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综艺节目的数字媒体视觉影音体验探析

2020-06-16 08:43胡明珠靳旭莹
喀什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影音舞台数字

胡明珠,周 睿,靳旭莹

(1.喀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0;2.四川工商学院 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1745;3.西华大学 美术与设计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9)

音乐综艺节目近年来发展迅猛,不仅仅重视打造顶级的音乐听觉效果,还逐步发展为格外重视节目的视觉效果,从而带给节目观众丰富的视听享受。在节目舞台的舞美设计方面,各种电子屏幕开始作为视觉呈现中心。而数字技术的介入,将音乐表演元素中的声、光、电元素完美结合,也让观众的听觉与视觉体验相融合。数字媒体艺术悄然改变了早期音乐综艺节目以音乐为重的单向性,重塑为融入视觉感官的复合型视听盛宴。随着音乐综艺节目中数字媒体创意层次的不断提升,并不断加深与音乐元素本身的交融互浸,形成了契合于当代数字时代形态语境,且能更加丰富节目可看性的一种“视觉影音”表达范式。

一、用户体验视域下音乐的视觉转译

(一)用户体验思维引入音乐综艺的舞美设计

当今社会已经全面进入数字信息时代,源自互联网行业的用户体验(UX)思维已经被各行各业接受并认可。舞美设计同样如此,当下的音乐综艺舞美已经不再仅仅停留于视觉层面的表现与审美,而是从受众用户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舞美赋予的音乐体验。世界标准组织对用户体验的定义是“人们对于针对使用或期望使用的产品、系统或者服务的认知印象和回应”[1]。若把音乐综艺节目视为音乐工业生产输出的产品,那么其用户即节目观众对其印象与回应即反馈出体验感。音乐的内涵是表达情感,因此数字媒体时代里的音乐综艺舞美设计本质更是应该与之一致,和节目的其他众多元素一起共同重塑音乐体验,协助音乐的表达,形成对于观众而言的一种移情(empathy)效应。

(二)数字媒体艺术介入对音乐情感的表达

在音乐综艺节目中富有情感的表达是打动听众的基础。而综艺节目又是音乐传递的平台,该形式相对于唱片或数字音乐而言有着更多的表达空间。一方面节目的舞美设计成为表达语音形式之一;另一方面节目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增强对音乐表达的多元化。以舞美的屏幕表现为例,数字媒体艺术开始被大量地运用,无论是对于旋律的视觉呼应,还是对歌曲意境的传递以及气氛的渲染,都极大增强着节目对音乐情感表达的传递能力。譬如主打电子音乐主题的综艺节目《即刻电音》,更是将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了节目背景核心视觉。通过数字媒体艺术,将迷幻的、酷炫的电子屏视觉运用到极致,配合电子音乐的风格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界面气质以及大量的像素风元素。通过制作人和主理人用电子音乐来释放电音的“荷尔蒙”,能够即刻让观众感受到音乐的魅力,释放快乐和情感。数字媒体艺术与该综艺节目的电子音乐情感表达的定位配合得相得益彰,形成独树一帜的电音化的“视觉影音”风格。

(三)音乐节目背景的多通道感官体验的构建

音乐综艺节目对乐感体验的塑造不仅仅限于视听体验,更可以通过音乐节目背景的打造,促使听觉、视觉配合形成通感联想,从而达成类似多通道感官体验的效果。例如在湖南卫视2019 年《歌手》综艺节目中,歌手演唱《起风了》的时候,节目背景大量运用了光构成。在副歌处,背景灯光以朦胧的冷光为主来配合歌手独特的声线,清澈而又细腻的嗓音传递出回忆中的过往犹如云烟消散;到高潮部分,灯光色彩变暖,传达出歌曲的勇气、自信、力量的主题。舞美灯光的设计成功地使这首歌在听众的联想中形成了风的意向。此外,以光照阵列、光强变化来烘托流畅舒缓的曲风,正如歌名《起风了》的主题一样,映射到地面的光线犹如清风拂过的水面,波光粼粼。音乐节目的舞美背景已经成为一种空间艺术与光照艺术交织的幻境,触发了观众构建于自身官能通道之上的联想体验。

二、音乐节目背景中的“视觉影音”创意设计

在音乐节目背景中塑造“视觉影音”,即通过视觉艺术的方式和创意手段来增加对影音内容的表达,增强音乐表现力,从而实现提升意境和引发情感共鸣的作用。对于综艺节目来说无疑可以大大增加其节目的可看性,在音乐基础上丰富视觉感受。

