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MRI对肝癌介入手术患者术后肿瘤活性的判定价值

2020-06-17 03:41四川省南充阆中市人民医院影像科四川南充637400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7期
关键词:包膜例数肝癌

四川省南充阆中市人民医院影像科 (四川 南充 637400)

孙 瑜

肝癌在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肝癌起源于肝脏上皮或间叶组织,继发性肝癌又称转移性肝癌,是指全身多个器官起源的恶性肿瘤经过转移后侵犯至肝脏[1-2]。肝癌死亡率在我国所有恶性肿瘤中排第2位,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及肝癌综合治疗的广泛应用,患者的生存率也相应提高[3-4]。研究表明,肝癌术后肿瘤残余与复发是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7-8]。肝癌经过介入治疗后残留病灶可超过90%,如何评价治疗效果、早期发现残余病灶对患者预后、延长生存期至关重要[5-6]。CT和MRI是肝癌介入手术术后随访及评价疗效的重要手段,为探讨CT和MRI对肝癌介入手术患者术后肿瘤活性情况的诊断价值,选取我院125例经病理确诊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肿瘤科125例经病理确诊的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符合《2010年美国肝病研究学会肝癌诊治指南要点介绍》[12]中对肝癌的诊断指南;(2)患者通过穿刺活检诊断为肝癌;(3)患者符合肝癌介入手术要求;(4)其手术史包括肝癌外科手术和介入术;(5)患者至少行2次及其以上介入治疗;(6)患者或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严重肝硬化患者;(2)患者合并严重腹水;(3)患者恶性肿瘤向远处转移;(4)患者具有全身性严重疾病患者;(5)患者合并精神疾病。所有患者年龄(59.49±3.19)岁;其中男性患者74例,女性患者51例;病灶平均直径为(10.97±2.09)cm;根据肝功能对患者进行分期,其中Child-Pugh A期患者62例,B期患者63例;其中初诊为单发病灶者50例,初诊为多发病灶者75例;本次研究经过我院医学伦理会同意。

1.2 方法 所有患者TACE术后3月后行CT和MRI检查,且CT检查1周内患者进行MRI检查。患者CT检查采用SOMATOM Definition AS 64排对患者进行扫描,以静脉注射注入320mg/mL的碘佛醇(国药准字H20113430,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造影剂,注入造影剂30s后开始对患者上腹部进行扫描并保存影像,扫描范围从膈顶到肝脏下缘。MRI检查采用德国SIMENS Essenza 1.5T MRI对患者进行检测,高压注射25mL钆喷酸葡胺注射液(国药准字H19991127,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对比剂,3mL/s,注入造影剂30s后开始对患者上腹部进行扫描并保存影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采用德国西门子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对患者进行检查,以静脉注射注入320mg/mL的碘佛醇造影剂,注入造影剂30s后开始对患者上腹部进行扫描,观察患者病灶染色以及血管变化情况。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指标 CT、MRI检查结果由两名有经验的专科医师进行阅片做出诊断,DSA检查结果由另两名对CT、MRI结果不知情的有经验的专科医师进行阅片做出诊断,两组医师组内出现异议时应讨论达成一致。本次研究以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RI和CT对患者介入术后肿瘤活性判断价值;比较CT与MRI评价肿瘤存活的符合情况:CT中肿瘤存活表现为患者病灶在动脉期间明显强化,门脉期为低密度;MRI肿瘤存活表现为病灶出现早期强化;DSA肿瘤存活表现为病灶周围具有肿瘤染色以及肿瘤血管,碘油注入后可见碘油沉积区域;记录并比较分析CT和MRI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其中灵敏度=真阳性总例数/(真阳性例数+伪阴性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总例数/(伪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组间比较四格表法χ2检验,记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CT与MRI评价肿瘤存活的符合情况 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DSA与CT、MRI检出率结果一致;CT、MRI活性病灶检出率明显低于DS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活性病灶检出率明显低于MR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CT与MRI显示TACE术后肿瘤包膜情况 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CT与MRI显示术后TACE术后明显肿瘤包膜病灶明显多于DS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显示术后TACE术后明显肿瘤包膜病灶况明显少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CT与MRI显示术后TACE术后无明显肿瘤包膜病灶情况明显少于DS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显示术后TACE术后无明显肿瘤包膜病灶明显高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比较CT与MRI的敏感性、准确性与特异性 DSA敏感性、准确率明显高于CT、MR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敏感性、准确率明显高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与MRI特异性相同;见表3。

表1 比较CT与MRI评价肿瘤存活的符合情况

表2 比较CT与MRI显示TACE术后肿瘤包膜情况[例(%)]

表3 比较CT与MRI的敏感性、准确性与特异性(%)

3 讨 论

肝脏恶性肿瘤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大部分患者在病情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病变进展或临床症状明显时疾病已属中晚期,已错过根治性手术的最佳手术时间[11-12]。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介入手术在肝癌的治疗效果逐渐得到临床医务人员以及患者的认可,有助于延长肝癌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目前中晚期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最佳选择[13]。客观评价肝癌治疗后肿瘤的残余情况,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对提高患者治疗疗效、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DSA可直观显示肿瘤血供、明确肿瘤侧支循环,被认为诊断肿瘤复发的金标准,但DSA为有创检查,不宜用于随访复查,因此临床上需要无创影像学方法评估肝癌复发情况[14-15]。CT、MRI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其增强扫描可显示肿瘤供血血管及残余肿瘤强化情况,有潜力用于评估肝癌术后肿瘤的活性。

本次研究DSA检查结果为标准,探讨CT、MRI在肝癌术后肿瘤活性的评估价值,结果显示CT、MRI检出率一致、但低于DSA,其中CT活性病灶检出率低于MR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T上,高密度的碘油沉积区可反映肿瘤坏死,但其周围组织的强化程度评估将受到碘油沉积区高密度影影响、判断欠精准,且CT软组织分辨率不如MRI高、对复发病灶的显示效果不如MRI。CT与MRI显示术后TACE术后肿瘤包膜病灶的显示明显多于DSA,DSA的优势在于直观显示病变供血血管、肿瘤染色,但其图片为剪影后图像、对病灶本身的软组织特性如肿瘤内成分、包膜等显示欠佳,故在肿瘤包膜的显示上不如CT和MRI。CT具有便捷、快速、无创的特点,MRI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多序列、多方位成像的优势,二者联合有助于提高对介入手术术后肿瘤活性评估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MRI在肝癌介入术后肿瘤活性评估中的价值明显高于CT,CT在肿瘤包膜显示上稍有优势,二者联合可以优势互补,提高诊断效能。

猜你喜欢
包膜例数肝癌
假包膜外切除术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疗效
垂体腺瘤假包膜的研究进展
肥料包膜材料使用安全风险评价和控制研究
XB130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原发性肝癌假包膜影像表现与病理分级的对照研究*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隐源性肝癌与病毒性肝癌临床特征比较
观察糖尿病足护理“五部曲”的健康教育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的效果
孕晚期经会阴超声评价宫颈各参数的临床意义
人性化护理用于慢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作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