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钏
【摘 要】 以2013—2017年沪深交易所上市的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地区制度环境差异,研究政治关联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影响,以求对相关文献有所发展和创新。这对促进我国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加强我国制度环境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研究发现:区域制度环境越好,民营企业越倾向于选择高质量审计师;政治关联对审计师选择具有消极作用,即存在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更可能选择低质量审计师;较好的制度环境能够弱化政治关联企业雇用低质量审计师的动机,即在制度环境较好的地区,政治关联对审计师选择的负面影响会减弱。
【关键词】 制度环境; 政治关联; 审计师选择
【中图分类号】 F239.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20)10-0136-07
一、引言
我国作为一个新兴的资本市场,其市场机制并不完善,非市场环境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仍起到很大作用。非市场环境包括社会环境、政治环境、法制环境等因素,其中政治环境对企业未来发展尤为重要。因此,企业热衷于寻求政治资源和制定相应的政治策略,以弥补市场机制缺陷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当然,政治关联现象并不是我国独有,世界各国范围内均普遍存在。大多数研究表明,企业高管的政治背景会带来很多好处,如税收优惠、融资便利、政府补贴和宽松的监管环境等。然而,也有研究表明,政治关联将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现代公司来说,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所有者聘请专业经理人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由此带来经理人侵占所有者利益、所有者侵占债权人利益以及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等代理问题。这些代理问题会严重损害上市公司的利益。为了缓解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不利影响,企业所有者、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强烈,以期通过审计这一外部监督途径,降低代理问题带来的不利后果。公司的政治关联往往来自公司的高层或第一大股东,存在政治关联的企业,其代理成本可能会更严重。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已经表明,公司高管的政治关联会影响公司的审计师选择行为。
2016年4月,王小鲁和樊纲推出“中国市场化八年进程报告”,对2008—2014年我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总体情况和不同方面的进展进行了评价,报告显示,我国整体的市场化进程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各地区的市场化进程仍然是不均衡的。不同地区市场化步伐的不一致,为我们研究审计师选择行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市场化进程、政府干预水平与法律环境都属于制度环境的一部分,这些外部制度环境的不同将直接影响企业选择审计师的行为。
因此,本文提出以下两个问题:审计师的选择会受到政治关联和制度环境的影响吗?两者共同影响的效果如何?本文考察了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政治关联现象,实证检验了政治关联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并且通过樊纲的市场化指数将民营企业的地域考虑进去,从而研究不同制度环境下政治关联企业对审计机构的选择。这对促进我国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加强我国制度环境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文獻综述与研究假设
前文分析了审计师选择行为的研究现状和理论基础,以下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特点,结合本文的研究重点,提出研究假设。
(一)制度环境与审计师选择的关系假设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各地区的市场化进程不一致,市场化水平存在差异。樊纲等[ 1 ]认为,我国各地区市场化程度和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政府干预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这导致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企业,其外部环境是不一致的。许多学者研究了市场化程度差异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如雷光勇等[ 2 ]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4—2006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审计师选择行为的动机,结果表明,市场化程度差异确实影响了企业的审计师选择行为。因此,笔者认为区域市场化程度的差异会影响上市公司的审计质量需求,将市场化程度作为制度环境因素纳入后文回归模型。
胡旭阳[ 3 ]研究表明:市场化程度越高,意味着地方政府的干预越小。地方政府干预水平的不同会影响审计质量的需求。因为,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政府干预市场的程度更为严重,地方保护主义更为盛行,以支持地方企业和经济的发展。一方面,默许当地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帮助企业进行IPO、增发等在证券市场中获利,纵容企业选择低质量审计师;另一方面,为了给当地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带来更多的客户和商机,促进当地小型事务所的发展,当地政府可能也会利用监管便利,迫使当地企业选择本地小型事务所审计。因此,笔者认为政府干预水平的差异会影响上市公司的审计质量需求,将政府干预程度作为制度环境因素纳入后文回归模型。
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不同,使得不同国家的企业形成了不同的股权结构等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这些治理结构的不同导致对投资者和中小股东等利益相关者的保护程度不同,将影响企业的价值和行为决策。研究不同国家企业的审计需求问题,有必要考虑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环境因素。就一国范围来看,不同历史时期的法律保护和执行情况也有所不同。黄新建和张会[ 4 ]研究发现:中小投资者在法律保护程度差的时期,更依赖于寻求市场保护,这表明法律保护程度与投资者市场保护意识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我国不同地区的企业所面临的法律环境是不一样的,法律执行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法制环境较好的地区,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会得到遏制,对外部投资者的保护力度也较强。因此,良好的法制环境可以约束和激励企业选择高质量外部审计。由此,笔者认为法制环境的差异会影响上市公司的审计质量需求,将法制环境也作为一个制度环境因素纳入后文回归模型。