(一)具体影像多媒体场景表述

“视觉影音”在音乐类节目的早期运用形式比较单一,系采用大块显示屏背景,呈现比较具象化的影像,一般是将MTV 比较生硬地搬到了节目舞台上。就具体的影像形式来说,一直都是音乐背景中的常见模式,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影像风格正发生着改变。一是影像风格更加多元化,通过数字创意,这些影像既可以是真实场景,也可以是虚拟场景、插画等等;二是影像注重场景化构建,从而让舞台主角——歌手的周遭形成舞台与背景更加交融的空间,舞台空间从单纯的“想象可见”过渡到实景,而实景又从传统的布景、装置、道具、照明的静态布局,演变到数字化、智能化的灯光、音响、视频、机械的动态形式;[3]三是节目影像剪辑更加适合多媒体播放与传播。MTV 的影像剪辑往往只适合于在电视等大屏终端载体上播放。而当今已经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掌上移动生活成为大众的生活形态缩影。在手机终端上观看音乐综艺节目是常态。因此,综艺节目作为一款产品,其影像剪辑必须适合于移动媒介的观看体验。

(二)数媒构成主义的旋律传递

基于数字媒体介质的构成主义①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又名结构主义,发展于20 世纪一二十年代。指由一块块金属、玻璃、木块、纸板或塑料组构结合成的雕塑。强调的是空间中的势(movement),而不是传统雕塑着重的体积量感。成为众多音乐节目综艺背景的常见风格之一,其突出的优势在于视觉元素可以更好地与音乐旋律形成呼应和契合。构成美感的视觉元素主要运用直线、曲线、三角形、多边形等像素化图案,再与灯光、多变色彩进行动感叠加,随着音乐的律动产生变化,组合成一个抽象的舞台装置形式。这些抽象元素的灵活组合,使舞台空间在纵深度和垂直度上更具多样性,又使舞台画面分割更具现代装饰美。在形成视觉的旋律感方面,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

1.动效设计。动效设计概念源自交互界面设计。由于舞台屏幕的数字媒体的构成风格独特,往往形成了类似界面的直观效果。这些构成风格的视觉元素通过动态的营造,呼应着音乐旋律的高低起伏,或急或缓。

2.色彩变化。在面对不同演出内容时,需要就灯光色彩之间的搭配比例进行合理的控制,然后再运用起伏变化的模式进行舞台氛围的渲染。[2]舞台灯光变换多样,其最终目的是使观众的情绪随着灯光色彩、色调、明度的变换受到触动,贴合音乐赋予的情感。通过舞台色调、亮度可以快速感受音乐的类型,比如冷色光多用于安静、悲伤类音乐,暖色光多用于动感、热情类音乐。在某些灯光色彩中会隐含时空关系,比如白天或黑夜,或用灯光色彩制造出春夏秋冬的季节差异。

3.图案元素。音乐综艺节目背景会以不同的风格图案元素配合不同的曲风,例如以曲线或流畅的线条来传达悠扬、舒缓的歌曲,尖锐的几何形体传递动感、时尚、激烈的主题。如图1所示,在中国电音、即刻电音这样的动感音乐综艺节目中,全部由动感的构成体组成,元素多为写实因素和非写实因素组成的点、线、面、块,在外部形态上相互分离,当演唱期间,图案元素的动态变换与表演者的动作、声音相匹配,使它们产生艺术的整体联系,这种介于抽象与具象之间的元素组合,为现代舞美开拓了广阔的天地。

图1 “即刻电音”的构成主义风格的舞台视觉

4.错视觉。错视觉也是源自构成主义的视觉艺术探索。利用人眼的视觉官能与认知特征,形成错误的视觉判断,从而形成类似错乱的空间感。而通过数媒在舞台上对错视觉的运用,形成不同于现实舞台空间的数字空间。数字空间不仅仅可以叠加、缩放、旋转、流动,还可以与真实的舞台形成交融,让观众形成视觉的误导误判,从而营造出舞台梦幻、新奇的视觉感受。

(三)立体层次舞台的多屏互动

随着观众对于音乐类综艺节目视觉要求加强,将屏幕只是静态地作为大幅“背景墙”已成为比较陈旧的方式,舞台背景设置从单向平面向立体化发展已经成为节目主流。立体层次舞台与多屏形成空间多维度的互动,舞台本身也成为屏幕延展的范畴。如图2 所示,《万物生》表演的整个舞台由若干个立体电子屏块体组成。升高后的块体错落有致宛如山峦一般地作为立体背景,数字创意呈现了流淌而下的瀑布,采用了3D 虚拟的效果。而在立体背景之后又有大屏显示了月色天空。歌手所伫立处,平台依然又分割成诸多块水平屏幕,在其脚下低处起伏形成波浪微澜之势。舞台由屏幕组合形成多维度的立体空间,而屏幕的显示内容由数字媒体构成与立体空间相匹配的影像创意,并与歌曲的神秘静谧意境紧密契合,大大增加了节目的可看性。对于歌手而言,也具有相应的身临其境感,不仅仅是单纯的角色表演。

