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三线建设思想的哲学考察

2020-01-10 19:54代发君
喀什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群众建设

代发君

(三线建设干部学院,四川 攀枝花 617000)

三线建设是毛泽东同志在20 世纪60 年代初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他的执政生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其时间之长、动员之广、投入之大世所瞩目。毛泽东同志去世之后,针对三线建设的评价众说纷纭,突出体现在三线建设决策的科学性上。从表象上看,三线建设是中国人民应对严峻国际形势作出的应激性反映;从实质上看,三线建设则浸透着历史必然性与深刻的哲学基础。三线建设体现了毛泽东同志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运用哲学思维指导国防经济建设的具体实践。毛泽东善于从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中看到事物发展的方向;善于从矛盾的普遍性中抓住影响事物发展进程的决定性因素;善于从人民史观出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回望历史,三线建设离我们已渐行渐远,但在其沧桑的历史烟云背后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三线建设的确立体现了毛泽东同志善于从内因与外因的相互作用中看到事物发展的方向,积极强调内因的决定性意义

(一)提出“要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侵略战争”,明确外因的重要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国际社会还处于冷战阶段,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复杂交织,初生的人民共和国面临着一系列危险和挑战。20 世纪60 年代初,在我国加快巩固国家政权,改善人民生活的紧要关头,周边国际形势急剧恶化:在东部,国民党反动政权蠢蠢欲动;在西部,印度敌对势力虎视眈眈;在北部,苏联边境陈兵百万;在南部,美国侵越逼近海南。面对各种外部危机,毛泽东给予了高度关注。特别是1964 年8 月4 日,美国驱逐舰“马克多斯”号在北部湾与越南海军鱼雷艇发生激战,将战火烧到海南岛,使毛泽东忧心忡忡。

1964 年6 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便明确指出:“只要帝国主义存在,就有战争的危险。我们不是帝国主义的参谋长,不晓得它什么时候要打仗。”[1]8 月17 日、20 日,中央书记会议上,毛泽东又先后两次指出,“要准备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在他看来,战争随时可能爆发,我国的重点国防、工业、交通等设施均集中于沿海一线城市,长期暴露在敌人的打击范围之内。作为负责人的共产党人,不能无视国家外在客观环境急剧变化,未雨绸缪、增强忧患意识,是党和国家必须面对的事情。从哲学的角度,把战争的外在因素率先考虑清楚,就能尽早地做出决策,采取应对措施,对国家危险和影响就会大大减小。

(二)强调“加强三线建设,防备敌人的入侵”,重视内因的决定性意义

在毛泽东看来,局势尽管十分凶险,然而并不是没有转机,敌人对沿海城市和周边地区尽管威胁巨大,但对位于中国内陆腹地的三线地区则威胁较小,如果把战场向后收缩,强化自身防卫力量,则具有实现反击的可能,这与他时常列举的《水浒传》故事不谋而合。他常说:“两个拳师对垒,聪明的拳师往往退让一步,而蠢人则气势汹汹,劈头就使出全副本领,结果却往往被退让者打倒。”[2]在敌强我弱的态势下,选择战略退却,从退却中找出敌人的弱点,进而打败敌人无疑是一种高明的策略。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把三线建设搞好,在退却的同时壮大自己。自身越强大,准备得越充分,也就越安全。他多次指出,“三线建设不好,睡不好觉”,“不搞三线建设,没有道理”,“要下决心搞三线建设,一、二线也要搞点军事工业,准备游击战争有根据,有了这个东西就放心了”。在谈到攀枝花的开发利用时他也指出:“现在抓是抓了,但要抓紧,要估计到最困难的情况,要有备无患。”毛泽东一系列的讲话和指示让党中央国务院和重要高层立即行动起来,彻底改变了“三五计划”基本目标,实现了从解决“吃穿用”到准备打仗的政策转变。

实践证明,毛泽东的重视是正确的,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抓紧时间搞好三线建设,发挥内因的关键力量,进而通过内因影响外因,改变事物发展的走向。美国学者费正清曾明确指出:“对中国国家安全最大的威胁,在于美苏勾结起来。”[3]正因为中国作出大规模“三线建设”,加强备战,才使得美苏两超级大国不敢贸然对中国采取军事行动。

(三)预见“敌人来与不来都有可能”,揭示矛盾转化的趋势与前进方向

三线建设是以备战为出发点的,但战争从来就是概率性事件,发生与不发生都同时可能。作为哲学家、军事家,毛泽东对此十分清楚,1964 年6 月26 日,毛泽东在同汪东兴谈话时指出:“一件事情,不能看得那么容易。有人想三线建设好了再打仗,我看美帝国主义不会等你的。它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它等你建设起来才打?也可能建设不起来就打,也可能建设起来又不打,要有两手准备。”既然如此,举全国之力为之奋斗的三线建设是否就毫无意义?或者说三线建设本身就是一场错误呢?

