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附属医院(南阳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 (河南 南阳 473000)
田 静 张 靖 任亚方 惠晓君 张义堂 张焕新张 朋
新生儿缺血性脑病是指围生期脑部缺氧引起脑部病变,是新生儿窒息的严重并发症[1],发病率高,治疗不及时极易导致患儿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儿健康成长,甚至出现死亡,早发现、早治疗十分关键[2],当前临床常采用影像学检查确诊缺血缺氧性疾病,有一定诊断价值,可准确判断疾病并评估预后,促进患者改善病情[3]。新生儿的髓鞘发育还不够完善,且灰、白质界限较为模糊,可能存在对比不佳的情况,因此在对小病灶及新生儿缺血性脑病病变早期的的临床诊断中,采用颅脑超声检查的敏感度明显不够,可能导致对新生儿缺血性脑病的诊断失去最佳时机,影响诊断效果,因此对新生儿缺血性脑病做出早期诊断、判断其损害程度、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减少病残儿是临床研究重点。CT具有断面成像及高分辨能力优点,较好的弥补了常规X线等影像学检查技术的不足,逐渐成为临床上检查患者个身体部位的重要诊断手段[4];MRI具有较高软组织及空间分辨率,可清楚判断颅内病变情况,减轻辐射损伤[5],但两种方式的诊断结果比较研究较少,本研究以我院124例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并探讨CT诊断与MRI诊断的特点及临床表现,分析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缺血性脑病新生儿12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4例,女60例,出生时间1~15d,平均(8.26±1.41)d,其中新生儿Apgar评分在2~3分的有40例,1~2分的有60例,<1分的有24例。患儿临床表现:睁眼时间长、凝 视、过度兴奋、肢体颤抖患儿共30例,拥抱、吸吮反射活跃共39例,瞳孔缩小、对光反射迟钝共20例,嗜睡25例,颅缝分离伴有惊厥10例。其中92例为足月儿,32例为早产儿,病因:宫内窘迫23例,妊娠期合并糖尿病15例,妊娠期合并高血压17例,异常分娩12例,孕母贫血9例,分娩过程中吸入大量羊水引起窒息6例。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均在出生后3d内出现意识障碍、反射异常、肌张力改变等情况;(2)家属均自愿让患儿参与本项研究。排除标准:(1)因颅内电解质紊乱引起抽搐者;(2)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3)遗传代谢性脑病。均签署我院伦理委员会出具的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在患儿出生后2w进行检查,并在检查前让患儿处于自然睡眠状态,不能入睡者口服10%的水合氯醛0.3~0.5ml/kg,在患儿入睡后进行。CT检查:采用德国西门子64排螺旋CT机,将扫描层厚设置为5mm,层间距1mm,以眼睛外周至外耳口连线为基线,从颅底向颅顶扫描。检查之前,摘掉头部佩戴的金属物,避免检查时出现伪影,并尽可能减少对患儿X线辐射剂量,切记在患儿镇静熟睡后检查,避免重复检查对患儿颅脑造成一定放射性损伤。采用横断面扫描,摆正患儿头部,确保中心线对准眉间,一定使同一层面图像两侧对称,并准确反映该层面的解剖结构。在部分对射线敏感部位给予铅皮挡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辐射。收集诊断图像,由2名专业的影像学医师进行诊断、评估。MRI检查:采用西门子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型号为MAGNETOM AVAVTOI-CLASS 1.5T)配合头部相控阵线圈,行头颅MRI扫描,扫描序列包括矢状位与横轴位,扫描参数T1WI(TE9ms,TR2000ms)、T2WI(TE102ms,TR5000ms)、FLAIR(TE85ms,TR9000ms),层间距1mm,层厚4mm,保证视野在230×230,矩阵512×512。
1.4 观察指标 (1)临床分度[6]:在出生后24h内患儿的症状较为显著,经常会出现时而淡漠、时而激惹的交替情况,兴奋过度,部分患儿还会出现肌痉挛,肌张力可稍高或无常,患儿颅神经未见明显异常,瞳孔无明显改变,拥抱反射轻度活跃,吮吸反应正常偏低,无惊厥,中枢神经无衰竭,脑电图未见异常。中度:意识迟钝、瞳孔缩小,肌张力降低、嗜睡,患儿中枢神经出现轻微衰竭,肌痉挛,时而出现惊厥,抖动下颌,拥抱反射、吮吸反射减弱。重度:意识出现昏迷,拥抱反射及吮吸反射消失,瞳孔出现不对称放大,对光反应消失,肌张力改变,多见惊厥动作,常有中枢性呼吸衰竭。CT分度[7]:轻度:脑实质内低密度区分布在1~2个脑叶;中度:脑实质内低密度区分布范围>2个脑叶,但未累及全部脑叶,还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重度:脑实质内分布弥漫性低密度区,伴有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分析CT分度诊断缺血性脑病的准确率。MRI分度[8]:轻度:病灶区域局限在患儿大脑半球中的1~2个脑叶区域,且大脑灰白质信号区信号不清晰,未发现颅内出血或功能区受损情况;中度:病灶累及大脑半球中3~5个脑叶,灰白质区域信号不清晰甚至消失,存在颅内出血及部分脑功能区受损情况;重度:病灶区域涉及脑中大部分区域,且累及6~7个脑叶,灰白质区域信号基本消失,并存在颅内出血及脑功能受损情况。(2)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病变的检出率。(3)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影像学特点。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数据,无序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新生儿缺血性脑病临床分度与CT、MRI分度的关系
