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民族教育概念再构

2020-06-15 06:34韦兰明
广西民族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民族教育概念

【摘 要】进入新时代,人们对民族教育的认识正在进步和发展,对民族教育概念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入。从研究传统民族教育概念发现,其生成的时代决定了它的缺陷性,新时代需要民族教育概念创新。文化自信是新时代的重要特征,基于文化自信和教育自信,文化教育赋予了民族教育概念的新内涵。民族教育概念应该是指对少数民族成员实施的教育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

【关键词】民族教育;概念;指摘;再构

【作 者】韦兰明,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副总督学,副研究员。广西南宁,530021。

【中图分类号】G75【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20)02-0165-008

概念是理论的支点,是指引人类理论创新及实践活动的重要工具。正如黑格尔指出:“真正的思想和科学的洞见只有通过概念所作的劳动才能获得。”[1]43正是如此,概念研究便成学术界中几乎每一个学术领域必须首先要研究和解决的第一要务。“少数民族教育”这一跨民族学、教育学两大学科的综合性概念,是在1951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的。自此,关于少数民族教育的研究延绵不断,推动着民族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然而,变化是世界永恒的主题,任何事物不管多么稳固和自信,都不可能永居一处而岿然不动。概念亦然,每一个概念都随着社会时代的进步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而相应进步和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形象不断提高,世界话语权不断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越来越自信,新时代特征赋予了民族教育“新的事实”和“新的问题”,需要更新认识。相应地,对民族教育的概念也需要重新审视和判断,以获得新的拓展和升华,这对新时代民族教育目标的达成具有关键性作用。本文尝试基于新时代文化自信探讨民族教育概念再构。

一、传统民族教育概念指摘

(一)传统主流民族教育概念剖解

在我国,“中华民族”包括56个民族成份,或是56个民族组成中华民族;除非特指,一般语境下所谓“民族”专指汉族外的55个少数民族,如民族艺术、民族体育、民族语文、民族经济等,即指少数民族艺术、少数民族体育、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少数民族经济。本文所述民族教育概念与众人之语亦如此,专指“少数民族教育”或“中国少数民族教育”。

我国对民族教育的研究由来已久,对民族教育内涵的认识不断深入,民族教育的本质特征也趋彰显。研究文献表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学术界曾掀起了一波关于民族教育概念的研究热潮,各家学说如雨后春笋,洞见纷呈,见仁见智。顾明远先生主编的《教育大辞典·民族卷》认为:“民族教育是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简称,特指除汉族以外,对其他55个民族实施的教育。”[2]77《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则相信:“少数民族教育,就是在多民族国家内对人口居于少数的民族实施的教育,简称民族教育。在中国指对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实施的教育。”[3]310尽管两种重要工具书关于民族教育的论述,在表达形式上存在着差异,但其内涵和意义却一致,并有着深远的影响:在理论研究、政策生成以及实践指导中,都被广泛地的接受、引用、推崇,可谓我国“民族教育”传统主流概念的代称。

仔细审视“民族教育”传统主流概念的内容不难发现,其核心要义聚集于教育对象之上,即是对“少数民族实施的教育”。换言之,这是以教育对象作为特征而抽象概括生成的民族教育概念,它并没有充分关注民族教育概念中内隐的、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等的特征与要素。因此,传统主流的民族教育概念仍不够全面、不够切合民族教育本质特征。首先,关于教育对象。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里,不论是人口多的主体民族,抑或人口居于少数的民族,二者皆必须先是国家公民身份,其次才为民族身份,而作为公民需要接受统一的国民教育。在我国,教育制度并没有将主体民族教育和少数民族教育分开两个系统设置,而是统一的国民教育体制。其次,关于教育内容。教育内容其实就是人类文化,包括知识、技能、思想观念、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等。学校教育的教育内容一般通过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呈现。传统“对少数民族实施的教育”主要是对55个少数民族实施的国民教育,但其教育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与汉族接受的教育基本相同,但也有少部分不同,比如民族双语教育以及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民族教育”传统主流概念并未反映汉族接受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以及少数民族接受其他民族文化教育这一特征鲜明的教育内容。第三,关于教育形式。对少数民族实施的教育主要还通过学校教育形式来实现。在我国,按照少数民族成员(受教育者)年龄阶段的发展特征进入幼儿园、小学、中学和高等学校接受国民教育。同时,还根据民族教育的特点及特殊性,还设置各级各类民族学校、民族班、少数民族预科班以及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等特殊的办学和教學组织形式。

