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带状公园静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

2020-06-15 06:39张亚倩
价值工程 2020年14期
关键词:城市停车场

张亚倩

摘要:文章以济南黄河风貌带示范段为例,简要论述城市滨水带状公园静态交通规划设计的经验体会。在客流总量预测和停车位需求总量预测的基础上,分析不同交通方式的出行比例,结合城市滨水带状公园的特点对各类静态交通设施的规模及位置进行规划。协调动静交通衔接,提供合理停车设施规模以满足静态交通进出需求,为市民游客提供便捷的停车服务,提高公园的服务品质。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相关公园的交通专项规划有一定借鉴意义。

Abstract: Taking the demonstration section of the Ji'nan Yellow River Landscape Belt as an example, the article briefly discusses the experience of static traffic planning and design of urban waterfront belt parks. Based on the total passenger flow forecast and the total parking space demand forecast, the travel proportions of different transportation modes are analyzed, and the scale and location of various static 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are planned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waterfront belt parks. It coordinates the connection of dynamic and static traffic, provides a reasonable scale of parking facilities to meet the needs of static traffic in and out, provide convenient parking services for citizens and tourists, and improve the service quality of the park. The 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 in this article have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of related parks.

關键词:城市;滨水带状公园;静态交通;停车场

Key words: city;waterfront belt park;static traffic;parking lot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14-0021-03

0  引言

城市滨水带状公园连接城市陆地和水域,是城市十分重要的绿色廊道,同时也是城市中重要的人文景观,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和独特的亲水性,同时具有重要的休闲功能和生态功能。[1]本文所研究的滨水带状公园在城市中以较大尺度的水系为依托,贯穿城市若干个街区,具有较强的开放性。

1  济南黄河风貌带示范段项目概况

黄河风貌带示范段位于济南建邦黄河大桥到济南黄河三桥之间,岸线长度30千米,呈东西走向,于2030年全部建设完成。济南黄河风貌带示范段位于济南城区与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之间,是济南市“北跨”携河发展、重塑城市与母亲河的连接的重要项目。项目外围城市骨干路网十分丰富,多条城市快速路、主干路途经和穿越项目内部,不同方向前来的游客可以便捷地到达景区附近。

示范段内共规划6个不同主题的大型景区,自西向东分别为鹊华湿地保护区、第九湾文旅区、城市阳台、田园风貌区、黄河农业示范区和自然演替森林试验区。示范段内现状及规划新增景点共40余处。

2  停车需求预测

2.1 客流总量预测

2.1.1 目标预测法

根据济南市2011~2018年游客规模统计资料、山东精品旅游质量提升行动方案、济南市旅游业十三五规划等资料预测2020年济南市游客总量11080.50万人次。随着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的开展及行政区划调整,济南城市转型崛起将为旅游业带来新的增长点,预计到2025年进入旅游发展阶段,游客增长率30%~35%,济南市接待游客规模将达到41141万人,之后进入巩固阶段,游客量将稳定维持小幅增长,增长率约为5%~10%,预计至2030年预测年接待游客总量为52507万人。

依据济南市旅游发展情况,并结合黄河风貌带示范段的发展定位和特点,宏观预估本项目不同时期相对济南市旅游接待量的渗透率,最终得到本项目2020年、2025年、2030年游客总量。基于目标预测法得到2030年项目成熟后接待的游客总量为2100.31万人。

2.1.2 市场比较法

通过与类似项目对比分析,对影响游客量的因子及权重综合判断,推导项目年游客量。基于预测得到的本项目2020年游客量,推算2025年和2030年游客总量分别为1204万人、1537万人。(表1)

综合以上两种计算方法计算结果,取平均值后最终确定2030年本项目游客总量为1818万人。

2.2 规划年交通量预测

2.2.1 客流来源预测

2030年项目成熟,全部景区建成运营,项目影响力增加,项目北侧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中心区建成。预计60%的客流来自济南市内,市外客流比重为40%;其中济南市内各区客流比重为主城区30%,东部城区20%,西部城区20%,先行区20%,其他县市10%。

2.2.2 出行方式划分

随着项目内部六大景区建设完成,公园内外相关交通配套设施也将逐渐完善,游客的出行方式选择将产生较大变化。先行区及黄河公园规划都明确提出“应充分利用公共交通资源,促进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响应公交出行的交通发展模式,进行2030年的出行方式预测为济南市内游客小汽车自驾30%,轨道交通20%,旅游大巴10%,常规公交20%,出租车10%,慢行10%;济南市外游客小汽车自驾55%,轨道交通7%,旅游大巴20%,常规公交8%,出租车10%。

