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鹏 赵春侠
为了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进行了课程建设,提出了“艺术+”课程体系概念,阐述了艺术课程的教学目的,“艺术+”课程体系建设的意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体系构建路径,期望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课程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两类,其中,公共基础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等,专业课程包括儿童舞蹈、钢琴、儿歌、钢笔字、普通话、简笔画等,如果这些基本功不扎实很难做好幼儿园教育工作,但是,根据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用人单位的调查可知,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专业基础不扎实,不能体现高职“职业性”特点,因此需要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建设,提出了“艺术+”课程体系概念。
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提升关键为高素质的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国内外的教学实践均表明,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决定了学前教育的质量,因此,为了保证我国学前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和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必须注重我国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建设,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基础,故为了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艺术+”的课程体系概念,课程体系是指同一专业中根据门类顺序对不同课程进行排序,而“艺术+”的课程体系即根据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按照门类顺序安排艺术课程教学课时,课程体系承载着教学培养目标,体现了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艺术+”的课程体系是在“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基础上做出的理论延伸,内在吸取了“职业技能化”的人才培养理念,并且从优质学前教育角度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具体涵义如下:一是,“艺术+”的课程体系包括舞蹈课程,钢琴课程,声乐课程,绘画课程,手工课程,奥尔夫音乐游戏课程;二是,从专业技能角度出发,通过一系列的艺术课程,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弹、调、说、唱能力。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一直重视“艺术+”课程体系的探索,“艺术+”课程体系包括舞蹈课程,钢琴课程,声乐课程,绘画课程,手工课程,奥尔夫音乐游戏课程,其教学目的如下:
(1)舞蹈课程教学目的。舞蹈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实践性较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掌握幼儿专业的舞蹈课程和训练方法、掌握舞蹈的基本理论、幼儿舞编创等,提高他们的舞蹈素养水平,组织幼儿开展教学,为他们今后的幼儿舞蹈教学奠定基础。
(2)钢琴课程教学目的。钢琴教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专业技能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掌握基本的钢琴弹奏知识和技能技能,使他们具备幼儿歌舞伴奏和编配幼儿歌曲伴奏的能力,顺利完成幼儿的音乐教育活动。
(3)声乐课程教学目的。声乐课程教学主要是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掌握歌唱知识,学生基本的歌唱技能,懂得如何利用气息科学发声,感知歌曲中包含的艺术情感,实现有感情的进行声乐课程教学。
(4)绘画课程教学目的。绘画课程是一门美术教育理论课程,主要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素质,如美术欣赏能力、基础素描知识、色彩基础知识、简单色彩绘画能力、幼儿简笔画等,并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掌握幼儿美术活动的规律和基本教育策略。
(5)手工课程教学目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主要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创造力,掌握手工制作课的基本内容,能够自制手工教学教具、变废为宝的能力(利用废纸折垃圾袋、用瓜子壳制定各种图案等),了解手工制作与学前儿童教育的关系。
(6)奥尔夫音乐游戏课程教学目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通过奥尔夫音乐游戏课程的学习,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乐感,让他们了解奥尔夫的音乐活动及音乐教育思想,掌握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和原理,能够设计相关的幼儿教学活动,编创幼儿奥尔夫音乐游戏教学案例。
3.1 明确课程指导思想
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幼儿教师,幼儿教师面对的处于3-6岁的学龄前儿童,这些儿童的教育更加注重音乐、钢琴、美术、手工、游戏等教育,当前开展的学前专业课程对于音乐、手工等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而“艺术+”课程体系设置明确了该专业的课程教育指导思想,提升了艺术课程的重要性。
3.2 适应社会人才需求,拓宽就业渠道
“艺术+”课程体系的设置满足于当前学前教育领域的舞蹈、钢琴、声乐、绘画、手工、奥尔夫音乐游戏等艺术化、专业化的人才需求,凸显出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同时也体现了高职学前课程的人本性。艺术+课程体系培养下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更适应社会需求。就业更加方向更加广泛,可去幼儿园,也可以从事各方向的机构培训。如:钢琴课,以后可以去专门的钢琴教育机构做钢琴教师。
(1)构建高职学前教育“艺术+”课程体系的课程目标
学前教育的课程教学目标就是加强学生对于幼儿成长和发展特点的了解,使他们具有幼儿教师职业素养,加强他们对幼儿教育事业的热爱程度,其课程目标有两个维度,具体如下:第一,职业认知与职业道德目标,提高他们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素质、职业情感、道德行为水平。第二,职业知识技能目标,即艺术素养,定位于唱、弹、跳、画、手工等技能,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游戏活动组织能力和保育能力。
(2)选择构建高职学前教育“艺术+”课程体系的课程内容
高职学前课程内容的选择体现出一条主线,三大板块。主线为“艺术+”课程内容围绕职业素养要求选择。三大板块是指人文素质模块、职业基础模块、“艺术+”職业技能模块,其中人文素质模块主要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课程。职业基础模块设置《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婴幼卫生与保健》等课程。“艺术+”职业技能模块设置《乐理视唱练耳》、《儿童舞蹈与创编》、《钢琴与即兴伴奏》、《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学前儿童手工制作》等课程。三大板块紧密结合,层层推进。在这三大板块中,其中人文素质模块课时占16%,职业基础模块课时占32%,“艺术+”职业技能模块课时52%,这样的比例符合课程建设的原则和基本要求。职业基础模块、“艺术+”职业技能模块的课时包含相关课程的实践课时。
为了更好的开展“艺术+”课程教学,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为了适应多元化的人才培养需求,可以加强教材建设,如与幼儿教育行业联合开发《幼儿园美术活动》,针对课程需要,组织本教研室教师编写与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实训指导书等,以提高“艺术+”课程教学的实践性。
幼儿教育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该与时俱进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因此,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提出了“艺术+”课程体系概念,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同时体现出教学的艺术性,以满足于社会对学前教育人才的需求和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
本文系北京经贸职业学院校级课题,课题名称:学前教育特色专业建设。
(作者单位:北京经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