民族教育以民族学、教育学为理论基础,民族教育学学科建立和发展同样离不开民族学和教育学这两大学科的支撑。因此,作为“民族”和“教育”两个交叉混合体,“民族教育”天然地具有“民族”和“教育”两种属性,不可或缺、不能偏废。传统的“民族教育”概念明显偏重于“教育”属性,缺乏“民族”属性,未能客观、准确、全面把握“民族教育”内在的规律性本质特征的表现。

(二)传统非主流民族教育概念驳批

主流与非主流相对而生。随着民族教育研究的深入,人们对民族教育概念理解呈现了多视角、多维度特征,派生了许多传统非主流的民族教育概念。王锡宏先生在其典籍《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本体理论研究》中进行了全面的归纳,如民族解放说、广义说、狭义说、总和说、多层次说以及专指说、地区说、学校说、学生说、语言说、文化说等26个概念。[4]19-36综观这20多种“民族教育说”的内容,有一些是相同的,有一些是相似的,有一些不同的表述只是论证论述过程和角度有所区分而已。种种非主流民族教育概念背后反映了这样一种事实:学者研究的领域方向及背景不同、理解不同、角度不同,提出的概念不一样,但却都只是反映民族教育某一方面的本质特征,以偏概全而给出的民族教育概念。因此,提出的民族教育概念不完整、不科学、不通用,未得到民族工作者和教育工作的广泛认同,也就没有得到引用和推广。为更好地揭示传统非主流民族教育概念的不足,笔者以“地区说”“双语说”以及“学校说”等比较典型的非主流民族教育概念为代表进行剖析。

民族地区教育说,即将民族教育理解为民族地区或边疆地区教育。有比较多的民族或教育管理者和实际工作者持有或支持这种观点,因为区域划分与行政区域基本吻合,便于制定实施民族教育政策,方便操作和管理。提出或支持这种观点的主要理由在于:少数民族聚居或大杂居在这个区域,这个区域的教育就是民族教育。从表面看,这种构想似乎有理,其实不然。因为,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加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已是一种常态。也即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社会人口结构已发生改变,而且还正在不断地改变,以往民族地区或边疆地区纯属少数民族聚居的格局已日益式微。据统计,2016年末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人口比例仅为51.53%,其中河北62.39%、内蒙古22.08%、辽宁53.12%、吉林34.25%、黑龙江20.58%、浙江11.59%、湖北56.89%、湖南84.97%、广东38.89%、广西45.17%、海南51.97%、重庆74.41%、四川61.77%、贵州61.27%、西藏90.15%、甘肃60.17%、青海67.46%、宁夏37.02%、新疆65.52%。[5]225比例最高是西藏,但仍有9.85%的汉族,比例最低是浙江,有88.41%的汉族,对民族自治地方的汉族实施国民教育并不属于民族教育。据此可以判定,民族地区教育就是民族教育的说法并不成立,只能说具有民族教育的意义和某些特征。概言之,民族教育和民族地区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不可能混用。

双语教育说,即将民族教育视为民族双语教育。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也称为民族双语教育,它有显著的两个特点:一是民族双语教育教育对象一般是少数民族学生,教学语言是民族语言,体现民族文化教育,具有民族文化性;二是用民族语和国家通用语,或是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两种语言授课,双语授课特点是其最突出的教学形式。民族双语教育是最能体现民族性的一种教育形式,也正是因为如此,一些学者把双语教育抽象出来视为民族教育。而事实上,把民族双语教育当作民族教育是不妥的。民族双语教育和民族教育二者之间是从属与被从属的关系,即民族教育包括民族双语教育。或换言之,民族双语教育是民族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基于我国民族双语教育的现实,有两点值得思考:第一,不是所有课程都是双语教学。双语学校有一部分课程是民族语文授课,有一部分课程是国家通用语言授课,特别是保留性的民族双语教育,只是加授了一门民族语文课程,其他课程均为国家通用语言授课。第二,不是所有民族学生都接受双语教育。据统计,2018年全国12个省区约有340万少数民族中小学生(含在园幼儿,不含高等教育学生)接受民族双语教育,约占少数民族学生13.4%左右。因此,单一抽出民族双语教育特征作为民族教育概念,是对民族教育概念的片面化、窄化的理解。

