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竹强 (三亚市中医院放射科,海南 三亚 572000)
临床中间皮瘤分为腹膜间皮瘤和胸膜间皮瘤,胸膜间皮瘤属于原发性肿瘤多为良性,弥漫性较少。但近年来随着老龄化及社会的不断发展,胸腹膜间皮瘤发病率呈显著性升高,患此疾病者多为老年人,且经临床确诊后均为恶性胸腹膜间皮瘤〔1〕。临床证实导致恶性胸腹膜间皮瘤发病的主要因素为石棉长期暴露造成发病率升高,且此比例明显高于石棉未暴露者,慢性炎症刺激、放射性物质、亚硝胺及猿病毒感染等均有可能引起恶性胸腹膜间皮瘤的发生〔2〕。早期恶性胸腹膜间皮瘤未发病时无任何症状,临床诊断中极易造成误诊,因此结合影像学检查治疗极为重要〔3〕。本文中恶性胸腹膜间皮瘤老年患者分别采用CT与磁共振成像(MRI)进行临床诊断,结合影像结果制定治疗方案,并比较两种不同检查方法制定的临床治疗方案。
1.1临床资料 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经三亚市中医院确诊为恶性胸腹膜间皮瘤的老年患者24例,根据不同检查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例,纳入者均经病理组织学和细胞学确诊。实验组中男7例,女5例,年龄56~78岁,平均(66.13±2.18)岁,恶性腹膜间皮瘤3例,恶性胸膜间皮瘤9例;对照组男9例,女3例,年龄57~79岁,平均(66.32±2.17)岁,恶性胸膜间皮瘤8例,恶性腹膜间皮瘤4例。两组年龄、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基本情况对比
1.2方法 所有患者行CT检查,具体方法如下:采用螺旋CT,层后为2.5 mm,重建间隔为0.6 mm,管电压为120 kV,电流为200 mA。
在进行CT检查后,患者均行MRI,具体方法如下:采用磁共振(MR)诊断仪对患者进行检查,采用体部线圈,T1加权像(T1WI)(500~900 ms/10~40 ms)采用了心电门控、SE序列、矩阵192×512或256×512、4次激法、视野(FOV)30~50 cm及半傅立叶转换技术,层厚定为5~8 mm,层间距为1~2 mm,对于轴面、矢面及冠状面的图像进行获取。T2加权像(T2WI)则采用了快速自旋回波序列进行扫描(3 000~7 000 ms/90~120 ms,回波链为8~25,矩阵为192×256或160×256),患者均采用静脉注射(Gd-DTPA 0.2 ml/kg,在静脉注射后,行增强T1WI。实验组根据MRI影像学诊断结果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对照组根据CT进行制定治疗方案。
1.3观察指标 比较CT与MRI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应用意义,并分析两组患者经两种不同方案制定的治疗方案有效率。治疗效果评定标准: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病症得到缓解,胸膜或腹膜钙化及增生均明显减轻;有效:患者经治疗后病症得到部分缓解,胸膜或腹膜钙化及增生等较治疗前减轻;无效:患者经治疗后病症无明显改善,且存在恶化。患者存活时间根据组织学死亡(d-d)和症状死亡(s-d)进行评定。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4.0软件行t、χ2检验。
2.1MRI与CT在老年恶性胸腹膜间皮瘤中的应用效果 MRI对恶性胸腹膜间皮瘤中的钙化情况检出率明显低于CT,但其钙化形态及淋巴结和膜增厚情况明显优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
CT影像显示,左隔胸膜 明显增厚,左隔角消失,但是关于是否有膈肌破坏难以确定
MRI扫描像显示,左隔胸膜增厚情况显著,左膈肌破坏,肿瘤组织侵入了膈下及肝上缘(箭头所示)
经CT扫描,右隔胸膜的增厚情况明显,并且伴有积液,不能够排除外膈肌破坏
MRI扫描像显示,右侧胸腔有弥漫性胸腔增厚,且呈不规则结节状,右隔胸腔增厚明显,且伴有积液,右隔肌完整
2.217例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CT、MRI发现及MR信号特点 MR信号特点见表2。两种检查所得到的影像学指标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7例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CT、MRI检查结果及MR信号特点 两种检查所得到的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MR信号特点见表5。
表2 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MR信号特点 (n,n=17)
表3 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CT及MRI表现〔n(%),n=17〕
表4 恶性腹膜间皮瘤患者CT及MRI表现〔n(%),n=7〕
表5 恶性腹膜间皮瘤患者MR信号特点〔n,n=7〕
2.4两组临床疗效及预后比较 实验组显效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6。实验组患者存活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7。
表6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n,n=12)
表7 两组预后比较个月,n=12〕
据相关调查显示,每100万人群中有5~8例患有恶性胸腹膜间皮瘤,属于临床上罕见肿瘤,其发病原因为间皮或向间皮细胞分化的间皮瘤细胞〔4~6〕。恶性胸腹膜间皮瘤在临床上常见的发病人群为中老年人,是一种能够致命的恶性肿瘤,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恶性胸腹膜间皮瘤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7~10〕。早期胸腹膜间皮瘤未发病期间不具备任何临床特征,但患者常伴有胸闷、腹痛及腹胀等情况,临床中极易误诊,从而导致患者未能及时就诊造成病情加重,形成恶性胸腹膜间皮瘤〔11~13〕。有研究〔14〕表明,恶性胸腹膜间皮瘤在经细胞学与影像学诊断率仅为50%,此疾病在术前诊断极为困难。近年来有学者〔15〕指出,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可提高恶性胸腹膜间皮瘤的诊断率,但仍需影像学配合才能确诊。
临床中恶性胸腹膜间皮瘤多应用CT进行检查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制定治疗方案。临床显示,MRI也可应用与恶性胸腹膜间皮瘤的诊断中,且效果明显优于CT方法。
综上,依据MRI影像学制定的临床治疗方案可有效增加患者生存率,提高患者预后,MRI应用在恶性胸腹膜间皮瘤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且此方法还可清晰观察到患者间皮瘤具体形态,为临床医师进一步治疗提供了有利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