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本教材汉语拼音的隐性知识点及其编写优化

2020-06-16 02:17曾晓洁陈芳芳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声韵读音节声调

王 妍 ,曾晓洁 ,陈芳芳

(1.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小学教育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205;2.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3.怀化市溆浦县桥江镇中学,湖南 怀化 419300;4.株洲市茶陵县第三中学,湖南 株洲 412400)

统编本汉语拼音教材的已有研究,主要聚焦于特色分析和使用方法说明。诚然,作为最新的国家统一教材,统编本整体上吸纳了此前多套课标版的优点,传承了人教社语文教材的优良做法,是集大成的融会贯通之作。一年级汉语拼音部分也是如此,具有融入情境、进度合理[1]、练习功能明显[2]等优点。也许正是因为统编版汉语拼音教材具备诸多优点,所以,教材使用方法方面的研究基本都围绕着怎么教展开,讨论教什么的少之又少,似乎这一问题已经不言自明。但系统研读教材后不难发现,统编本汉语拼音各课的知识点,除了教材已明示的显性知识点以外,每一课都还或多或少地包含着一些极易被忽略的隐性知识点。这些隐性知识点,既是掌握相关显性知识点的支架,也是推进后续学习的基础,值得一线教学和教材编写时重点关注。

一、统编本汉语拼音教材的隐性知识点

统编本汉语拼音各课的隐性知识点,可按内容特点归纳为以下三类:

(一)第一次出现的重要概念

汉语拼音的学习者是一年级学生,所以相关概念不会作为考试内容。但这些概念是教学时无法绕开的术语,是继续学习的前置性知识,具备知其所以然才能拥有的长远之效。梳理得知,统编本汉语拼音教材中作为隐性知识点出现的重要概念,主要出现在8篇课文中。

首先,是第1课《ɑ o e》中的声调与四线三格这两个概念。该课中,会认会读带调的ɑ o e和会写ɑ o e是显性要求,而为了达成这一显性要求,就必须掌握4个声调本身的调形与调值,了解四线三格的格数与格位。调形调值与四线三格,不仅是本课读好声调和书写字母的基础,还是贯穿汉语拼音学习全过程的最基础性知识,因此应该将其列入实际教学内容,带领孩子们在第一次接触时就较好地掌握这一知识能力点,为后续教学提供保障。

其次,是第2课《i u ü y w》中的整体认读音节。实践表明,整体认读音节是汉语拼音教学的一个普遍难点,很多学生易把整体认读音节当成拼读音节,因此,在本课第一次出现整体认读音节yi wu yu时,教师就应在“整体”二字上下足功夫,区分好整体认读音节与已学相应韵母的关系,并为宏观地区分整体认读音节和拼读音节打下基础。

再次,是第3课《b p m f》中的声母、两拼音节以及第5课《ɡ k h》的三拼音节。声母的概念、两拼的规则应被列为第3课的教学要点,因为只有了解到声母与韵母的典型区别,拼读时才可能自觉运用“前音轻短后音重”的规则。另外,用三拼法拼读ɡ k h与uɑ uo组合而成的音节是第5课《ɡ k h》的显性教学目标,但由于g u ɑ是拼音教学中出现的第一个三拼音节,因此,三拼法的规则也应被列为该课教学要点。

还有,第7课《z c s》在拼音运用中引入了语言学基础术语“字”“词语”和“句子”,教学时很容易直接认读这三个词就了事,忽略了应该结合教材所给实例初步感受这三个概念。

最后,第 9课《ɑi ei ui》、第 12课《ɑn en in un ün》、第 13 课《ɑng eng ing ong》分别第一次出现了复韵母、前鼻音、后鼻音这三个概念。这三个概念都是类概念,对于发准相应韵母起着指导性作用,应该在相应课次中对其类特征进行体会。比如,通过感知复韵母与单韵母的区别在于有无动程来了解复韵母,通过体会ɑn en in un ün发音结尾时舌尖都抵着上牙龈来了解前鼻音,通过与前鼻音的一一对比来了解后鼻音。

(二)主题情境图中不明显的形音提示

就汉语拼音部分而言,统编本教材明显有所“瘦身”[3]。对声母和韵母的形音提示,基本不再出现单个图片而仅出示主题情境图,就是其瘦身的一条主要途径,也是其区别于人教课标版的明显特征。主题情境图具备培养观察能力、说讲故事能力等很多优点[4],但其对认识声韵与准确发音的提示性却比较弱。本课题组通过观察与解读,发现汉语拼音13课中有10课含有不明显的形音提示。其中,对字母形状提示不明显的主要是第2课《i u ü y w》中的“纽扣和衣襟(i)、龟壳侧面(u)、金鱼吐泡泡(ü)、分叉树干(y)”和第 8课《zh ch shr》中的“小草形似(r)”,而对声韵发音提示不明显的则涉及多课。为方便使用,特将相关课数中的声韵发音提示表列如表1。

表1 主题情境图中的发音提示一览

(三)教材未凸显的普遍学习难点

虽然2001、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标对汉语拼音的学习要求有所降低,但汉语拼音是识字、学习普通话重要工具的思想却十分清晰[5]。为了实现这两种工具性,教学时就必须突破一系列学习难点。统编本教材已经明显体现了其中一些学习难点,但还有一些需要教师根据经验或自身教材解读能力加以补充。主要包括:

