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研究进展的文献计量与知识谱图分析
——基于中国知网(2004—2019)的数据

2020-06-10 11:43:06张益嘉
大连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创新发展

张益嘉,姜 楠

(1.渤海大学 学报编辑部,辽宁 锦州 121013;2.沈阳音乐学院 学报编辑部,辽宁 沈阳 110818)

以《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2004年至2019年出版的96期学报作为样本,采用文献计量学和Excel软件,对《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文献增加、消失、演变及载文等进行统计分析,揭示《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的形成与特色,并为高校社科期刊的发展提供依据。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80年,其中1980年—2003年为《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由于学校更名所以学报更名为《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截至2019年底共出刊96期(不含增刊),载文3414篇(其中不包括“书评、封三、目次表、总目录”等内容)。刊物为双月刊,160页码。2019年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当代作家研究栏目获得“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学报2109年第2期刊发的曹建国教授的《纬书研究的一些思考》一文被《新华文摘》2019年第13期全文转载。2109年第3期刊发的蒋重跃教授的《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性与科学性问题》一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

一、数据来源与统计方法

(一)数据来源

中国知网(CNKI),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概念,由世界银行于1998年提出,内容涵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哲学、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经济类和教育类数据库等各个领域,是检索相关期刊论文、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报纸收录和被引情况等信息的重要数据来源。本论文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以2004年—2019年的数据为样本检索关于《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期刊论文,截止现在共计3414篇。

(二)计量软件

文献计量分析软件有多种,根据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选择运用中国知网的计量可视化分析,以及由美国费城德雷克塞尔大学陈超美博士开发的基于JAVA平台的知识图谱工具软件CiteSpace5.6,“此软件是适用于动态、多元、分时的复杂网络分析的信息可视化软件”[1],通过CiteSpace5.6的数据转换工具,将从中国知网下载的数据按照Refworks格式导入CiteSpace5.6,进而对《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研究文献的作者、作者共现性、关键词共现等情况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并做出知识图谱[1],以探求我国学界对《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研究的进展(文中简称学报)。文中知网数据截止到2019年12月15日。

二、结果与分析

(一)学报载文量统计

学报的载文量是指期刊在一定时间段内所刊载文章的容量,被用作期刊吸引和传递科研信息的衡量指标之一[2-4]。《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在2004年—2019年间主要刊载以下方向论文:历史与哲学研究、“一带一路”与东北亚走廊研究、政治与法学研究、名家视点、语言与文学研究、当代辽宁作家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文化艺术与传媒研究等栏目。2004年—2006年期刊每期128个版面,2007年以后每期160个版面。2004年—2019年载文量见表1,文章篇均页码数见表2:

表1 2004年—2019年学报载文量统计表

表2 2004年—2019年学报篇版面数统计表

由以上表可以看出,学报从2004年—2006年开始论文数量和篇幅基本保持恒定,载文量在210篇左右,篇均3.6个版面。在2007年—2010年载文量小于200篇,是因为这个期间学报论文篇幅增长,所以载文数量有所减少,篇均达到5.5版。从2011年开始学报增加了学术短文栏目,学报文章数量开始增加,同时篇均页码也在降低。2018年开始,学报为了提升期刊载文章质量,增加论文长度,所以载文量明显减少,篇均版面数达到了5.4。学报始终坚持以“内容为王”为宗旨,坚持精品意识办刊,重视学校的特色学科,兼顾小学科,充分发挥高校学报作为综合性科研信息的传播载体作用。

(二)基金项目情况

期刊论文基金支持数量的多少也反映期刊论文质量高低的一个方面。论文受基金支持情况以及所支持的项目来源统计见表3:

表3 2004年—2019年学报基金资助情况统计表

其从表3中可以看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13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除了表3中资助的基金项目之外,还有辽宁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陕西省教委基金、天津市科委基金、福建省软科学研究计划、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基金、山西省归国留学人员科研基金、福建省委科研基金等项目资助。其中有5篇论文成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这些成果论文主要是分布在管理学方面(如2017年金彦龙,赵宏霞等人成果),说明管理学属于交叉学科,其研究成果可在哲学社会科学版学报和自然科学版上发表。

从基金资助的层次与区域分布来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基金是作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项目的最高级别,辽宁省教育厅基金支持力度相对较高,其次是辽宁省科委基金和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但学报研究文献总体受基金支持力度偏低,从某个侧面反映出这些文献的整体研究水平与质量有待提高,其他省份对学报研究的基金支持力度有待加强。基金项目与学术论文作为输入端与输出端,本身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随着今后学报研究文献水准的提高,将有更多的基金支持。相反,高水平的学报研究文献作为基础也进而会促进各个基金项目的成功获得。

(三)学报作者单位来源分布

科研论文是科学研究最直接的产出形式之一,是反映某个单位和个人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学报从2004年—2019年期间,发文量大于20篇的单位和机构见图1。