民族学校说,即将民族教育等同于民族学校教育。“学校说”的民族教育概念,在研制和实施民族教育政策中,具有很强的实操性,其实效性能为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以及少数民族群众“经常性的看见”。其实,民族学校是民族教育的一种办学形式,是民族教育形式的一种特征。把民族教育办学形式的一种特征抽出来表述民族教育概念,这也是对民族教育概念的更严重窄化,犯了以局部特征代替整体特征的错误。首先,民族教育形式不仅举办各级各类民族学校,而且还举办有民族班、少数民族预科班以及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学校等特殊的办学形式。其次,绝大多数民族学生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民族地区的很多普通中小学和大学里都有很高比例的民族学生就读,只有较少的部分民族学生在冠名“民族学校”接受教育,而大部分民族学校里也有一定比例的汉族学生。再次,民族教育政策支持民族学校办学,欠缺惠及民族地区普通学校教育,出台民族教育政策是扶持民族教育特殊性,是出于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初衷,结果是实施公平政策出现不公平的现象。把民族教育办学形式的一种特征表现当作民族教育,是一种误导,在实践中断然不可取。

(三)西方多元文化教育取向的民族教育概念析评

西方国家认为少数民族教育本质上等同于多元文化教育。我国的一些学者也基于西方多元文化思潮,将西方的多元文化教育、跨文化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移民教育等概念迻译至我国民族教育领域。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 Education)产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的“公民权利运动”,并逐渐形成一种教育思想的变革和教育改革。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中首次提出了跨文化教育的概念,指出跨文化教育不是一门新的科学或学校课程,而是一种新的方法,旨在将其理念融入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政策学、文化和历史等学科中,整合学校的教育体制。[6]preface美国、英国等英语国家使用较频繁的是“多元文化教育”一词,而欧盟非英语国家经常使用的却是“跨文化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献中也没有严格区分两者的差别,而是将其看作同义词。[7]但是,无论是“多元文化教育”,还是“跨文化教育”,它们都只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類似于我国提出的“素质教育”概念,并非是一个类型或学科的教育。在中国,民族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种类型的教育,有其相对完备的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学科体系。民族教育学是民族学或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并趋于完善的中国本土理论体系。西方的文化教育理念可以借鉴,但理念借鉴绝然不等价于接受他者对理念的解释,绝不能照搬照用西方国家的学术名词(即对教育理念的解释)来解决包括理论与实践层面的中国民族教育问题。

此外,还有人认为多元文化教育是跨文化教育的一种特殊形态,即多民族国家之内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跨文化教育。[8]这种理解与判断更不适合于中国的国情。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具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的文明国家,国家历史是各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是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历史。各民族文化在长期的历史长河中不断交融创新,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样态,民族间对各民族文化特点和发展并不陌生,而且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和谐发展,共同繁荣进步。我国民族关系是“多元一体”格局,各民族文化共同交融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各少数民族文化同样都留有中华民族文化的共同特征和共同基因。56个民族组成中华民族,56个民族文化组成中华民族文化整体,“一体”与“多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和紧密的联系,呈现出民族文化汇集、交集、交融的多样一体。因此,各民族文化连线是畅通无阻的,根本不需要“跨”。将“跨文化教育”理论运用推广到我国的民族教育,认为我国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跨文化的判断,不仅是一种教育错误,也是一种意识形态的错误。

