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丽丽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学生以自主的状态参与到写作课的学习当中,是目前语文课教学改革的重点。语文教师面对全新的教学形势,需要从思想层面端正认知态度,并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强调教法和形式的全面创新。文章以“学用象声词”为例,从评价的层面,针对写作模块在评价实施方面的思想、方法展开分析,从而保证评价的规范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评价;策略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學占了“半壁江山”。作文是语文基础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是学生将自身所感知的、体会的以文字的方式进行有效描述。然而,以往,教师在围绕写作模块开展教学活动时,对生本思想未能形成全面的认知,学生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具体的行为表现上,都十分的被动。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导致教师的工作压力明显增加,而且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新教改环境下,教师开始改变教学的侧重点,开始重视写作模块,尤其是在评价环节开始加大创新力度。评价在整个写作模块中所具有的支撑价值十分显著,具体表现在目标的导向、情感的激励以及行为习惯的全面监测。而新教改标准就明确了评价体制,即教师要从思维、语言、情感等多个方面展开评价,对学生的写作素养进行综合考量,以准确地判断学生的写作水平。
评价不是单一地对学生的习作文本进行评价,而是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性、系统性的评估。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能力。因此,在作文教学评价中,教师既要关注学生习作的完成情况,又要关注他们的写作过程;既要关注学生的习作水平,又要关注他们在写作过程中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并本着差异性的教学原则,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写作方面的具体表现,实施不同的评价方法,从而为全面激发学生的写作内在动力提供有力的支撑。
笔者就个人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以鲤城区习作观摩课“学用象声词”的教学评价为实例来谈谈摸索出的作文评价策略。
一、真诚赏识,鼓励表达
写作是促使学生情感获得有效表达的重要载体,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能够从多层面感受学生的真实情感与真实想法,从而为后续的课程规划提供良好的行动参考。而教师需要在开展写作评价的过程中,端正自身的态度,本着欣赏与激励并行的原则给予学生情感上的认可。如在“学用象声词”的习作评改中,笔者可以因为某个学生给文章起了一个好题目,对其加以赞赏:“题目很有意思,让人忍不住想看下去……告诉我,你是怎么想出这么绝妙的题目的?”也可以因某个学生的作文选材新颖而给予肯定:“这篇作文取材真实新颖,构思奇妙,语言生动活泼。读了你的文章,我对‘声音又有了新的认识。”如果学生作文缺乏新意,但是在用词方面比较有特色,教师就可以对作文的闪光点进行夸奖:“文中可圈可点的精妙词语的使用给全文增色不少!”也可以因为学生书写工整而给予其表扬:“本子干净、整洁,字迹端端正正,读来倍感舒服。继续努力!”甚至几个用得成功的标点都可以成为评价学生的契机:“标点打得规规矩矩,看出来你是个做事认真的人。”
总而言之,笔者在评改作文时始终坚持以鼓励为主的原则,在阅读学生的习作时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尊重,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在评价时也要满怀真诚。
二、因材施评,尊重个性
非常喜欢一句教育名言“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笼统的思想以及枯燥的授课模式,会影响学生的写作兴趣、思维和综合能力,使写作从“趣味写作”变成了“痛苦写作”,甚至在作文中看不到学生的个性。所以,教师要因材施教,全面考量学生的学习基础,本着差异化的原则实施特色化的评价,从不同层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习作展开评价,从而保证评价信息的真实性。
在授课时,教师需要做好学生的基础分层工作。通常情况下,教师需要对不同学生进行全面考虑,并结合教学任务和评价标准进行分层设置。根据不同学生的等级,对评价语言、形式的选择进行差异化处理,从学生作文中使用的标点和词语、字迹、语言逻辑、思维创新等诸多层面进行考量,并以此为依据判断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果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则需要给予其积极的鼓励,如“其实你有着很好的灵感和思路,老师相信你只要付诸实践,积极参与写作,必将创作出优秀的文章,所以,请不要放弃,要积极、努力并全身心地投入写作”。而如果一些学生平时在写作表现中较好,则需要在评价中注重学生潜能的挖掘,即给予学生前进性的思路指导,为学生的自主创新提供方向支撑。
三、灵活创新,丰富评价
以往教师的作文批改符号都是统一而生硬的,或是记分数,或是打等级。为了进行更全面的评价,教师需要注重评价语言、形式和相关符号的自主创新。
