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山
摘 要:立足乡村振兴的大背景,做好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健全农村幼儿教师保障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保育教育质量,从而实现农村学前教育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策略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必须把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作为振兴乡村的重要内容。教育是强农村之根本,实现农村幼有所育,学有所教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础,优质的农村学前教育解决村民基本需求和后顾之忧,为乡村振兴培养建设生力军,乡村振兴必需将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放到突出位置。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必然要求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构想,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解决乡村发展落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困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在教育,乡村教育滞后已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优化乡村教育条件,才能够让农民在乡安居乐业,才能阻断代际贫困。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背景下来研究探索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策略,与国家战略宏观因素吻合,振兴农村学前教育是振兴乡村的必然途径。
(二)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趋势
国家三年学前行动计划的实施改善了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入园率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学前教育的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突出表现在农村幼儿园现代化程度低、基础设施差、城乡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不多、管理理念不先进、教师素质有待提高。发展好农村学前教育,必需提高农村幼儿园办学水平,完善农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建设,创建“宜居农村”需要优质的幼儿园,使农村每一个幼儿都享受到公平、普惠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立足乡村振兴的大背景,做好幼儿园布局规划、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引导好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向乡村流动,鼓励社会力量在乡村举办优质学前教育教育,从而实现农村学前教育振兴,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趋势。
二、农村学前教育的问题和困境——以山东省C县为例
(一)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山东省C县通过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农村学前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毛入学率达到 95.7%,每个乡镇至少设立了一所中心幼儿园,农村学前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得到了相应的改善。但学前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无法得到法律上的根本保障,导致山东省C县农村学前教育资源不均衡配置,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存在重硬设施建设,轻环境建设的问题,镇中心和村级幼儿园基础建设差距大,公办、民办发展失衡,民办幼儿园占比过大。乡镇中心幼儿园办学条件普遍提高,资源配备充足,硬件设施完善。教学资源普遍向镇中心幼儿园倾斜,导致村级幼儿园和教学点教学资源不足,镇和村两级学前教育发展差距大,乡村幼儿无法享受优质的普惠性学前教育。
(二)幼教队伍专业化程度有待加强
农村学前教师队伍仍然薄弱,教师编制覆盖率低,2019年C县农村学前教育专任教师在编仅占总数的14.3%;学历结构不合理,低学历过高,32.32%的教师是中专及以下学历;农村幼儿教师中无职称人数较多且结构不合理,“没有职称”的占64%,获得幼教高级职称的教师仅占总数的3.45%;教龄较短,教师整体呈现年轻化,存在着幼儿教师流失现象,32%的教师是一年以下的教学年龄,43%的教师不足五年的教学年龄,20-25 岁教师占45.7%;无何资格证书的教师占16.3%,获得幼儿教师资格证者占总人数的 68.3%,6.52%的教师拥有小学教师资格;农村幼儿教师培训覆盖率不广,培训质量不高,乡村教学点教师和无编教师培训机会少,培训资源分配不均,有43.51%的教师没有外出培训的机会。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不仅影响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更影响整个农村的经济状况的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关键是建立高素质、专业性强的师资队伍。
(三)农村幼儿园保教质量有待提高
教育部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中强调,幼儿园保育与教育应遵循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坚决纠正“小学化”倾向。 在调查的农村幼儿园中,镇中心幼儿园有充足的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玩教具、游戏材料,区角布置合理,环创适合儿童身心发展,课程内容包含五大领域,活动形式以游戏为主,“小学化”倾向得到纠正,并建设游戏化课程;村办幼儿园和教学点,游戏活动较少,发现“小学化”现象存在。村办幼儿园和教学点资金不足无法购买玩教具,同时教师专业能力不足,无法将游戏融入课程,家长教育观念落后强烈要求幼儿园教授小学知识。只有实现经费保障,提高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改變家长教育观念,农村学前教育质量才能真正的提高。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策略
(一)理顺地方政府管理体制,落实发展学前教育责任
落实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建立镇政府负责本辖区学前教育发展工作机制。镇政府统一领导、中心校主管、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政府发挥在学前教育统筹规划、资源配置、投入保障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农村社区和农村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鼓励社区、村集体和企事业单位等基层组织参与发展学前教育。
(二)健全政府投入机制,完善学前教育资助体系
完善地方政府投入机制,将农村公办幼儿园全部纳入财政保障范围,重点保障幼儿园基本建设、公办幼儿园教师工资及社会保险、幼儿园运转、师资培训、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等。同时要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对村幼儿园和教学点进行建设及提升。提高农村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用于农村学前教育人员经费、保育教育业务和后勤服务等运转支出。完善农村学前教育资助体系,落实学前教育政府助学金政策,逐步提高资助标准,扩大资助比例。对孤儿、残疾儿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儿童、农村低保家庭儿童免收保教费。
(三)健全农村幼儿教师保障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按照公办幼儿园编制标准,充分挖掘现有编制资源,加大公办幼儿园教师增编力度。建立幼儿园教师补充长效机制,在编教师人数配备不足部分,参照公办幼儿园编制标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配齐聘任制教师。民办幼儿园参照公办幼儿园编制标准配足配齐教职工,并实行自主聘用、合同管理。用人单位依法保障公办及公办性质幼儿园非在编教师和民办幼儿园教师工资发放,确保基本工资不低于全市城镇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研究制定解决农村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待遇,妥善解决非在编教师养老问题。监督辖区内的民办幼儿园依法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严格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新聘教师要具备专科及以上学历,具备幼儿园教师资格,保育员必须具有保育员资格。加强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每年设立专项培训经费,建立幼儿园园长、教师和保育员全员培训长效机制,提升幼儿园教师科学保教能力。
(四)完善督导评价机制,提高保育教育质量
建立完善农村幼儿园办园行为和保教质量单独评估体系,对所有幼儿园进行等级认定和分类管理。建立农村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参照社区管理分工,对责任区幼儿园开展经常性督导。深入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式,完善幼小衔接课程,促进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有机衔接,小学实施“零起点”教育,坚决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大力推进家园共育,指导幼儿园全面建立家长委员会,强化家长参与和监督管理,形成教育合力。
[参考文献]
[1]吴佳莉.提升农村学前教育品质 促进美丽乡村发展[J].教育研究 ,2018(7).
[2]焦后海,韩露,柴然.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思考[J].教育导刊,2018(5) .
本研究为2018年度山东省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编号2018JXY3069)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山东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策略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青岛滨海学院,山东 青岛 266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