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敬帅,黄申斌,张 欣,*
(1.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92;2.上海嘉定新城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上海 201800)
为响应国家、上海市和嘉定区的要求,该污水处理厂开展提标改造工作。该厂位于上海市嘉定区西北部,服务范围内有部分工业企业,即进入该厂的市政污水含有一定比例的工业废水。该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10万m3/d,原出水标准执行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主体工艺采用“AAO+混凝沉淀+过滤”工艺,于2016年投入运行。
表1 设计进水水质Tab.1 Designed Water Quality of the Influent
对出水水质进行统计分析,针对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各项指标均可完全达标。对照上海市地方排放标准要求,除了COD之外,其余各项指标的达标率均较低,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出水实测数据Tab.2 Water Quality of the Effluent
注:括号内为<12 ℃时的排放值
对进出水水质进行统计分析和建设条件分析,本项目设计和实施主要有以下几个工程难点:(1)进水水质波动大,出水水质要求高;(2)厂区周边已无征地条件,工程用地紧张;(3)工程实施期间需保证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不减量,不降质。
综合考虑设计进出水水质及现状达标率,由于进水水质浓度较高且不稳定,出水水质要求较高,需对各项指标的去除进行强化。对现状厂内已有设施进行复核计算,二级处理AAO生物反应池HRT=16.1 h,SRT=17.8 d,有机物去除和脱氮除磷能力仍存在不足,因此,需再增加深度处理设施。
图1 生物滤池工艺流程简图 (a)曝气生物滤池; (b)反硝化深床滤池。Fig.1 Process Flow Diagram of Biofilter (a)BAF; (b)Denitrification Deep Bed Biofilter
TP在常规二级生化处理过程中去除率有限,深度处理化学除磷是对出水达标排放的保障,且本次提标要求更为严格。因此,考虑在现状高效沉淀池内增加粉末活性炭投加措施,以增强无机磷的反应速率和有机磷的吸附去除率。同时,粉末活性炭进一步吸附去除污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浓度,通过后续反硝化深床滤池的过滤作用,可以保障出水SS稳定达标。提标改造工程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提标改造工程工艺流程图Fig.2 Process Flow Chart of Upgrading and Re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由于现场用地限制,曝气生物滤池采用组合集约化布置,将超细格栅、曝气生物滤池、反冲洗废水池、清水池及出水提升泵房和反冲洗风机房组合建设。
曝气生物滤池进水前设置2台孔径1 mm的内进流式网板格栅,防止污水中的纤维杂质进入滤池内部,减少滤池内部的过滤阻力,减少反冲洗次数,降低运行费用。从后期运行效果来看,尽管曝气生物滤池的进水为二级处理二沉池的出水,但水中的纤维杂质量仍不容小觑,因此,曝气生物滤池前端超细格栅的设置很有必要。
滤池底部通过滤板和滤头进行布水布气,单格滤池的进水管供常规进水和反冲洗进水公用,气管供常规曝气和反冲洗供气公用,通过阀门切换管路。滤池的曝气风机采用一对一形式,以增强每格滤池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可控性,风机气量为26 m3/min,风压为0.08 MPa,8用2备。反冲洗为逐格进行,因此,反冲洗系统风机公用,单台风机气量为75 m3/min,风压为0.085 MPa,2用1备。
反冲洗废水池主要作用为容纳生物滤池反冲洗废水,减少该部分废水对厂整体的水量冲击,废水池池容根据设计反冲洗强度和反冲洗时长进行计算,并取一定富余系数。废水池内设置搅拌器2台,防止废水中杂质沉积;设置排水泵3台,单台流量为500 m3/h,2用1备,运行中于每天污水处理厂进水低峰时排至进水端。清水池主要作用为反冲洗泵和出水提升泵的前池,保证水泵正常运行。反冲洗泵参数根据反冲洗强度计算,单台流量为500 m3/h,扬程为12 m,2用1备。
曝气生物滤池整体布置在满足上述各个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整体空间,8格滤池分为两排对称布置,中部空间上部设计为配水、废水渠道,下部设计为管廊;滤池右侧设置废水池和清水池,均为地下结构,上部设置为设备间和设备平台,总体布置如图3所示。
图3 曝气生物滤池平面布置图Fig.3 Layout of the BAF
用于系统反硝化深度处理的生物滤池为对已建的深床滤池进行改造,依然采用下向流,单池面积为92.27 m2,共8池,原仅考虑过滤作用使用。本次改造增加进水碳源投加系统,对滤料进行挂膜,使深床滤池兼具过滤和反硝化功能。
深床滤池采用石英砂滤料,粒径为1.7~3.35 mm,滤料厚度为1.83 m。空床滤速为5.64 m/h,高峰滤速为7.34 m/h,强制滤速为8.39 m/h。
高效沉淀池为已建,1池2组,絮凝区停留时间为16.2 min,沉淀区表面负荷为13.5 m3/(m2·h)。为强化絮体形成和有机磷去除,于絮凝区增加粉末活性炭投加点,根据设计初期相关试验结果,设计粉末活性炭最大投加量为80 mg/L。粉末活性炭采用料仓储存,经搅拌溶解后由计量泵精确控制投加。
本工程主要新建污水处理构筑物为曝气生物滤池,管道切改涉及进水和出水两处。为实现施工期间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待新建构筑物和新建管道完成后,短时停水于切改点处快速完成管道连通。同时,合理设置进出水闸门,实现灵活调配。
图4 曝气生物滤池(a)和反硝化深床滤池(b)调试结果Fig.4 Test Results of BAF (a) and Denitrification Deep Bed Biofilter (b)
反硝化深床滤池于2018年4月初进行系统调试,气温为11~20 ℃,调试结果如下。调试第1 d基本未表现出反硝化效果,主要是因为未投加碳源,微生物均为新挂生物膜,内碳源的利用速率极低。以后几天投加碳源,在保证出水COD维持在30~40 mg/L的前提下,深床滤池逐步表现出反硝化能力,在进水TN≤17.0 mg/L时,均能保证出水TN在10 mg/L左右。
采用该污水处理厂调试4个月的进出水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水水质波动如图5、表3所示。由图5、表3可知,进水水质较2016年有所改善,但各项指标仍明显高于典型市政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浓度。提标改造工程逐步调试投运后,全厂出水水质能够满足设计出水水质,稳定达标。
图5 进出水水质分析Fig.5 Water Quality Analysis of Influent and Effluent
表3 进水实测数据(2018.02—2018.06)Tab.3 Water Quality of the Influent (2018.02—2018.06)
本工程总投资21 130.59万元,其中,第一部分投资为17 507.13万元。经测算,本项目污水处理提标改造增加单位处理成本为0.50元/(m3污水),其中,单位处理可变成本为0.22元/(m3污水)。
该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在常规二级生化处理基础上采用后续“曝气生物滤池+高效沉淀池+深床滤池”的组合深度处理工艺,辅以投加粉末活性炭,同步强化生物处理及化学除磷,保证了出水水质稳定达到上海市地方排放标准(上海市环保局133号文)。设计中统筹考虑集约化布置,仅增加用地约2 700 m2,并实现工程实施过程中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在全国污水处理厂厂网联动、提标改造,出水要求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准IV类的趋势下,本工程的成功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