针对这个问题,毛泽东曾有深刻的预见。在他看来,三线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国防安全,更涉及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三线建设成功与否都会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提前对未来发展方向做出预判,看到事物发展的前进方向便有利于意见统一,推动事物向前发展。1965 年11 月12 日,毛泽东在与部分地方干部谈工业、农业及备战情况时询问:大三线建设、小三线建设会不会是浪费?会不会化为水?大家回答说:不会的。就是敌人不来,从经济建设上来说,也是有用的。[4]显然,毛泽东的这次对话并非单纯只是想从地方领导人处寻求一个答案,而是在通过可能出现的后果实现一种认识和引导,使大家看到三线建设的光明前景。事实上,由于三线建设一开始就与调整生产力布局密切相关,更是《论十大关系》的一种具体实践,因此,即便敌人没有入侵,三线工业布局也会随时间得以贯彻落实。所以,毛泽东后来明确指出,“后方建设起来,敌人如果不来,没有什么浪费。粮食储存一些有好处,反正要吃。棉布存一点,反正要穿。枪炮子弹如果用不着,只好当废铁用。打洞,不过用了点劳动力。”[5]可见,毛泽东一开始就将三线建设预期进行了准确的把握,看到了矛盾转化的可能与方向。

二、三线建设的属性体现了毛泽东同志善于依靠和发动群众,时刻彰显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历史作用

(一)提出“备战备荒为人民”,明确三线建设的人民属性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主人,是社会物质资料的主要生产者,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支撑者。“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6]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不以人民群众的安全幸福为目标,不以人民群众的生存发展为追求,便不是一个合格的政党和国家。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人民属性,毛泽东曾深刻指出:“从四万万五千万人民的利益出发……讨论其他任何别的问题,就是这个出发点,或者叫做立场。还有什么别的出发点、别的立场没有?没有了。为了全党与全国人民的利益,这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就是我们的立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面对帝国主义和敌对势力的严重威胁,毛泽东率先对这场运动的性质进行了把握,在他看来,局势尽管迫在眉睫,但方向不能出问题,要始终站在人民立场来思考和进行准备。他指出:“第一是战备,人民和军队总得先有饭吃有衣穿,才能打仗,否则虽有枪炮,无所用之。第二是备荒,地方无粮棉油等储备,仰赖外省接济,总不是长久之计。一遇战争,困难更大,而局部地区的荒年,无论哪一个省内常常是不可避免的。几个省合起来看,就更加不可避免。第三是国家积累不可太多,要为一部分人民至今口粮还不够吃、衣被甚少着想;再则要为全体人民分散以为备战备荒之用着想;三则更加要为地方积累资金用之于扩大再生产着想。”[7]显然,与帝国主义可能发动的战争相比,人民群众的吃穿问题同样至关重要,否则,即是有枪有炮,也打不了胜仗。在备战备荒的过程中,更不能以国家名义损害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不能以当前问题影响人民群众的长期发展。他时常说,三线建设的投入要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承受能力相适应,不能把老百姓惹毛了,要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换句话说,“备战”“备荒”不是一个单纯的军事目的,而应该具有鲜明的人民导向。

(二)号召“好人好马上三线”,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以人民为导向,确立人民属性和人民立场,便找到了依靠力量。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便曾反复追问,什么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他回答说:“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完全打不破。”[8]139这是“因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8]136。28 年的革命实践证明,毛泽东的判断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和真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9]人民是汪洋大海,是推动历史发展第一动力。能否依靠群众、发挥群众力量,不仅是一个价值导向问题,而且是关系着革命建设成败的问题。什么时候依靠和发动好人民群众,革命建设事业就能取得进步,什么时候背离人民群众,革命建设事业就会遭受挫折。

