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恢复情况的影响

2020-06-12 03:04
黑龙江医药 2020年5期
关键词:住院费用卧床循证

陈 凌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二科,河南 郑州 450000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阻塞,进而减少或中断冠状动脉血流供应,心细胞因血流供应不足而严重缺血、缺氧,最终导致心肌坏死,为临床常见危重疾病,多并发心律失常,据统计,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发病1 h内死亡率可达50%[1]。有研究表明,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采取有效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心律失常情况,加快心功能恢复进程[2]。循证护理是一种针对性、科学性的新型护理模式,干预效果明显。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间于阜外华中心血管疾医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110例患者,旨在探讨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26例;年龄48~82岁,平均年龄(60.58±5.19)岁;梗死部位:前壁8例,下壁14例,广泛前壁10例,间前壁15例,下壁+后壁8例。观察组中男30例,女25例;年龄50~83岁,平均年龄(60.99±5.45)岁;梗死部位:前壁7例,下壁15例,广泛前壁11例,间前壁13例,下壁+后壁9例。应用统计学对比两组性别、年龄、梗死部位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两组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3]中诊断标准且伴有心律失常;②影像学资料与临床资料均完整者。(2)排除标准:①近期做过手术者;②肝肾功能异常者;③既往有冠状动脉血管疾病者;④严重感染及器官功能衰竭者;⑤患有先天性疾病或精神疾病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吸氧、卧床休息、心电监护、按时用药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步骤如下:(1)成立循证护理小组,进行临床调查,针对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如何进行心理护理、用药指导、控制危险因素、康复锻炼等,确定个体化循证内容。(2)循证支持,针对提出的问题,以“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护理”等为关键词查找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总结,作为护理方案的理论依据。(3)循证护理干预,①密切监测病情,由于心律失常多发生于心肌梗死起病24 h内,因此护理人员在此期间应密切关注患者情况,定时观察患者心率、呼吸、血压等变化,若患者出现气促、心悸、晕厥等心律失常先兆时,应及时通知临床并进行相应抢救措施。②心理护理,面对心肌梗死这种危急重病,患者易出现恐惧、焦虑甚至濒死感等负面情绪,从而影响治疗进程。因此护理人员应进行疾病宣教、心理疏导,引导患者倾诉,了解患者的真实想法,并与患者家属相互协作,共同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③用药指导,依据心律失常发作时间给药,可最大发挥药效,服药1次:每日早晨5点;服药2次:每日早晨5点、11点;服药3次:每日早晨5点、11点、晚上20点,分别于用药前后观察不良是否发生,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判断用药效果。④控制危险因素,针对生活习惯、心律失常类型等因素,干预可控因素,预防发生并发症,如保证病房舒适、安静,给予患者良好的休息,劝导患者戒烟、戒酒,予以患者合理的止疼药用量来缓解疼痛,应用针对性措施以防止便秘、代谢紊乱、尿潴留、内分泌紊乱等失调现象发生。⑤康复锻炼,术后,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适量康复锻炼,循序渐进,若在锻炼时患者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心率升高至110次/min以上,当立即停止锻炼,继续卧床休息。(4)循证评价,循证小组应定期进行总结和检讨,提出建议或意见,及时完善不足之处,巩固措施。

1.4 评价指标

(1)统计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住院费用,并进行比较。(2)干预15 d后,参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4],评估两组患者心功能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平均卧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

观察组平均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住院费用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心功能分级

观察组心功能等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住院费用对比(±s)

表1 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住院费用对比(±s)

组别平均住院时间(d)平均卧床时间(d)平均住院费用(元)对照组(n=55)观察组(n=55)tP 17.25±2.05 11.02±1.01 20.217 0.000 5.10±0.65 2.95±0.75 16.066 0.000 6 920.80±640.20 5 175.79±610.35 14.631 0.000

表2 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对比 例(%)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最严重的一种,是由于心肌长期缺氧缺血,致使心肌细胞坏死。目前,随着溶栓治疗在临床广泛应用,该病死亡率已显著降低,但常伴随多种并发症,其中以心律失常最为常见,其发生率可达75%。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气短、乏力、呼吸急促,严重时可出现室颤、休克甚至猝死,不仅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健康,还将增加其家庭与社会负担[5]。因此,采取针对性、科学的护理进行干预,控制病情进展尤为重要。

据阎雪[6]研究表明,与常规护理干预相较而言,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可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住院费用比对照组低,观察组心功能等级优于对照组,提示通过循证护理干预,可缩短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治疗康复时间,改善心功能。究其原因为,循证护理是依据循证医学产生的新型护理模式,其通过成立循证小组,根据患者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临床调查,提出问题,查找相应文献、理论知识结合临床经验制定针对性循证护理方案,并定期总结护理工作,针对不足之处进行修改完善[7]。循证护理干预内容中,常规护理可了解患者基本情况,便于制定护理基础方案;在心律失常好发时间段,严格密切检测患者各项指标,以便于出现异常可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抢救,大大减少发生心律失常的可能;因急性心肌梗死常常伴有心律失常,且死亡率较高,所以该病患者易出现恐慌、害怕等心理,护理人员通过客观真实讲解疾病,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真实想法,并进行针对性疏导,促使患者正视疾病;针对心律失常发作时间用药,可最大发挥药效,并观察相关指标判断药效;针对心律失常好发因素,指导患者良好休息,戒酒戒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对可控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在护理人员指导下,患者可进行适当康复锻炼,促进血循环,防止血栓形成,加快康复进程,但患者出现不适,指标异常,需立即停止[8]。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可缩短治疗时间,改善心功能,临床可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住院费用卧床循证
一种可升降卧床病人半自动转运车的研究与设计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新生儿肺炎患者(日龄<1 天)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头低位卧床对恒河猴骨代谢、糖脂代谢的抑制效应及其相关性分析
北京市医保局:部分住院费用 4月1日起“无纸化”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