例如,在“学用象声词”的教学中,笔者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特意买了“红旗”贴纸,在该元素的支撑下,既实现与学生之间在写作方面的情感交流,也能够充分发挥评价激励的作用。
如果学生写作表现优秀,则需要给予其红旗鼓励,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写作观。如此一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潜能与综合素养。对用得恰当的象声词,笔者会标记“△”。如果学生的作文有明显进步,比如说某一段落的写作比较打动人,教师则可以进行重点标注,并通过笑脸、点赞等表情符号鼓励学生。
不管怎样,教师针对学生作文开展多元化评价,主要是为了发挥出评价的激励性和指导作用,激励学生自主创作和学生自信创新的内动力。
四、尊重主体,多元评价
叶圣陶明确指出,教师需要高度重视评价,并通过此种方式给予学生正确的思路指导。以往的评价模式在思想彰显方面比较滞后,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未能意识到生本的思想内涵,在具体实施评价活动的过程中通常是从自身出发,按照单一的标准展开评价。而在新教改的环境中,传统的评价体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师需要顺应新的发展趋势,对评价工作的思想和载体进行多元化创新。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国自古就有“文不厌改”之说。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在评改学生作文时,笔者借鉴了魏书生的作文批改“十法”中的两种方法:自主评改和交换评改。自主评改,由学生本人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初步的评判。如在“学用象声词”的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自读习作,检查以下几点:语句是否通顺;描述是否有序;象声词的运用是否恰当。然后指导学生用不同于作文本上的笔迹颜色(红笔除外)的笔做出勾画和注记,并写出自我评语。在交换评改环节中,笔者先让学生认真读读同学的习作,在用得恰当的象声词处标记“△”,找出好句,标记“~~”;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觉得写得有声有色的句子;最后,让学生评定同学是否把一件事或一个场景描述得具体,用红笔再次进行评改,写出总结性的评语。这样能让学生在互动中明确写作思路,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让学生在互评的过程中实现写作经验的分享,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互助品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笔者是最后一个欣赏他们作文的人,也是给予他们最后评价、奖励的一个“终审裁判”。在学生把作文本交来后,笔者对每个学生的作文再次进行品读,最主要的是看看“小老师们”的批改是否到位,错字、别字、病句是否一一找出,好句好段是否勾画,评语是否切合实际等。最后笔者评选出“作文之星”“书写之星”“评价之星 ”“进步之星”,以发红卡的形式,在全班面前对获奖者予以表扬。这样的开放式评价,为习作批改注入了活力,使学生在更深的层面对自己的作文有了新的认识,从而激发其一吐为快的写作欲望,使其作文创作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作文教学的指导、习作、评改与讲评环节,其实是教师和学生平时功夫的集中体现。所以,作文评价教学不能只关注课堂,只注重一篇作文,既要进行阶段性评价,又要进行过程性评价,还要让教师、学生、家长等多方参与评价。为了给每个学生提供一个更广阔的交流平台,也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的写作兴致,笔者在本班创设了“小作家文集”,鼓励学生踊跃投稿。当学生们手捧着被铅字印刷出来的文章,细细品读时,自豪与幸福之情溢于言表。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评价中来,笔者在每本文集的尾页都设计了“教师寄语”“家长留言”“学生留言”的板块,每一次评价都是对学生莫大的鼓舞,学生在他人的评价中享受着写作成功的喜悦之情。
教学的真谛是传道授业解惑,不仅要注重方法的传授,而且要从情感层面给予学生一定的激励。作文评价重在引导学生体会自己习作的成功之乐,使每个学生每次写作文时能有所收获。作文评价既能让学生发现写作中的问题,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能让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越来越浓。教师也会从中有所收获。总之,随着作文评价体系的不断改善,新时代的教师需要站在学生角度对评价思想、标准进行重新确定,本着激励、方法渗透、情感疏导等原则,给予学生多元化的评价,让学生能够领悟到写作的魅力,产生创作与自主反思的思想意識,强化学生的写作动力。教师通过评价渗透专业性的指导思路和意见,可以规范学生的写作行为,强化其良好行为,激发学生的习作潜能,让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得以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3]廖友霞.小学高年级作文评价语探析[J].读与写,2020,17(4):72.
[4]吴恩慈,田俊华.基于语言学特征的小学生作文流畅性自动评价[J].教育测量与评价,2020(3):41-50,64.
[5]姚 静.浅谈小学作文的评价[J].魅力中国,2019(40):104.
[6]李 盼.浅谈小学作文评价问题与建议[J].魅力中国,2019(40):22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