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俊波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推迟了学校的正常开学,在举国上下共同抗击疫情的特殊环境下,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学生、家长和教师在没有充分思想准备的前提下,投入到了居家办公、线上教学的教育实践中。各种线上教学平台、线上教育软件、教师线上教学培训纷至沓来,一时间让教师、学生和家长都目不暇接,手忙脚乱。
说实话,线上教学对于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而言,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和大胆的尝试。一个多月的线上教学,大家从最初的慌乱和迷茫,逐渐变得从容和淡定。在不断的学习和总结中,教师初步厘清了线上教学的规律,拥有了一定线上教学的实践经验。网上教学从开始的杂乱无章变得有章可循,有规可依,逐步进入正轨。
但不可否认,在实际的线上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就教师而言,教师的线上教学设施设备配置不足,线上隔屏教学自身能力素养不足,线上教学课堂效率如何提高,学生隔屏学习状况把控不清……就学生而言,学生居家线上学习如何监控,家长在线上学习中的角色如何定位等。
一个多月的线上教学,有名师名家的线上教学,有集中统一的线上教学,也有学校自行组织的线上直播教学……新颖的教学形式,迥异的教学风格,巧妙的教学艺术,一时间可谓是琳琅满目、精彩纷呈,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但随着线上教学的深入开展,学生和家长的新奇感消失,随之而来的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好的教学形式,学习效果却让部分家长和教师大跌眼镜,更让部分学生产生了焦虑情绪。出现这样的局面,涉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深层次的,有些可能是短期内无法解决的。但作为教育工作者,线上教学的直接参与者,如何确实有效地让线上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最优化,却是我们要直视和研究的课题。要实现这一目标,其根本途径就是:夯实线上教学的“硬内核”。
线上教学的“硬内核”,简而言之,就是教学相宜。亲其师,信其道。线上教学始之初,部分教育主管部门出于种种考虑,多采用一些名师大课堂的形式开展,其主观愿望和目的是好的,确实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课堂是需要互动的,是需要学生参与的。线上集中统一的名师大课堂,由于教师不熟悉学生,学生不了解老师,学生线上课堂学习更像是个看客、过客。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基础不一样,导致许多学生学习时囫囵吞枣、疲于应付,其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课堂更是为学生服务的。线上课堂教学效果好不好,课堂教学质量优不优,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学生。好的形式,必须要有好的内容作支撑,才能真正地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
因此,学校要真正夯实线上教学的“硬内核”,就必须在 “三精”上下功夫。首先,线上教学要精细化管理。学校要结合教师实际,有针对性地加强线上教学的业务培训,尤其是线上教学技术层面、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和线上教学课堂管理等方面,提升教师线上教学这一新领域的教学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为线上教学的有效开展打好基础,同时对于线上教学的常规管理要探索、科学、规范、细化,比如线上集体备课、集体研修、统一教学进度、线上聽课等要结合线上教学特点明细要求,强化督导落实,切实增强教师线上教学的责任感。
其次,线上教学要精心准备。凡事预则立。线上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的课堂更开放,面对的群体既有学生又有家长,稍有不慎就会产生巨大的反响。从事线上教学教师要注意整合教育资源,精心设计符合自己班情、学情的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环节,锤炼课堂教学语言,注重个人形象,让课堂像磁石一样紧紧地吸引学生。同时,线上教学的教师在准备教学时,还应充分考虑线上教学的“意外”,不打无准备之仗。
第三,线上课堂要精彩互动。课堂因互动而精彩,互动的课堂才有活力,互动的课堂才有生成。线上教学是隔屏教学,教师一味地唱“独角戏”,不仅自身尴尬,更让学生在课堂上味同嚼蜡。因此,在线上教学中,教师要精心预设、编排内容,采取恰当的形式与学生进行积极互动,如连麦对话、文字互动、图片上传、语音互动等方式,在多种形式的互动中,让精彩不断生成,更让学生有强烈的存在感和获得感。
线上教学,作为特殊情况下出现的新模式,已然轻轻地走进了课堂,走入了教师,走近了学生。它必将会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更加迅猛地、高效地融入到学校教育中。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潜心研究、扎实做好线上教学的“硬内核”,助力教育事业高质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