经验和现实已然表明:多元文化教育取向的民族教育概念及实践不尽人意,产生了诸如少数民族教育的质量相对较差、升学率低、出现“文化中断”等问题,甚至在部分民族地区还产生了“民族主义者”。[9]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西方的太阳未必能照亮中国的大地,西方看似先进的教育理论或教育解释也未必能够成功解释中国的教育现实。盲目引进西方理论去研究、理解以及试图解决中国的民族教育问题,不仅不能真正做到理解,反而常常会产生误解和误识,并会在实践中产生相反的作用。[10]

二、彰显文化自信的民族教育新概念再构

随着国家经济、科技实力的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大幅度提高,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发展为各国提供经验,中华文化成为各国学习交流的热潮。为此,民族教育概念建构要体现出中国的话语体系、中国思想与中国理论,是一种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的表达,要为各国贡献中国智慧,要成为他者的他山之石。

(一)“一体多元”的文化自信

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11]299多民族特色最基本的体现是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即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980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香港的演讲中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观点。费先生认为“中华民族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并不是把56个民族加在一起的总称,因为这56个民族已结合成一个相互依存的、不能分割的统一整体。在多元一体格局中,56个民族是基层,中华民族是高层。”[12]13中华民族是“一体”,56个民族是“多元”。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孕育诞生、发展进步、分化交融,形成56个民族。各民族创造多姿多彩的文化,各自精彩、各自纷呈,共同凝聚铸造出极为灿烂的中华文化。从国家、民族形成的历史来看,我国是多民族形成的统一国家,历史上有分有合、合的多而分的少,最终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当下现实来看,我国是合法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体多元格局在现代世界上得到广泛承认的。因此,进入新时代应该更加强化一体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人们的思维应该从“多元一体”转向“一体多元”,自觉认知“一体”是前提、是基础,“多元”是要素、是动力。

自信是人的一种态度和意识。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对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弘扬,同时又是对当下当前的文化状态的自觉认知,进而产生对文化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13]中华文化自信体现了中国56个民族对中华文化来源、发展和趋势的认同。中华文化应该包括两个层面的意义,第一个层面是各民族的文化,56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组成中华文化的实体内容。第二个层面是中华文化,或者中华民族文化,由第一个层面文化组成,各民族文化作为要素在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形成共建、共同、共享的优秀文化,比如,各民族都强调的真、善、美,勤劳、公平、公正、公义,爱党、爱国、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等等,这些文化不是某一个民族独有独享的,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当中共同的体验和表述,是一种共建共享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体现。中华文化兼收并蓄、历久弥新,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奠定了文化自信的底气。

民族文化自信是“一体多元”文化自信的基础。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一体”的组成要素,不只是名义上的,更应该是实际上的、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全中国人民广泛接受和认同的,而对“一体”“多元”的理解和认识上,则有不同的认知自觉。“多元”不但民族成份多,而且有多数民族和少数民族之分的特点,汉族人口占有百分之九十以上,为多数民族,汉族文化为中华文化之主流文化;其他55个民族人口只占有百分之十以内,为少数民族,其文化称为少数民族文化(俗称民族文化)。在以往的研究和实践中,有的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忽略或漏缺了民族文化自信的培育,放眼在高层,而盲区在基层;有一些人则将民族文化與中华文化人为地分为两个立面,分开研究、平行践行。也有一些人认为,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忽略一些、漏缺一点似乎在短期内没有太大的问题。这些观点,看似合理,其实不然。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人口少而成份多,民族文化样态多,如语言文字,55个少数民族使用百种以上的语言,使用人口为6000多万人,有22个民族使用着28种本民族文字,使用人口近3000万人。[14]3尽管使用民族语言文字的人口似乎很少,但是,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语种众多,名副其实的是中国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的共有精神财富。因此,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样,民族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民族文化自信,便没有民族文化的繁荣兴盛,就会影响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没有民族文化自信,就没有完整的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就会影响文化自信的高度、广度和深远。培育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具有新时代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战略意义。

