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高等农林院校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现状与优化

2020-06-12 11:40余亚亮向针刘笑冰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农林院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

余亚亮 向针 刘笑冰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给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战略机遇,也给高等农林院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最为基础、最为关键的任务,人才兴旺则是产业兴旺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因此,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要大量掌握农业先进科学技术,熟悉农业产业,勇于创新,敢于善于创业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该文通过对乡村振兴战略下高等农林院校本科教育的内在要求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进行梳理,分析了目前高等农林院校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了基于乡村振兴的农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优化意见。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林院校,人才培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提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党中央也将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一系列新的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规划(2018—2022)》提出梯次推进乡村振兴,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至2022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到2050年如期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1]。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明确指出[2]:“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是本,本科教育是根。”要求本科高等院校要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不断进行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优化。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发展中,尽管农林类的专业设置较早,给我国的农村和农业的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为我国的农村农业发展做出了较为卓越的贡献,但是目前的高等农林院校的招生和就业情况来看,形式并不乐观。高等农林院校的发展在于人培养模式的创新,需要对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与优化,来培养适合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性人才,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新鲜的血液。

乡村振兴战略给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战略机遇,也给高等农林院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3]。北京农学院构建大学生村官培育机制,为乡村振兴输送新型人才,李源潮同志批示:“北京农学院培养‘村官的经验很好,为新农村建设输送了新型人才。”浙江农林大学也紧密对接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浙江乃至全国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结合农林院校的优势与特色,在经管类人才培养上更加与时俱进,为社会培养出更有竞争性的人才,是值得探索的重要课题。

1 乡村振兴战略对高等农林本科院校教育的内在要求

高等农林人才的培育能有效促进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乡村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高等农林本科院校教育能够培育出一大批专业强、素质高的人才,助推乡村的产业和经济发展,传承乡村的文化和传统,优化乡村服务,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助力。

1.1 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农村产业兴旺 高等农林本科院校教育的人才面对的是生产的第一线,是乡村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决定乡村未来发展的方向。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最为基础、最为关键的任务,人才兴旺是产业兴旺的重要支撑和保障。现代农业已经从传统的粗放型开始转向高质量、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发展。传统的产业也开始逐渐向休闲、旅游等方向发展,拓展出更多的二三产业形态,农村传统农业的转变开始对从业者的素质和文化提出更高的要求,乡村产业振兴需要大学生出谋划策,创新农业发展形态,促进农村一二三產融合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人才需求的变化倒逼高等农林本科院校教育人才培养价值导向、人才培养规格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特别是要进一步提升农村从业人员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高知识含量的技术技能,带动劳动生产效率的提升,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符合时代要求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创新创业人才已经成为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农林类高校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依托培养人才,建设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其中的关键环节,是优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必要措施。

1.2 提升学生素质,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50%。乡村一直是我国最基本的国家治理单元,乡村治理体制不健全、不协调不仅会影响乡村的和谐发展,还会影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因此,促进乡村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保障,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当前,农村在社会治理和环境治理方面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大学师生参与乡村建设,将推动乡村干部乡村治理综合能力,提升其推动乡村振兴的领导力。现代乡村治理不只是对农民的常规管理和对农村秩序的常规维护,还包括民主决策、创造愿景、引领致富、开拓市场和进行自然、人文环境建设等诸多维度。农林类高校应尽快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开展素质教育,在传统授课方式的基础上多开展类似分组科研、头脑风暴讨论等,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授课过程。农林教育资源有限,因此,需加强高校间的合作交流,利用互联网开设线上课程,共享优质课程资源,将课堂授课与网络课程相结合,形成多元化的农林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现代乡村治理不只是对农民的常规管理和对农村秩序的常规维护,还包括民主决策、创造愿景、引领致富、开拓市场和进行自然、人文环境建设等诸多维度。鼓励大学师生参与乡村建设,将推动乡村干部乡村治理综合能力,提升其推动乡村振兴的领导力。

1.3 深入学生道德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3管齐下,采取符合农村特点的有效方式,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通过高等农林本科教育,为农村地区提供高素质人才,从而带动农村人口的精神文明素养与文化自觉,从根本上增强农村人口对乡村文化的认同,使他们在文化精神层面“有根”可寻,成为具有高度职业认同感、成就感与尊严感的新农民,实现从“工具人”向“价值人”的转变。深入学生的道德建设工程,挖掘传统道德教育资源,推进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推进诚信建设,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从精神层面来带动乡风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2 乡村振兴战略下高等农林院校本科教育的现状

2.1 教学投入 目前来说,高等农林院校本科教育的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整体上为提高农林院校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育经费的投入也得到大幅度的增加,教师的数量持续增加。目前我国高等农林院校本科教学的专业水平、师资队伍和学历层次都比较合理,高校每年招收的学生都较多,农林院校全日制在校生平均规模高于普通本科院校。虽然,高等农林院校本科教育的资金投入效果较好,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师生比例远远低于国际名校1∶5的比重[4]。而且,高等农林院校本科教学缺乏科学规范的农业信息,也缺少合适的实习和实验的固定基地,教师和学生的科研工作无法顺利的完成下去。

