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持续颅内压监测的护理体会

2020-06-10 06:32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16期
关键词:几率颅脑重症

朱 玉

(江苏省建湖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 盐城 224700)

重症颅脑损伤是一种十分严重的损伤疾病,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需要及早进行手术治疗。而在术后需要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监护[1]。因此,本文将针对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持续颅内压监测的护理价值展开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选择在2019年2月~2020年2月之间,研究对象纳入在我院诊治的84例患者,每组重症颅脑损伤手术患者数量均为42例。研究组患者一般资料:男性:22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41.3±5.4)岁;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男性:24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41.7±5.6)岁。

采集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可以看出患者一般资料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重症监护护理干预:为患者进行抗感染干预、止血护理以及降颅压干预等,使用甘露醇进行处理,每天3次[2]。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持续颅内压监测干预;使用颅内压监护设备进行监控,可选择硬膜下置入设备探头,在硬膜下预留3cm左右的导线,置入后保证颅内无感染情况[3]。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意识障碍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预后情况等数据。意识障碍评分通过量表采集数据,共计3-15分,分数越高代表意识障碍越低。术后并发症包括: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肾功能损伤。预后情况通过(GOS)评分量表进行分析,评分将分为:良好、轻度残疾、重度残疾、死亡,不良预后=重度残疾+死亡。

1.4 统计学方法

在护理期间采集所有患者的各项数据资料,然后放入统计学SPSS 20.0计算软件。利用率(%)表示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预后情况的计数信息,通过卡方检验,利用±标准差来对意识障碍评分的计量资料进行表示,经t检验。判定统计学差异的标准为P<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数据分析

在为患者进行持续颅内压监测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出现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为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数据分析。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数据分析

2.2 两组患者意识障碍评分数据分析

在患者的意识障碍评分方面,研究组患者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为患者意识障碍评分数据分析。

表2 两组患者意识障碍评分数据分析()

表2 两组患者意识障碍评分数据分析()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 42 5.32±1.34 10.25±2.56对照组 42 5.43±1.27 8.11±2.21 P>0.05 <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预后数据分析

研究组不良预后几率为:2.38%(1例),对照组不良预后几率为:11.90%(5例)。由此可见,研究组患者不良预后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重症颅脑损伤通常是由于外力造成头颅内神经组织损伤,会对患者的生命产生威胁[4]。而在术后需要为患者进行持续的降压,而使用最为广泛的药物为甘露醇,而这种药物在使用时会有一定几率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通过持续颅内压监测可以降低甘露醇的使用剂量,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提高患者预后情况[5]。在监测过程中可以持续的掌握患者的颅压水平,帮助医护人员及时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护理有着重要的作用。数据显示:在为患者进行持续颅内压监测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出现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患者的意识障碍评分方面,研究组患者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不良预后几率为:2.38%(1例),对照组不良预后几率为:11.90%(5例)。由此可见,研究组患者不良预后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重症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护理工作中,为患者进行持续颅内压监测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意识,应当积极借鉴。

猜你喜欢
几率颅脑重症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啁啾激光场对电离及解离的影响
PDCA护理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Finding the Extraterrestrial
晒后修复SOS
晒后修复SOS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