图1 2004年—2019年学报作者分布情况

从图1中可以看出,渤海大学发文量为1685篇,其余作者主要集中在辽宁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等13家高等院校,在发文量20篇以上的院校中,本校占76%。发文量超过10篇的作者有渤海大学林喦、师吉金、郑艳凤、李劲、冉清文、张爱军六位教授。这六位作者都是高校教师并且都是从事科学研究的研究人员,并且作者论文还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支持。这正体现出高校综合性学术刊物的基本性质,为本校师生教学科研服务,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开门办刊,促进校内外学术交流,坚持学术性、前沿性、地方性的特点,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服务期刊服务地方的宗旨。

(四)学报学科分布情况

高校学报的学科定位决定了它与高校学科建设的紧密关系。高校学报在巩固优势学科、培育新兴学科、培养学科人才以及弘扬学科科研成果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学报在学科建设与发展中应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高校学报与高校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战略应保持一致,要着力特色栏目的作者队伍建设,要不断提高高校学报的竞争力。学报从2004年—2019年期间发表论文学科分布情况见表4。

由表4可以看出,学报刊载的论文包括文学、法学、哲学、历史、经济学、政治学等30个学科类别。其中文学、语言学、教育学、历史学加一起达到了50.83%,其余26个小学科占比50%。如此丰富的学科范围,不仅能满足本校科研教学人员投稿方向,还能吸引大部分校外哲学社会科学专业的教学科研人员稿件。

表4 2004年—2019年学报学科分布情况

(五)学报关键词分布情况

最能直接反映或概括一篇文献研究主题和内容的题录信息是该篇文献的关键词[2-5]。关键词出现频次代表近年来学报研究文献的主题分布见表5。

表5 2004年—2019年学报关键词统计情况

序号 关键词 篇数 序号 关键词 篇数8问题 18 28 转动课堂 11 9教学模式 18 29 内涵 11 10 历史 16 30 毛泽东 11 11 和谐社会 15 31 修辞 10 12 习近平 15 32 应用 10 13 经济增长 14 33 语境 10 14 日本 14 34 辽宁省 10 15 文学 14 35 农村 10 16 辽西 13 36 人才培养 10 17 现状 13 37 市场经济 10 18 文化 12 38 辽西走廊 9 19 鲁迅 12 39 公给侧结构性改革 9 20 科学发展观 12

从表5中可以看出,学报的关键词“对策”在45篇论文中出现,频次最高。“大学生”关键词出现34篇,“发展”关键词出现31篇,“高校”和“创新”关键词出现31篇,其余的都出现频次不高。通过对关键词的共现矩阵分析可以得出关键词是“问题”兼“对策”出现的频次较高,8次。关键词“创新”兼“发展”出现3次。

图2 (a,b) 2014年—2019年期刊关键词共现图

对图2(a,b)学报2014—2019年间关键词共现图进行分析,图中字体越大,网格越多联系越紧密,出现次数多,越是热点话题[6]。可以看出近五年学报的关键词“高校”出现19次,关键词“问题”出现9次,高校、问题作为关键词的论文选题依然是热点话题。

(六)学报被引用情况统计

被引频次是指某期刊论文自发表以来根据特定年份统计的被引用总次数。人们往往以被引频次来衡量论文的学术价值及期刊的影响力,对学报而言,高被引论文是学报高质量、高水平的主要贡献者,对学报引证指标也有重要贡献[7]。2004年—2019年学报被引频次统计情况见表6.

表6 2004年—2019年学报被引频次大于30次的文献统计情况

由表6得到,检索出学报被引频次大于15次的高被引论文113篇,被引频次大于30次的20篇论文。在113篇论文中总被引数3122,总参考数636,总下载数100223,篇均被引数为27.63,下载被引比32.1。部分高被引文献的被引用率虽高,但其下载数量偏低,相反,很多文献下载量较高,但被引率较低。近几年,由于高校为了追求更高的发展目标,把科研评价标准提高,出现“唯核心论”的导向,导致科研人员把高水平论文严重外流。普通中文期刊面临稿源不足、质量差,高校期刊应依靠本校的优势学科着力打造优势栏目,为期刊发展服务。

三、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2019年出版的3414篇文章的载文量情况、基金资助情况、学报学科分布情况、作者单位来源分布、关键词、被引频次等进行统计分析[8],可以发现学报正呈上升趋势发展中,但是学报也要适应学校学科的发展和当今社会热点问题适当调整学报内容。(1)随着单篇文章篇幅的增加,期刊的载文量在减少,为了满足作者职称晋升以及项目结题的需要,应该用加大排版密度或者扩版来满足发展的需要。(2)学报在栏目设置上要与学校学科发展趋势相适应,来满足我校各学科科研人员投稿需求。(3)校外稿件数量偏少,需要学报加大宣传力度,争取质量更高的,创新性强的优质稿源。

路漫漫其修远兮,媒介融合时代,学术期刊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学报要在名刊、名栏、名文上下功夫,根据高校发展目标,进一步发挥学报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文化传承、服务社会等方面的作用,形成学术刊物特色,提高学术影响力,推出更多前瞻性、学理性、标志性、针对性强的优秀学术成果。

猜你喜欢
创新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汽车零部件(2014年9期)2014-09-18 09:19:14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
中国火炬(2010年8期)2010-07-25 11:3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