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轮问路,径满芬芳

2020-06-15 16:07
少年博览(阅读与写作) 2020年6期
关键词:病痛书虫双腿

书虫:你喜欢运动吗?跑步、骑车、打羽毛球什么的。

小樱:我可以选择睡觉吗……

书虫:可有些人,因为双腿残疾,终生与轮椅为伴,连站起来都是一种奢望。

小樱:我知道有这么一位作家,轮椅并没有限制他思想的脚步!

“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都说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没有人会切身理解你所经历的。但如果一定要有这么一个人能够理解你的绝望,痛苦着你的痛苦,那个人,一定是母亲。史铁生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个承受着儿子双倍痛苦的人。正青春时,他双腿瘫痪,还未飞翔时,便被折断了翅膀。病痛的折磨以及对人生的绝望,让他脾气暴躁,喜怒无常。而母亲,看到青春年华的儿子每天歇斯底里地捶打着双腿,生怕儿子会失去对生活的希望,她总是央求着儿子:“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这一句,更像是母亲对儿子生存意识的呼唤。

当史铁生整日去地坛,母亲送他出门时常常念叨:“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这不仅是对儿子说的话,更是她对自己的安慰。后来,听到地坛中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园子有这么大。”史铁生才意识到,数不清多少个晚归的黄昏,母亲在园子里留下多少匆匆的步伐。

多年以后,当儿子在写作上有所成就,母亲沉甸甸的爱终于呵护出成果时,她却再也看不到了。

我们都是残疾人

毫无疑问,史铁生是个残疾人,他摇着轮椅走了三十多年。但是,他没有回避身体不便这个事实,也没有回避身体上的病痛这个问题,而是选择用自己敏感的心灵去感受痛苦,正视它,拥抱它,甚至沉思它,想象它。他从自己出发,却不限于自己,而是思考着整个人类都关心的问题: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或许正是因为身体被局限,他才选择用理性、用沉思来看待这个世界,思想反而走得很远。史铁生的文字里,我们看到了他对孤独的阐释,对死亡的理解:我们想跟别人沟通,但总有些孤独感说不出口,无法跟別人分享;我们都想好好活着,但是死亡无可避免,这是所有人最后的结局。我们注定无法满足我们所有的欲望,这就构成了史铁生所理解的一种人类的残疾状态。他对这种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在同时代作家之中是特别深刻的。

身残志坚,成为写作者的典范固然足够励志、足够感动,但,身处泥淖时却仰望星空,思考整个人类的问题,这才是史铁生真正令人钦佩的地方。写作,已经不仅仅是他活下去的理由,更是拓宽他生命长度和深度的最好方式。

一本书的时间

关于文本——

1. 著名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深圳中学生杨林在该文的鼓励下,走出了车祸带来的阴影,以《生命的硬度》一文夺得了一个全国作文大奖。

2. 地坛公园又称方泽坛,在北京安定门外,是明世宗以后明清两代皇帝每年夏至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地坛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祭地之坛。坛内总面积37.4公顷,呈方型,整个建筑从整体到局部都是遵照中国古代“天圆地方”“天青地黄”“天南地北”“龙凤”“乾坤”等传统和象征构思设计的。地坛现存有方泽坛、皇祇室、宰牲亭、斋宫、神库等古建筑。

地坛公园1925年辟为“京兆公园”,1928年改称“市民公园”后荒废,1957年恢复称“地坛公园”。

猜你喜欢
病痛书虫双腿
体味病痛
边看电视边健身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孩子喜欢夹着双腿 真相竟然是……
书虫来袭
摇摆包
产后病痛重调理
幸福的小书虫
我是一个“小书虫”
小“书虫”如何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