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暐
摘 要:本文主要基于地铁折返道岔故障处理时行车控制,重点就是介绍了出现道岔故障时行车的组织任务,地铁近几年来在我国的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已经成为了我们国家主要的交通系统,不仅有效的缓解了交通方面的压力,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但是在发生折返道岔故障时,地铁的运营质量和效率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对于这方面应该加强重视,来确保地铁运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地铁折返;道岔故障;处理原则;行车组织
道岔是地铁运行中的非常重要的设备,主要起到的作用就是协助列车的转线,但是地铁运营的过程非常容易收到道岔的影响,一方面就是该设备本身就非常的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出现各种故障,会阻碍地铁的折返工作的顺利运营,因此在这方面应该加大研究与开发的力度,提高地铁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方便人们的出行。
1 地铁折返道岔故障的处理原则
为了保障地铁在出行的过程中能够保证安全高效率的出行,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遵循的一定的原则,如下图所示:
地铁折返道岔故障处理原则如图1。
在遇到相关的问题时,首先就是要先疏散人群,确保大家的生命健康安全,其次就是在危险系数不是太大的情况下可以先保证线路通车的同时去进行抓紧的抢修,避免影响地铁的正常运行。工作人员在这方面应该进行明确的分工,一旦出现了故障应该在第一时间采取抢救措施,保证乘客的安全以及地铁的运行效益。总之,乘客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在保证乘客安全的情况下才可以尝试实施别的计划,通过小交路运营的方式可以有效的缓解地铁的运输压力,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启动应急公交斑驳,同样可以起到缓解地铁运输压力的效果,对于列车的故障维修,一定要在保护好乘客安全的同时来进行维修,情况允许的话可以维修与救人同时进行,以上就是对于地铁折返道岔故障处理的基本原则,但是我国对于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后续的研究和开发上还应该继续加大力度,为地铁的安全顺利运行提供更有效的保障,为社会增加更多利益。
2 地铁道岔路故障处理时的行车组织策略
地铁道岔路故障处理时的行车组织策略如图2。
2.1 做好指挥调度工作
当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地铁折返道岔路发生故障时,首先指挥中心应该临危不乱,在第一时间拿出抢救的方案和措施,因此指挥和控制中心应该的故障发生前就有充足的准备,包括对于不同故障的应对方法,以及在进行补救时需要用到的工具和设备都应该提前准备好,避免在故障发生时出现混乱的现象,控制中心主要需要做的事情可以分为以下几点:首先就是对于故障信息进行接收,并将该信息在整个地铁部门内进行传达,减少对于其他人和其他方面的影响,其次就是应该将故障列车的具体时间与具体位置及时的传达下去,以便于其他线路的地铁车辆进行及时的调度,然后就要根据故障发生的实际情况来给出最佳的解决方案,给驾驶人员提供最佳的折返方式,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手摇道岔在组织列车进行折返时,控制中心同时还需要格外注意车站内部的行车调度,避免增加维修的难度,最后的阶段就是在故障消除之后及时的注销抢修作业票,然后重新来确定各个站点的发车时间和具体的车次的信息,然后将故障信息整理好进行备案,当下次出现类似的故障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拿出来作为参考。
2.2 各部门人员各司其职
地铁折返道岔故障处理与行车组织涉及的部门与工作人员较多,只有大家都在突发情况面前临危不乱,各自做好自己的工作,才能够最快的将故障处理掉,从而保证地铁的运行效率与乘客的生命健康安全。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各部门人员一定要加强沟通与交流,根据控制中心的指令与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做出准确的判断,这样才可以最快的解决问题,除此之外,相关的工作人员还应该配合指挥中心来积极完成故障的处理和运行测试工作,信号室是地铁运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门,主要职责是接收调度命令后手动改变道岔方向,确保列车能顺利完成折返操作。此外,信号室还需时刻关注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避免具体工作中出现危险。驾驶人员发现信号灯不能正常工作需及时报告,根据行车组织方案调整车速与车距。
2.3 优化行车组织方案
行车组织方案是处理地铁折返道岔故障的主要前提和基础性的方案,因此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从多种方案中找出最适合的一种来进行补救,相关的地铁工作和管理人员也应该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然后这样才可以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及时止损,并且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随机应变,来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3 小结
综上所述,对于地铁折返道岔故障时的行车组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其也直接对于行车的稳定性和高效性有着影响,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都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经验和能力,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能够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并且能够拿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将这类故障对于人们和社会的影响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衛妍.基于道岔故障变更进路处置方案的研究[J].科技视界,2019(15):170-171.
[2]张亚兰,赵留杰,张明锋等.折返道岔故障情况下行车组织方案的探讨[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9(03):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