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新明 孙萍
摘要:目前,社会各界都在紧密关注聋人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国家也出台了很多相关的政策支持,互联网技术虽然在飞速的发展,但是在聋人就业这一领域的应用并不广泛。本文通过对聋人大学生与健全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分析,以及对企业和大学生就业环境的相关分析,提出通过搭建基于互联网的就业平台,利用互联网相关技术,为聋健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便利。
Abstract: At present, all sectors of the society are paying close attention to the employment of dea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state has also issued a lot of relevant policy support. Although Internet technology is developing rapidly, its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deaf employment is not widespread.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deaf college students and healthy college students in school as well as the analysis of the employment environment of enterprises and college students, it is proposed to build Internet-based employment platforms and use Internet-related technologies to facilitate the employment of deaf college students.
关键词:聋健融合;互联网+;大学生就业
Key words: deaf-healthy integration;Internet+;college student employment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14-0215-03
1 聋人大学生与健全人在本科期间的区别与差异
①学习上的区别:首先相比于健全人学生而言,聋人学生的学习机会有限。就目前来看,我国开设聋人工学院的本科高等学校数量比较少,只有天津理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长春大学、河南中州大学等近25所高校。聋人学生可以选择的专业也相对较少,由于接收聋人的院校有限,聋人学生的基数大,所以聋人学生想要进入高等学府就读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因此聋人大学生在本科期间的学习质量也是比较高的。其次,聋人大学生和健全人大学生接受知识的速度和深度有很大的区别,聋人学生因为听力的障碍,对于新事物的认知有限,接受速度相对于健全人也比较慢;但也因此,聋人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更加的专注,注意力更加的集中,他们的视觉也会较为发达,他们的想象力也会比健全学生更加丰富,像编程、视觉艺术这类专业就比较适合聋人学生。再者,聋人学生和健全学生在学习遇到挫折时的应对能力差异较大。聋人学生的自卑心理较强,沟通能力也比较有限。由于沟通障碍,他们自身对周围环境的敏感力,洞察力和感知力相对较健听人群低。[1]尽管目前国家大力推进聋健融合的课堂,但是由于实际教学情况的影响,大学中并不能完全实现聋人和健全人共同授课,因此即使聋人学生和健全学生学习的是同一个专业,他们所面对的授课进度以及关于知识的理解方式和途径也有很大的区别。
②在大学期间,聋人学生体验社会生活的机会也比较少,除了聋人工学院自己的社团活动和社会上少数有效的实习机会,聋人学生很难像普通的大学生一样,在大学中有更加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培养自己和他人的沟通能力,即使参加了学校中和健全学生一起的社团,由于传统思维的影响,他们也很难在其中体会到比较强的参与感,但是,团体辅导能够营造安全、信任、和谐的氛围,使聋人大学生更愿意敞开心扉[2];另外就社会实践而言,聋人学生的机会也很少,一般最通常的家教或者小老师工作对于聋人学生是不太接纳的,而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聋人大学生来说,去从事体力劳动又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即使有一些店铺支持聋人学生打工却也有很多克扣聋人大学生工资的情况。所以聋人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很难有机会接触社会,从社会实践中去积累职场经验。
这些问题导致了聋人学生进入社会中会面对很大的困难。聋人大学生的就业水平是衡量聋人高等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准。目前我国聋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主要受到生理、观念、教育、社会四个因素的影响[3]。这些不良影响使聋人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处于一种极为被动的地位。
2 聋健毕业生在就业中的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2.1 聋人就业和健全人面向就业时的自身问题
2.1.1 关于就业时候的选择
健全的应届毕业生相对于聋人大学生来说关于就业的选择面更加广阔,应届毕业生可以选择不同的企业,甚至可以跨专业就业,而聋人大学生由于与外界沟通的障碍在本科期间自学就较为困难,除此之外聋人应届毕业生参加公務员考试并且顺利被录取的概率也比较低。但是在某些专业,聋人大学生的能力更强但是却难于被企业发现。同时,聋人大学生对于信息的敏感程度也不太高,对于信息的收集能力就比较弱,我们需要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和自身的专业优势,引导聋人大学生做好相关准备以及协调工作。[4]
