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冬芳
(常熟市第五人民医院外科,江苏 常熟 215500)
甲状腺瘤是一种良性肿瘤,有诱发甲亢导致甲状腺功能紊乱并且存在一定的恶性病变风险,必须要尽早发现、尽早治疗,行甲状腺切除。手术中患者经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与生理变化,影响手术效果。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本院接收甲状腺切除治疗的甲状腺瘤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而给予观察组患者精细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评价具体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来本院接收甲状腺切除治疗的甲状腺瘤患者68例,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68甲状腺瘤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患者,观察组中患者的年龄在29-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42±5.36)岁,患者的病程为4个月-4年,平均病程为(2.1±0.4)年;对照组中患者的年龄在30-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13±6.49)岁,患者的病程为3个月-4年,平均病程为(2.2±0.7)年;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产生统计学意义(P>0.05)。
1.2.1 对照组
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案,主要包括,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日常监管,告知患者的相关注意事项,指导患者饮食、用药。
1.2.2 观察组
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方案,具体做法如下:①术前护理:护理人员应该在患者初入院时,给予患者热情的招待,按照患者的需求为患者合理的安排床位与病房,并且为患者介绍医院内的环境以及相关医疗设施。在术前,护理人员应该为患者讲解手术流程,耐心回答患者的相关问题,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帮助患者消除负性心理情绪,同时护理人员也要指导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床上排便训练、咳嗽训练、头颈过伸体位训练等,从而使患者能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1];②术中护理: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应该给予患者耐心的指导,使患者能够熟悉手术流程以及手术环境和主治医师等,从而提高患者的配合性;在手术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2],并且严格检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异常,必须及时告知主治医生;③术后护理:在术后,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监测,遵医嘱予吸氧,加强切口局部以及引流液的颜色、量、性状观察,观察患者术后有无出现呼吸困难、声嘶、音调降低、手足抽搐或进食后呛咳表现,床边予备用气管切开包,通过弹力带固定好患者的颈部,有效指导落实床上轴线翻身活动,避免颈部牵拉,帮助患者更换更加舒适的体位,协助患者起床活动三部曲,帮助患者掌握下床活动要领[3],加强饮食指导,进食温凉清淡流质饮食,避免呛咳等引起局部出血。如患者术后出现轻微咳嗽咳痰,可指导用手轻压固定伤口避免出血,如出现严重疼痛等不适感觉时,及时做好评估,可以遵医嘱予采取相关的药物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其中包括喉返神经损伤、发热、喉头水肿以及创口肿胀。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8.82%)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1.1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甲状腺瘤属于一种临床常见疾病,采用甲状腺切除术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的效果,同时配套使用精细化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改善各项生理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恢复健康,降低并发症的发生[4-5]。
由此可见,采用精细化护理对实施甲状腺切除术后的甲状腺瘤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提高患者的睡眠治疗,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护理效果十分显著,具备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