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阶段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学科核心素养的融合

2020-06-15 11:11黄越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6期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学科素养因材施教

黄越

【摘要】语文综合性学习基于大语文概念提出的实践探索,它与语文学科素养培育与提升,有着莫大的关系。如何进一步的提高小学生在感兴趣领域开展活动,提高语文学科素养,是今后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与其他学科素养的契合点。从时代社会发展对教育新课题出发,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学科融合,势必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要求,势将成为语文课程改革发展推动学生语语文学习方式上的转变。本文结合个人教版语文教学实践与探索及本地区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   因材施教   教学实践   学科素养   融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6-109-02

语文综合性学习基于大语文概念提出的实践探索,它与语文学科素养培育与提升,有着莫大的关系。对于这一学习活动与学科素养培育的融合,旨在提高学生在感兴趣领域中,通过学习与实践活动结合,为学生在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本质内涵

语文综合性学习旨在通过在语文学科的基础学习,加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生活情境和社会情趣之间的整合;通过解决问题这一中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用综合性学习与素养融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全面提高學生的语文素养。

(一)信息基本素养的培育。小学阶段学生语文基本素养,注重“听说读写”初步能力,在具体的培育与培养上,需要诸种要素综合的使用。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不仅示范性地运用教材教学,还需要教师借助计算机AI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等现代教学手段,调用声、光、电激活学生“多官觉”的参与教学,激励学生主动运用好教学辅助工具、图书馆及互联网资源等,查找学习资料,学会并掌握好小学阶段语文的“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特别在小学高年段,语文“听说读写”诸种要素的综合性学习转向的综合运用,教师更要关注学生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做到让学生语文基本能力的相互迁移与融合运用,实现语文学习长期性的有机的整体,全面提高语文终身运用的能力。

(二)倡导研究式学习综合。初步突破语文学科、跨学科内容的小综合,这是对传统语文教育教学方式新探索。初高中阶段,语言综合学习的研究式运用,已逐步转向科学、艺术和脑科学、科学思维等综合运用,并引入当前心理学最新的研究成果,不同学科角度的分析与知识整合,共同来解决语文学习中的问题与困惑。比如,小学阶段语文教学,通过师生一系列活动与实践,加大了课堂学习与应用进一步促进相互融合,在融合中,提高小学语文知识教与学的效度。

(三)重视言语训练与实践。一种学科知识与能力,离不开课堂内学习能力的积累、课学堂之外的综合能力实践。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也概莫能外。除了学生的语文能力课堂训练与实践,学生自觉主动地通过互联网络、本地图书馆进行文献资料查阅、调查研究、走访本地学者、实地入村观察等一系列的活动,将语文课堂积累的知识、技能,在对山川、人物风貌观察中,再现或表达自己所见所闻所感,在对乡村方音、方言、谚语、俗语、俚语等语言与语文关系观察中,进一步地记录加以记录,了解并初步认知社会生活的热点,写出学科现象分析及研究,尝试性地给相关的报刊、媒体投稿,将语文课堂内外、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进行有机地融合。

二、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突出教育与趣味结合原则。小学阶段教育对象学生年龄的特征要求,强调学习的趣味性,小学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体现了人文统一一和社会性特点,作为系统性与规律性较强的学科,对小学语文课程设置起到了影响作用。学习实践与学素养的融合上,转变、更新学校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需要做在活动之前;特别在围绕语文活动主题下,鲜明的形象、活泼而多趣的载体搭建与运用,更能让小学生们喜爱并接受。比如,如学生学习《大自然的语言》,我就设置了一些问题用来指导学生。“学校周边存在自然物什么语言?”“大自然不是人,与人的语言能相通吗?”用信息启迪学生收集信息,用智慧点燃智慧,让学生主动参与信息收集计划,主动组织收集的意见向同学们报告,分小组交流的报告心得,再回归课文学习与思考,布置续写课文内容也就顺理成章。

(二)突出操作性与创造性结合原则。知识适应时代的发展源于实践检验,反过来说,经过时代实践检验的知识才能上升为学生自己知识迁移的本领和能力。这一课程落实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的实践,旨在体现操作性地让学生用好生活平台,以生活交际渠道来激活学生在学校、社会、家庭三个方面语文信息的互动,学生在全身心的官能参与中,体验到了沟通、交流、协调、合作,在创造角色中掌握知识与运用技能相结合,实现创新意识的培育。

(三)突出导向性与自主性结合原则。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学习,学习均是学习的真正主体。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积极性上,教师导向能力发挥相当重要。传统语文教学往往仅限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也过分重视学业水平的达成,自主性学习、发问与思考相对较薄弱。围绕这一目标,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减轻学生过重的精神压力,跳出学习来抓好学习,让小学生好奇心苏醒。如在教学《叶公好龙》,教师首先设定情境目标,引导学生开展课文剧编排,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掌握文字学习、语言诵读后,通过师生协商分配课本剧人物角色,安排好话剧编导演、演员,分工做好动作设计、评委、顾问等。学生自主选择角色、伙伴练习,开展小组交流指导。在实践中,将课文的语言加工成学生的语言,融入合理的想象,编写好课本剧的剧本。通过课本剧编写与排练、汇报演出,全班学生参与其中,很好地锻炼了学生语文学习与能力的运用。

