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间歇性管饲联合吞咽训练对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0-06-10 09:35胡智艳张雯雯王庆红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18期
关键词:咽下温开水胃管

胡智艳,张雯雯*,王庆红,吴 莉,邵 蕾,张 明

(1.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徐州医科大学徐州临床学院)康复医学科,江苏 徐州 221000;2.徐州市康复医院康复医学科,江苏 徐州 221000)

吞咽障碍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发生在不同部位的吞咽时咽下困难[1],发病原因与精神性疾病、神经肌肉病、食管疾病、咽喉部疾病等有关,其障碍程度直接关系到摄食和营养吸收,障碍严重时极易导致食物误吸入气管,进而可能引发吸入性肺炎,最终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率高达50%左右,吸入性肺炎发生率高达48%左右[2],因此需要指导患者进行系统化的吞咽训练,并给予科学性管饲,及时缓解吞咽障碍,促使吞咽功能尽早恢复,保证患者食物和营养顺利摄入。本实验选取56例吞咽障碍患者,分析间歇性管饲联合吞咽训练对其功能恢复的影响,详细流程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吞咽障碍患者56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分组,两组各28例,对照组:年龄40~73岁,平均年龄(57.29±11.05)岁;其中男患者15例、女患者13例;实验组: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56.93±11.10)岁;其中男患者16例、女患者12例。纳入标准:意识清醒、精神无障碍者;确诊为吞咽障碍者;患者和家属知晓干预内容,自愿参与实验;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者;排除标准:口鼻异常无法进行管饲者;不配合吞咽训练者;合并心脏疾病、恶性肿瘤、重症感染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未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干预前,护理人员需综合评估两组患者及家属对疾病认知程度,了解患者心理变化,告知患者和家属管饲、吞咽训练等相关知识及重要性,引导患者积极配合干预操作。实验组给予间歇性管饲联合吞咽训练,具体方法:第一,间歇性管饲:协助患者调整至半坐位或坐位,稍抬起下颌,取下义齿,选择柔软、细直径胃管(通常16F橡胶胃管,或根据患者意愿、经济条件选用一次性硅胶胃管),经口腔正中沿咽喉后壁插入湿润胃管,插入10 cm左右确定胃管达到咽喉部,需告知患者低头维持吞咽动作,再向前推进胃管,插入40~50 cm左右,当胃管插入胃内后,用注食器注入适量温水,湿润官腔,然后缓慢注入药液或管饲液,再次注入适量温开水。第1周每天插管3~4次,之后根据患者适应情况与适量,调整每天插管5~6次,每次间隔≥2 h,每次注食量300~500 mL,温度38~40℃。管饲完成后叮嘱患者维持半卧位30 min或抬高床头30~45°,避免误吸,并指导患者深呼吸,呼气末将胃管拔出,及时更换变硬或变色胃管,嘱咐患者有任何不适均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第二,吞咽训练:①唇舌肌训练:完成噘嘴、咂唇、舌上下左右摆动、吸吮等动作;②面颊肌训练:指导患者完成鼓腮、吐气等动作,收缩面颊肌肉;③冰刺激:用冰冻大头棉签擦拭双侧咀嚼肌、软腭、鄂弓、舌根、咽后壁,2次/d,20 min/次;④饮水训练:冰刺激后清洁口腔,由1 mL至3 mL进行饮水训练,以不呛咳为宜;⑤摄食训练:帮助患者调整至坐位,食物送至健侧,选择不易松散、粘性适中、密度均匀的糊状食物,之后逐渐过渡至稀流质,按照3 mL、5 mL、10 mL等食量以及一口量喂食,减少食物残留咽部,刺激舌咽部,减少误吸和反流。对照组给予鼻饲管留置联合吞咽训练,具体方法:第一,鼻饲管留置:经鼻腔插入导管,其余操作与间歇性管饲相同,当胃管插入胃内后,用胶布固定在颊部或鼻翼,4~5次/d,200~300 ml/次,每次插入间隔≥3 h。第二,吞咽训练与实验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干预后均需进行洼田氏饮水试验[3],具体内容:指导患者保持坐位,饮用少量水,未发生呛咳再次饮下温开水30ml,观察呛咳情况,结果:1级(一次性顺利咽下温开水)、2级(不呛咳,温开水咽下次数≥2次)、3级(一次性咽下温开水,但出现呛咳)、4级(温开水咽下次数≥2次,且出现呛咳)、5级(经常呛咳,无法咽下所有温开水),根据试验结果评估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效果,标准[4]:患者吞咽困难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洼田氏饮水试验为1级,即显效;患者吞咽困难症状有所改善,洼田氏饮水试验为2级,即有效;患者吞咽困难症状无改善,洼田氏饮水试验≥3级,级无效。观察、计算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腹胀、吸入性肺炎等。

1.4 统计学方法

试验结果应用SPSS 21.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表示用(),x2检验计数资料,行百分比(%)表示,当P<0.05时,组间差异成立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效果与并发症对比

3 讨 论

吞咽障碍是神经科常见病症之一,近几年,人们生活、运动和饮食习惯逐渐变差,工作压力日益增加,精神性疾病、神经肌肉病、食管疾病、咽喉部疾病等发生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吞咽障碍发生例数也随之增多[5]。当前,临床多采用吞咽训练联合管饲改善吞咽功能,避免病情恶性循环。吞咽训练是改善吞咽障碍的必要措施,经唇舌肌训练、面颊肌训、冰刺激、饮水训练、摄食训练,能及时缓解吞咽困难症状,保证食物和营养正常摄入。间歇性管饲是一种进食代偿手段,其主要是经口插入胃管,注入食物和水,指导患者做吞咽导管动作,训练吞咽肌群,强化咽喉部肌肉与口腔肌肉运动功能,保持消化道正常结构,对食管黏膜、咽腔、鼻腔无压迫,降低误吸、反流风险,且符合人体生理规律[6]。此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总而言之,间歇性管饲联合吞咽训练对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较好,能及时改善吞咽障碍,有效预防腹胀、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可积极促进吞咽功能恢复,值得大量推广应用在吞咽障碍患者中。

猜你喜欢
咽下温开水胃管
咽下肚的泡泡糖
二次试水法在难置胃管患者胃管位置判定中的应用
咽下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唱一首歌
圈里事儿
改良式胃管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
治胃寒痛
治胃寒痛
瓶子自己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