2.1.2 关于就业前信息资源的获得
目前市面上的与招聘相关的软件和网站并不少见,但是这些基于互联网的平台对于聋人毕业生的需求的关注程度都比较低。尽管存在可以接受聋人的企业,但是大多数都是提供体力劳动的相关岗位,体力工作与聋人大学生在大学中所学习的内容不相符,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这些平台中也没有提供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以下简称残联)合作的相关企业的相关信息。这就造成了聋人大学生和健全人大学生在信息的资源的获得上存在很大的差距,很显然聋人大学生可以获得的资讯相对于普通大学生少很多。在健全人大学生都已经享受了互联网为他们就业带来的便利时,利用互联网获得更多的更有效的资源对于聋人大学生来说似乎还比较遥远。
2.1.3 关于大学生们最终就业
近年来国家对于聋人应届大学生的帮助政策也不断出台,2017年12月25日天津市教育委员会等八部门颁布了天津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国家对于聋人大学生的帮助政策也在逐年增加,但是落实到现实中,聋人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的优势区别仍然是非常的明显。以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为例:2018年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学生的就业率为21%,2019年的就业率为24%,基本上每年保持2~3%的一个增长,就业的方向大部分是以企业和当地的残联推荐的企业为主,部分聋人大学生就业于外企。由此可见,聋人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并不是太高,还有很多聋人大学生就业困难,对于除当地残联推荐企业以外的企业招聘信息不太敏感。而2018年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的工程造价专业的就业率大约在90%及以上。
2.2 面向应届毕业生招聘的企业存在的问题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将把企业分为与残联有合作的企业和没有与残联合作的企业进行叙述。
首先分析没有与残联合作的企业:
①大多数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并没有与听障人士沟通的人,那么即使在一次校园的招聘会中出现了与聋人学生所学专业相符的职位,但是由于聋人学生和招聘人员的沟通障碍,聋人大学生依然得不到聘用。那么在公司的日常办公中搭建适合基于互联网的平台,使聋人和健全人可以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工作经验就很有必要。
②现代通信技术极为发达,网络平台的应用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在聋人大学生互联网就业平台这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缺口,对于企业来说,即使他们能够接受聋人大学生,他们也很难匹配到适合自身企业的聋人大学生。而这个状况通过搭建聋健融合的互联网就业平台可以得到很好地改善。
③有很多企业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希望能够扩大企业的规格,丰富企业的组成,发扬现代企业人文精神,他们也积极地同残联沟通合作,但是问题还是不能及时的将人才和企业匹配。
而与残联合作的企业在面向大学生进行招聘的时候,除了上述面临的问题以外,还有由于自身的资源有限,存在无法为聋人大学生提供岗位的情况。
总而言之,残联仍然是应届聋人大学生的第一就业渠道,但是残联和企业合作中存在沟通不畅的问题,问题的根源就是企业的需求和聋人大学生的已有技能无法匹配。这类问题依靠传统人力资源解决办法是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的,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聋健就业平台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良方。我们可以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通过残联,为聋人大学生和健全人大学生构造一个就业平台,既可以使聋人大学生融入到健全人中,为企业办公提供一种新的组合方式,又可以使企业受益,为企业注入新活力,同时随着平台的扩大,聋人就业这一问题会在社会上引起更广泛的关注,在那时,不仅仅是聋人,甚至残疾人的就业情况都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善。
3 互联网+的优势同普通就业渠道的比较和分析
3.1 描述互联网就业的优势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网上求职也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线上就业平台可以为聋人大学生提供直接和招聘者线上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可以更节约时间。普通健全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普遍会关注自己本专业的相关就业信息,随着信息的更新和企业招聘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发布,在校生也会完善自己的职业规划。而目前来看,聋人大学生对相关就业信息的得到效率过低,尤其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打开网页进行搜索聋人应届大学生就业信息,得到的可能还是两三年以前的信息,甚至错过了就业机会。利用互联网,不仅可以使聋人大学生更加方便快捷的得到就业消息,还可以使人文氛围较好,有愿望收录聋人大学生的企业提供发布信息的机会。
3.2 互联网为聋人大学生就业带来的技术支持
3.2.1 基础-数据库的研发
