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巧玲,巨容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四川 成都)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是指新生儿生后肺血管阻力持续性增高,使由胎儿型循环过渡至成人型循环发生障碍,引起的心房和(或)动脉导管水平血液的右向左分流,临床出现严重低氧血症等症状的一种病理状态。PPHN 是新生儿常见的危重疾病,发病率约2‰,病死率达 11.6%[1]。目前NO 吸入治疗(iNO)已成为PPHN 的主要治疗方法,有良好效果,但iNO 仍存在不良反应,且与吸入NO 的浓度、持续时间密切相关[2]。因此,探寻新的治疗策略减少风险是极有必要的。
西地那非联合iNO 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3],故此策略有可能降低NO 吸入的浓度与用量,减少潜在不良反应。本研究纳入本院2015 年 1 月至 2017 年 1 月的188 例PPHN 患儿采用不同浓度iNO联合西地那非治疗PPHN,对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15 年1 月至2017 年1 月确诊的188 例PPHN 患儿。纳入标准[4]:1)符合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标准,2)家属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如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瓣狭窄等患儿或家属不同意的患儿。患儿入院后随机分为低浓度组(94 例)和常规浓度组(94 例),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表1)。
表1 两组一般情况对比
1.2 治疗方案
常规监测患儿心率、血压、SaO2,给予保暖、扩容、抗感染等基本治疗,行气管插管,给予高频通气治疗[吸入氧浓度:80%~100%,平 均 气 道 压:10~20 cm H2O,频 率(f):10 Hz,振幅(ΔP):35~45 cm H2O],吸 入 氧 浓 度(FiO2)<0.6,PaO2 维 持 于60-80 mm Hg。鼻饲予西地那非(辉瑞制药),1mg/kg,4/日。低浓度组iNO 初始浓度10ppm,20 分钟后SaO2 上升高于10%,PaO2 上升高于9.98 mm Hg,为有效[5];无效者每0.5h 增加5 ppm直到40ppm,如仍无效则停用;有效者治疗6 小时后每0.5h 调低浓度5 ppm,直至5ppm,维持48 小时;常规浓度组iNO 初始浓度20 ppm,余步骤同低浓度组。两组患儿均在治疗24 小时后检测凝血功能及高铁血红蛋白,如出现异常则停止,在治疗中监测血气及心脏超声评估治疗是否有效。
1.3 监测指标
治疗前、后:1)血气指标:PaO2、PaCO2、SaO2。2)心脏超声指标:LVEF、RVEF、E/A 值及PASP。3)疗效判断:有效:治疗后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血气和心脏超声各指标有名明显好转;无效:治疗后患儿临床表现及血气、心脏超声指标均无明显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 值小于0.05 代表有统计学差异。
2.1 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对比经治疗后,两组PaCO2 水平显著下降(P<0.05),PaO2 及SaO2 水平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其PaCO2、PaO2、SaO2 无显著差异(P>0.05),表2。
表2 两组血气分析结果比较
表2 两组血气分析结果比较
注:同组治疗前后对比,*P<0.05;两组治疗后对比,#P>0.05。
组别 时间点 PaO2(mmHg) PaCO2(mmHg) SaO2(%)低浓度组 治疗前 36.32+10.18 53.41+8.65 52.68+13.22(n=94) 治疗后 84.28+13.45*# 37.18+6.93*# 96.72+5.47*#常规浓度组 治疗前 37.84+11.43 55.73+9.34 53.49+15.12(n=94) 治疗后 86.17+12.96* 38.72+7.22* 95.61+5.13*
2.2 治疗前、后心功能对比经治疗后各组LVEF、RVEF、E/A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PASP 均显著下降(P<0.05);两组间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表3。
表3 两组心功能结果比较
表3 两组心功能结果比较
注:同组治疗前后对比,*P<0.05;两组治疗后对比,#P>0.05。
组别 时间点 LVEF(%) RVEF(%) E/A PASP(mmHg)低浓度组 治疗前 55.29+9.23 53.62+8.14 0.74+0.13 61.42+6.58(n=94)治疗后 71.18+11.93*# 62.75+7.18*# 1.04+0.21*# 28.97+4.25*#常规浓度组 治疗前 54.79+10.16 52.69+7.96 0.75+0.18 63.12+7.61(n=94)治疗后 71.96+12.16* 63.73+7.48* 1.02+0.15* 30.11+4.89*
2.3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
两组治疗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表4,两组患儿在治疗中监测高铁血红蛋白及凝血功能均未出现异常。
表4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例)
PPHN 是新生儿常见的危重症,病情发展迅速,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PPHN 主要存在肺血管异常收缩、肺血管重塑和肺血管发育不良[6]等病理类型,这些异常导致肺循环压力持续升高,且对血管扩张剂不敏感,治疗较困难。NO 是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一种具有血管活性的因子,具有选择性扩张肺血管、抗血小板凝集和单核细胞黏附等生理作用,主要通过NO-cGMP 信号通路发挥作用[7],病理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内源性NO 合成受抑制,肺动脉压力将进一步升高[8]。因此通过吸入NO 增加肺循环NO 浓度,可降低肺循环压力,达到治疗效果。目前NO 吸入治疗已是PPHN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其也有潜在的不良反应:1)NO 接触氧气后可生成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三氮,可损伤肺组织;2)NO 与血红蛋白反应后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升高,进而可能影像血液氧合,导致组织缺氧;3)NO 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生理作用,存在出血风险。上诉不良反应与NO 的浓度和使用时间密切相关[9],因此改进策略以降低NO 浓度对降低潜在风险,提高治疗安全有重要意义。
西地那非是一种磷酸二酯酶-5 型抑制剂,通过抑制肺内皮细胞中胞内环磷酸鸟苷的水解作用,保持环鸟苷酸蛋白激酶信号系统的兴奋性,从而舒张肺血管平滑肌[10]。据报道NO 吸入联合西地那非治疗PPHN,可提高治疗效果[11-15],故本研究选择联合西地那非以减低NO 吸入浓度是可行的。本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组和常规浓度组经治疗后,血气指标、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但两组经治疗后的血气指标和心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两组对PPHN 治疗的有效率也无显著差异。提示联合西地那非治疗后,降低吸入NO 的浓度对改善患儿肺动脉高压效果没有影响,作为减少NO 吸入浓度的策略是可靠的。虽然在本研究中两组患儿均没有出现不良反应,但这可能与样本数较少有关,降低NO 吸入浓度必然可减少吸入NO 治疗的潜在危险。
综上,西地那非联合NO 吸入治疗可有效降低NO 吸入浓度,降低不良反应风险,更安全的改善PPHN 患儿病情,但本研究样本较少没有能对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有效对比,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