与革命战争年代相比,三线建设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国民经济建设,是一场以战备为中心、以工业交通和国防科技为基础的大规模会战。从程度上看,它超越历史上任何一场大规模战役。能否依靠和发挥好人民群众是决定这一历史运动的关键因素,在毛泽东群众思想的指引下,“好人好马上三线”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标示,成为“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实践归宿。前后400 多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千万人次民工跋山涉水、背井离乡,开赴祖国大西南,在深山峡谷、大漠荒野中生根扎营、安生立命,用鲜血和生命建起1100 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三线建设者以“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的精神气节,实现了从“三线人”到“三献人”的精神塑造和人格诠释,将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发挥到了最大限度。

(三)坚持三线建设不与民争地,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早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便提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要求人民军队不拿人民群众一针一线,时刻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持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和血肉联系。正是因为毛泽东同志始终站在人民立场,把人民对土地的深切渴望作为革命战争的出发点,才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取得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三线建设过程中,毛泽东同志延续了这一思想,始终坚持不以国家利益损害群众利益,不以国防建设影响人民生活。

三线建设初期,选址成为当务之急,数以千计的企业、工厂、学校、科研院所从一线迁往西部地区,与民争地在所难免,因此,克服和解决三线企业与当地百姓的利益冲突成为建设初期的当务之急。在攀钢的选址过程中,最初存在三个方案:一是乐山的九里,二是西昌的牛郎坝,三是攀枝花的弄弄坪。具体选择何处却存在分歧,乐山的九里和西昌的牛郎坝尽管各具优势,但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便是它们都不同程度的占用农田,这与毛泽东同志的群众路线是严重违背的。在毛泽东的亲自审定下,“钉子最后钉在了攀枝花”。正是因为他一再坚持,很多三线企业在选址上都几经周折,不断探索更加符合群众利益的实践途径。在四川浦陵机械厂的建设过程中,建设者从四川人多地少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三不四要”的建厂原则:不占或尽量少占农民的良田好地;不拆或少拆民房,不迁或少迁居民;不搞高标准非生产建设,坚持延安精神,勤俭节约。要求搞农田用水、农田用电,要给农民留肥料(粪、尿),要给农民留泔水喂猪。“三不四要”建厂原则,收到了良好效果,发展了农业生产,受到了农民的广泛欢迎。前后17 年,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落实三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路线深入贯彻落实,西部地区不仅建立起了强大的国防工业,而且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

三、三线建设的部署体现了毛泽东同志善于在矛盾的普性遍中发现重点和主要矛盾,掌握事物发展的主动权

(一)以攀枝花钢铁基地为龙头,抓住三线建设的“牛鼻子”

三线是基于敌我防卫远近而来的地理划分,一线是指沿海地区和边疆地区,三线则包括云、贵、川,陕、甘、宁、青和湖南、湖北、河南等内地地区。面对辽阔的地域和庞大的投入,三线建设一开始就面临地区之间、企业之间等系统性矛盾。如何将有限的战略资源转移到西部地区是摆在毛泽东面前的重要的难题。基于深刻的哲学思考和战略分析,毛泽东像革命战争年代一样,敏锐地从数千个建设项目中发现了攀枝花的战略地位,将其作为统领三线建设的核心和重点,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将攀枝花与“三线”互用。他说:“第一线是沿海,第二线是包钢、武钢、兰钢,第三线是攀枝花。”他还指出:“建不建攀枝花,不是钢铁厂问题,是战略问题。”“没有钱,拿我的稿费去搞。”在毛泽东的各种论述中,有关攀枝花的论述高达数十次。

基于毛泽东对攀枝花的战略定位和高度重视,攀枝花建设成为三线建设时期投资最大的项目,国家曾在攀钢一期和成昆铁路建设中一共投入近百亿,约占三线建设总投入的二十分之一;投入人力约50 万,约占三线建设人力投入总量的十分之一。在众多三线企业、院校林立的情况下,攀枝花的研发是唯一以特区机制和地级市规格全面建设的重点项目。实践证明,毛泽东同志以攀枝花为“龙头”,抓住三线建设这个“牛鼻子”,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起到了是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开发攀枝花,使之与成昆铁路和重庆常规兵器厂建设相衔接,形成了著名的“两基一线”,不仅奠定了西南地区工业化基础和战略后方,而且彻底改变了西南地区3000 万人的历史命运,将西南地区整整向前推进了50 年。