2.2 培养目标 高等农林院校的学科门类相对齐全,但工学专业普遍多于农学专业,工学专业成为农林院校的主体[5]。对于高等农林院校本科教学来说,该专业更加趋向于农村、农业和农民,为国家的农业活动提供新型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高度社会责任感、理念信念坚定、厚基础、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但是,我国高等农林院校本科教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内容不够丰富,导致学生“专业以内学的不精,专业以外的学不到”[6],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够明确,看似可以全面培养学生适应将来的社会需求,但实际上专业目标的不清晰,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失去了兴趣。

2.3 教学模式 随着国家对创新创业的大力提倡和鼓励,国内各本科院校纷纷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革高等教育模式,探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部分农林类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探索出了一些颇具特色的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立创新实验学院和右任书院,构建“国家—学校—学院”三级创新创业训练课程体系,针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实施导师制和弹性学分制,创新创业教育效果显著。但是在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中,很多高等农林院校本科教学的实践教学停留在学生校外实习和输送临时劳务人员的低层次上,造成相当一部分高等农林院校本科教学毕业生缺乏真正的就业能力,常出现“技不配位”的尴尬局面。乡村振兴的实现需要劳动者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因此,高等农林院校本科教学应以培养高层次实践型人才为主要目标。

3 乡村振兴战略下高等农林院校本科教育的优化

3.1 加大教学投入,提升农林院校教学质量 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要培养农林高校学生爱农、重农的思想,既要体现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主体地位,也要关注学校目标的确定和实现。以乡村振兴为背景下的教学改革,各级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优化服务,深入推进简政放权,真正做到 “管、办、评”的切割与分离,扩大农林高校办学自主权,强化农林高校办学主体地位;农林高校要进一步强化办学主体意识,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办学的能力,增强质量建设和农业特色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推进农林类高校内涵发展。高等农林本科院校在关注学生教育同时也需要注重提升教师数量及质量,不断加大资金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进行投入,完善学校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整体的科研水平,从而提升农林院校整体的教学质量。

3.2 产教融合,为乡村振兴提供高素质人才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而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因此,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要大量掌握农业先进科学技术、熟悉农业产业、勇于创新、敢于善于创业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只有大量勇于创新创业的农业人才扎根农村,发展农业产业,带动农村经济繁荣,才能真正实现持续的乡村振兴。国内高校农科高等教育是国家投入大量资源培养农业人才的教育事业。国家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大局出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大量創新创业型农业人才。通过产教融合模式,有利于校企研发成果转化、教师整体水平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激发、促进经济繁荣发展,为学生工读结合、勤工俭学创造条件,更好服务农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扶贫富民。要围绕立德树人来明晰学校的分类与定位,找准自身发展的 “生态位”,坚持特色化发展、多元化发展、区域化发展,避免量化指标的盲目攀比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趋同;重构富有时代内涵和教育意蕴的人才观、质量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尊重教师教学自由、学生学习自由,探索多样化和个性化培养,让农林类高校本科教育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臂膀,为伟大的中国梦提供绵薄之力。

3.3 教学方式灵活化,促进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互动,通过课堂教学老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在课堂中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接受程度。在课程的安排中,应当更加的多样化,让课程灵活多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教会学生如何将学会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来,将课堂上的知识和真实工作有机的结合。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出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过硬的学生,要加强多学科知识的理解与创新,强化理论与实际的创新联系,形成学生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工作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对待不同基础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提问,让班上的同学都可以参与进课堂教学,随时注意学生在课堂中情绪的变换,调整好课堂的节奏。农林高校本科教育要想培养出合格的优秀人才,还要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要打造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合作办学模式。要注重实习基地的建设,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接触到以后工作的环境,学习到课堂上学不到的工作法则,提前适应新的环境,促进学生的应变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鲁银梭.乡村振兴背景下高等农林院校的经管人才培养[J].高教学刊,2019(18):5-8.

[2]汪雪玲.创新本科教学管理促进本科教育改革——评《高校本科教育教学管理研究与进展》[J].新闻爱好者,2019(11):99-100.

[3]韩嵩,张宝歌.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探析———以辽宁省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8,20(05):116-120.

[4]杨红强,邬松涛,杨加猛,等.我国农林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维比较与改革创新[J].林业经济,2014,36(09):123-128.

[5]张海滨,姜璐,董维春.农林院校的现状、问题与特色——基于25所高校2016—2017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8(04):16-25.

[6]张梅,杨志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困境研究[J].学理论,2014(5):179-180.

(责编:王慧晴)

猜你喜欢
农林院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