图1-4 以上影像学图片,为出生1d的女患儿。图1-4 显示双侧额顶叶脑白质密度降低,且CT值为10HU,皮髓质交界模糊,患儿局部脑沟裂密度显著增高,CRP矢状位、冠状位影像学检查显示基底节核团及小脑部位密度正常。图5 为出生1w女患儿,双侧苍白球区呈现对称性高信号,在外观上为“八”字型,且边界清晰;图6 为出生8d男患儿,在T1WI上表现为对称性高信号,双侧壳核无明显异常信号;图7 为出生6d男患儿,底部丘脑呈现高信号,外观上与苍白球区信号特征类似;图8 为出生8d女患儿,双侧壳核可见高信号,且双侧额、枕叶脑实质出血。
2.1 新生儿缺血性脑病临床分度与CT分度的关系 临床分度确诊轻度、中度、重度分别有37例、71例、16例;CT分度确诊正常有5例,轻度、中度、重度分别有35例、75例、9例,CT检查对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诊断中有5例未检查出患病结果,诊断为正常,因此准确率为95.67%(119/124),MRI分度确诊轻度、中度、重度分别有44例、70例、10例,诊断准确率为100%,见表1。
2.2 两种检查方式对病变的检出率比较 临床病理检查发现基底核丘脑损伤9例、脑水肿88例、脑动脉梗死5例、脑室出血17例、矢状旁区损伤5例;CT检查中发现基底核丘脑损伤9例(100%)、脑水肿79例(89.77%)、脑动脉梗死3例(60.00%)、脑室出血1 2 例(7 0.5 9%)、矢状旁区损伤3例(60.00%),总检出率85.48%(106/124);MRI检查中发现基底核丘脑损伤7 例(77.78%)、脑水肿88例(100%)、脑动脉梗死5 例(1 0 0%)、脑室出血1 7 例(1 0 0%)、矢状旁区损伤5 例(1 0 0%),总检出率98.39%(122/124),两种检查方式的总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2.3 CT影像学特点 124例患儿存在不同程度脑水肿,CT检查发现,患儿大脑半球脑白质区出现低密度灶,呈散在分布,CT值在16~20Hu之间,且边界模糊不清,无明显占位,脑室部分狭窄,甚至部分区域出现闭塞,患儿多伴有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出血、脑实质。MRI影像学特点:脑水肿:患儿灰白质界限不清晰,在T1WI上表现为低信号,在T2WI上则表现为高信号;颅内出血:在皮层及皮层下白质出血者影像学检查发现在T1WI上表现为高信号,而在T2WI上表现为低信号;在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影像学检查发现在
T1WI上表现为高信号或低信号,而在T2WI上表现为低信号;脑白质受损:在T1WI上表现为片状稍低信号,而在T2WI上表现为高信号;基底节区及脑干损伤:多累及患儿双侧基底结节区,在T1WI上表现为不均匀或均匀的高信号,而在T2WI上表现为低信号。
2.4 病例分析 见图1-8。
缺血性脑病会直接引起新生儿神经系统损害,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有研究[9-10]提出,围生期窒息导致的脑血流改变、脑再灌注损伤及脑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共同作用会引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临床表现为脑组织水肿、软化、坏死及颅内出血,因此早期诊断对临床治疗、减轻脑损伤、对预后的评估等十分关键[11]。
CT检查缺血性脑病具有快速、清晰、分辨率高、易懂等优势,可明确病变部位与范围,另外通过对图像的分析,间接反映病理变化及病程的进展,检测脑实质低密度灶分布情况,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主要通过观察低密度形态及范围[12]。MRI是一种断层成像技术,主要是通过对人体施加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人体中质子在接收到相关刺激后产生磁共振,在射频停止后质子在驰豫中产生磁共振信号,并给予图像采集处理[13]。MRI具有多方位成像、较高软组织分辨率的特点,不会对患者机体造成辐射损伤,可清楚的分辨患儿脑灰质区的信号,明显显示在病变区域的信号显著低于正常组织,清晰呈现新生儿的缺血缺氧病灶区域分布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相关依据[14]。
本研究中CT检查总检出率85.48%显著低于MRI检查总检出率98.39%,与王文广等[15]研究结果相似,可能是因为CT检查主要是以低密度范围、CT测量值、密度分辨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因此在针对脑水肿及部分微小病灶检查时,并不敏感[16]。胡龙非[17]等研究中提出,缺血性脑病在足月窒息新生儿中较早产儿更为常见,早产儿髓鞘发育不完善,脑组织可能会出现积水,因此早产儿的脑白质密度通常低于正常新生儿,但也为正常脑发育过程,这种情况极易导致临床误诊,因此需结合相关影像学资料进行综合诊断,患儿脑部出现缺氧、缺血性损伤后机体代谢则会出现紊乱,而新生儿的各个器官尚未发育成熟,通常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本研究中还发现124例患儿存在不同程度脑水肿,CT检查发现,患儿大脑半球脑白质区出现低密度灶,呈散在分布,CT值在16~20Hu之间,且边界模糊不清,而MRI检查中发现不通过病变情况下的灰白质区信号程度均不一致,进一步证实,临床CT及MRI均可为缺血性脑病的诊断提供有效依据。但CT检查的影像学特点不及MRI检查具体,提示MRI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疾病中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可能是由于新生儿脑部蛋白质及脂肪含量较低,还未形成比例,且神经纤维的形成不够成熟,导致在CT检查过程中无法精确的分辨出白质与灰质的交界面,而MRI检查分辨率较高,能对大脑灰质及白质信号进行对比、区分,并将大脑的解剖结构清晰的展现出来,另外MRI还可清晰显示大脑组织中出现的异常变化,并检出微小病灶[18]。
综上所述,缺血性脑病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为过度兴奋、嗜睡、瞳孔缩小、原始反射活跃等为主,MRI检查较CT检查更能明确病灶部位及范围,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