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有机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作为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进一步的深化研究而出现的,它本质上是一种“怀特海式的马克思主义”。有机马克思主义认为其能够弥补和更新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观点。事实上,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构想是站不住脚的。只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有效科学的丰富和补充,才是保持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关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有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科学性
一、有机马克思主义理论溯源
有机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作为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进一步的深化研究而出现的,它本质上是一种组装式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怀特海式的马克思主义”。这种作为发展新产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是借鉴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部分理论观点——特别是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论——旨在通过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引入怀特海过程哲学思想,来企图弥补和更新传统马克思主义未曾回答的社会问题或对相关社会问题给出更为直接的答案。有机马克思主义认为“现代性价值体系的固有缺陷造成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实践的一系列困境”[1]。要解决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首先就要建构新的“整体有机论”的指导思想。这种“整体有机论”既包括了马克思政治经济批判和唯物史观中的重要观点,也把怀特海过程哲学思想纳入到自己范畴内,目的就在于对现代性的哲学基础理念进行彻底的批判。代表人物柯布认为这种后现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立足于现代科学和经济文化制度,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出路。
有机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代表人物菲利普·亨廷顿指出,自由竞争创造的巨大财富积累及造成的严重生态危机都是现代化的结果,二者不可调和的矛盾把资本主义制度缺陷暴露无遗,想要继续维持世界市场繁荣只能把现代化的生产危机转移到全世界。但是,无论怎么进行资源调整和制度构建,资本生产的内部矛盾已经走向公开化——从人类社会发展到了自然世界——现实的灾难对抽象的现代机械论和个人主义思维方式提出了质疑和挑战。从结果论上看,正是这种机械主义世界观导致人在与自然界相处过程中将自然摆在了完全对立的位置上。
因此有机马克思主义是作为解构资本主义现代化理论出场的,根据后现代世界发展诉求对“工业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资本主义“后现代”语境进行耦合和重构,把马克思主义的视角重置于生态文明的方向。
二、對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构的科学评价
有机马克思主义认为当前需要构建的是一种具有建设性意义的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局限于抽象科学、纯粹理想或解构的马克思主义。这种建设性是和现实性密不可分的:超越理论建构的幻想,符合具体的社会实践和状况,要紧密地与地方、省级和国家政府结合在一起,成为一种“政府管理的艺术”。打通过去的历史基础和通往未来道路的壁垒,提供一种指导我们正确应对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
从其著作和论述中可以看出,有机马克思主义者仍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但是在现代性批判的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传统观点进行了所谓的“修正和改良”。
对于是否有必要继续坚持决定论的历史观,有机马克思主义给出了否定的判断,认为在历史观上的决定论只有宏观层面才能解释得通,而在工业化发展的后期,抓住微观层面的变化因素才有探索社会发展真相的可能性。历史发展的唯一规律就是不断变化。
有机马克思主义认为过去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多程度上是作为哲学话语体系而存在的[2],这种表达路径和角色特征使得经典马克思主义专注于乌托邦式的社会革命,忽视现存政治体制和社会智慧的合理性因素。这种以解构和革命为核心的方式来构建新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的逻辑,使得经典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一系列无法完成的社会理想,最终结果却是将经典马克思主义变成了一种纯粹的批判理论,而不是一种可以落实到具体的实用政策。因此,有机马克思主义批判这种忽视现实组成要素转而走向抽象的、理想化的激进行为。在有机马克思主义看来,提出全球资本主义导致我们逐渐走向危机,只是一种激进的、理想化的变革方式,而不是在现今条件下我们急需付诸于实践的具体行动。
所以在未来社会制度构想上,有机马克思主义采取了更实用主义的立场,既不满足于存在巨大社会阶层差异的现状,又不同于乌托邦的社会构想。有机马克思主义者提出,要注重具体文化条件对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影响,要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和特定文明、历史及民族精神耦合。不抓住文化因素在具体政治运动中的积极作用,就只能停留在宏观的层面上批判全球资本主义,没有办法深入到微观和实践层面对理论进行有效的应用和发展。它主张一种文化嵌入式的马克思主义[3],看重历史和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实践中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
有机马克思主义指出:在每一个具体案例中,马克思主义都会以一种新的方式被应用,这种调整后的马克思主义能够充分汲取所在国家文化宗教状况中的营养与生机。只有认识到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具体实践过程中的重要性,才能够真正了解有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作为后现代主义的有机马克思主义具有高度的文化敏感性,只有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才能建设一个公正、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同时也正是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才能得到更好的推动发展。有机马克思主义相信,中国已经做好了准备充分的认识了马克思主义建设性后现代维度,中国会在纠正现代主义偏见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形成一个新的理解。[4]
有机马克思主义反对用哲学性的马克思主义话语来指导社会实践,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真正精髓都是在对经济制度和资本生产的实证研究中。人类改造自然世界的过程同样也是阶级斗争的过程。自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的背景与舞台,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批判对象,通过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把马克思主义的视野及语境延展到人类社会以外的自然社会中。也就是用“亦此亦彼”的解决方案代替“非此即彼”的旧观念,形成一个开放性的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范式。[5]
实际上,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构想是站不住脚的,学术界对其批评也是非常深刻的。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立论基础存在明显的漏洞。有机马克思主义根本就是把自然唯物主义的庸俗观点强加给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认为马克思没有专门针对生态文明的理论就是制造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6]这是典型的带有宗教色彩的不可知论的研究思路。事实上,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并不是有机马克思主义所说的不讲过程和发展的机械唯物主义,马克思本人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的分析得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规律可以被把握,这是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实践当中总结出来的,这种实践不仅包括社会实践也包括了自然科学研究。这是具有科学意义的唯物主义历史决定论,而不是头脑中的幻想,更不是哲学家的一厢情愿。
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强调了经济基础的重要作用,但是不能和“经济决定论”简单地画上等号。恩格斯在答复布洛赫的书信中就明确指出“经济状况是基础,但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政治的、法律的和哲学的理论,宗教的观点”[7]。有机马克思主义提出,马克思忽视了文化等其他社会因素对社会发展状况和社会制度的影响更是无稽之谈。不能因为马克思没有对文化等社会因素进行专题讨论,形成文本性的结论,就可以武断的做出臆断。恰恰相反,马克思无论是在《共产党宣言》还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都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给予了充分的科学考量,在认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积极作用下,又具体的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矛盾,用世界文化和世界民族的观点充分验证了资本主义异化生产劳动的根本缺陷。马克思对文化、商业等社会因素的探讨从来都是和批判资本逻辑紧密联系的。同样关键的是,离开资本增殖的现实去单独讨论文化等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根本就是唯心主义的徒劳无功。这一点,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已经给出明确的结论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8]。
