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改变读书方法

2020-06-15 16:07
少年博览(阅读与写作) 2020年6期
关键词:书虫读书笔记读后感

当我们向别人讲解书中的内容时,我们才会真正理解它。如果我们以记读书笔记为目标去阅读,得到的效果也是一样的。

95后的编辑小樱在向同学们约读后感类的稿件时,必须提前一到两个月的时间。因为即使是已经看过好几遍的书,同学们在写读后感之前,也必须再仔细读一读才能下笔。可见,漫无目的地阅读书籍和带着做笔记、写感想的心情去阅读,读者在思考范围、理解程度上都有很大差别。

所以,书虫觉得“观读”与“记笔记”简直是绝配!

吸取观点:要在读书笔记里写点什么呢?

前几期,书虫介绍了“摘抄+感想”的记录方式。为了让书写不成为负担,我们必须严格筛选需要摘抄的内容,尽量提炼自己的感想,用最短的语句表达深刻的含义,反映阅读内容的精髓。

“这段话写得太精彩了!里面用了7个动词,把人物动作像慢镜头一样表现了出来。”

“这个细节看上去不起眼,但是却为后面的情节埋下了伏笔。”

“这个人物太懦弱了,总是想依靠别人,自己一点也不争气。”

……

其实这些想法或多或少都会在阅读过程中闪现,但当我们带着“要写点儿什么”的想法开始阅读,并真的记录下来,会对获得信息的质量有很大提升:

1. 我们可以自由调节读书节奏,精读、速读随心切换;

2. 可以一边阅读一边确认重点,将散漫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3. 书中内容将清晰地留在我们的记忆和笔记本里;

4. 会不由自主地重读,直到理解为止;

5. 阅读将不止是作者单方面的思想输入,我们自己的感受会得到重视;

6. 小樱编辑来约写读后感的时候,很快就能整理出一篇相当不错的文章啦!

阅读者

输出观点:想记录×××,该读些什么呢?

很多时候,我们阅读书籍杂志时并不注重序言和目录,但如果想要迅速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充分理解写作结构,准确判断书中是否有自己需要的内容,就必须要关注序言和目录部分,才能直截了当地获取信息。

带着一定观点去阅读,其实就是挖掘一切素材为我所用,比如:

第1步:我想写一篇有关“读书”的文章,我本身对读书就有自己的看法,但我还想知道更多的信息,于是,我找来许多与读书相关的书籍杂志。

第2步:我开始带着自己的想法去阅读了。我打开一本《少年博览》,先看目录,把与读书相关的文章都找出来读,记录下与自己相同或相悖的观点。

第3步:再读余下的文章,有一些内容看上去跟读书没有直接关联,但是因为我带着自己的想法去阅读,居然能够将之与读书联系起来了——在《都市中的田园生活》这篇文章中,作者写到菜市场能够治愈人心的作用,并举出两位作家在作品中提到的菜市场,由此我不禁联想到阅读对于治愈人心的作用——这不就是我们在观读过程中发现的隐藏的“宝石”吗?

第4步:记录下这些“宝石”,整合所有相关的笔记,然后写出一篇好文章。

发现没有?我们带着观点去读,会让一些似乎没有作用的素材得到扩展,从而适應了我们想要的主题。这对我们的写作十分有益。很多时候,新的发现,新的立意,并不来自于我们已有的想法,也不来自于作者告诉我们的观点,却恰恰来自于这些电光火石间迸发的灵感。正是对隐藏的“宝石”的挖掘,催生出新的精神世界,它的名字叫“联想与想象”——犹如写作的一双翅膀,而我们也因此有了“创意”。

猜你喜欢
书虫读书笔记读后感
爱读书与读书笔记
春意盎然——《春》读后感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抉择——《给我一个拥抱吧》读后感
书虫来袭
幸福的小书虫
“读后感”等十七则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我是一个“小书虫”
小“书虫”如何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