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巨存
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哲学部分理论性较强,要帮助学生理解本部分内容,就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帮助学生从“是什么”和“为什么”向“如何做”转变。探究高校“原理”课程的理论联系实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原理”课程的动力,让“原理”课程真正成为高校大学生终生喜爱和终身受益的课程。
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程是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一,其哲学部分理论性较强,学生较难理解,高校“原理”课程教师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时应充分利用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在充分理解和讲解哲学理论的同时,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用所学理论来分析现实中发生的问题,进而用所学理论来分析国家大事和大政方针,真正做到活學活用,让“原理”课程真正成为一门实用的课程,成为大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
一、“原理”课程哲学部分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性
“原理”课程是高校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学生普遍兴趣不高,多数学生还反映“原理”课程知识点是高中已学内容,大学再学等于“煮剩饭”,没有多大意义。针对此问题,“原理”课程教师应努力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式,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育教学方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潜力,从根本上扭转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固有的封闭观念。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重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重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原理”课程的理论分析家事、国事和天下事的能力,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理论的固有思维模式,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理论的魅力,让理论在学生思想中生根发芽,激发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等教育阶段,“原理”课程重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原理”课程的获得感,让“原理”课程真正发挥其理论魅力,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想、学有所思、学有所感。
二、“原理”课程哲学部分理论联系实际的探索
(一)重视理论的作用
首先,坚持以学立身,强化理论武装。高校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的使命,应不断提升自身理论修养。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理论也随着世界的不断变化而发展和丰富,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时刻不忘提升理论修养。要给学生一瓢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其次,坚持以“实”为本,积极躬身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出真知。“原理”课程任课教师应积极钻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从根本上学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并且把学到的理论运用到生活中去,亲自躬耕实践。最后,重视理论的讲解。理论联系实际最重要的首先是理论,“原理”课程教师应重视理论的讲解。在讲到物质及其存在形态时,应着重给学生讲清楚物质的定义以及物质的共性和个性之间的关系;在讲解否定之否定规律时,应首先讲清楚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什么以及什么是辩证的否定观,让学生对基本的概念有深刻的理解;在讲解“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时”,首先应该讲解清楚什么是真理,什么是价值,在讲清楚基本概念的前提下讲述其辩证关系;在讲解什么是社会存在时,应该首先讲清楚社会存在由哪几部分组成等等。只有重视理论的讲解,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理论,才能进一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讲好理论、理解理论的真
谛,再联系实际,就可以事半功倍。
(二)赋予理论联系实际以时代感
理论联系实际应紧跟时代潮流,注重体现时代符号和时代价值理念。“原理”课程教师应养成关心政治、关注时事的习惯,跟随不断变化发展的国际国内形势来组织教学。在讲授“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时,可以联系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如“中国天眼——世界最大的望远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铁里程突破两万公里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物质决定意识,没有这些伟大成就的出现就没有我们脑海中一系列伟大成就的意识。在讲授“事物的变化发展”时,可以引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这一知识点,着重给学生讲授随着我国社会各方面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从变化发展的两对矛盾对比中引导学生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不断发展的客观世界。在讲授“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时,联系当前最热的“中美贸易摩擦”,给学生讲清楚中国和美国是一对矛盾共同体,合则两利分则两害,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什么是矛盾。在讲授“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时,可以给学生讲授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实践和不断奋斗的光辉岁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一金句来激励学生不断努力,不断奋斗,进一步让学生深刻明白实践的重要意义。在讲授“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时,着重给学生讲解四个自信中的“文化自信”,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魅力所在,坚定学生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心,增强学生不断学习文化知识的自豪感。
(三)贴近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理论联系实际
列举的事例如果远离学生实际,就会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原理”任课教师在讲授理论时,应贴近学生实际,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事例,调动学生学习理论和联系实际的兴趣和热情。在讲授“社会历史性”这个知识点时,可列举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例。如,给学生设置“你使用过的手机有哪些”这个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归纳总结,多数学生得出不同的时间段所使用的手机是不同的,最后得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不同的历史阶段使用的手机不同,从而让学生明白社会历史性的涵义,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讲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一知识点时,可以给学生列举“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事例。为了更加形象生动的让学生理解这一知识点,可以让学生亲自参与到这一实验中来,让学生在课堂上亲自演示不同重量的物体在同一高度下落这一实验,学生身体力行的实践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让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四)根据学科背景差异进行理论联系实际
“原理”课程是高等学校公共必修课,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存在差异。“原理”课程任课教师应该因班制宜,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理论联系实际。对于文理科不同专业的学生,应列举不同学科学生感兴趣和易理解的事例来组织教学。文理不同学科学生的关注焦点不同,讲解的理论深浅就应有所不同。如果任课教师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会使“原理”课程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五)調动学生学习理论和联系实际的热情
理论学习应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师可在课前一周布置作业,在讲“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知识点时,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其搜集一些关于“物质决定意识”的事例,搜集的事例可以写到作业纸上,上课讲到该知识点时,让学生以抢答的方式把课前搜集的事例分享给其他学生,没有机会分享事例的学生可把搜集到的事例交给老师,搜集事例和分享事例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奖励,这样既贯彻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调动了学生学习理论和联系实际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
(六)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讲解事例、分析理论可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理论,但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学到的理论来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生关心的四六级考试、考研、就业等问题,可以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进行分析。教师应告诉学生四六级考试和考研不是一朝一夕突击就能考过的,要更加注重量的积累,以促成质的飞跃;关于就业,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就业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通过努力一定可以找到满意的工作。“原理”任课教师在讲授理论和联系实际的过程中,要着重引导学生从“是什么”和“为什么”向“如何做”转变,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思维来认识和处理问题,不能只重视理论的记忆和掌握 ,轻视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理论联系实际应坚持适度原则
首先,“原理”课程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填鸭式和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不能只注重理论的讲解,忽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不能为了讲理论而讲理论,把理论与实际脱离开来,造成学生只学习理论而忽视了联系实际。其次,“原理”课程教师应避免只重联系实际但陷于联系实际难以自拔,使得学生满眼都是实际,这样既抓不住重点,又不能让学生很好地站在理论高度去把握实际。为了联系实际而联系实际,这种联系缺乏计划性、针对性、典型性,既忽视了学生概括归纳和演绎运用能力的培养,又忽视了理论的深度。
三、结语
理论联系实际,既要重视理论,又要联系实际,应做到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原理”课程哲学部分理论性较强,更加凸显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地位。只有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际的关系,才能发挥“原理”课程的基础性作用,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感受到理论的魅力,进而学习理论、使用理论、相信理论。
参考文献:
[1]卢刚.如何提高理工科高校“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72-74.
编辑∕宋博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