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黎
(1.安徽农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合肥 230036;2.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继承并发展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文化人的优良传统,在历经曲折发展期、持续发展期之后,我党以文化人的实践走向深化成熟期,有了丰富的时代要义。本文遵循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将文化视为社会发展众要素中的因变量,从一定历史语境出发,对每个时期以文化人的重要任务与“人”的培养落脚点予以说明,着重围绕以文化人的重要前提——“文”和关键环节——“化”展开梳理分析,得出到四个方面的经验启示,即把牢意识形态的举旗定向性、重视发挥先进文化的影响力、坚持具体实践中的人民立场、立足于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的历史语境。
这一时期的社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期,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文化大革命”时期。受国内外复杂的形势与我党执政经验不足等因素影响,我党以文化人的实践在发展中出现了波动。
过渡时期的文化思想延续了我党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这期间我党以文化人的主要任务方针可视为“扩大共产主义思想的宣传,加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努力在工人阶级中宣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并且适当地有步骤地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农民及其他群众……主要任务还是领导人民大众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1]。新中国第一部建国纲领《共同纲领》采纳了我党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41-42 条中规定:“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和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以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全体公民的公德,并对公民施以革命的政治教育。”[2]这可以视为“人”的培养落脚点。
在“文”选择与建设方面,《共同纲领》的第41 条表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2]这一文化选择始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民族性体现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民族尊严、独立与革命性,但并不排斥与非帝国主义文化的互动交流;科学性体现为文化对客观真理的遵循,对理论与实践一致性的尊重,对封建的、迷信的思想的破除;大众性体现了文化的民主性,规定了文化的服务对象与发展动力是当时占全民族90%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及其劳动实践。这一时期,“文”的建设中凝练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这一思想后来也成了我党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早期针对戏剧和历史问题提出的,它作为一个完整的方针是在1956 年4 月28 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由毛泽东正式提出。1946 年9 月,针对文艺界关于中外文化遗产方面的争论,毛泽东做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批示,后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强调对于古今中外的文化,只要是好的,都要学习,形成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方针。
在“化”的方式上,为了用新文化育人,我党主要从六个方面展开了破旧立新、以文化人的工作:其一,树立起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一方面在知识分子中开展影响面极广的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社会文化运动,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作家著作的大量翻译出版,组织号召知识分子学习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发展史,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确立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理论氛围;另一方面铲除宗教领域中帝国主义与非无产阶级思想,通过宗教界的“三自运动”(自治、自养、自传),推动宗教工作的民族化与本土化。其二,建构起新中国的教育体系。明确了教育的新民主主义方针,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确立了新民主主义教育改革的目标、步骤。“使文化教育事业从过去少数人的手里,转移到广大劳动人民的基础上……我们的文化教育事业有效地为恢复与发展国家生产建设而服务,这也是说,要使文化教育的普及与提高很好地结合起来,使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3]1949 年12 月23-31 日,首次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敦促尽快召开初等、中等、高等及社会教育各类会议,改革教育体系,建立起新中国教育体系。其三,建立起新中国的科研与文化传播机构。召开全国新华书店出版工作会议、第一届全国出版会议和第一届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明确了科研与文化传播机构的工作方向。其四,关注文学艺术的“化”人效应,推行“三改”运动。通过改人、改戏、改制,传播新观念、新意识、新趣味。其五,注意风俗习惯的涵化力,移风易俗。规范宗教团体活动,发动群众组织开展反封建反迷信、铲除会道门的社会运动,为以文化人提供良好社会环境。其六,对知识分子进行文化改造。1951 年初至1952 年秋,根据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报告的思想,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和政治思想教育侧重在思想立场方面,先是形成爱国的、民族的思想立场,进而发展到人民的思想立场,再上升到无产阶级的思想立场。需要指出的是,思想改造有客观必要性,但改造中原则准绳的不清与文化、政治边界的混淆也为后期文化领域的混乱埋下了伏笔。
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期。我党文化思想出现两种趋向:一方面,党中央极为重视文化的宣传与建设,关注群众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受“左”倾错误思潮的影响,文化发展的政治化色彩浓郁,最终滑入背离文化发展规律的境地。在“人”的培养落脚点上,1961 年中共中央批准颁发的《高教六十条》中的表述具有引领性指向,即“培养具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愿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4]。
在“文”的选择与建设上,毛泽东在1957 年3 月12 日召开的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文”的选择目标和中共八大提出的“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文化”是一致的,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到底如何理解,时任国务院第二办公室副主任一职的钱俊瑞,他的理解反映出了当时的共识,即“反对和肃清一切剥削阶级的在当前情况下特别是资产阶级的思想影响,用社会主义的精神教育广大人民和培养新生一代,普遍地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和科学水平,在物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最大量地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要求,保证劳动人民的身心健康,这样来推进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5]。当时对于“文”的选择与发展方向的规定基本符合实践需要。
随着党内“左”倾思想蔓延,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推翻了中共八大对于社会形势与主要矛盾的判断,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文”的性质与功能方面走向了绝对化的阶级性与工具性,“百家齐放、百花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发展方针遭到扼杀,这种情况在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后有了缓解,出台了《科学十四条》《文艺八条》《高教六十条》等条例,为“文”的良性发展赢来了春天。
