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文泉 李欣宇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复杂的社会形态对当地大学生的思想冲击很大,学风建设问题日益严峻,如何在高等工科院校解决学风建设问题十分必要。基于此,本文根据问卷调查结果陈述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深入研究了如何激发当前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营造良好的学风。
关键词:工科院校;调查问卷;学风建设;建议
學风是在校学生学习动机和态度、综合素质以及思想品德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培养优秀人才和形成优良校风的重要基石[1]。学风建设不仅是一所大学的灵魂,也是衡量一所大学治学标准的重要因素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复杂的社会形态让一些在校大学生逐渐迷失自己,对未来感到迷茫[2],进而导致当今大学生在新形势下表现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专业技能缺乏,学习态度不端正等问题[3]。李晓诗[4]基于对华南农业大学学生学风建设的抽样调查,从学风管理、师德教风、学生学习认知度等五方面对当今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吴建清[5]针对当前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学生自身、社会、教师和学校等方面进行研究,给出了加强学风建设的解决办法。周辉[6]提出大学生存在着学习动机不稳定、纪律涣散以及学习态度不端正等问题。
基于此,为了更能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积极配合学校创建良好学风建设的工作,对某校大学生进行全面的问卷调查研究,并提出一些解决对策,对后续同类高校中的类似现象提供参考。进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业务技能。
1.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2018年9月,对辽宁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在校生的学风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为了增加调查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避免学生对调查问卷持排斥态度而失去调查意义,本次调查工作以班会形式进行,先通过相互交流,带动大家的积极性,确保让同学们按自己的真实想法填写调查问卷。
本次调查问卷共有253人参与,回收有效答卷253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其中,男生120人,占47.4%;女生133人,占52.6%。具有农村户籍的学生有198人,占78.2%;拥有城市户籍的学生有55人,占21.8%。其中学生干部105人,占38.7%;普通学生155人,占61.3%。基于以上数据,本次调查对象的性别比例和生源地比例等基本均符合学校整体情况,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学生自身因素对学风建设的影响
2.1生源地因素
为了研究学生生源地对学风建设的影响,调查问卷中把生源地和就业意向分为三类:大城市、中小城市以及农村。由调查结果可知,辽宁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学生来自农村的占78.2%,大城市占5.2%,中小城市占16.6%。就业意向分布偏远农村占6.4%,大城市占35.4%,中小城市占58.2%。因此,将近95%的学生就业意向去个大中小城市,而生源地来自农村的学生超过70%不愿意再回农村就业。在调查现场,通过与同学交流,来自农村的学生中有将近35%的人在填报志愿时对所选专业不了解或知之甚少,并单纯的认为只要成为一名大学生,就能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生活。根据调查结果,经过对自己专业的了解,仅有19.6%的同学表示对所学专业感兴趣,超过80%的同学表示对自己的专业无明显兴趣或不感兴趣。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学生发现上大学和自己所想的并不一致,从而在心理上产生了厌学情绪,导致学习目标不明确等一系列问题。加之通过学习对自己专业的进一步了解,发现所学知识和报考此专业的所想并不一样,进一步增加了厌学情绪,从而导致不良学风的出现。
2.2学习习惯
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是改善学风的关键途径,为了进一步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对学风建设的影响,在调查问卷中,通过如何看待旷课现象、如何看待作弊现象以及是否制定学习计划等三个方面进行调查。
2.2.1旷课现象
为研究学生旷课对学风建设的影响,设置4种情况进一步了解同学们对旷课的态度,见表1。由调查结果,可知,38.2%的同学们对旷课持明显的反对态度,不到10%的学生有明确逃课倾向,53.9%的同学对旷课的态度不明确。可见,当今大学生对获取只是有自己明确的想法,有时会和学校的政策有所出入。综合而言,课上获取仍然是最有效的途径。
2.2.2考试作弊态度
为研究考试作弊对学风建设的影响,设置4种情况进一步了解同学们对考试作弊的态度,见表2。由调差结果可知,50.3%的同学们对考试作弊持明显的反对态度,42.%的同学表示不可取,
但可以理解,通过现场交流,主要是因为荣誉感的驱使和担心挂科,加上有时候考场监考力度不大造成的。但仍有大约7.1%的同学对考试作弊无所谓或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现象,这是一种不良的想法,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学风的下滑。所以,针对此类现象应及时解决。
2.2.3制定学习计划
为研究学生是否制定学习计划对学风建设的影响,设置4种情况进一步了解同学们对制定学习计划的态度,见表3。由调查结果可知,偶尔制定学习计划的占比最多,约51.6%,而经常制定学习计划的仅占19%。众所周知,合理的制定学习计划是拥有良好学风的前提条件,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基石。因此,为了加强学风建设,应鼓励广大同学们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
2.3课余时间分配
为了研究当代大学生对课余时间的分配问题,设置4种情况进一步了解同学们对自习时间的态度,见表4。对其每周用于自习的时间进行调查,由调查结果可知,每周坚持自习5天以上的同学占比11%左右,每周坚持自习3-4天或1-2天的同学占比约42%和43%左右。从不自习的仅占3.5%左右。因此,平均来说,每周上自习的平均时间为3天左右,整体来说偏低。为了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应建议同学们适当加强上自习的时间。
3.结论
随着时代的进步,需要进一步提升学风建设进而紧跟时代潮流。基于上述研究,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风建设:
1)就业指导。学校可针对、应加强同学们对就业方面的认知,让同学们了解自己未来的工作去向和明确自己的就业目标。
2)职业规划。学校可开设高层次学术报告会,一方面让同学们接触高层次人才,汲取在工作和学习上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让同学们找到自己的正确定位,明确自己的人生奋斗方向。基于此,提升同学们对学习的热情,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学风建设。
3)科技竞赛。学校可加大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竞赛的宣传工作,同时学校应有对应校内选拔赛事,进一步调动同学们参加科技竞赛的热情,进一步提升校园整体学术氛围,进而营造良好的学风。
[参考文献]
[1]陆扬.工科类院校学风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J].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2018,8:11-13.
[2]徐学彬.大学生学风情况调查数据分析[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6):239-240.
[3]王吉秀,王玉敏,祖艳群,等.大学生学风情况调查数据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2017,11(1): 92-96.
[4]李晓诗,王嘉莹,罗军.高校学风建设调查分析报告-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科技创业,2017, 1: 89-92.
[5]吴建清.新时期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困境与对策[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3(1):216-219.
[6]周辉.当前大学生学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石油大学(社会科学版),2015,31(3):109-112.
(作者单位:辽宁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辽宁 鞍山 114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