2.2.3 景区各交通方式游客量预测

基于以上客流来源预测及出行方式划分,按照年游客总量1818.93万人次控制,参考不同交通方式的平均载客量,得到2030年小汽车自驾游客量为527.49*104(pcu/年),乘坐出租车的游客量为218.28*104(pcu/年),乘坐旅游大巴的游客量为218.28*104(pcu/年)。

2.3 停车位需求预测

2.3.1 停车位总量预测

为了节约用地资源,尽量留地于人,保证公园景观的协调统一,各类停车位总量均按年平均日交通需求进行控制,节假日等极端高峰日建议通过交通管控措施对游客停车进行控制和疏解。

①大巴车停车位总量预测。基于需求预测,全年乘坐旅游大巴游客共2182800人次,通常公园景区大巴车日周转率约为2,大巴车平均乘坐人数为35人,计算景区大巴车停车位总量为2182800/(35*2*365)=85(个)。

②私家车停车位总量预测。基于需求预测,全年采用小汽车自驾的游客共5274900人次,通常公园景区私家车位日周转率约为0.7,私家车平均乘坐人数为2.5人,计算景区私家车停车位总量为5274900/(2*0.7*365)=8258(个)。

③出租车停车位总量预测。基于需求预测,全年采用出租车出行的游客共2182800人次,取高峰小时系数为0.3,平均每车乘客上下客时间为2分钟,计算景区出租车停车泊位总量为2182800*0.3/(60/2*365)=60(个)。

2.3.2 示范段内各景区停车位数量预测

根据各景区的区位、主题及兴趣点的分布,确定各景区游客量吸引比重,并最终确定各景区内大巴车、私家车、出租车和非机动车停车位需求量。(表2)

3  静态交通系统规划

3.1 设置公园门户

公园门户是园区主要的出入口,也是提供各类服务的集中区域。结合园区外围城市道路系统、公共交通系统布局,将门户设置于公园周边相邻的轨道换乘枢纽、公交换乘车站及城市主要通道与公园相接位置。门户的功能包括私家车、大巴停车场,出租车上下客区,公共交通换乘点以及商业和票务中心。

大尺度滨水公园依据划分的主题园区规划多个公园门户,可以将多方向前来的旅游客流的停车上下客需求和进出园区的需求进行疏解,缓解大规模集中客流的排队压力。以黄河风貌带示范段为例,公园南侧面向主城区,北侧面向新城区,多条城市干路直接穿越公园范围,且园区内划分6个主题景区,为保障公园及每个景区服务来自南北两侧城区游客,应考虑在公园南北两侧均布置门户,且每个景区设置1~2个门户。

3.2 大巴停车场与出租车上下客区

旅游大巴停车场与出租车上下客泊位均位于地面,保证每个景区至少有一处大巴停车场和多个出租车上下客区,并设置于相邻公园门户范围内。

考虑公园游客的游览特性,门户位置的出租车泊位可以满足臨时蓄车的需求,大规模的停车设施会影响景区的自然景观,所以在公园静态交通规划中,不考虑另外设置出租车蓄车场。

3.3 小汽车停车场

确定停车策略为90%小汽车停车需求位于地下,10%停车需求位于地上。基于小汽车停车策略,地下停车场主要与景区门户周边地块配建停车场进行合建,地上停车场沿公园主要东西向通道分散在公园内靠近景点的位置,采用生态停车场或停车架的形式。小汽车停车布局如图1所示。

4  结语

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中不可多得的景观资源,随着滨水公园内旅游项目的完善,滨水带状公园会成为城市中人气聚集的主要场所。大量人流将伴随大量停车需求,为了保障采用各种交通方式前来的旅客便捷停车、快速入园、提高景区的服务品质,因此细致的静态交通规划设计在公园交通设计中非常重要。静态交通规划应基于滨水公园定位、区位条件制定停车策略;基于景点布局合理规划停车区;从交通需求出发确定多种车辆的停车需求进而确定每个停车区的停车位数量。

济南黄河风貌带示范段静态交通设计中,提出景区门户概念,解决出租车、大巴车停车需求;提出不在景区内建设大型私家车停车场仅结合景点周围规划小型生态停车区,90%私家车停车需求通过与城市新区地块配建停车场合建解决,减少大规模建设停车设施对自然景观的不利影响。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滨水公园的静态交通规划思路进行梳理和总结,可以为相关公园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史美佳.北方城市滨水带状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

[2]钱俊杰.绿色交通理念下的交通运输规划研究[J].价值工程,2017,36(09):64-65.

[3]吕丁.城市性大型活动静态交通组织方法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09):213-215.

猜你喜欢
城市停车场
Maxe 迷宫闯一闯
停车场迷宫
停车场寻车管理系统
PLC在地下停车场排水系统的应用
城市绿化面积规划管理
生态城市规划管理与建设技术研究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8·12”后,何以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