在“化”的方面,由于迫切想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在以文化人方面,不仅“文”的选择上出现波动,“化”的层面也在“反右倾”“大跃进”等“左”倾思潮的影响下,偏离了文化育人的基本规律。在文化领域“多快好省”地走群众路线,急于求成实现文化普及,“化”的实效性不强。知识分子仍然是改造的对象,从1957 年开始,在“左”倾思想的指导下,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被划归资产阶级,大批知识分子被打成“右派”,直至1962 年周恩来、陈毅提出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知识分子由资产阶级队伍归入劳动人民队伍之后,知识分子的积极性重新点燃,提出了“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的口号,从我国革命历史和群众现实生活中取材,创作出系列生动的小说、歌舞、电影等文艺作品,诸如《青春之歌》《北大荒人》等等,并且一批文艺工作者在中央与地方的组织下深入基层进行文艺宣传,发挥出了积极的文化育人功效。同时,在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之后的调整时期,我党一方面注意到了要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广泛开展了先进人物的学习宣传活动,树立了雷锋、焦裕禄、王进喜等先进典型,榜样精神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精神,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精神,这一举措成为这一时期以文化人方式上的重要亮点,并且在我党后期的以文化人实践中得到了延续与发展。
但是“左”倾错误思想并未被扼制住,1965 年由批判一部历史剧开始的“文化大革命”迅速从文化领域蔓延至整个社会领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遭遇“寒冬”,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形成的优良的以文化人传统,在文化专制、文化封闭、文化混乱的背景中遭到重创,没有能发挥出先进文化的育人功效。
“文命”的沉重教训从反面折射出科学的文化发展思想的重要性,党中央在拨乱反正的经验总结中,围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有力推动了中国共产党以文化人实践的发展。在“人”的落脚点上,1982 年邓小平明确提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不仅是我党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更是以文化人的落脚点。在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上,随着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知识分子自此不再是改造的对象,而是尊重、培养与重用的对象。
在“文”的选择与建设上,有四个方面突出成就。其一,以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对“文革”时期的错误思想进行拨乱反正,在文艺界和理论界倡导坚持实践检验真理的原则,“双百”的发展方针得到恢复,发展“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口号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文艺发展走向了科学化的道路。其二,从精神文明的高度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了清除“文革”以来思想文化领域对于“文”的错误理解与轻视,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概念首次出现于1979 年9 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上叶剑英的讲话中,之后邓小平做了深入阐释:“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自此成为我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任务,并在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所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得到较为系统的阐释,这也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初步形成。其三,明确了“文”的建设主题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概念较早出现于1990 年1 月,李瑞环在全国文化艺术工作情况交流座谈会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但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政治和经济,而且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7]在建党70 周年庆祝大会上,江泽民进一步论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与具体方针,强调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强调了文化发展的“二为”方向和“双百”及“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并在2001 年1 月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了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的治国思想。党的十六大后,胡锦涛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值得注意的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并对文化发展的方略给予系统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基本形成。其四,催生出系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果。伟大的历史实践催生出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先进文化成果,这成为继毛泽东思想之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这一时期的伟大探索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与宽广的文化胸怀,以文化人的“文”有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时期“化”的方式方法围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科学文化教育与思想道德建设两个方面推进:
在科学文化教育层面。其一,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科学教育的文化育人效果得到极大彰显。在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力主恢复高考,同时反复强调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与科教兴国的战略。1995 年3 月,在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上,科教兴国被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其二,发展文化产业,改革文化体制,形成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复杂的文化环境,文化产业与文化体制成为我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关注点,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首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提出“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领域受到重视。文化产业与文化体制改革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多次体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中,尤其是前文提及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党的历史上首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门讨论文化建设,会上通过的《决定》指引了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
