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差异化阶段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0-06-12 03:04王青青
黑龙江医药 2020年5期
关键词:围术直肠癌腹腔镜

王青青,郑 爽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郑州 450000

结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较高,目前我国每年新发病例高达13~16万人,肠癌已经成为中国三大癌症之一[1]。该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体中,30~69岁占绝大多数,且男性多于女性。结直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一般患者会出现消化不良、腹胀、嗳气、大便性状改变等症状,但随着癌肿增大,患者会出现便血、腹泻、局部腹痛等症状,晚期则会出现体重减轻、贫血等全身症状[2]。目前,临床治疗该疾病患者以腹腔镜手术为主,其具有创口小,切口隐蔽等优点,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视野更清晰,手术更准确,但由于患者存在焦虑、恐惧等心理,会影响其手术效果与恢复效果[3]。基于此,对围术期差异化阶段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2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的120例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本研究取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并且经过所有入选者知晓且签署自愿书。对照组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30~48岁,平均年龄(41.12±6.58)岁;左半结肠癌31例,右半结肠癌8例,直肠癌21例。观察组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31~52岁,平均年龄(41.56±6.42)岁;左半结肠癌28例,右半结肠癌5例,直肠癌27例。统计学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选入标准:①术前无放、化疗史;②临床资料与影像学资料均完整者;③有依从性,可积极配合治疗。(2)排除标准:①有药物过敏史者;②存在姑息手术切除病史;③先天性心脏病者;④凝血功能障碍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过敏史询问、术前准备,术后常规护理、检测生命体征变化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围术期差异化阶段护理,主要包括:(1)术前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围术期治疗方案,详细地告知患者康复方案,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2)术前询问患病史和过敏史,对患者进行身体全面评估,包括其机体心肺功能、大脑功能、营养状态等指标,并及时汇报主治医生,制定相应方案,根据临床情况,对护理方案可适时调整;(3)术后加强护理,鼓励患者在无痛情况下,术后18 h可下地行走,有利于促进肠胃蠕动,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4)做好围术期营养管理,护理人员可在术前可制定对应的营养支持计划,多给予易消化、高蛋白、高热量等食物,提升患者耐受性;(5)术后制定合理的药物及伤口管理方案,以减轻感染和疼痛风险。如术后腹痛者应注意电解质平衡,保持管道通畅。

1.4 评价指标

(1)干预前与干预15 d后,参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4]进行评估,0~10分,评分越高提示患者疼痛感越强;(2)采用我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6,重测效度为0.88)评估患者的满意度情况,分为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3个项目,总分100分,评分以≥95分为满意,80~94分为比较满意,<80分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VAS评分对比

干预后,对照组VAS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VAS评分对比(±s) 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VAS评分对比(±s) 分

组别对照组(n=60)观察组(n=60)t P 干预前6.89±2.14 6.24±2.35 1.584 0.116干预后4.12±2.01 2.03±0.45 7.860 0.000 7.308 13.629 0.000 0.000 tP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例(%)

3 讨论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其早期无或症状不显,仅消化不良、大便潜血等,不仅对消化系统造成损害,还可累及淋巴、肝脏、肺脏、骨骼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该疾病发病原因尚不清楚,研究认为吸烟、食用红肉和加工肉类、饮酒、低运动量以及肥胖等不良生活方式是其发病的相关因素,造成结直肠癌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在消化道肿瘤中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胃癌。此外,遗传因素也是增加该疾病发病率的重要因素之一[5]。

目前结直肠癌可通过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其具有创伤较小、切口较小、恢复较快、出血量少等优点。腹腔镜手术为微创手术,是通过腹腔镜的高清摄像头,视野和清扫的范围比开腹手术更广泛,有利于清晰观察,手术根治性效果更好,并对术后恢复有较大帮助[6]。但在治疗的同时要提高护理水平,积极对患者实施最有效的护理措施,改善患者在围术期的恢复效果和生活质量。围术期差异化阶段护理模式是临床逐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临床干预模式,其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选择有效的护理方式,并及时制定相应护理方案,在围术期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需要,使患者针对性、科学的护理干预[7-8]。本研究通过对患者进行术前健康教育、心理疏导、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制定有效护理方案、加强术后护理、给予营养支持等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缓解其不良情绪,改善患者机体营养,提升患者依从性和耐受性,为患者术后良好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本研究结果显示,结直肠癌患者经过围术期差异化阶段护理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采用围术期差异化阶段护理模式优于常围术期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围术期差异化阶段护理在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围术直肠癌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3D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在治疗肝脏肿瘤中的应用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基于U-net的直肠癌肿瘤的智能分割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