建立聋人和健全人的专用数据庫,可以为聋健融合线上就业平台的构建建立基础。数据库对于信息的包容性大,信息的冗余度低,增删查改等功能也非常的便利。聋健融合数据库可以将信息有效的整合起来,方便信息查找调用,是就业平台构建的基础。聋健融合的平台,不仅需要融合简单的聋人信息,更要整合适合的健全人信息,假设这些工作都在线下进行,工作量是巨大的。就目前的就业情况来看,很多有能力的聋人大学生的才华会被埋没。海量交易数据为企业线上数据分析带来了很大便利;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快的将同类信息进行分类,更方便查询。这大大提高了聋人就业的可能性,使聋人大学生有更大概率被企业发现。通过数据库可以使企业、残联、应届大学生三方都能够更快的得到对自身有利的数据。
3.2.2 关键-大数据和云计算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海量信息的分析处理带来了便利。目前大数据和云计算在软件开发,平台制作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来看,聋健融合的就业平台在就业市场中非常少见。
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面临着找工作难,“高不成、低不就”的人才现象丛生。[5]数据分析技术可以为聋人大学生就业带来很好的指导效果,目前高校和市场都更加偏向于人力资源的挖掘,就业前景的分析,但是忽略了数据分析的作用,高校必须主动出击,占领“移动终端”这一资源[6],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更好的掌握聋人大学生的就业意向和存在的共同问题,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分析企业对于聋人大学生的接受程度和需求程度。实际上,尽管聋人大学生自身的确存在缺陷,但是经过高等院校的培育,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完成和健全人一样的工作。而目前来看,社会上的聋人毕业大学生和愿意招聘聋人大学生的企业在信息传递上存在脱节的现象。我们不排除数据分析的偏差,也无法代替人进行决策,但是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的确具有代表性并且可以为解决聋人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提供参考。通过对于数据的分析,平台可以为大学生们推荐适合他们的企业,为企业推荐更符合他们招聘需求的学生,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同时也能向残联推荐更有意向吸收聋人大学生的企业。且传统的企业面试流程比较繁琐,通过数据分析匹配可以减少盲目面试,使求职者更直接的找到合适的岗位。线上就业模式对于健全人是一个熟悉的模式,但是对于聋人来讲是一个陌生的方式,聋健融合,健全人可以给出更好的建议。
3.2.3 聋人水平自测系统
测试系统由聋人和健全人共同设计。聋人作为设计者团体的一部分可以使测试系统的可利用性增强,而健全人则使系统的设计更加符合普通用人单位的需求。在现实中聋人大学生进行求职的时候,用人单位除了需要考虑聋人大学生对于其所面试的工作的应对水平,也会考察他们与普通同事沟通交流的能力。但是信息技术更迭如此之快的今天,同事之间沟通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那么利用互联网开发一套可以随时更新的聋人水平测试系统就非常有必要。测试系统的研发方向不仅仅是测试听力水平和沟通水平,同样可以加入关于聋人大学生对于某一方向岗位的基础胜任能力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测试。除了测试之外,更应该提供聋人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在某一方面的水平的差异分析,这样可以让企业更直观的选择是否能够接受聋人大学生不足的地方。上岗之前的测试可以为大学生和企业之间提供彼此的需求底线,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3.2.4 互联网办公
通过互联网办公技术可以使聋人和健全人在线上更好的沟通,如在平台中为就业和正在准备就业的人提供一个论坛式的交流地点,不仅能使即将就业的聋人大学生以及健全人大学生获得经验,也可以让已经工作的人获得流行于应届毕业生的相关知识,甚至新的就业竞争情况。这种开放式的交流平台在某种意义上也会促进企业的进步,流传于普通职工的经验交流甚至比企业官方平台所打出的广告更能代表企业的情况。而对于残联来讲,这未尝不是获得一个信息反馈的好机会。
4 终论
聋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更新,聋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在不断地增加,如何尽量缩小聋人大学生和健全人大学生的差距,如何促进聋健融合,如何使大学生们能够在就业后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等等,都是急需我们解决的问题。校方应紧密追踪相关政策,不断优化教学流程,积极改善教育教学环境,为学生未来顺利就业提供更好的指导;企业应提高自身的办公环境,对企业内部的人才分布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同时加强自身对人才的容纳度,广纳贤士。校企政三方应该做好紧密的联合,从当地政府和国家教育部门的相关政策出发,做好顶层设计,自上而下的進行合理规划。利用互联网平台的优势,促进聋健融合,为聋健大学生的就业构建更好的环境;为企业提升企业文化,注入新的活力等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为社会人文风气的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晓艳,李强.聋人大学生就业问题解析及对策[J].绥化学院学报,2013(4).
[2]肖琳熹,赵梦莹,王滔.团体辅导提高聋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效果[J].中国健康心理杂志,2020(2).
[3]孙博,童欣,邵辰,陈垚.聋人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影响因素及教育对策探析[J].绥化学院学报,2013(10).
[4]沈奇.关于大学图书馆馆员对聋人大学生学业情绪的思考[J].科技风,2012(21).
[5]牛莲芳,杨坚,何霞.“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模式分析[J].中国市场,2016(51):99-100.
[6]滕智源.高校“移动终端”线上就业创业微教育模式的建设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