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诚信教育问题的研究与引导策略剖析

2020-06-15 06:28冯军霞
学周刊 2020年19期
关键词:引导策略诚信教育初中生

摘 要:在全球化趋势下,社会文化形态呈现丰富性与多样性的特点,使得初中生的思想价值观念面临较大的冲击。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其心理较为敏感,容易受到外界各种思潮的影响。尤其是在多元文化时代,其诚信教育面临较大的挑战,只有增强初中生的诚信意识,才能为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促进其良好品格的养成。但是,在当前初中生诚信教育中依舊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将对初中生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探索初中生诚信教育的引导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诚信教育;问题;引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19-019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9.095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当前新时期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应该实现诚信教育的逐步渗透,帮助初中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使其能够在生活与学习当中保持诚恳、诚实,对待任何事情能够守信用、重承诺,为其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现代化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应该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与内涵。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该转变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创新诚信教育的引导策略,防止学生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而出现言而无信和弄虚作假等行为。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部分初中生的成长特点及诚信缺失的内在原因,增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

一、初中生诚信缺失现状分析

初中生的思维较为活跃和敏感,如果在其成长中未能进行正确引导,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导致其失信行为的出现,严重限制了其个人成长与发展。在学习当中,一些学生为了取得令家长和教师满意的成绩,在考试中往往存在作弊行为。在学生的日常交往当中,未能以坦诚的态度与他人交流沟通,通过撒谎逃避责任,导致学生之间的关系出现危机。与此同时,家庭教育的缺失会导致学生在家长面前撒谎成性,一些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和虚荣心,向家长提出家庭承受范围之外的要求。初中生诚信的缺失,应该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通过诚信教育的逐步渗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初中生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足

教师对诚信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是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一些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其行为品质和思想观念缺乏重视,导致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限制。此外,一些教师认为诚信教育是学生家长的职责,在教学中对学生出现的失信行为未能及时纠正。与此同时,部分教师未能在教学当中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导致学生对诚信教育缺乏重视,在课堂中的注意力不够集中。

(二)教学方法落后

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和死板,往往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在课堂中产生无聊与乏味的感觉,限制了教学效率的提升。这些教师往往将自己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当中,缺乏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学生未能有效参与到互动当中。教师在制订教学方案时,无法考虑到初中生的成长特点与需求,导致教学方法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诚信内容的渗透存在困难。

(三)教育内容不合理

部分教师未能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课堂内容的拓展延伸,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形成束缚。在诚信教育当中,教师往往只停留于理论教学当中,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学习中难以形成情感的共鸣。学生会认为诚信离自己的生活较远,不能运用丰富的理论知识指导自身的实践行为。

三、初中生诚信教育的引导策略

(一)充实教材内容

道德与法治教材是开展诚信教育的主要素材,因此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实与拓展,以满足诚信教育工作实施的要求。教师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运用古今中外与诚信相关的故事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诚信教育内容的兴趣,使其意识到诚信教育渗透于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在教材当中往往偏重于道德诚信,而忽视了法治诚信的教育。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逐步渗透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如《合同法》,增强学生的法律素养,有助于学生在生活当中遵纪守法。此外,在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开发时,应该明确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做好教学设计工作,运用课外知识对现有资料进行拓展与延伸,充分发挥教材在初中生诚信教育中的价值与作用。

(二)整合校内外资源

诚信教育如果只局限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当中,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出现,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诚信教育的深刻内涵,导致相关理论对学生行为方式的指导性不足。为此,教师应该重视校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促进教学工作水平的提升。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应该加强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在网络当中搜索、筛选和整合诚信教育资源,运用网络知识竞赛和微课等形式,增进学生对诚信的认识,使其在身边社会事件的分析当中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参观当地图书馆和博物馆等,在社会当中获取诚信的营养,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另外,教师也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社会实践机会,使其在实践当中了解诚信的本质内涵,防止一味说教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在真实的生活情境当中,学生能够理解诚信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意义,促进其诚信意识的增强。通过社会服务和社会调查等,能够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拓展,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三)提升教师自身修养

教师的自身修养,是决定诚信教育实际效果的关键因素,教师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满足学生的学习与成长需求。在传统教育模式下,部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较为紧张,学生对教师存在畏惧心理,导致教育工作的实施存在较多阻碍。为此,教师应该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实现诚信意识向诚信行为的转化。初中生会对教师的行为举止进行模仿,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诚实守信,答应学生的事情一定做到,在潜移默化当中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品格。当学生在学习、考试和生活中出现失信行为时,教师应该对其进行及时纠正,并运用循循善诱的方式使其意识到诚信的价值。

(四)加强家庭教育引导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是促进诚信教育有效渗透的关键点。尤其是学生在家庭当中更容易展现出真实的自我,加强其诚信教育,是促进学生个体终身发展的关键。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帮助家长掌握诚信教育的先进方法与经验,通过家校共育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行为习惯。一些家长由于家庭教育观念较为落后,不重视对子女的诚信教育。教师在家长会当中应该明确诚信教育的重要性,使其正确认识成人和成才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话的方式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并针对学生在诚信方面的问题采取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法,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水平的提升。

(五)创设丰富情境

在现代化教育工作当中,情境教学法得到广泛运用,能够将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以生动的形象展示出来,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的同时,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也应该采用该教学方法,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情感认知。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能够为情境构造提供保障,以文字结合图片、音频和视频的形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使其在兴趣驱动下主动探索诚信教育的相关内容。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重视生活化情境的创设,消除學生在学习时的疏离感与陌生感。很多诚信教育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导致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不足,甚至在学习中出现无聊和厌倦情绪。而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创造丰富有趣的生活化情境,能够为学生带来沉浸式的学习体验,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六)鼓励学生开展讨论

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热烈的交流讨论当中实现思想的碰撞,了解诚信教育的本质内涵。教师应该重视问题的合理设置,能够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认知冲突当中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而纠正自身存在的失信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针对上述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并在讨论中提出相关建议。部分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化,教师应该对其进行适当的补充,利用丰富的课外资料为学生提供讨论的素材,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为每一个小组分派学习任务,使其在合作探究当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对其中存在的道德与法治问题进行合理纠正,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四、结语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作为初中生都应该保持诚实守信,不断规范自身行为,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由于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导致当前一些初中生存在较多的失信行为,不利于现代化人才的培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当中,一些教师往往存在重视程度不足、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导致诚信教育存在缺失。为此,应该通过充实教材内容、整合校内外资源、提升教师自身修养等多种途径,帮助学生理解诚信的本质与内涵,使其养成诚实守信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廖舒婷.浅谈初中生诚信教育问题及其对策[J].科学咨询,2019(17).

[2]王春晓.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诚信教育研究[D].聊城大学,2018.

[3]杨培.初中思想品德课强化诚信教育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4]宋银玉.初中生诚信价值观培育研究[D].苏州大学,2017.

[5]李雪.初中生诚信品格养成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6]袁盼盼.初中生诚信品质形成机制及教育构建[D].江南大学,2016.

[7]陈兴.中学生诚信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7.

作者简介:冯军霞(1975.10— ),女,汉族,甘肃徽县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对(我校)初中生诚信问题的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18]GHB2994)成果。

猜你喜欢
引导策略诚信教育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信教育中的困境
浅谈高职大学生考试诚信的养成教育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策略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捕捉灵动话题,催生日记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