图2 歌曲《万物生》的立体舞台数字媒体表现

(四)新媒体技术的跨维度体验

各种新媒体技术也正运用于电视节目的舞台影音舞美打造,诸如全息成像、MR 等技术。这些科技手段可以突破电视屏幕营造出跨维度的体验感,充分调动观众的多个官能,实现具有沉浸式的体验。运用数字媒体技术,通过时间性的形态变化展现着时空的流动和延伸,并与观者产生互动的交互体验。[3]如图3 所示,2012 年春晚,《万物生》演唱时呈现了非常华美的舞美设计,除了前述的舞台硬件设施以外,后期制作时还引入了全息成像效果。为了将旋律中的神秘感和歌词中的宇宙观用视觉语义给以再现,整个舞台通过全息技术再现了各种奇异生灵生长与漂浮的森林般的场景,有缕缕阳光照进繁密林丛,诠释了一派万物生长与轮回的法则。这些视觉景象已经超越了舞台空间,置入了多维度的平行世界。而这些视觉创意又都服务于且遵循歌曲意境的传达,影像赋予音响和乐律以丰富的视觉观感。由此可见,各种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要避免为了技术而技术的误区,技术应用的根本是为了实现影音的视觉转化。

图3 歌曲《万物生》舞美设计引入全息成像效果

三、音乐综艺蕴含的视觉体验因素思考

音乐综艺节目要发展为IP 路径,除了音乐内容以外,视觉内容也是塑造IP 的重要方式之一。作为一档节目,观众的体验除了音乐赋予的触动,同样也蕴含了视觉要素传递的诸多感受。视觉传达设计的视觉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图形要素、文字要素、色彩要素和材质要素等都是不可或缺的。而视觉要素中的通感,就是在这些形式要素的基础上,与其他各种感觉的联想或想象等相互联系而形成的,然后设计者运用特定的手法将其以可视的形式传达出来。[4]

(一)旋律律动:光影变幻的视觉反馈

在电视综艺节目中,以光影营造的舞台空间层次是不可或缺的,而在音乐类节目中,光影编排设计同样也是辅助歌曲节奏、旋律的重要手段。光照在音乐综艺中具有相对独立的、区别于具体屏幕影像的表现力。一方面灯光效果随着律动而变化,气氛逐渐被营造出来,歌手可以更好地诠释歌曲;另一方面,光影被观众的视觉所捕捉和感知,观众从光感逐步迁移到情感的反应。基于数字控制的灯光照明设计,当前已经成为诸多音乐综艺节目舞美的主流。不论是各种光线自身形成的影像,还是光线所造成的光影,都与音乐旋律的律动相契合。以2019 年新一季的《歌手》节目为例,再次升级的华丽舞台舞美设计,依然是以光塑造的环状背景作为舞台视觉中央,并成为了该档音乐综艺节目品牌化发展过程中的颇具识别度的视觉元素。

图4 《歌手》极具品牌识别性的圆环背景

(二)文字信息:相辅音乐的视觉阐述

音乐综艺节目的相关文字信息同样可以作为数字创意的范畴,2019 年的《歌手》在众多国内音乐综艺中首先进行了探索。歌手所唱的每一首歌,在显示歌曲信息的时候,对歌名进行了专门的字体设计,让呈现歌名的画面宛如一张唱片的封面。并且在歌曲信息的文字信息呈现上又做了专门的版面设计,就像唱片的内页。在文字信息可视化上,特别重视与该歌曲的调性一致、曲风吻合。如图5 所示,节目展示齐豫歌名《一条阳光大道》时,采用了比较纤细的字体,透着轻盈感;同时又运用了略微稚嫩的笔画,带着轻松感。文字的创意已经呼应了音乐明快的曲风,字形传递了灿烂又温暖的画面。正如歌曲的意境,日光普照,曼语轻歌。《歌手》这档音乐综艺节目对节目字幕的创意,在国内同类节目中可谓开了先河。这种创意的背景其实源自新媒体的发展,即诸多音乐综艺节目无论是否由电视媒体生产,大部分的播放都会转移到各网络平台,在手机终端上进行观看。而手机用户的暂停或截屏生成的图片往往作为传播资料。因此,节目组对文字信息专门进行的视觉创意而产生的唱片质地感,符合移动媒介观看之所需,也利于节目的宣传。