综上,本文提出假设1:
H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市场化程度越高、政府干预越少、法制环境越好的地区,民营上市公司越倾向于选择高质量的审计师。
(二)制度环境、政治关联与审计师选择的关系假设
政治关联会对企业的审计师选择行为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是双向的。雷光勇[ 5 ]研究表明,有政治关联的企业客户更受审计师的偏爱,因为有政治关联的客户即使审计失败,客户也可以利用其政治背景帮助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解决可能面临的诉讼问题。一方面,小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通常独立性较差,在面对有政治背景审计客户的某些要求时,可能会迫于政治上的压力,同意与审计客户合谋。另一方面,从企业角度来看,没有政治关联的公司如果出具的财务报告信息质量较差,会面临被监管部门处罚的风险。当有政治背景的上市公司面临财务信息责任时,若其财务信息披露不规范或存在舞弊行为,与其有联系的政府官员能够通过手中权力降低责任金额或者免于承担责任。有政治关联的企业进行外部审计只是为了配合监管部门的硬性要求,政治关联减弱了管理层对财务信息质量的要求,因此它们不需要高质量的审计,即更倾向于选择低质量的审计师。
根据前文的理论分析,企业建立政治关联的行为是一种寻租活动,寻租活动的产生是因为寻租可以获得某些特权,使得企业可以在政府对社会资源的分配上获得优势。相反,没有建立政治关联的公司,只有依靠自身的公司治理和努力经营,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为了公司业绩的提升,降低代理成本,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没有政治关联的公司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会更高,向外界传达公司处于良好发展状态的有利信号,提高企业外部投资者及社会公众的信任度,也传递给相关业务监督部门企业合法运营的信号,在一定程度上规避监管。据此本文提出假设2:
H2: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存在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更可能选择低质量审计师。
制度环境的差异会影响企业对外部审计质量的需求,市场化进展较快、政府对企业的干预较少、市场法律制度环境较好的地区,企业会更加重视自身的生产和经营,约束管理层违背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的行为,减少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加强公司治理,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而这些都需要依靠高质量的审计。制度环境越好,企业自律的动力越强,越能激励和约束民营企业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另外,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大规模、高品牌的事务所相对更独立,更能被资本市场认可,企业选择高质量审计师通常会带来更高的边际回报。在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政治关联通常是一种法律上的替代保护机制。政治关联的边际收益会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善而逐渐减少,在市场化水平高、政府干预程度低、法制环境好的地区,选择高质量的审计师带来的边际收益大于政治关联带来的边际收益。因此,在好的制度环境下,即使有政治关联,企业通常也不会利用其政治关联选择低质量审计师。据此,本文提出假设3:
H3:在较好的制度环境下,有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选择低质量审计师的动机会减弱,即好的制度环境能减轻政治关联对审计师选择的负面影响。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国有企业的高管大多由国资委或其他政府部门任命,其政治关联大多是被动取得的,相反,大部分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是主动建立的。本文选取2013—2017年沪深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对象,并按照民营化方式选择IPO时即已经为自然人或民营企业控股的公司,然后按以下原则对样本进行筛选:剔除同时发行B股或H股的公司;剔除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金融业上市公司;剔除ST、*ST、PT公司;剔除当年IPO上市的公司;剔除董事长或总经理简历不明和财务数据缺失的公司。
按照以上原则筛选后,最终得到3 939个有效样本,其中2013年样本数为388个,2014年样本数为655个,2015年样本数为891个,2016年样本数为1 009个,2017年样本数为996个。本文研究的制度环境指标来自王小鲁等[ 6 ]撰写的《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2016)》。民营企业的数据主要来自国泰安民营上市公司数据库。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个人背景信息来自国泰安上市公司人物特征研究数据库和上市公司年报披露信息,此外还有新浪财经等权威网站的手工收集。会计师事务所排名来自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本文使用Stata13.0进行数据处理。
(二)研究变量设计
1.被解释变量
审计师选择(Auditor)是本文的被解释变量。审计师的质量代表着外部审计的质量,有关高质量审计师的划分,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采取“规模模型”,认为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与其规模大小正相关,即更大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具有更高的审计质量;另一种采取“声誉模型”,认为国际“四大”在国内和国外会计师事务所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因此,国际“四大”具有较高的审计质量,由其审计的财务报表的可靠性更高。
考虑到国际“四大”高收费、有限分布等因素,本文借鉴国内大多数文献研究,选择国内“十大”会计师事务所作为高质量审计师选择的衡量变量。当民营上市公司选择“十大”时,Auditor=1,否则为0。后文还会用国际“四大”做稳健性检验。
2.解释变量
制度环境指数(Index):制度环境的衡量,本文参考了王小鲁等[ 6 ]撰写的《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2016)》,用市场化指数及其具体方面指数量化区域制度环境。(1)市場化程度指数(Mar),取自市场化指数。该指数的数值越大,说明该区域市场化程度越高。(2)政府干预指数(Gov),取自市场化指数的方面指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该指数的数值越大,表明该区域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越少。(3)法制环境指数(Legal),取自市场化指数的方面指数“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和法制环境”。该指数的数值越大,说明该地区的法律环境越好。(4)政治关联(PC)。与其他企业相比,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可以获得额外的资源。政治关联并不等于贪污腐败。Faccio[ 7 ]认为,政治关联使得企业通过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取得社会资源上的优势以及政策上的倾斜,这并不违反法律法规。
