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肖萍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肾病风湿科,广东 惠州 516000
血液透析是治疗肾衰竭的有效手段,现阶段这一治疗手段的临床使用频率不断提高。血液透析的治疗方式主要是通过将体内的血液引流到体外,借助由无数根空心纤维所组成的透析器连接,利用弥散、超滤及吸附原理实现物质的交换,将体内的代谢废物清除,维持机体正常的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此外还将体内多余水分清除,维持患者的生命健康[1]。但血液透析的负作用也明显,主要是因为血透治疗需长期维持进行,长期进行血液及物质交换会对肾脏产生刺激,使得炎症的发病率提高,导致机体磷、钙等物质代谢发生紊乱,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影响治疗效果[2]。为此针对行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需采取合适的方式以改善患者微炎性因子及钙磷代谢。研究中,探讨了对长期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使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随机选取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间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收的80例长期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均行血液透析治疗,透析时间大于12个月[3]。(2)患者病情稳定且依从性高。(3)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2)合并免疫系统及感染疾病的患者。(3)合并恶性肿瘤疾病及交流沟通障碍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31~66岁,平均年龄(46.5±2.2)岁;血液透析时间2~10年,平均时间(6.5±0.7)年。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45.9±2.4)岁;血透时间2~11年,平均时间(6.3±0.8)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按照患者原本的血液透析方案进行维持治疗,采取碳酸氢钠进行血液透析,维持透析速度200~260 ml/min,透析溶液流量设为500 ml/min,血液通路为自动静脉内瘘,透析频率为2~3次/周,每次透析时间为4 h。
观察组采取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联合治疗方式:血液透析方法同对照组一致,在血液透析前用500 ml 0.9%的生理盐水冲洗灌流器及管路,之后用2 000 ml肝素生理盐水进行30 min闭路循环,使用500 ml生理盐水将管路中的肝素排尽。在治疗中需要注意的是,首先予以患者2 h的血流灌注,控制血流量为150~200 ml/min,在2 h后将血流灌流器取下,继续维持2 h的血液透析治疗,将流量设为200~260 ml/min,每次治疗时间为4 h。
(1)两组均进行6个月的随访调查,在治疗前后均嘱咐患者在清晨避免进食,空腹采集4 ml血液,经离心后分离血清待检。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发光法检测血红蛋白(Hb)水平;免疫扩散法检测白蛋白(Alb),评价患者微炎性因子指标变化情况。(2)采集2 ml的空腹静脉血液,离心后分离血清,用络合滴定法对血钙水平进行检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监测血磷水平,评价患者钙磷代谢情况。
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均较治疗前降低,Hb、Alb较治疗前提高,但是观察组降低或提高幅度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微炎性因子指标变化情况对比(±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微炎性因子指标变化情况对比(±s)
组别hs-CRP(ng/L) Hb(g/L) Alb(g/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P 15.14±2.41 15.18±2.33 0.075 0.940 6.02±1.02 8.89±1.42 10.382 0.000 91.42±10.84 91.23±10.71 0.079 0.937 99.85±12.23 94.06±10.87 2.238 0.028 31.74±4.59 32.56±4.62 0.796 0.428 42.23±5.71 38.86±5.29 3.738 0.008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钙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血磷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但是观察组提高及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钙磷代谢情况比较(±s) mmol/L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钙磷代谢情况比较(±s) mmol/L
组别观察组(n=40)对照组(n=40)血钙水平 血磷水平tP治疗前2.04±0.51 2.06±0.52 0.174 0.863治疗后2.87±0.69 2.41±0.59 3.205 0.002治疗前1.85±0.41 1.82±0.42 0.323 0.747治疗后1.12±0.27 1.51±0.35 5.580 0.000
血液透析是临床中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手段,该治疗方式主要是通过借助小分子经半透膜扩散到水中的情况,借助小分子同大分子的转换将体内溶质利用半透膜排出体外[4]。将血液透析用于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中,根据透析治疗原理可实现对机体毒性物质及代谢废物的清除,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让机体代谢正常,进而达到有效治疗及维持生存时间的目的[5]。
虽然血液透析对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但如果透析的时间过长会容易引起并发症,原因是长期透析治疗会使机体出现炎症、钙磷代谢紊乱情况,这种情况短时间对患者的影响不大,但是随病症进展,会并发一些更严重的并发症,这样对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造成巨大影响[6]。针对长期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为保证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中提倡采取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联合治疗方式,该治疗方式主要是在常规血液透析的基础上,利用穿刺方式将体内血液引出体外,实现血液的良好循环,同时借助体外循环灌流器利用灌流器的吸附作用,将外缘及内源性的毒物清除,并且处理代谢产物,这样可以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7]。同时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通过有效清除机体中毒性物质,清除机体hs-CRP炎性物质,升高Hb、Alb指标水平,通过控制炎症反应使机体内环境保持稳定,改善患者的血钙及血磷水平,控制病情及改善患者预后[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后hs-CRP较治疗前的降低幅度,Hb、Alb较治疗前的升高幅度上,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要比对照组显著;治疗后两组血钙水平较治疗前的升高幅度,血磷水平较治疗前的降低幅度,观察组比对照组显著。结果提示,对长期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采取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治疗方式具有显著的价值。
综上所述,对长期实施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可采取血液透析及血液灌流方法治疗,该方法可减少对患者身体的创伤,避免钙磷代谢紊乱及减轻严重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