(二)“一体多元”的教育自信

坚定“一体多元”文化自信,必须坚持“一体多元”教育自信,用中华民族优秀文明成果育人。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15]“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的存在价值。”[16]中华文明扎根于中国大地,凝聚着中华各民族人民的非凡智慧,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永续繁衍的血脉。因此,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定中国教育自信,加强中华优秀文化教育,延续“根”凝聚“魂”,用中华民族文化营养培育中华儿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教育自信增强文化自信,用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明成果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发展道路,为世界教育的发展理念及模式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一个国家实行的教育体制总是离不开它生存的文化环境,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决定了教育与国家的关系,以及国家教育的目的、性质和内容,这便是教育具有的国家逻辑和生成规律。中国发展历史是“一体多元”发展和形成的历史,多元文化教育是中国不可或缺的教育特色。构建教育体系必须体现“一体多元”文化自信的教育特色,建立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科体系,建设符合教育学段特点的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健全和完善教师教育知识体系,丰富和提升教师的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及传道技能。特别是彰显多元文化教育特性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体系的建构,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建设的一部分,将55个民族文化纳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之中,构建以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意识”为目标、以中华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教育体系。

我国具有多元文化教育的属性,但更具有民族教育的特殊性。中国民族教育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以教育自信发展民族教育事业。“一体多元”不但是政治格局,而且是文化格局,也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形成并日臻完善的格局。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一体多元”的要素,也是“一体多元”的基础。各民族文化在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要素动力作用,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强大做出重要助力贡献,并成为在多元文化中包含着不可分割的整体性。缺少某个民族的文化,中华文化将不完整,缺少55个民族文化,则没有中华文化之说。有“一体多元”文化格局必然产生“一体多元”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中国民族教育是多元文化教育的范式,当然,还包括革命文化教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等。将民族文化纳入文化教育体系建构,符合国家教育逻辑和生成规律。在民族教育中,我们在选择什么知识可以成为国家知识方面,是有着严格的政治标准的,知识一定要符合“一体多元”的政治格局和文化格局,课程的设置和实施要能在学校这一层面上满足国家在政治和文化上的需要,让受教育的民族成员在表象和行为上与思想(意识形态)是一致的,既培养了对国家的认同又能真正产生爱国主义情感。[10]

我国民族教育是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不可缺的基础。在认知上,必须弄懂民族教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不是平行的、独立的两个立面,而是统一的一个有机整体。民族人才培养,或是民族文化教育,并非强化本民族的特殊性和独立性,而是照顾特殊性,为的是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不是人为弱化民族特色或消除民族差异性,而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凝聚中华各民族团结的力量,为的是国家整体利益和各民族共同利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根本的问题是要解决文化认同,只有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才会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的基础是文化教育,包括民族文化教育在内的中华民族文化教育是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性工程。通过文化认同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从单一民族文化认同拓展到区域民族文化认同,再上升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从而打实打牢各族师生中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17]

(三)“一体多元”的民族教育概念创新

民族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教育的任务与目的就是培养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其教育本质属性是公民养成教育。因此,民族教育概念构建必须体现中华民族“一体多元”文化自信和教育自信,具有中国新时代风范、中华民族文化风格的民族教育。

民族教育概念是新中国成立不久才提出的,当时的中国是百废待兴,人才奇缺,民族人才更是稀缺到屈指可数的地步,少数民族接受教育的人数少得可怜。当时的民族地区经济建设迫切需要人才,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因此,发展民族教育就是以培养民族人才为重点,民族教育政策、民族教育形式等都是为培养民族人才而出现的。因此,对少数民族实施的教育便成为人们使用的民族教育概念。这种以教育对象构建民族教育概念符合当时的时代需求,有着显著的时代背景,留有深深的历史烙印。必须承认:传统以教育对象为核心的民族教育概念,真实地揭示了民族教育之民族性这一客观特征,这对当时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和社会进步,无疑有着重要作用甚至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是,新时代的到来也让人们必须承认:传统的民族教育概念在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已然暴露出其内在的局限与缺陷。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加快发展民族教育是时代的要求,创新民族教育理论是新时代赐予的良机。新时代建构民族教育新概念,必须抓住文化自信这一新时代的重要特征,从教育人类学视角考察民族文化传承,从民族学的角度研究民族教育活动。民族教育概念是民族与教育交叉复合体的概念,应该具有复合性、整体性和关联性。民族学是研究人类文化的科学,教育是文化传播传承的工具,因此,建构民族教育新概念,不可缺少反映文化传承教育的本质特征。“任何一个问题或现象,不管它是多么微不足道,都是属于人类文化与社会本质这个根本问题的一部分”。[18]我国55個少数民族文化是整个中华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若干个子体系,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包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自信视域下的民族教育内涵,不应是人们狭义认识的、对少数民族的教育,而是包括所有能传播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知识、传递中华民族文化价值观念,增进民族文化认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社会活动。