图5 《歌手》的节目文字信息创意

(三)场景感受:身临其境的视觉记忆

当前的音乐综艺节目往往具有一定的竞演成分,因此舞美设计通常趋向于热烈氛围的营造。而对于具有意境感的场景化体验打造还有诸多提升空间。影音的场景化可以更容易让观众形成沉浸式的感受,获得身临其境般的视觉记忆。譬如王菲演唱会上的《彼岸花》曲目所营造的视觉场景别具一格,专门打造了契合“彼岸花”这一具有禅意的物象诠释场景:在歌曲的开头四周漆黑,舞台背景的荧幕中慢慢出现一盏昏黄的光晕,灯光时明时暗,让观众的视觉快速集中。在黑色的屏幕“长”出一株彼岸花,彼岸花慢慢在灯光所营造的白天与黑夜的交替中逐渐开放。此时演唱者从升降台到舞台上,舞台利用全息投影技术将地面与背景屏幕塑造成两个空间,王菲置身其中完美地演绎了两个“分身”,“彼岸花”花开花落不停变换,使得观众能够感受到歌曲咏叹的“永不相见”意蕴,贴合歌词所想表达的禅意。对“彼岸花”的视觉记忆获得了场景驻留。音乐节目的影音视觉语言最终应传递歌词的情景或乐曲自身的意境,再进而升华为更深的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的表达。《彼岸花》的视觉场景就完美地完成了这种表达。

(四)心绪触点:情感共鸣的视觉联想

对于音乐综艺节目来讲,音乐能打动观众心扉是提升或维持相应收视率的必备条件。因此,所有的舞美创意都围绕这一原始初心展开。充分运用数字媒体的影像塑造能力,探索“屏”前和“屏”后所形成的音乐的打动人的触点,而这个触点也包括视觉语言。极富喻意的画面与音乐的结合,会引发观众丰富的联想。[5]譬如,《中国好歌曲》总决赛中歌曲《野子》的舞美设计:舞台中央“停靠”着一艘船,船上挂着大大的白色船帆,歌手矗立船头,背景深处的屏幕是投影出的大海,地面的烟雾一直延伸到背景,仿佛置身于大海上。四条带状显示屏成为了颇具创意想象力的设计亮点,一是拉长舞台的纵深感,尤其是对于手机终端观看的方式来讲;二是将实体船这一新舞台道具的空间向观众席延伸;三是带状显示屏上形成的动态云雾或水汽,仿佛在不断地涌向屏前观众。当歌手演唱转折到高音处,灯光变换加快,增添了视觉的急迫感和紧张感,此时船帆被风吹打,犹如演唱者站在了风口浪尖处。观众通过生活经验联想到自身所遭遇的挫折和困难,激发起乘风破浪的勇气。这样的场景触及观众的多种视觉联想,将《野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赋予受众,使之产生心理的共鸣。由此可见,无论是实体舞台道具创意还是显示屏的数字媒体创意,都应首先汲取歌曲内涵,再进一步对内涵进行视觉转化。

图6 歌曲《野子》舞美设计引发视觉联想

四、反 思

民众对音乐综艺节目的审美需求日益增加,除了音乐内容层面还包括了节目的舞美设计,听觉与视觉双向融合形成更多的体验诉求。对于节目出品方而言,将用户体验思维引入综艺节目的创新,不仅仅利于节目在全媒体各渠道上的传播和宣传,更是促进节目走品牌化路线、打造节目IP 的有效路径。围绕音乐综艺节目的舞美体验,在数字时代必须高度重视数字媒体创意的介入,数字媒体已经成为综艺节目舞美视觉设计的核心载体形式,更是将音乐转化为视觉语言的重要手段。就综艺节目来讲,具有记忆点和视觉化的“视觉影音”,是对音乐进行多通道体验构建的独特呈现,加速节目内容在新媒体和移动终端上的传播,从而拓展影响力。回归节目舞美设计的初心,“视觉影音”毫无疑问是用户体验在节目发展和提升过程中创新的体现和创意的注脚。

当然,音乐综艺节目打造独特的或具有记忆点的视觉体验需要回归到“视觉影音”这一初衷,“音乐”最重要的是打造契合于观众的听觉感官体验,将数字媒体技术运用在音乐综艺节目中,其目的在于增强音乐的感染力。本文将视觉作为桥梁,贯通影像与音乐之间的叙事感和情绪感,贯通屏幕与舞台之间的场景感和表演感,从而达到视听融合的感官效应。出色的舞美设计应该配合音乐,增强观众对音乐的印象,并引发情感层次的认同和共鸣,过度地渲染和凸显舞台效果并非本文所强调的。

猜你喜欢
影音舞台数字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答数字
影音
数字看G20
影音
影音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
影音月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