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屹汝乐,黄 颖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新时期下,国家高度重视公安队伍建设。公安机关是建设平安中国、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的重要武装力量。然而正处在体制改革时期的人民警察,高压力、高危险、高应激是警察工作状态。在这样的工作状态中,人民警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精神紧张、恐惧、抑郁、烦躁、自控困难、对工作热情程度降低等问题[1],巨大的职业压力导致人民警察心理的问题十分突出,进而间接地影响到公安队伍的战斗力[2]。长时间自然睡眠不足的民警会产生睡眠剥夺现象,这将导致民警情绪消极、学习记忆力下降、免疫系统内环境不稳定等一系列状况。
被试为包头市警务管理人员168人,其中18-29岁41人,30-39岁42人,40-49岁42人,50-60岁43人。
利用SCL-90量表,利用普通人群常模[3],调查实验对象正常上下班一周和连续加班三天后(正常工作时间为8小时,加班指一天在单位工作时间超过12个小时)的对比分析。根据SCL-90有效问卷检测相关阳性率,测试因子≥2为阳性,因子≥3为中等以上痛苦水平。
利用spss17.0对调查所得心理健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根据表1,包头警务管理人员在正常上下班没有加班的一周后SCL-90测试结果见表2与相同年龄组常模对比发现:18-29岁人群,在敌对和恐怖外,其他各项p<0.05差异均具有显著性;30-39岁人群,仅敌对、焦虑项为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其余各项均p<0.01差异均具有高度显著性;40-49岁人群,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敌对、恐怖和偏执项为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其余各项均p<0.01差异均具有高度显著性;50-60岁人群,除人际关系和恐怖项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外,其余各项p<0.05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根据上表可知,与普通人群常模相比,警务管理人员在正常上下班一周后与普通人群各年龄段人群常模相比均出现SC L-90测试项目因子得分升高,特别是30-39岁和40-49岁人群出现了很多测试因子≥2为阳性的项目。结果发现:警务管理人员在正常上下班后的一周后也比相同年龄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低,特别是30-39岁和40-49岁人群出现了很多明显的项目因子≥2为阳性的项目,并出现病状。上述结果说明警务管理全体人员心理健康情况不容乐观,特别是30-39岁和40-49岁人群的心理健康情况出现病状,应该引起警员自身和相关部门的重视。
根据附表1,被试连续加班后与各年龄人群常模(见表1)进行对比结果发现:18-29岁和51-60岁人群,除去人际关系和偏执因子p<0.05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其余各项因子均p<0.01差异均具有高度显著性;在30-39岁人群和40-49岁人群所有各项因子均p<0.01差异均具有高度显著性。
被试连续加班后与正常上下班一周情况下心理健康情况对比结果发现:18-29岁和51-60岁人群,均在躯体化、抑郁、敌对、精神病性和阳性项目数因子各项p<0.05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值得注意的是在焦虑因子上18-29岁p<0.05差异均具有显著性;30-39岁人群和40-49岁人群获得的调查结果完全一致,除去在人际关系、偏执和恐怖因子上p<0.05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其余各项因子均p<0.01差异均具有高度显著性(见附表1)。
上述结果说明,经过几天的连续加班使得警务管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均下降,连续的加班对18-29岁和51-60岁人群影响较小,对30-39岁人群和40-49岁人群影响较大。加班使得包头警务管理人员心理健康恶化,并且在30-39岁人群和40-49岁人群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出现中等症状的心理不健康,并且已经被市警务管理人员感知到,这些警务管理人员的加班引起的心理健康水平恶化很严重。
表1 正常人各年龄组S C L-9 0因子分比较(M±S D)
表2 包头市警务管理人员因正常上下班的一周后的心理健康情况对比
对包头市警务管理人员连续加班的原因分析发现,当前社会信息化飞速发展,公安信息的传递量不断增多,公安文书工作更加繁忙,增加了文件的发送、接收、登记、传阅、打印、备案等程序上的工作量,这是警务管理人员加班的一个重要原因。心理健康调查发现:包头市警务管理人员在一周未加班时与普通各年龄段人群常模相比均出现SCL-90测试项目因子得分升高,部分人群出现了项目因子≥2为阳性的项目,并出现病状;在连续加班几天后使得警务管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均下降,并且在30-39岁人群和40-49岁人群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出现中等症状的心理不健康,加班引起的疲劳对这些人员的心理健康危害更大。
相关神经药理学研究以两种方式为本文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睡眠剥夺会导致个体神经中多巴胺释放量改变,从而影响到中脑边缘系统,导致个体情绪不稳定[4];另一方面在睡眠剥夺条件下,内侧前额叶皮质与杏仁核的功能性连接减弱,使杏仁核对消极情绪的调节功能受损,因此睡眠剥夺后个体极易产生如紧张、焦虑等消极的情绪[5]。
当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充分认识到睡眠不足的危害,获得了相关学科的研究结果:长期睡眠不足会出现个体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和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形,从而严重损坏身体免疫系统的平衡,引起各种生理、心理疾病的发生[6],它也会产生诸如紧张、焦虑之类的负面情绪[7]。压力大、工作疲劳以及睡眠不足等,会使警察的心理状态长期处于低潮,并延长反应时间[8],这会导致个体认知水平的降低和对情绪刺激的感知能力受损,进一步地产生消极情绪,抑制积极情绪的表达[9]。更值得注意的是:恶性情绪通过削弱个体认知时冲突控制和抑制控制以及阻碍和延缓认知任务转换,降低认知速度和准确[10]。已有研究证明,知觉预测能力、反应决策等认知功能是警察安全执法能力的重要考核评价标准,卓越的知觉预测能力、准确快速的行动反应是警察安全执法和规范化执法的重要保障[11]。运动认知心理学也认为,知觉预测优势可以提高民警的认知信息加工水平,是民警在执法当中认知决策的基础[12],从而使民警对突发警务事件的处理反应更快,准确率更高[13],而准确快速的行动反应则关系到民警执法活动的成败和自身的安全[8]。
本文利用SCL-90量表作为实验工具,发现警务管理人员在未加班时常模低于普通常模,在连续加班一星期后,其心理健康状况更为恶化。现代生理学、心理学、脑科学的发展,已经为科学地测评警务管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据的准备。同时,采用SCL-90来测评警务管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是科学可靠的,健康的心理是高效工作的前提。
附表1 被试因工作需要连续3天以上加班后的心理健康情况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