在思想道德方面。其一,高度重视理想信念与思想道德教育。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与中央思想政治工作等专题会议中,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多次强调青少年、大学生、党员干部与全体民众的理想信念追求与思想道德修养,各级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逐步走向了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与以文化人形成了良性同构。其二,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以文化人与价值引导的互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正式出现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这对于凝聚民族精神、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引领有着重要意义。其三,高度重视文化阵地建设,关注文化传播领域的价值导向。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 世纪90 年代网络技术发展以来,面对文化传播领域信息繁杂的现状,党中央反复强调坚持党管媒体,增强党在宣传舆论工作中的主动权与把控力,强调宣传思想工作中的正确舆论导向。
与之前不同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文化人作为概念被多次明确提出,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如何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力以培育文化自信,如何提高党的治国理政水平以凝聚民族精神,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文化需要,这一系列时代任务的提出成为当代以文化人的重要出场语境。在“人”的培养上,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文化人的重要着眼点与落脚点当为“育新人”。这一时期,我党以文化人的实践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有了丰富的时代要义。
在“文”的选择与建设层面:其一,创造性的提出文化自信,文化的地位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要高度。习近平在道路、理论、制度三个自信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加入文化自信,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8]结合文化自信,习近平又从多个角度强调了以文化人的重要性,更指出:“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9]其二,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内涵。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0]。自此,以文化人中“文”的主导内容、生成与发展的语境进一步明晰。其三,坚守文化的中华立场与世界眼光。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要秉承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守中华立场,强调“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11],“对我们来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12]。无论是出访还是公开讲话,习近平多次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阐释中国梦的精神内涵,传递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和主张。坚守中华立场并不代表文化保守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有着宽广的文化视域,积极吸收并发挥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的育人作用,正如习近平指出:“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13]其四,高度关注“文”的涵化力。对内以问题为导向,对于群众文化生活领域出现的诸如文艺作品的商品化气息浓厚、审美性不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结合度、大众化程度不高,思想政治教育中文化育人的效果不够,网络文化鱼龙混杂等问题,党中央果断开展问题探索与对策研究。对外高度重视文化国际传播,高度重视“文”在国际交往中的媒介地位,“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做贡献的中国’。”[14]
在“化”方式方法中,在对文化产业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继续推进的基础上,呈现出三个时代特点:其一,注重以文化人与宣传工作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衔接互动。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高涨,文化的育人价值日益凸显,“文化建设有直接的宣传功能。讲宣传就有一个效果问题,这涉及到宣传内容的思想性,又涉及到宣传的形式。思想性是宣传工作的灵魂,也是宣传工作的出发点。”[15]“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16]其二,在“化”的过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凝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内核。习近平多次强调文化的价值观归属与以文化人中的价值观培育,指出:“要润物细无声,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17]165,“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17]106。其三,重视“化”的主体的齐心协力与载体层面的媒介融合。数字媒体时代,文化环境极为复杂,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多元,新时代以文化人在主体层面的合力日益明显,尤其体现在“十大育人体系”与“三全”育人模式的构建中。同时“化”的载体不仅体现为传统的媒介,更重视新媒体的运用,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让主流媒体加快推进媒介融合,“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8]。
深入分析70 年来我党以文化人实践的历史语境,有助于深化认知,持续推进文化育人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精神支柱。
新中国成立70 年来,社会主义在极为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前行,无论环境如何变化,不变的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始终把握意识形态的举旗定向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如此,以文化人的指导思想亦如此,坚守住了“文”的正确发展方向。
正确的发展方向优化着文化的作用模式与更新规律,文化作为个体的价值与行为规范体系以及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因素,一般以文化模式的方式存在并发挥影响,文化模式可以理解为一定群体习惯并普遍认同的生存方式与精神样式,这其中不仅包括物化形态,也包括思维模式、价值取向、精神气质等因素,文化模式深刻影响着个体与社会的发展,因此,伴随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发展更新就显得尤为重要。列宁曾有著名的“两种文化”论断,他认为民族文化中既包含积极进步的成分也包含消极落后的成分,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得到突出印证。一方面是理想人格、人伦关系、社会治理等可贵的资源借鉴,另一方面是农耕文明与封建思想的气息浓厚,与现代文明的发展需求存在裂痕,这就需要一种新的指导思想来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开辟新的文化发展空间,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的。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引下,不仅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而且在历经美苏冷战、东欧剧变、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不改本色,且影响力与日俱增,马克思主义也在中国化的过程中焕发出夺目光彩。