综上所述,可以将民族教育概念作如下规定:民族教育是指在多民族国家里对人口居于少数的民族成员实施的教育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或换言之,中国民族教育是指对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成员实施的教育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这一概念包含着三层涵义:第一,对少数民族实施的教育,即多民族国家里人口居于少数的民族成员接受国民教育,同时接受本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第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包括多民族成员(在我国指汉族)学习少数民族文化,各少数民族之间互相学习对方民族文化。第三,对少数民族成员实施的教育是教育对象具有民族性,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则是教育内容具有民族性。这一概念的创新之处就是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作为民族教育概念之内涵。新概念体现了新时代文化自信的特征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文化自信,即“一体多元”文化自信,包含少数民族文化自信;新概念也体现了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教育自信,就是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培育包括56个民族的中华儿女,即“一体多元”的教育自信。

三、结 语

增强文化自信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强音,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传承,提高文化软实力,是时代选择的音符、奏响时代的主旋律。中华民族文化多元是优势,而文化传承教育有多样的选择,这也是给时代人怎样传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课题。我国教育改革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进行探索和实践的,这就取决于用什么知识、什么文化、什么精神来化人育人,怎样用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产自中国土壤的营养内核以文化人、以文育人。55个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样也面临着用好民族文化这一精神财富来化人育人的教育课题。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作为民族教育的内涵,相关的民族教育基本理论急需研究。比如,如何处理好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融合关系;建立怎样的民族教育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等;如何科学地贯穿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各领域、各环节。等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是当务之急,也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19]235沐浴在新时代里,无论是理论层面或实践层面,民族教育必须要有新的发展和新的期待,以给予新时代新的回答。

参考文献:

[1]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王诚,曾琼,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4.

[2]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民族卷[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3]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教育》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K].北京: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

[4] 王锡宏.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本体理论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8.

[5]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经济发展司,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中国民族统计年鉴:2017:[G].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

[6] Cuco? C..Cultural and intercultural dimensions[M]. Ia?i:Polirom,2000.

[7] 黄志成,[德]韩友耿. 跨文化教育:一个新的重要研究领域[J]. 比较教育研究,2013(9).

[8] 王铁.跨文化教育的内涵、意义与原则[J].中国教育学刊,2012(6).

[9] 宋秀艳. 多元文化教育在中国[J]. 教育文化论坛,2017(6).

[10] 钱民辉.从“意识三态观”看国家知识、民族教育与文化身份的关系——兼评阿普尔与伯恩斯坦的教育知识社会学思想[J]. 民族教育研究,2018(1).

[1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2]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13] 张雷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

[14]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宣传司.构建多语和谐的社会语言生活[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15]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北京:人民日报,2014-02-26.

[16] 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9-05-16(2).

[17] 韦兰明.民族团结教育逻辑论纲[J].民族教育研究,2019(3).

[18] 岳天明.社会学视野中的教育及民族教育[J]. 青海民族研究,2006(1).

[19] 教育部课题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Abstract: In the new era,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national education is also progressing and developing, and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national education is also deepening. From the study of the concept of traditional national education, the era of its formation determines its flaws, and the new era requires the innovation of national education concept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s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the new era. Based on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nd educational self-confidence, cultural education gives new meaning to the concept of national education. The concept of n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refer to the education and cultural education of ethnic minorities.

Key words:national education; concept; criticism; reconstruction

〔責任编辑:李  妍〕

猜你喜欢
民族教育概念
都市更新之概念
都市更新之概念
厘清概念,化繁为简
藏族文化变迁对其教育的影响
民族教育的多元文化特征与少数民族学生就业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发展民族教育现状及解决新措施
古代的时间概念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新中国民族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