(二)以“大三线”建设为主,以“小三线”建设为辅

从内涵上看,三线建设是一个多重复杂的地理军事概念,“大三线”与“小三线”并列存在,“大三线”主要指西南三线和西北三线,“小三线”则指一二线各省的腹部地区。两个概念的提出都与毛泽东同志的重视密切相关。在三线建设初期,“大三线”与“三线建设”内涵重叠,三线建设直接等同于“大三线”。随着形势发展,一二线各省也加强了战备措施,毛泽东在总结经验的前提下,要求一二线要加强“小三线”建设,由此,三线建设便出现“大”“小”两条路径。

不过,在“大三线”和“小三线”两点之间,毛泽东同志并没有平均用力,而是在两点之间更加重视“大三线”,形成以“大三线”为主、“小三线”为辅的两点论与重点论。针对“大三线”,他认为这是防备敌人进攻、强化战略缓冲地带的重要举措。他说:“我们的工业建设,要有纵深配置,把攀枝花钢铁厂建起来,建设不起来,我睡不好觉。”“不搞第三线,总是在沿海现有基地中转,就展不开。”“现在再不建设第三线,就如同大革命时期不下乡一样,是革不革命的问题。”由此将三线建设上升为战略问题和政治问题。针对“小三线”,毛泽东指出,“最基本的是每省要搞一个兵工厂”;“小三线也很好呀,将来各自为战嘛,打游击没有枪支弹药怎么行?”沿海各省要搞些手榴弹、炸药厂,步枪、冲锋枪、轻重机枪、迫击炮。有事不能靠中央,不要靠几百万解放军。各省自己管自己,那时中央顾不了。正是因为毛泽东的区别对待,在投入上,“大三线”要远比“小三线”高。1985 年末,小三线企业事业单位为229 家,职工总数为25.65 万人,固定资产原值为31.5 亿元,在投入2052 亿元、400 多万职工、1100 多个建设项目的三线建设投入占比中仅占少量部分,相比之下,“大三线”则始终成为重中之重。

(三)以工业(屁股)为体,以农业、国防(拳头)为用

1964 年,国家计委在制定《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的初步设想》时,对国家工农和国防基本建设的关系曾作出了明确规定,规定指出:“第一,大力发展农业,基本解决人民的吃穿用问题;第二,适当加强国防建设,努力突破尖端技术;第三,支援农业和加强国防相适应,加强基础农业。”这个规定和设想以解决人民的生活问题为对象,将农业发展放在了第一位,国防其次,工业排在了第三位。因此,这个计划被称为:“吃穿用计划”。1964 年5 月10 日至13 日,毛泽东在听取计委汇报时便流露出不安情绪。在毛泽东看来,国民经济已经逐步走出困境,国防力量则明显存在不足,应该将“吃穿用计划”调整为以“战备为中心的计划”。两周以后,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三五”计划要考虑解决全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问题,加强三线建设,防备敌人入侵。这样一来,以战备为中心、以工业为基础的新的产业结构关系得以确立。

在毛泽东看来,工、农和国防建设关系是明确的,工业是体,农业和国防是用,有了基础工业,农业和国防都比较好办。他曾形象地指出:“两个拳头,一个屁股。农业是一个‘拳头’,国防是一个‘拳头’。要使拳头有劲,屁股就要坐稳。屁股就是基础工业。”[10]“决定战争最后胜利的不是原子弹,而是平时生产化肥,战时生产硝酸铵炸药。”在所有的基础工业中,毛泽东认为钢铁最为重要,具有统领一切的作用,他曾形象地将它称之为“钢铁元帅”,甚至将其上升为“以钢为纲”的政治高度,认为钢铁现代国防的基础:有了钢,有了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国防工业就好办了。因此,三线建设过程中,基础工业建设成为重之重。三线建设名义上是以战备为中心的国防建设,其实质则是以钢铁为主体的基础工业的大发展。也正因为如此,攀枝花、酒泉钢铁等基地得以突出发展。

纵观毛泽东三线建设思想,哲学无疑是其思想的深层基础,在他的三线建设思想背后,我们总能看到其哲学思想的影子。在某种意义上,三线建设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一次集中表达,它浸透着毛泽东的矛盾观和群众观、辩证法和方法论、忧患意识和战略思维,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光辉。特别是他立足内因,自力更生、依靠群众,重视两点论和重点论,为当时的三线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今天看来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猜你喜欢
群众建设
云治理”要贴近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