每一个健全而有生命力的文化体系都需要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而每一个时代,在文化育人中都会有一些关键性的话语表述来传递文化的主导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发展中先后凝练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的内核是价值观,而价值观代表着意识形态的倾向性。新时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以文化人中的价值关照已是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精神的集中展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智慧,而70 年的发展中,中国共产党对于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重视,进一步深化了以文化人思想中意识形态的举旗定向性。
与意识形态的举旗定向性相对应的是,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发挥先进文化的影响力,新中国成立的70年里,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程,用先进的文化育人成为我党以文化人实践的重点。
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指导思想,酝酿着我党对于先进文化的探索,毛泽东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发展实际,提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首次实现了我党对于先进文化探索主张的系统化与理论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基本性质与未来走向得以确立。新中国在经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期,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期的文化思想,都可视为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延续与发展。之后,社会主义探索期的曲折发展与“文革”期间的发展挫折,文化的发展被政治斗争所裹挟,没能充分发挥出先进文化的育人功效,从反面也折射出先进文化的重要性。改革开放匡正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提出与文化的转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概念被提出,并在精神文明与文化强国的建设中逐渐完善,先进文化基本脉络逐渐形成。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具体形态得以进一步明确,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性质与地位得以清晰界定,以文化人中的“文”有了强有力的先进文化支撑。
对先进文化影响力的关注不仅体现在“文”的探索发展中,还体现在“化”的方式与“人”的培养中。新中国成立70 年来,我党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宣传、文化育人工作,以文化人成为我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与重要优势,在启迪民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维护社会和谐发展、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方面,发挥出了先进文化的影响力。并且随着国家的发展与我党以文化人思想的完善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强,先进文化的影响场进一步扩大。
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始终强调历史场域中人民的出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也成为文化发展的动力因。我党以文化人的实践中,人民既是教化的对象,也是文化发展的参与者,文化中的“化人”与“人化”是辩证统一的。文化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产物,具有一定的超越性与群体属性,对于个体而言,一方面需要受其教化,促进精神成长,这就是文化的“化人”;另一方面需要参与文化实践,推动文化的发展更新,对文化产生“人化”的积极效应。中国共产党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实现了“化人”中的群众平等性与“人化”中的群众参与性,彻底的人民立场为中国共产党以文化人实践的发展注入了生命力。
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系统的教化一直是少数阶级的特权,社会主导文化具有高度的精英意识,在文化的等级制度内,辅之以信息传播渠道的单一,文化场成为一个高度区隔性的场域,绝大多数的民众无法获取和统治阶级同等的文化场域准入权,进而丧失个人发展的文化资本,加剧了社会阶级的固化与劳苦大众的苦难。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就指出新文化的服务对象是全民族90%以上的工农劳苦大众,至此,人民立场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以文化人的坚守立场,彻底走出了历史上文化在人民大众群体中的等级意识,这既可以从“文”的大众化旋律中显现出来,又可以从“化”的方式中对于科教文化事业与宣传思想等育人工作的重视中看出,在文化场域内,人民拥有了同样的准入权。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体现了高度的人民立场,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转换中,人民的需要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着力点,投射到文化领域,在以文化人的实践中,无论是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是文艺、教育、宣传思想等工作,贴近人民的生活实际、服务人民的精神成长始终是重要准则。人民也成为文化发展的有力推动者,新中国成立70 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缀满了一个个普通民众的身影和一幅幅群众实践的图像,诸如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井冈山精神,以及改革开放40 年来涌现出的一个个“好人”、一个个感动中国的普通人等,鲜活的文化发展历程印证了彻底的人民立场。
文化的发展始终基于特定历史实践而产生,以文化人作为一种启迪民智、建设文化强国的方式,唯有立足于实践需求,才可富有生命力,从而为实践活动提供精神动力与人才支撑。新中国成立70 年来,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立足于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的历史语境,以文化人的举措才顺利地引导民众由文化自卑走向了文化自信,成为支撑起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育人方式。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民族独立的实践语境,以文化人的实践中突出了文化自主。近现代以来,近百年的民族屈辱史摧残了中华大地的身躯,挫伤了中华民族的情感,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民众一度对中华文化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所以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尤为关注新文化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成为新中国文化的根本性质与发展方向,自此,在文化的选择与建设上,我们由文化自卑走向了文化自主,既没有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文化附庸,也没有停滞发展,逐步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道路。新中国的破旧立新工作,从多个层面大力改观了民众的文化面貌,树立起了新的国民公德。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经济急速发展与社会精神生活领域建设不足的实践语境,以文化人的工作紧密围绕精神文明建设展开。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与多样的文化思潮和境外意识形态的渗透中,正是因为党中央从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持续开展以文化人的工作,培育“四有”新人,才有效地凝聚起了民族精神,统一了思想,一次又一次的抵御住了境外意识形态颠覆的风险。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上升,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重要语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民族复兴的重要精神支柱,迫切需要转化为人民的精神力量。因此,文化自信成为以文化人的重要目标,培育时代新人便成为以文化人的重要落脚点,而随着多点多中心网络媒体在大众生活中的嵌入,“化”的层面更加关注起宣传思想工作的有效性与媒体方式的多样化,具体的实践语境始终构成了我党以文化人工作的重要立足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