”此虽是比喻,但也反映了旧时新妇在得到公婆认可之前的紧张心情。所以诗中要先说女子未成婚前的担忧、紧张和不安,然后再写成婚后的喜悦,这带有与新娘开玩笑的意味。至于郑玄所说的在途、同牢之类过于拘泥的解说,我们倒不必去理会。

诗的第一章,“喓喓草虫”,是夜间草虫乱叫的状态;“趯趯阜螽”,是白天蚱蜢乱跳的状态。无论是黑夜还是白天,无论是声音还是动作,给人的都是一种躁动不安的感觉,这正是女子出嫁前坐卧不宁、心烦意乱的心情对事物的感受,也是女子恐惧不安心情的象征。传神之笔全在首二句。“忧心忡忡”所描写的正是心动不安之貌,与“喓喓”“趯趯”相呼应,渲染出了焦虑不安的气氛。与下文成婚之后的“我心则降”,形成了大起大落的反差,也烘托出了婚后的喜悦之情。“未见”“既见”“既觏”,一事分作三层,三层合成一意,写新娘心情由恐惧不安到悬心落地的变化过程,宛然如画。

二、三章“采蕨”“采薇”,主要象征为实现愿望所做的努力。《诗经》中涉及采摘的诗很多,除部分写实外,还有一部分是有象征意义的。像《关雎》的“参差荇菜,左右采之”,《汉广》的“刈楚”“刈蒌”,《桑中》的“采唐”“采麦”等,都是象征获取爱情的欲望和努力。

先是“趯趯”“忡忡”,为自己将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生活环境而惴惴不安;继而则是“采蕨”“惙惙”,表现了一边向往努力建构美好家庭的理想,一边仍因前景未测而忧思绵绵;三章由“惙惙”而“伤悲”,转向离家的感伤。关于“我心伤悲”,这里需要补充说几句。《毛传》说:“嫁女之家,不息火三日,思相离也。”《郑笺》说:“维父母思己,故己亦伤悲。”此为古义。今民间哭嫁,即此诗“伤悲”之义。如马之骕《我国婚俗研究》说:“据说两广一带,在女子出嫁吉期的前三天,女家邀集平日感情相投的女伴,所谓金兰姐妹,到女家群雌骈集说笑之间,忽然转喜为悲。初时只相哭泣,继之转为高声恸哭,且哭且引吭高歌……也有把在娘家作闺女的逸乐,与出嫁后为人媳妇的苦况,相对比而咏为哀歌者,迭相和唱,俗语叫开叹情。”《七月》诗言:“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也是指女子嫁前的“伤悲”。至于后儒种种曲说,如姜炳璋《诗序补义》说:“伤悲者,失身非类,欲自湔祓不得,故嘉礼未至,贞女之忧也。俯仰古今,如雄之于莽、邕之于卓、彧之于操,皆《召南》女子所为伤悲也。”日本八田繇《诗经古义解》说:“夫蕨之生,必在冰泮之后。薇又比之较晚,而此以为婚姻之兴何也?盖是二菜,可食之不永,可采之不久。其采之者惧失时,春风至则动其怀,故假以为兴,形象女子有待之情。因又言惙惙、言伤悲,以见时愈迫者其情愈切耳。”此则大违诗义。

三章看似平列,实有情感递进、递变的波动。而其用词之妙,更使情感的变化得以很好呈现,如俞越《群经平议》“忧心惙惙”条所云:“首章曰‘忧心忡忡’,承之曰‘我心则降’,《传》曰:‘降,下也。’盖‘忡’有冲突之意,故以降下意承之也。次章曰‘忧心惙惙’,承之曰‘我心则说’,‘说’之言释也。《说文·言部》曰:‘说,释也。’盖惙缀联之意,故以解释之意承之也。卒章曰‘我心伤悲’,承之曰‘我心则夷’,‘夷’之言悦也。《尔雅·释言》:‘夷,悦也。’盖直言伤悲,故以夷悦之意承之也。《传》训‘说’为‘服’,‘夷’为‘平’。然则诗人之旨,虽毛公不能尽得矣。”

这篇诗在写法上,与《关雎》有点相类,《关雎》是君子思念淑女,由忧思难宁、“辗转反侧”,到“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实现了圆满的结局。《草虫》则是女思男,由“忧心忡忡”到“我心则降”,也终于圆满。《关雎》是以雎鸠的“关关”鸣声,来象征男子求爱之心的亢奋状态;而《草虫》则是以虫类“喓喓”与“趯趯”的乱叫乱蹦状态,来象征女子临嫁时的紧张、恐惧与不安,但二诗的落脚点都在皆大欢喜上。总的来看,格调都是欢快的,诗中的哀伤之情,只是为烘托乐景而已。

从经的角度看,“以礼自防”,这是古之经师为此诗定下的经学诠释基调。虽然在诗中我们难以看到“以礼自防”的意思,但诗所披露出的却是一种为自身能否适应新的环境需求的担忧。这种担忧主要在男女遇合问题上,即自己是否能得到对方的认可。由此一思路出发来看诗中主人公的心灵世界,不难发现,其所关注的重心是对自己行为的检点、要求,而不是对对方的索取、期待。从“采蕨”“采薇”的象征中,我们看到的也是女子向上和向善的追求,为了构建和睦、幸福的家庭,她表现出的不是现代女性的独立意识和自我价值实现的精神,而是牺牲自我以成全家庭幸福的全局意识,是自己作为一名家庭女性成员应该如何承担自己的责任,得到家庭其他成员认可的努力。当然这种认识和努力,是建立在对自己家庭角色的认定上的。对于现代工作女性来说,或许这是不可思议的。女性的价值体现在男性做不了、做不好的工作上,而不是与男性争夺社会地位上。当一种自然的秩序被一种政治鼓动起的非理性力量打破的时候,人类原有的恬静与祥和便会失去,而出现混乱无序的状态,不必要的焦虑与冲突便会随之而来。只有期待着自然秩序被重新发现和被认识,才能结束混乱的性别争斗,使家庭生活复位宁静。

猜你喜欢
草虫大夫君子
草虫小品
君子无所争
进步太快
国风·卫风·淇奥
有君子之道四焉
孔夫子关于“君子”究竟说了些什么
间接性失忆
齐白石草虫跃京城
午夜的土地(外二首)
草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