(四)突出因材因地教学结合原则。学习与素养融合的实施,必须服务小学语文各年级、各学期及学年的教学计划,在统筹安排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活动。同时,要考虑到班级上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爱好的异同,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主体性,不能让学生产生只想当主人而不想当“陪客”心理。另外,学习活动的开展,也需要充分结合学校的师资、设施设备、活动经费以及社区活动等需求。

(五)突出灵活性与开放性相结原则。综合性学习与学科素养的融合的灵活性,取决于语文学科的人文、非自然科学的性质;它的开放性,又来源于语文的社会性特点。需要语文教师运用社会环境中语文语言实践性,强化多样化来调动社会、家庭等多个层面的教育资源,实现校内外、课堂内外的结合,拓宽活动场所和载体,实现活动多样灵活。

三、学习活动的操作基本步骤

从本地教学实践经验与总结来看,目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与学科素养的融合,初步分成三个阶段来实施。

(一)准备阶段。这一阶段侧重在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内容培养,如开展侧重阅读辅之听说、听说读写为主辅之其他学习活动。培育学生学习要求、方式方法积累方面,可以采用竞赛操作、欣赏考察、游戏研究、信息采集、综合运用的参与;在确定具体的组织方面,师生共同选择组织单位,或者多种形式进行整合。

(二)开展阶级。这一阶段,教师侧重指导学生学习的实践与运用,突出学生自主动手借助媒体、资料、资源的辅助,实施实际运行与操作,即获取相应的综合信息、总结经验;强化沟通、协作、合作的能力。

(三)总结阶级。这一阶段,重在培养学生分小组总结,比如学生个人或小组的策划、计划落实、具体学习落实等;总结学生自我参与的态度、全身心投入热度;总结学生自己的参与体验及志趣、毅力持续能力;展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与运用的成果。

四、融合中潜在价值

(一)适应学生的内在需要的融合追求。语文教育教学能够突破常规,需要师生对学习与素养培育的融合。这当中的实质,就是需要学生形成具有概括、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在注重本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知识与生活、知识陈述与程序的交融中,融入了科学与艺术的智慧,强化了知识点的内在关联,积极构建起小学语文内在逻辑系统,加强了小学阶段语文与其他学科的互补、交融。

(二)激活学习主动学习语文的能力。培育小学生自觉主动去学习语文的兴趣,需要跳出“听说读写”传统的教学,注意它们之间融会贯通的内在联系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加强学生掌握语文“双基”技能的训练,还是要提高并发展他们的知识积累、感知思维,帮助他们提高初步的阅读鉴赏、表达交流、学习方法的能力,加快审美与探讨精神等学科能力的融合。

任何一门学校学科课程落实,需要推动“教师、学生、教材、环境”这四大要素动态交互。本文探索与研究正是基于大语文教育的实施与实践及运用一切有益于语文教学效果的资源基础上提出的。融合的综合性学习,在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空间上有机整合了课堂内外的学习,在内容上有机融合了世界生活各个领域与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相通。当然,课程内容的丰富、复杂程度,往往取决于综合研究问题深入的广度。我们也看到,伴随着学生進入高中、大学阶段语文学习后,学生用纯语文学科解决问题几无可能。那些运用上文章的科学,同文学、艺术、美学、哲学、教育学、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相融合的综合式解决问题,成为语文学习的重点。通过语文综合性学科素养的融合,软化了各学学科之间的边界,促进核心素养下跨学科、多角度、公平对话的语文新体系。

(三)活学活用助推学科实践创新的能力。学生语文学习中的言语能力,常常是在“言语——语言——言语”反复的教学训练与实践模式中诞生。学生小学阶段语文学习在时间、场合和条件上,借助多学科工具、载体及评价的运用,将语文教材内容走进生活运用,让学生内化为自己语文能力,渐次发展自己的语文水平。因此,小学生学习语文不应该也不仅仅限制在课内外书籍的阅读上,把教材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能力;还是需要通过不同学科的科学性观察、体验、训练、融合等过程,亲自参与到语文人性、人文特点的体验,去感知和领悟在综合运用综合性学习与学科素养融合中,提高综合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小学教育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学科素养融合,是生活与学习活动着眼长远学习的语文新课题。笔者所进行的研究与实践,基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义务教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论学习和总结,更是个人解读与认识在一段时期内的摸索与实践后,进行了经验总结的思考,这当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期冀通过它来方便小学的学生和教师在日后的语文教学与发展得到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林筱焱.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

[2]杜红芳.变阅读为野悦读冶要要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绘本阅读[J].华夏教师,2017(6).

[3]朱晓丽.关于小学语文中绘本阅读教学的思考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3).

猜你喜欢
综合性学习学科素养因材施教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
因材施教并非只是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