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民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探究实践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这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小学数学教材重视直观展现,增加了学生的动手操作方面的内容,因此,数学教师应该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真正的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
一、操作方法要恰当
操作方法虽然没有统一的模式、统一的要求,但随心所欲、信手拈来、草率从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经过精心设计,合乎逻辑联系的操作方法,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更容易,而且有利干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教学长方体的面积一节时,在演示长方体表面积的操作过程中,有的教师是把表面积整体展开,得到一个组合的平面图形,然后分析推导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有的教师把三组相对的面逐次撕下来,贴在黑板上,然后分析推导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我认为以上这些操作方法不够妥当,因为无论是认识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还是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都必须凭借三维空间才能实现。在分析探索长方体前后两个面的面积和左右两个面的面积的方法时,必须凭借“体”的形象或“体”的表象进行,让学生直观地看出,求这4个面的面积是用“长×宽×2”和“宽×高×2”。但如果离开“体”的形象,把两组对面放在一个平面上考察、研究,学生往往会产生心理眩感--求这两组对面的面积似乎是“长×宽×2”。由此可见,用展开法的操作方法探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是不恰当的,也是不可取的。在演示长方体表面积的操作活动前,应制作活动教具(可逐次展开相对的两个面,且可马上复原),操作时,凭借“体”的形象,用功态演示,突出感知对象,把一组对面先展开,展开时这组对面仍不离开“体”,学生看清楚后,马上把这组对面复合“体”上。这样通过操作,不仅可以让学生从部分到整体综合归纳出求长方体表面积的一般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二、操作过程要有序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思维力处于从无序的思维能力逐步的向有序思维能力的过渡阶段,数学课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科目,数学教师要不断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有序思维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条理性得到不断的发展。在数学操作的过程中要使学生的思维按照操作的难度的不断增加,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不断的加强,使学生按照有序的操作过程,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变得清晰流畅,使学生的思路变得更加清晰,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加科学。因此,在数学操作活动中,学生经过了对现象的分析和综合之后,形成了抽象和概括的理论这样一个思维的过程,学生思维能力不断的得到发展。在学习一百之内的加法的时候,主要是运用凑十法的方法进行教学,老师通过实物方面的演示,让学生模仿老师的操作,不断的把凑十方法训练更加逻辑化,形成有序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对操作方式更加熟练,学生思维更加流畅,学生的操作过程有序,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
三、感知对象要突出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感知的对象和背景材料都有一定的差异,学生对这种差异,只有突出感觉的对象,才能提高學生感知的效果,因此,数学老师在操作中可以通过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形状,不同的动态,不同的声音等方面来实现感知的不同,突出感知的效果。如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比较的操作活动。①制作等底等高的无色透明圆柱、圆锥教具备一个。然后用红色圈把圆柱等分成三截;②在圆柱中盛满蓝颜色水;③将水分三次倒进圆柱,第一次使圆柱中的水面刚好到第一道红色圈;第二次,使圆柱中的水面刚好倒满。这样操作,由于红、蓝的对比明显、感知对象突出,学生就能直观、清楚地看出:圆锥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四、注意发挥语言功能
思维活动是通过语言来表达出来的,思维活动是学生感官在大脑中的概括,或者是间接的反应,这些反应都可以通过语言来进行表达出来的。在学生的数学实验操作活动中,学生通过动作和动作之间的差异,通过直观的材料之间的差异,通过动作和直观材料之间的差异,学生都会发现这些材料之间和动作之间的差异,但是把这些动作和材料的差异直接表示出来,就需要运用语言来表达出来,通过语言的表达,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思路,合乎逻辑的思维方式,所以说语言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在数学操作活动中要运用好语言的功能。动手操作后,通过学生的外部语言,完整地复述操作过程,然后通过分析归纳内化为学生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语言的表达,促进外部活动的内化。
五、充分调动多种感观
在数学教学内容中,很多问题需要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调动多种感观,共同参与活动,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学习几何形体时,指导学生用铁丝、编织条等材料,围成几种常见的框架形体,让学生用他们的小手去触摸、感知,加深理解,建立丰富的表象,提高空间的想象力。如用两个圆圈和3根等长的铁丝制成框架式的形体,展开后经过观察与讨论,学生思路打开,想象丰富。他们把这个框架式的形体既可看作有底无盖的油桶,又可看作有底无盖的水桶,还可以看作无底无盖的烟囱,还可以看作是一个与圆柱体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学生的想象空间得到充分的扩展,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培养学生的数学动手操作能力在小学数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在发展学生的操作能力方面,不但要采用恰当的操作方法,还要重视学生的操作过程,在操作的过程中要使学生感觉到数学的乐趣,要突出学生操作时候的的感知对象,要充分发挥语言的功能,调动学生的多种观感,使学生的动手的操作能力做到恰到好处。学生的操作能力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通过动手操作的能力的不断提高,不断发展学生的探究精神,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