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值认同的红色文化在影视传播中的分析

2020-06-15 15:45王锦兰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价值认同红色文化

王锦兰

摘要:本文对红色文化在影视传播中的现状进行了剖析,以当代社会现实为切入点,认为红色文化在影视传播中的关键是获得观众的价值认同,立足时代现实,展现红色文化的当代意义。

关键词:红色文化;价值认同;影视传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运强。

一、红色文化的定义

红色文化以马克思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为发展起源,在解决中国农民问题中开辟出正确的发展方向和道路,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乃至具有革命精神的仁人志士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中,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所凝聚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不怕艰险、勇于斗争、敢于牺牲的红色精神。如长征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当然,也包括红色物质,如革命遗址、博物馆、纪念地等。它们都是从中国革命的实践中诞生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仅在革命时代具有高度的号召力,在当代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

二、红色文化在影视传播中的现状

(一)红色影视剧创作没有与时俱进

改革开放促进了文化的浸润和交融。影视剧题材“开闸式”延伸到各个文化领域,各类型的影视剧使观众目不暇接,红色影视剧收视效果差强人意。一方面,红色文化影视剧题材以革命战争为主要创作源,许多停留在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本身的表现形式和艺术加工上,缺乏对历史事件体现的红色精神在当今时代下如何传承、发展和延伸的深度探索。另一方面,80后、90后甚至00后观众群的影视消费普遍存在追求娛乐性、真实感、轻松诙谐的心理。红色文化普遍具有较为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深刻的精神内涵,观众往往会不自觉地将其归类为说教式的、古板的、乏味的影视作品,让完全在和平年代出生成长的青年观众群体难以找到现实支撑,影视想要传达的精神和信念共鸣不足。

(二)网络和技术的发展促使消费者市场的转变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已经从单纯的消费市场跨越到生产、消费两个市场,从影视节目的选择到影视平台的选择,从通过影评引导他人选择到参与影视节目制作的选择,参与甚至主导影视作品的形成和发展。例如比较热门的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第五季第2期的节目内容,以“观众的决定”为主题,从对抗方式到游戏细节时刻以观众的意愿为决策方式,观众与演员双向互动并参与节目创作,令节目在—定程宦上成为观众的作品。

(三)新媒体发展促进影视剧呈现更多选择性

红色影视剧的传播平台主要集中在电视平台上,受众基本集中在40岁及以上年龄层,但随着手机功能的日益丰富,摄像与录像免费的快手、抖音等短视频APP的出现以及斗地主、麻将、象棋等小游戏的普及全面撬动了观众的碎片时间,迅速吸引观众的目光,分摊了观众对传统平台和通过传统平台传播的影视节目的关注。而高速增长的短视频软件用户量将进一步使电视平台的用户活跃度降低。

(四)红色文化在影视剧的发展中具有良好的政治环境

从广电总局发布的全国《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目录可知,近年来,随着拍摄题材的受限和其他因素的推动,红色文化概念得以广泛传播。十年间,公示的电视剧剧目总量增加约55.38%,红色文化题材的电视剧剧目增加约133.33‰随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塑造,红色文化被相当程度地重视起来,这也将助力红色文化在影视中的传播。

三、红色文化在影视传播的关键:价值认同

一种文化是否具有解释现实、充实精神、指导行为或者为传播者带来经济利益或人际关系利益是其能被传播和认同的根本,这种认同是观众主动选择的重要内因。因此,红色文化在影视传播的关键是要抓住红色文化价值认同这一核心,从向内和向外探究把握这一核心原则。

(一)对红色文化的影视创作要着力契合点

红色文化之所以能够在历史长河中为人民群众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得到一致的价值认同,与其内涵符合革命年代的社会环境和精神诉求密不可分。这就要求今天红色文化的影视创作必须立足当代社会环境,把握时代发展特征,抓住不同时期观众的精神诉求,在充分尊重人性、人伦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使红色文化通过影视演绎给观众以引发启迪。

(二)对红色文化的影视呈现要“内外兼修”

马克思曾言,任何—个时代的统治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红色文化通过影视传播的不仅局限于过去的奋斗历程和革命精神,还应该通过当代案例或事件的经典语境,契合现实地对观众形成“映射式”教育。这其中必定蕴含着国家意志对红色文化发展和传播的要求,这些要求最终促使红色文化服务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最高目标和最高理想。那么红色文化在影视传播中就必须起着“启下”的作用,为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崇高目标和理想鼓舞人心,凝聚力量。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曾振华教授曾谈道,新媒体时代带来对文化的解读特征之一是对抗性解读。对红色文化的影视传播,观众已有先入为主的说教印象,在创作时就不能再过度渲染,也绝不能戏谑滑稽,真实的感动才最能震撼人心。

(三)从影视创作的角度挖掘红色文化内涵要客观真实

红色文化传播的主流人群大多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生的,是在改革开放后中西文化包容并蓄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追求个性、独立、自由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文化的审视和接纳更加理性和辩证。一味地灌输式文化传播无法真正影响其精神,只有站在他们成长的路径上、透过他们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影视的表达,思考红色文化当以何种形象更能为其接受,这样的红色影视才有潜移默化的渗透性。此外,有矛盾才能更好地辩证看待问题。影视对红色文化的创作应当直面文化中的矛盾点或者现实的黑暗面,在主观的表达中不失客观的态度,更能赢得尊重和认同。

(四)充分运用新媒体丰富红色文化的影视传播

网络信息时代,碎片化的信息填满了用户所有的闲暇时间。从短信、微信、新闻等文字推送到快手、抖音、QQ微视频的小视频频出,影视也一直不断地适应新的传媒环境,紧跟观众的视线范围。红色文化因其特殊的性质,在灵活运用和传播上受限,这也是红色文化在影视传播中需要突破的难点。因地制宜地利用新媒体开拓红色文化在影视传播中的新“阵地”,让新媒体成为红色影视的题材来源、背景补充、内涵延伸、幕后花絮、预热宣传等影视节目的延伸展示平台,也让其成为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桥梁,通过展示全面、真实的创作理念和过程,传递给观众红色文化影视的价值观以及红色文化的精神与意义。

四、结语

无论是中国革命历史上产生的红色文化,还是全面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红色文化,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充分体现了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本文认为影视作品应当客观反映当代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从理性、客观的角度诠释红色文化,获得人们对红色影视的认同,对红色文化价值和传播精神的认同,才是红色文化在影视传播中的关键。

(作者单位:聂荣臻元帅陈列馆)

猜你喜欢
价值认同红色文化
依托红色文化资源 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班主任管理艺术探析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价值认同视阈下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认同研究
人民群众广场舞发展的策略探讨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价值认同的辩驳与实践
国家治理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