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T灌注成像评价肝癌TACE术疗效的临床价值

2020-06-17 03:41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中心河南商丘476001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7期
关键词:肝癌血流病灶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中心 (河南 商丘 476001)

冯坤鹏 孙 冰

肝癌是五大常见肿瘤之一,每年新增肝癌患者超过60万例。肝癌起源于肝内胆管及肝细胞,包括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细胞癌及两者混合型,其中肝细胞癌占比超过90%[1]。手术切除是治疗肝癌首选方式[2],但部分患者肝功能不理想或无法接受手术者无法进行手术治疗,肝移植则存在来源短缺、手术后肿瘤容易复发问题,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ACE)是目前常用治疗方式,可较好保留肝组织[3]。评价TACE疗效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最为灵敏检测方式,但由于其为有创检查,无法作为常规检查。多层螺旋电子断层扫描(MSCT)灌注成像是通过显示组织血流动力学变化,可量化评估肿瘤血管生理情况及组织代谢能力[4]。基于此,本研究通过采用MSCT灌注成像评估肝癌患者TACE术后疗效,以期在肝癌患者TACE术后疗效评估上作出指导,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到医院就诊肝癌患者80例,年龄38~73岁,平均(58.69±6.03)岁;男性62例,女性18例;单发病灶46例,多发病灶34例;肿瘤直径5~10cm,平均(6.14±1.23)cm;Child-Pugh分级A级58例,B级22例。纳入标准:(1)根据《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5]中诊断标准确诊为肝癌患者,并进行TACE治疗;(2)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该研究。排除标准:(1)对所用造影剂过敏者;(2)门静脉癌栓、肝脏内动静脉瘘等肝部血管病变者;(3)糖尿病者;(4)肝功能Child-Pugh分级C级者;(5)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患者;(6)凝血障碍者;(7)精神疾病者;(8)肝部多发转移者;(9)严重心脏疾病患者。

1.2 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进行MSCT灌注成像检测,患者在扫描前需禁止饮食4h,训练患者呼吸,检查过程中需保持均匀浅慢呼吸,患者以仰卧位进行检查且脚部先进,通过高压注射器注入50ml碘海醇(国药准字H20174100,北京北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00ml:30g),注射速度为5ml/s,后注射50ml生理盐水,注射速度3ml/s,注射完毕6s后开始扫描。扫描仪器为美国通用公司MSCT扫描仪,电压80Kv,电流80mA,矩阵调整为512×512,层厚选择5mm,层间距选择0.5mm。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血容量(BV)、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及肝动脉分数(HAF)水平;②统计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及总肝灌注量(TLP);③以DSA检测结果为金标准,统计MSCT灌注成像对残留病灶检出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通过SPSS17.0处理,数据均采取双人录入EXCEl表格,计数数据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取χ2检验,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治疗前后BV、BF、MTT、PS及HAF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BF、BV、PS、HAF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MTT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患者治疗前后HAP、PVP、HPI、TLP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HAP、HPI、TLP降低,PVP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MSCT灌注成像对残留病灶检出率 MSCT灌注成像对残留病灶检出准确率91.38%、灵敏度95.83%、特异度70.00%,详见表3。

2.4 图像分析 患者为女性,65岁,病灶处在肝部右叶,下图为治疗前后MSCT灌注成像图像。图1-8。

图1-4 为治疗前患者MSCT及灌注成像图像。图1 表示病灶在增强期不均匀强化,图2-4 分别表示灌注BF图像、BV图像、HAF图像,病灶区血流灌注丰富;图5-8 为治疗后患者MSCT及灌注成像图像。图5 表示介入治疗后碘油沉积状况,图6-8 分别表示灌注BF图像、BV图像、HAF图像,栓塞后血流灌注明显减少。

3 讨 论

肝癌在全球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排第五位,肿瘤相关死亡率排第三位,是一种常见且恶性程度较高肿瘤[6]。肝癌患者病情发展过程中,通常伴有肝硬化,因此患者肝脏储备功能较差,可通过手术切除患者占比不超过30%,而手术治疗也存在复发率较 高不足[7]。对于无法进行手术切除的肝癌中晚期患者,ATCE是首选治疗手段,其原理是将导管运送至肿瘤区域供血动脉处,注射化疗药物后堵塞动脉血管,导致肿瘤细胞坏死凋亡并起到化疗作用,化疗药物与碘油混合物基本可完全沉积于病灶中,并长期保留[8]。由于肝癌患者病灶区域血供通常来源较多且拥有侧支循环,一次TACE治疗通常无法彻底栓塞,因此术后疗效评估十分关键[9],而MSCT可通过定量评估局部血流灌注情况判断疗效。

灌注是血流通过毛细血管向组织细胞输送氧气及营养物质过程,可反映器官、组织血流动力学及功能情况。灌注成像则是以放射性示踪剂稀释原理及中心容积定律为基础,向患者静脉注射对比剂后在感兴趣区域多次扫描,得到曲线并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各种参数,达到表现组织灌注过程目的[10]。因为MSCT空间、时间分辨率较高,MSCT灌注成像可清楚显示器官血流动力学变化,由于血流动力学变化通常早于形态学,其对诊断、疗效检测有重要意义[11]。MSCT灌注成像按照不同区域灌注参数不同给予不同彩阶,可直接显示灌注情况差别[12]。

BV表示对比剂在单位肝脏组织中容积分布,影响因素包括肿瘤血管及内部血流状态。本研究发现治疗后患者BF、BV、PS、HAF显著下降,可能原因为ACTE术后碘油栓塞作用减少患者病灶区域血管空间,从而减少灌注参数,迟秀婷等[13]研究发现通过CT灌注成像评估介入治疗术后肝癌患者BF、BV、PS显著下降。HAP是评估残留病灶新血管形成最相关参数,高HAP水平表示残留病灶存在新生动脉血管,高HPI水平则表示残留病灶中门静脉灌注量降低及肝动脉灌注量上升。肝脏是双血供器官,正常情况时肝动脉供血仅占总血流量30%左右,门静脉供血占比70%,肝癌患者主供血则超过80%来自动脉[14]。本研究发现ATCE治疗后患者HAP、HPI、TLP降低,PVP上升,说明病灶处供血动脉被栓塞,供血血管转为静脉,刘璐璐等[15]研究发现通过双源CT灌注成像检测原发肝癌TACE术后患者碘油沉积完全部位HAP、HPI明显降低,PVP明显上升。

表1 患者治疗前后BV、BF、MTT、PS及HAF水平比较

表2 患者治疗前后HAP、PVP、HPI、TLP水平比较

表3 MSCT灌注成像对残留病灶检出率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采用MSCT灌注成像评估肝癌患者CATE术后疗效发现,治疗后患者BF、BV、PS、HAF显著下降,HAP、HPI、TLP降低,PVP上升,对残留病灶检出准确率91.38%、灵敏度95.83%、特异度70.00%。

猜你喜欢
肝癌血流病灶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的研究进展
XB130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数字化断层融合(DBT)与全视野数字X线摄影(FFDM)引导乳腺病灶定位对比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隐源性肝癌与病毒性肝癌临床特征比较
能谱CT 成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
AP—4、EZH2基因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病灶中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