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娟
摘要:1964年,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决策下,进行了三线建设。所谓三线建设,就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没有硝烟的建设战。其核心是备战,围绕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工业建设、铁路交通建设等等展开。本文主旨在于分析三线建设的原因,以及三线建设过程中其凸显的文化、精神和时代榜样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过程能够碰撞产生的效果。
关键词:三线建设 思政课 三线精神
1964年,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决策下,进行了三线建设。所谓三线建设,就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没有硝烟的建设战。其核心是备战,围绕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工业建设、铁路交通建设等等展开。历时数十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共计投入资金2052亿元,投入生产的人数更是数以百万计,其建设规模堪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项宏伟壮举。三线建设主要是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当时在规划的地区(云贵川等等中西部地区和部分一、二线地区)建设大型水电站,比如刘家峡水电站,葛洲坝水利工程,大型工厂,比如东风汽车公司,重庆望江船舶集团,铁路,比如成昆铁路(成都--昆明),焦枝铁路(焦作--枝城),大型基地,比如成都东郊电子工业基地,西安的航天四院,川北电子等等,还有两个卫星发射基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这些基建项目一来备战,二来可以发展西部经济。在研究三线建设之前,先来明确一个概念——“三线”,也就是所谓的三线都包括哪些地方,此外一线、二线又有哪些地方。三线地区,是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包括云、贵、川、甘、陕、宁、湖南、湖北等。一线地区是指东南沿海地区,包括上海、浙江、江苏等等。二线顾名思义,就是除一三线之外的地区。明确了这些基本概念之后,下面就可以探析三线建设的历史与文化以及建设过程中凸显的精神,将其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会碰撞产生的效果。
一、三线建设的历史
三线建设之前,毛泽东在一次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曾经分析到当时的情况:“在原子弹时期,没有后方不行的。要准备上山,上山总还要有个地方。北京出了问题,只要有攀枝花(钢铁基地)就解决问题了。前一个时期,我们忽视利用原有的沿海工业基地,后来经过提醒,注意了。最近这几年又忽视“屁股”和后方了。”从主席的表述中可以看出當时的中西部地区被主席视为大后方,但是薄弱的基础工业又让毛主席很担忧。三线建设始于1964年,而1966年正好迎来我们国家第三个五年计划,“三五”计划本想解决民众的基础物质要求,因为只有吃饱肚子才可以开展其他建设,所以将工作重心放在轻工业和农业上。但是随着国际形势的严峻化,大家对战争会不会到来又有了新的担忧。对此,专门做了一份调查研究,最后的调查报告在1964年4月25日递交给了毛主席。报告中显示,关于战争的问题有一些多,有些情况甚至达到严重的程度。主要是首先工业分布不均衡,过于集中在大城市,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几乎都分布在大城市,一旦开战,国防、化工、铁路等等会陷入瘫痪,这是非常不利的。其次,最重要的人的问题,大城市人口不但多,而且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易遭空袭。所以无论从当时的国际形势分析,还是从国内的经济,人口布局,地理环境等等方面分析,党中央决定“三五”的指导思想由“解决吃穿用”到“以战备为中心”的变化,具体就是将国防工业铁路水利工程等等转移到“三线”地区开展建设。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大批优秀人才扎根深山、荒漠、用自己的青春甚至是生命建设大西南大西北,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奋斗。
二、三线建设的原因
毛泽东曾经比喻说:“两个拳头,一个屁股。农业是一个拳头,国防是一个拳头。要使拳头有劲, 屁股就要坐稳。屁股就是基础工业。”周恩来也曾经这样说到“屁股必须要坐得扎实,坐得稳。”“基础坐得稳,站得住,两个拳头才能伸缩自如。”刘少奇也曾经提出过要做好备战的准备。邓小平主持的中央书记处发出《关于计划工作的指示》中提出:“三线建设要落实,一线调整要立即行动,工业生产不论三线还是一线都要发展”。从上述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共识可以看出当时搞三线建设的迫切性以及为什么要搞三线建设。
首先从当时的战略思想来分析,在中国革命建设的过程中,中共中央推行的是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比作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毛泽东指出:“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我党又很重视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所以从这些可以分析出当时的战略思想。而三线建设正好符合这样的战略思想,当时的重工业主要集中在一线人口众多的大城市,一旦战争发生,如果资源分布不均匀,我国的经济,工业极易陷入瘫痪,所以要建设三线,将资源分配均匀,把三线打造成一个巩固的大后方,一旦大战发生,进可攻,退可守,同时把国防工业建在三线,能抗原子弹袭击,抗飞机轰炸。
其次,从当时的国际背景来分析,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国周边环境异常不平静。来自四面八方的威胁决定了要加快三线建设。北方是苏联,当时中苏关系恶化。苏联非但策动新疆伊犁、塔城地区大批中国居民逃往苏联,还向中苏边境大举增派军队。南方是美国,在越南发动侵略战争,制造北部湾事件。同时台湾的蒋介石集团一直叫嚣反攻大陆,印度军队在中印边境东段和西段发动大规模的全面进攻。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党中央发出号召全面备战,资源均匀分布,把三线建设作为大后方。
最后,从国内环境来分析,首先工业分布不均衡,过于集中在大城市,比如14个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就集中了约50%的化学工业,60%的主要民用机械工业和52%的国防工业。其次我国主要的桥梁、铁路和港口集中分布在大城市。所以尽管三线建设是为备战做准备,但其实也是党中央的长远战略目光,推进西部发展,缩小东西部发展的差距。
三、三线建设的历史文化融入概论课教学的思路方法
在三线建设的过程中。无论是其凸显的历史文化,还是其涌现的精神,人物风貌都是应用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首先,三线的建设本身就是对于讲解毛泽东思想的最好的案例。三线建设的思路就是毛泽东思想的一部分诠释。比如《概论》课第四章社会主义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在讲解时,就可以融入三线建设的案例。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当时由于国情以及国际局势,所以最初我们是照搬照抄苏联模式,但是发展一段时间,党中央意识到我们必须开展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不能再照搬照抄苏联模式,就如当时主席曾经说过难道苏联走的弯路我们还要再走一次吗。所以在1956年,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明确提出以苏为鉴,要开展适合本国国情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论十大关系》分析了当时社会方方面面的关系,提出“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而三线建设的过程涉及到了经济、国防、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沿海、内陆都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一种延續。再比如毛泽东在1957年2月所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中系统的说明了社会主义矛盾的理论。毛主席指出,实践表明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存在矛盾的,有矛盾并不是坏事,正是因为存在矛盾,不断去解决矛盾,才可以推动一个国家的发展。这就是“矛盾不断出现,又不断解决,就是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所以我们要正视矛盾,积极解决矛盾,围绕矛盾制定国家工作的重点。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开展三线建设缩短了东西部发展的差距,本质上就是一种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方法。
其次,三线建设凸显出的精神对于思政教学非常有益。习主席曾经说过,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前去三线,投身建设,用自己的青春汗水践行对党对人民的承诺。在当时的环境下,几十万青年激情拓荒,听党指挥,不惧工作环境的恶略,不计个人得失,心中始终带着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这样的精神就应该在思政课堂上大力弘扬。而这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观的体现,在概论课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第三节讲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就可以应用三线建设中的英雄楷模作为案例。
基金: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三线建设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2019年度项目“三线建设历史与文化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研究”(课题编号:SXLSWH2019ZC04)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党的文献[J] . 1996(3).
[2]王骏. 毛泽东与中国工业化[M].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3]陈谟,顾岩,霍炬.三线建设经验教训及对西部大开发的启示[J].后勤学术,200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