第一,发准 n l、zh ch sh r和 ɑo ou。第4课《d t n l》中的发准n和l是我国南方地区声母学习的一个主要难点,第7课《z c s》、第8课《zh ch sh r》中发准平舌音z c s和翘舌音zh ch sh则是更广泛地区的发音难点。另外,第10课《ɑo ou iu》中ɑo与ou的发音非常相似,二者发音部位都比较靠后,都是由下向上滑动,区别只在起点位置稍有差异,教学时要特别注意。

第二,标调顺序。第5课《gkh》第一次在韵母中出现了两个音素,声调应该标在哪个位置上,孩子们较易犯迷糊,因此,该课应将初步学习标调顺序歌“ɑo ei uü,标调时,按顺序,i上标调去掉点,i u并列标在后”作为一个教学目标。从第9课《ɑi ei ui》起,将经常遇到标调位置的抉择问题。另外,第9课中ui是uei的简写,第10课《ɑo ou iu》中iu是iou的简写,虽然不需教给学生,但教师自己要十分清楚。

第三,ü行韵母自成音节及与声母相拼后的特殊写法。第 2、11、12 课中分别含有 ü、üe、ün 自成整体认读音节时,前面加y后ü要去两点的拼写规则。第6课《j q x》出现了ü与j q x相拼,书写所拼成音节时需去掉ü上两点的拼写规则。学习第 11 课《ie üe er》和第 12 课《ɑn en in un ün》中üe ün与j q x的相拼时,要再次调动这一特殊规则。

二、统编本汉语拼音教材隐性知识点的编写优化

课题组通过比较2020年上半年将全面停止使用的课标各版小学语文教材汉语拼音部分,从借鉴与传承的视角,对统编本的编写提出以下建议:

(一)优化图示以明晰重要概念

概念学习是任何学科教学的必备内容,由于汉语拼音教学针对的是一年级学生,不太适宜概念教学经常使用的阐述法,所以应该借助清楚明了的图示来解决这一难题。以调值调形的学习为例,统编本第1课《ɑ o e》中首次出现四个声调,所用图示为小汽车在道路上行驶(如图1),其中,车行方向提示发音动程与书写笔势,道路纵向相对位置提示调值高低,基本符合声调的五度标调原则。长春课标版也采用了类似图示(如图2),但有两点做得更好:其一,将每个声调置于一个单独的方框中,使调值高低在方框的参照下更加明显;其二,在每个声调上方对应标出“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提示了四个声调的调形特点。此外,还可进一步考虑以道路长度提示音长,展示出第三声最长、第四声最短的声调音长特点,帮助一些地区克服第三声拐不到位、第四声降得不快的方音特点。

图1 统编本第1课的声调图

图2 长春课标版第1课的声调图

(二)增补单个声韵图以提示发音

前面已经提到,主题情境图具备不少优点,有其独特价值。同时也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普通话基础提出了很高要求。因为就观察能力来说,比较直观的提示应该是实物性的,但教材所给出的一些提示却是动作性乃至关系性的,如第9课《ɑi ei ui》中的“背(bei)着包”和“最(zui)左边。根据本课题组随机抽测情况,一年级学生甚至不少语文教师都不具备这种观察能力。再者,即使观察到了情景图中的一些相关物件、相关动作乃至关系,如果普通话基础不好,就无法用正确的发音将这些新学声韵表述出来。而教材却可以通过适当补充发音方面的单个声韵图,降低这种被变相提高的拼音学习要求。建议借鉴苏教课标版的做法,在提供与新知识相配的主题情境图基础上,同时配备声韵发音难点的单个提示图。如第12课《ie üe er》就在主题情境图的基础上,增加了树叶(yè)、月(yuè)亮、耳(ěr)朵等 3 幅小插图,为拼音起点较低的孩子读写新的声韵提供了学习脚手架。

(三)规整排列以凸显学习难点

汉语拼音学习难点,发音方面的多是因方言造成,所以可经由教师结合地区发音难点补充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加以弥补[6],但字母辨识(如b p d q)和拼写规则(如去掉ü上两点)方面的学习难点,却往往是无涉方言的普遍学习难点。这种学习难点,大都可以在整齐排列后通过比较的方式加以凸显。比如ü行韵母与j q x相拼去两点这一书写难点,统编本第11课《ie üe er》将üe跟j q x n l相拼的内容都置于同一拼读扇形图中(如图3),人教课标版则单独将j q x与üe相拼的形式规整地单独排列(如图4),两相比较,人教课标版的难点凸显效果更为明显。统编本标调顺序这一隐性知识点也可通过类似方法加以明晰。

图3 统编本拼读示例

图4 人教课标版拼读示例

猜你喜欢
声韵读音节声调
九江县民歌三声腔的统计与分析
钉螺当成钉
声调歌
拼音宝宝扛声调
坐着轿车学声调
单韵母扛声调
贺《红叶微刊》上线
《一年级上册期中检测题》参考答案
中国诗歌声韵演变发展略
彭泽县桐城方言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