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翠莲
摘 要:大多数中国学校过于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关注,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应引起重视。文章简单论述了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针对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展开进一步的讨论,进而提出了几点解决对策,以供相关研究人士参考借鉴。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问题对策
一、引言
要想确认理论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就要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重视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可促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与此同时,还能让学生依据实验结论来分析问题的内在联系。将实验教学融入小学科学教学中,能强化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渐渐喜欢上科学这门课程。
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科学实验课程的内容多为探索科学现象与自然奥秘。这些科学现象在学生平时生活中极为常见,课本上通过简单清晰的科学知识对此类情况展开了详细解答。
小学科学实验课程的开展让学生了解了科学的奇幻特性,全面挖掘了学生探索知识的潜质。多数学生在学完科学实验课程后,非常向往科学,并充满了学习热情,在学习过程中投入了全部精力,学会自主探寻科学的奇妙之处。
小学科学实验学习对学生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倘若学生在完全熟悉科學知识,具有科学涵养之后,他们就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1]学生越来越喜欢科学,并为自己的喜欢付出努力。科学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改变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而小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后起之秀,所以应重点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
三、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问题
(一)教师非专业化
从资料中发现很多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与科学并不沾边,通常小型科学实验课都是由其他专业教师代课。
教师非专业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教育行政部门不够注重科学教师的培养。教育行政部门在招聘教师时,对科学教师的需求不大,这会给科学教育专业的学生造成就业困扰。②学校间没有形成联动机制。根据调查发现,全国范围内只有50多所学校增设了科学实验课程,联动效应不明显,知名度有待加强。③学校未引起重视。在小学课程教育中,科学实验的受重视程度不高,需进一步提高科学实验的教学效率。
(二)实验教学太过依附课件
如今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投入使用,增强了教学的便捷性,同时面临一些难题。[2]
一方面,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而言,多媒体教学方式比传统教学模式更加方便。课堂上教师会播放很多视频和图片,授课进度非常快,让很多学生来不及思索,在理解内容时较为吃力。过于使用科学实验视频教学会让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沟通,学生开始变得散漫,不愿意动手制作、提出疑惑。
另一方面,在课堂上,实验教学太过依附课件,会限制学生头脑,降低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教学组织太过形式化
在规划教学活动时,教师主要依据的是教学思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主客观条件。现阶段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活动实施的关键方法是合作探究式学习,是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秩序融合的有效手段。
对个别学校来说,其实验设施少,且实验场所空间有限,在科学实验过程中易出现下列问题:
第一,教学分组不科学。教师在学生分组环节不够严谨,没有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具体分派,一味地认为分好组就能完成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任务,最终结果却与预期效果不符。
第二,实验教学过于单调,对资源的利用不合理,因此教学质量始终无法提升。
(四)教学流程枯燥
科学探究实验的流程涉及提出疑问、做出假想、拟订方案、采集证据、管理信息、整理结论、交流互动、反省评估,主要特点是问题、依据、诠释、评估、发布。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太看重实验环节部分,总是按照此类环节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安排不合理,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单方面追求教学进度,却忽视了对问题的进一步探索,导致学生思维框架被固定,不再喜欢摸索问题。
四、解决小学科学实验教学问题的几点方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
在孩子的世界里,兴趣才是最重要的,它是拓展学习思维的一剂良药;同时,兴趣也是教师营造积极课堂氛围的前提基础。
因为小学生年龄尚小,处于启蒙式学习阶段,学习目标与学习态度极易被外界因素干扰,所以,小学阶段的教育核心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喜欢上学习。对科学实验教学而言,其效果就非常明显。学生对科学知识充满好奇,由此摆正自身的学习态度,从根本上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一内容时,教师可结合教学案例和内容,告知学生任务要求。先准备一碗水和几个小木块、泡沫块、瓶盖等,再将它们放入水中,教师说:“同学们,哪些物体在水中沉降,哪些又在水中漂浮呢?请同学们先猜测这些物体的重量,再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观察它们的沉浮情况,得出结论。”利用此种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并将科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从根本上提升教学效率。[3]
(二)协助学生掌握学习技巧
小学科学实验中包含的实验操作非常简单。在教师的指导协助下,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完成实验,证实事物特点,探索事物发展规律,拓展思维模式,增长逻辑性强的实验理论和知识,从而进一步探索实验形成的缘由、结果、价值等科学知识。
在实验操作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新学习方式,拓宽学习思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多数教师会问学生这样一些问题:“为何大家眼睛看见的金属虽体积小,却重量偏沉呢?其中预示的科学概念是什么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仔细思考过这一问题,并不能得出具有科学性质的结论,因此都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答案。基于此,教师将这项问题作为此次课堂教学的重点。在教学“金属热胀冷缩”这一章节时,教师准备实验材料,即酒精灯、铜球热胀冷缩演示器、垫圈、刻度尺等,并进行解说:“这里有一个铜球,还有一个金属环,铜球刚好能通过金属环,我们就用这个装置来做实验。”学生则观察金属体积的变化情况。通过实验,学生发现铜球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了解了金属热胀冷缩的知识点,并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三)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学生成长阶段,一定要培养其思维能力。小学生年纪小,思维非常灵活,因此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其后期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倘若教师想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就要通过实验操作来令学生掌握超作技能,科学设计实验内容、实验操作过程,形成有条理的实验记录等。此方面技能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而是要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慢慢积累和锻炼,通过对实验的科学规划和筹备。
在科学课堂上,教师应不断提升学生归纳总结能力与逻辑思维抽象能力。如果让学生在科学实验活动中遇到挑战,可以激发他们深层次的探索欲望。通过准备实验工具,学生可以提高实践与组织才能。学生只有了解和掌握了实验操作技巧,才能真正意义上完成好科学实验教学任务,提高科学实验操作水平。
例如,在学习“食物链和食物网”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导入动画,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来完成猜字任务。教师说:“同学们应该都看动画片,接下来为同学们播放一段动画视频,仔细看是哪一个成语故事?”接着,教师播放“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动画时,并让学生仔细观察。视频播放完毕后,教师开始询问学生答案,学生回答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实驗让学生结合大自然思考问题,延伸思维,同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
(四)细化过程,完善实验
在科学实验实施阶段,教师万不可按照现成案例或内容宣读,完全对照实验次序完成实验验证工作。学校应该定期组织教案评优活动,细化过程,完善实验操作要领,强化教师职业技能。教师应充分挖掘自身创新性思维,了解每一项科学实验的重点和难点,全方位地突出每项实验的侧重点,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4]
例如,在教学“光是怎样传播的”这一内容时,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观看课件。教师说:“看了这些美丽的图片之后,同学们对光传播有哪些想法?并说明理由。”因为之前学习过“光和影”“阳光下的影子”这两节内容,学生可以精准地预测并得出严谨的科学结论。紧接着,教师通过实验来证实大家的假想,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倘若假想得到印证,学生可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另外,教师在设计实验细节时,需重点突出新颖性,让实验内容变得丰富多彩、趣味十足,从而使学生在娱乐过程中学习实验方法,营造轻松、欢快的科学实验的教学氛围。
五、结语
随着教育体制的持续改革,各个学校均增设了小学科学实验课程,并且将其放在了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将实验教学落实到位,不但可以让学生收获大量科学知识,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技巧,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科学精神,让学生们渐渐地喜欢上科学这一门课程,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韦春.小学科学课堂规范管理研究[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7(9):140-141.
[2]杨秋蓉.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应对措施[J].时代教育,2018(2):165-166.
[3]韩智伟.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8(6):55-56.
[4]李红杰.科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思考[J].小学科学·教师,2019(2):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