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先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人提倡读书要涵泳品味,反复咀嚼。在读书中提升文学文化素养,将文章的精髓融入到自己的血液里。
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是当前学生读书的现状。读不了、读不深、读不透,便自然读不懂。阅读也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坎儿。
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学问。可惜,一些教师很少下功夫研究。为赶课时、超进度、完任务,只能领着学生按教材的编排一路向前走。看似篇篇都讲了、学了,实则收效甚微。
原因何在?教师只是领着学生走了一个过场,从未停下脚步好好玩味一下语言文字。甚至多读几遍也成了一种奢侈,学生不喜欢读,教师也嫌浪费时间。在文本里连一个来回都不愿意走,更谈不上走几个来回了。学生永远被挡在了进入文本的门外,只让他们在门口徘徊一下就过去了。学生也就不能真正体验到阅读带给人的享受了。
怎样才能让学生多在文本里走几个来回呢?笔者就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学习阅读方法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用到三种阅读方法:默读、朗读、演读,以默读为主,朗读、演读为辅,贯穿整篇文章,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默读,是本单元训练的重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出了非常明确的默读要求,初中生要“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养成默读的习惯,保证阅读的完整性,整体感知文本的内容。因此,正式上课时,笔者给学生出示默读要求: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一气读完全文;不分心,不停顿,不回看,了解文本大意;限时8分钟,并勾画你所喜欢的地方。让学生在文本里先自己走一回,既有速度的要求,又有技巧的训练。
朗读,是学生必备的能力。钱梦龙指出,朗读与默读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学生能够字正腔圆、自然流畅、入情入境地读文章,很大程度意味着他能够读懂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教材中属于“定篇”,是文章中的经典。需要学生通过声音去感受文章的韵律美、层次美,如文本第二自然段中描写景物的文字,要朗读才能体味鲁迅先生在遣词造句方面的匠心独运。
演读,是朗读的进一步细化。用带有表演的方式,绘声绘色地读文本,体味文本的情趣。如文中美女蛇的故事,作者模仿说书人的口吻,描绘长妈妈当时讲故事的情景,通过演读的方式,才能把学生引入当年小鲁迅听故事的情境中,感受那种紧张、神秘的故事氛围。
二、落实阅读任务
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笔者采用以读促教、三项五步的方式,来落实阅读任务,让学生多次走进文本,反复品味文字的魅力。三项,是教学设计的三个环节、三个课时,从整体感知到精读赏析再到拓展延伸,逐步落实教学目标;五步,是学习过程的五项活动、五个台阶,每一步都让学生走进文章,不同活动解决不同的学习任务。
整體感知,把握文意。让学生沉浸在文本里,读出自己的真实感受。笔者设计了两项活动:一是巧换题目,要学生根据对文本的理解,给文本换个题目。从___到___。设计意图是既使学生明晰文章结构,又能对文本有自己的理解。二是写解说词,设置一个真实情境:假如你就是文中的“小鲁迅”,向从未到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小伙伴介绍它们,你会怎样介绍?重点介绍什么?请你根据文本内容写一段解说词。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言语实践,运用智慧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精读赏析,反复咀嚼。在初读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细读品味文章。阅读经验相对较少的学生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还要根据学情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因而笔者设计了两项活动:一是精读文章的第一部分,即“我”的乐园——百草园。主要有三个内容,分别是赏析一处美景、讲好一个故事、体味一段动作。这些内容学生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点过滤掉一些,比如学生对美女蛇的故事关注不够,认为其可有可无,甚至是多余。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指导,要与学生一起进入文本,采用演读的方式读一读,带着学生去触摸作者的内心,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二是细读文章的第二部分,即只要读书——三味书屋。主要有三个内容,分别是评价一位先生、描述一个场面、感悟一段经历。这一部分作者写得很散,学生很难把握作者写这些事的意图,需要教师给出写作背景,要让学生知道作者是在什么样的人生际遇下才写出这篇文章的。学生了解了背景才能更深入地读懂文章,更好地去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这对学生的写作有一定的启发。当然,这两部分内容不是全部按教学设计照搬给学生,而是要根据具体的学情来决定,学生已经注意到的、理解了的就不讲;学生容易忽视、很难理解的地方,就要重锤敲响鼓,给方法、架梯子,把内容讲清楚、讲明白。
拓展延伸,明晰文体。学习一篇文章不能止步于学完就了事,要适当地向外拓展延伸,由教读到自读、课内到课外、一篇到一类反复多次地运用课堂所学,在言语实践中不断巩固习得的读书方法。让学生自己在文章里多走几个来回,要比教师滔滔不绝、面面俱到的讲管用得多。还要适当地给一点文体知识,如回忆性散文的特点,即回忆中儿时的“我”与写作时现在的“我”交织在一起,渗透着“我”的人生感悟。顺带着推荐阅读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便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三、培养阅读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持续不断地去阅读,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慢慢地形成读书习惯。所以,笔者认为习惯是可以培养出来的。
首先,习惯需要训练。反复地加以训练,让能力变成习惯,习惯成自然,最终成为自觉。笔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教学中,用了三个课时,从面到点、由点再到面,反反复复,带着不同的阅读任务多次走进文本。每走一次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每走一次都是对文本的咀嚼,每走一次都有新的体会和理解。不能说多走几遍学生就能完全读懂了文本内涵,但至少能体会到文本里语言的魅力和张力。其实,好文本是不容易读懂的,看似平淡质朴的语言,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思想内涵。如果不指出来,学生是读不懂的,也体会不到的。让学生多在文本里走几个来回很有必要。习惯不会凭空产生,需要不断强化、反复巩固,才能积累阅读经验。
其次,习惯源于兴趣。读得多了,慢慢也就会读了;会读了,才会有选择的眼光,有选择了,才会渐渐产生读书的兴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引导学生由碎片化阅读向结构化、个性化阅读迈进,让学生有读书的兴趣,自由自在地畅游在书海里。教师也要有长远的眼光,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不能被考试束缚和驱使,让学生能够静下心来爱上读书,为学生的精神成长打好基础。
故书不厌百回读,深思熟虑子自知。语文课程标准反复强调,应该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知识的规律。可见,只有切切实实言语实践的体验,才能构建语言认知图式,形成良好的阅读思维和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