有机马克思主义不去真实的考察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不去探讨马克思分析历史发展规律的基本理论,而是通过否定的方式把马克思主义贬低为自然唯物主义,甚至直接忽略马克思主义最基础的普遍联系观点,用嫁接的方法把怀特海过程哲学作为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点,反倒表明了其对马克思主义的偏见和极端无知[9]。
三、继续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时代精神的理论表达。但是,时代也是变化的,这个变化的依据既受到总的时代主题会发生更迭的影响,也和马克思主义指导革命、建设及改革的具体历史条件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在认识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要做到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不变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观察研究历史的基本立场和方法论,变化的是根据现实条件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有效科学的丰富和补充。而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有效科学的丰富和补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保持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过程: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科学理论的支撑是前提条件;在实践中检验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是保持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必要过程;坚持人民群众的普遍利益则是体现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落脚点。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原则就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产生根源来理解事物”[10]。马克思恩格斯在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重新恢复了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的指导原则,发现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构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體系。从这一角度上看,就是通过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来阐述马克思主义具有生命力的源委。
要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要把握社会实践材料,让理论在社会历史中汲取营养。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必要条件就是在科学的大发现,这里既包括自然科学的进展,也包括社会科学的进步。在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启示下,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哲学的科学改造,第一次让哲学回到现实的土壤中,科学的回答了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确定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马克思在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中探索历史发展的真实动力和社会体制的内在秘密,逐步形成了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但是,马克思主义并不停步于此,辩证法的批判精神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永远是一个不断上升发展的过程。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同时,也是检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随着社会主义革命从欧洲转向东方,马克思主义不断得到深化和丰富。特别是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马克思主义的生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相伴相生,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
要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要坚持辩证思维的批判精神,通过革命实践进行理论的自我更新。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原则是和辩证方法论紧密相连的,坚持辩证思维的批判精神,就是要贯彻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在社会革命中逐步成型的,也是伴随着社会实践的逐步深入进行自我更新。坚持实践的观点,就是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实践原则。这一点毛泽东在理论和实践上作了非常完整的论述和实施: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里面,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调查确定了中国革命的主体力量是广大农民群众;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毛泽东创造性的回答了“调查”和解决工作作风的问题;在《实践论》中,更是系统梳理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提出了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这是在理论性和现实性双重维度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科学补充。
在历史发展的新时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要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来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社会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辩证的认识社会主义建设中相互关联有机联系的矛盾的各个方面,从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角度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要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要把人民的观点贯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全部发展过程中。人民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的观点,就是坚持从人民立场来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就是坚持普遍利益和共同价值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建设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事业,国家发展过程也是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结果的过程。”[11]
因此,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结合到一起。从中国革命的路径表征上看,坚持人民性的观点就是坚持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劳动群众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从新中国建设的现实诉求上看,坚持人民性的观点,就是落实共同富裕的社会要求。坚持共同富裕的人民立场和观点,就是要破除地理限制带来的贫富差距和发展不均衡,在社会整体层面上实现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上看,坚持人民性的观点,就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思路,协调区域性发展速度和社会总体增长之间的差距,把人民美好生活的愿望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性的成就中,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内部形成趋整体性的社会合力,推动伟大事业逐步落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王雨辰.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评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12:80-90+158
[2][3][4][5][美]菲利普·克莱顿、贾斯汀·海因泽克著、孟献丽等译.有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66、76、88、172
[6]卜祥记、周巧.对“有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念的质疑[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5.6:6-14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1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0
[9]汪信砚.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质[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3(02):5-11+197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9
[11]《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44
作者简介:
张伟(1993--)男,汉族,安徽合肥人,中共遵义市委党校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