有关政治关联的界定范围,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意见。Faccio[ 7 ]最早在实证研究中界定了政治关联,即公司的大股东或高管是国会议员、部长、州或地区领导人或与高层政治人物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界定方法也为国外大多数学者所采用。Fan等[ 8 ]对我国的政治关联现象做出界定,即如果公司高管有相关政府或军队任职背景,其所在企业就被定义为政治关联企业。除此之外,吴文锋等[ 9 ]认为,具有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党代表的职务背景也是政治关联的一种。杜兴强和周泽将[ 10 ]还在研究中根据政治关系的层级对政治关联进行了赋值。
本文对政治关联的定义主要借鉴了Fan等[ 8 ]、吴文锋等[ 9 ]、杜兴强和周泽将[ 10 ]的方法,如果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现在或曾经在政府单位工作,或者具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身份,那么本文认为此民营企业有政治关联。当企业有政治关联时,PC=1,否则为0。与政治关联相关的数据主要来自国泰安上市公司人物特征研究数据库以及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高管简历信息,针对一些介绍不详的情况,笔者通过新浪财经等权威性网站手工收集,进一步予以核实。
3.控制变量
Fisman(2011)从信息需求的角度研究了审计师选择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用资产报酬率和成长性代表企业业绩,反映企业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彭宇(2013)使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和资产规模等变量来研究董事会特征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杜兴强和周泽将[ 10 ]在有关政治关联与审计师选择的研究中选择流动比率、应计项目、两职合一等作为控制变量。
结合现有文献并在本文研究目的的基础上,选取以下控制变量:公司规模(Size)、杠杆水平(Lev)、盈利能力(ROA)、流动比率(Cacl)、应计项目(Tacc)、成长性(Growth)、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First)、两职合一(Dual)、独立董事比例(Indp)。年度虚拟变量(Year),用来控制年份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行业虚拟变量(Industry),用来控制行业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
本文的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三)研究模型设计
为实现研究目的,检验H1、H2、H3,本文构建以下Logistic回归模型: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2列示了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在所选取的样本中,有58.21%的民营上市公司的主审会计师事务所是“十大”;样本中约45.62%的民营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或者总经理具有政治关联,可见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寻求政治关联的现象比较普遍。制度环境指标方面,三个指标的标准差均较高,政府干预指标的最小值达到-6.75,法制环境指标的标准差达到4.50,这都充分说明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各区域市场化程度、政府干预程度、法律环境等制度环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二)回归结果与分析
1.制度环境与审计师选择
从表3中可知,市场化指数与审计师选择正相关,且在1%水平显著;政府干预指数与审计师选择正相关并在10%的水平显著;法制环境指数与审计师选择正相关,且在1%水平显著。这表明,制度环境会影响企业对审计质量的需求,且市场化程度越高、政府干预越少、法制环境越好时,企业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越强,选择高质量会计师事务所的可能性也越大。这一结果支持了本文的假设1。
2.政治关联与审计师选择
从表4的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政治关联与审计师选择在10%的显著性水平负相关。这表明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后,具有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不愿意聘请高质量会计师事务所,证实了本文的假设2。政治关联企业与政府部门有着良好的关系,可以保护企业免除相关信息责任,并在社会资源的分配上获得优势,弱化对自身财务信息质量的要求,也就不需要外部高质量审计的监督作用。同时,高质量的审计师具有更高的独立性,可能不会与政治关联企业合谋,因此具有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不愿意聘请高质量会计师事务所。而没有政治关联的企业,更需要借助外部审计的监督治理机制,缓解公司代理冲突,向外界传递良好信号,赢得投资者的信任,因此更愿意聘请高质量会计师事务所。
3.制度环境、政治关联与审计师选择
从表5的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加入制度环境与政治关联的交乘项后,政治关联与审计师选择均在1%的水平显著负相关,且PC×Mar、PC×Gov、PC×Legal与审计师选择均在1%的水平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制度环境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要高于政治关联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与政治关联相比,外部审计的公司治理功能更多受制于制度环境。在较好的制度环境中,政治关联对审计师选择的负面作用将会减弱,这验证了本文的假设3。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大规模、高品牌的事务所相对更独立,更能被资本市场认可,企业选择高质量审计师通常会带来更高的边际回报,在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政治关联通常是一种法律上的替代保护机制。因此,政治关联的边际收益会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善而逐渐减少,在市场化水平高、政府干预程度低、法制环境好的地区,选择高质量的审计师带来的边际收益大于政治关联带来的边际收益。良好的制度环境会减弱政治关联企业选择低质量审计师的动机,使其更倾向于选择高质量的审计师。
(三)稳健性檢验
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更加稳健,本文还进行了以下稳健性检验:选择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作为高质量审计师的衡量变量,检验本文假设。按此种方式进行回归,主要变量的回归结果与原结果基本一致。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从理论上讲,在完善的审计市场体系中,上市公司作为审计服务的需求方应该有高质量审计服务的需求,审计师作为审计服务的供给方应该不断提高自身审计服务的质量,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整个审计市场的质量。然而,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处于完善时期,审计市场也不够成熟,因此可能有其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