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娥
(利川市民族妇幼保健院,湖北 利川)
在临床诊疗中,白血病是一种发生机率较高的血液系统疾病,属于克隆性恶性疾病,可遗传。该疾病的主要特征即为造血功能异常,并且该疾病极易引发感染以及贫血等并发症,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白血病的发病率在各因素工作影响下,正逐渐升高,不仅增加了患者的身心压力,还影响着患者们的生活质量与生存质量,情况危急情况下,甚至影响患者生命。想要有效避免病情更加恶化,就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诊断,确认病情发展状况,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治疗计划,使患者的生命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改善[1]。因此,加强白血病初期的诊断,有助于对后期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在准确区分患者急慢性后,以不同的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液分析仪也称血(液)细胞分析仪或血球计数仪,随医疗技术的广泛发展,血液分析仪已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治疗中,既确保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又为医护人员提供了诸多实验指标,对诊断与鉴别疾病具有重要意义。血液检验是通过检查患者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及C 反应蛋白,观察其变化情况,实现白血病的有效诊断。本研究中,选取某院就诊的40 例急慢性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寻血液分析检验对该疾病的诊断鉴别价值。现将相关内容报道如下。
选取某院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收治的40 例慢性白血病患者作为慢性组,40 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急性组,40 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组。慢性组中,男21 例,女19 例;年龄21~70 岁,平均(41.32±3.64)岁;急性组中,男23 例,女17 例;年龄22~69 岁,平均(42.46±3.01)岁;健康组中,男26 例,女14 例;年龄20~71 岁,平均(41.33±3.64)岁;对比三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三组患者入院之后均接受血液检测。
于清晨受检者均处于空腹状态下采集受检者3mL 肘静脉血,将所采集的静脉血放置于真空抗凝管中,使采集到的血液能够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进行融合,并在采集血液之后的2 小时内利用血液分析检验仪器完成所有指标检验工作。
(1)观察三组患者的血液分析检验指标。其中主要包括:RBC、PLT、MCV、HGB、WBC 以及CRP;(2)观察急性组与慢性组患者的血液指标异常状况。
将本次研究所获数据输入SPSS 软件中,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用频数来表示,两组间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急性组以及慢性组的RBC、PLT、MCV 以及HGB 均明显低于健康组(P<0.05),WBC 以及CRP 均明显高于健康组。急性组与慢性组相比,急性组患者的RBC、PLT、MCV 以及HGB 均低于慢性组,WBC 以及CRP 均明显高于慢性组(P<0.05),见表1。
急性组患者的RBC、PLT、MCV、HGB、WBC 以及CRP 异常率明显高于慢性组(P<0.05),见表2。
白血病的临床死亡率相对较高,并且对该疾病进行治疗时具有较大的难度,该疾病的主要引发原因为造血功能障碍[2]。患者造血功能异常是由骨髓白血病细胞增生引起的,分化的细胞在造血功能组织与骨髓中大量堆积,引起造血异常,使患者肝脏功能出现受阻情况,发生出血情况,甚至引起贫血与淋巴肿大现象。患者体内的克隆性白细胞凋亡受到阻碍分化存在一定的障碍,并且增殖不受控制,同时会大量的积累在患者的机体造血组织以及骨髓当中,并浸润患者其他非造血器官,最终导致患者的造血功能出现一定的异常状况,患者由于受到化学因素、放射因素以及病毒因素的影响,均有可能导致该疾病的发生[3]。
根据白血病的起病缓急进行划分,白血病主要分别急性与慢性两种,急性白血病多以早幼与原始细胞为主,其细胞分化较快,病情发展速度较快,导致患者病程仅数月有余;慢性白血病多以幼稚与成熟细胞为主,相比与急性白血病,其细胞分化速度较为平稳,病程随之也有所延长。急性白血病患者由于临床表现与体征变化并不明显,在诊断过程中,易出现误诊漏诊情况,延误了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导致很多患者是在白血病后期才确诊,严重影响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急性白血病临床治疗多应用异基因骨髓移植与化疗,这种治疗方法,虽缓解了患者病情,但也存在部分患者由于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未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表1 三组患者的血液分析检验指标
表1 三组患者的血液分析检验指标
组别 急性组 慢性组 健康组 F P RBC(×1012/L) 2.12±0.34 2.94±0.23 4.21±0.56 2.345 0.000 PLT(×109/L) 76.35±15.71 107.92±24.16 178.43±30.94 32.654 0.000 MCV(fL) 62.35±8.06 78.46±8.71 88.42±10.02 22.675 0.000 HGB(g/L) 82.34±8.75 107.42±12.06 148.91±16.83 46.782 0.000 WBC(×109/L) 97.34±15.71 73.16±13.64 7.56±1.64 8.645 0.000 CRP(mg/L) 29.46±5.71 15.23±4.36 4.56±1.37 11.345 0.000
表2 急性组与慢性组患者的血液指标异常状况n(%)
白血病的临床症状表现主要有:发热、出血、贫血、肝脏肿胀、脾胃肿胀等现象。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抽搐、失明以及心包积液现象。白血病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髓细胞白血病、淋巴细胞白血病以及混合细胞白血病[4]。慢性白血病的病情进展速度较慢,且病程相对较长[5]。急性白血病在早期细胞分化阶段时,病情进展相对缓慢,但在此之后,疾病的发展速度较为迅速,通常可以将急性白血病划分为两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以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极易在成年人群体中发生,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则记忆在儿童群体中发生[6]。
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原因的共同影响,导致白血病的发病机率明显升高,对于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但是患者的身心负担加重。因此,必须要做好疾病的早期诊断措施[7]。
随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血液分析仪因其操作流程简单、检验速度快,检验结果准确性高等优点,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过程中,已逐渐替代了以往常规检验方法。用血液分析仪诊断患者白血病,不仅工作效率高,还可进行反复操作,既方便了待确诊与复查患者,还提高白血病诊断准确率。
研究显示,急性组以及慢性组的RBC、PLT、MCV 以及HGB均明显低于健康组(P<0.05),WBC 以及CRP 均明显高于健康组。急性组与慢性组相比,急性组患者的RBC、PLT、MCV 以及HGB均低于慢性组,WBC 以及CRP 均明显高于慢性组(P<0.05)。急性组患者的RBC、PLT、MCV、HGB、WBC 以及CRP 异常率明显高于慢性组(P<0.05)。
血液分析仪通过检验血液样本中血红蛋白、白细胞及C 反应蛋白等指标,有效识别样本中细胞内部颗粒性质、表面结构及体积大小。血液分析仪既能实现对细胞进行分类计数,又能显示细胞数目与分布情况,在为检验人员提供有效信息的同时,也为医生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降低患者死亡率。
综上所述,在对急慢性白血病进行诊断鉴别的过程中,血液分析检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临床诊断中,值得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