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的构形造义

2020-06-09 12:19吴永胜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生母异体字构形

吴永胜

“姓”“名”不仅作为一种语言符号而存在,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而存在。本文试图从文字学角度来研究“姓”字作为语言符号的字形,进而解读造字时的依据和造字意图等,然后根据“姓”字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异体字来诠释它们构形造义的一致性,从而加深对“姓”字内涵的理解,进而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研究的角度

“言者意之声,书者言之记。”这句话揭示了文字和语言的关系,也表明了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一种书写符号。

语言主要包括音和义两个方面,而记录了语言的文字,除了音、义之外,还必须有自己的形体。所以,字形是文字所特有的特征。文字是用“形”通过音来表达“义”的,是形、音、义的统一体。我们的汉字是与汉语相适应的成熟的文字体系,具有神奇的变化和象形表意性,其突出的特点是“据义构形,义寓形中”。正因为汉字“构形”与“造义”的这种关系,我们能从字形结构上理解字义,即可以“见形知义”“因形示义”。所以我们认字时往往也能“因形求义”,也就是见到一个字的字形,在掌握一定的数量的汉字基础上,就可以猜出这个字的字义及文化内涵。

二、“姓”的构形造义

“姓”到底是什么?古往今来,不少学者都给它下过定义 。如《左传》隐公元年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名之字。”《说文解字》也说:“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春秋》载:“男女媾精,以女生为姓。”从这几个定义中不难看出,姓本义的共同点是都与女性生子这一现象有关。女性生子,生而有姓,不断繁衍传承,这样便产生了姓。

我们可以从“姓”字的字形中可以直接分析出它的本来意义。在汉字的结构规律“六书”中,“姓”属于会意字,即利用已有的字,依据一定的逻辑加以组合,表示一个新的概念。在早期的甲骨文、战国时秦国刻石文中,“姓”字即由“女”“生”两个部件组合而成,写作“”。许慎的《说文解字》对“姓”的解释为:姓,人之所生也。因生以为姓,从女从生。说的是姓是与“生”俱来的,即人一生下来就有了“姓”,它由“女”和“生”两部分构成。在上古的殷商时代,“母”和“女”二字还没有明显的分工,它们在甲骨文和铭文中是混用的。因此,这里的“女”即“母”,表示人生之所由,意思是“姓”字表明人由谁所生,是一种血统标记,同姓的人都应当是由同一个女性祖先所生的后代。“生”字本“象草木生出土上”,此处表示人的出生。因此,这里的“生”“女”就是生母。人的生命是由“生母”带来的 ,所以人的“姓”也是要从“生母”的,即生母姓什么,子女就姓什么,这也说明了远古人的“姓”是表达人的出生来源。这与“姓”字的构形造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不难推测,“姓”字所体现的文化观念中,孩子的血缘似乎只与母亲息息相关。《白虎通义·论氏》这样记载:“禹姓姒氏,祖昌意以薏苡生;殷姓子氏,祖以玄鸟子生也;周姓姬氏,祖以履大人迹生也。”在这些看似荒诞的传说中,圣哲们的父亲都是子虚乌有的神怪,他们都是“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这正是“民但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的曲折反映。既然不知其父,孩子的血统当然只能根据母亲来确定,因而必须从母得姓。根据这种文化背景,古人自然会造出一个从“女”的“姓”字来。这就是“姓”字为什么“从女生”的原因。试看,先民古姓都从“女”旁:黄帝姓姬,神农姓姜,虞舜姓姚,夏禹姓姒……这大致可以证实上面的判断。

根据文字学家的考证分析,“姓”字在使用的过程中,曾出现过几个异体字,我们亦可从“姓”的异体字字形所含有的信息中,得到一些关于“姓”字构形造义的佐证材料。

“姓”字在战国时期的金文中曾出现了一个异体字“”,由“人”旁和“生”字两个部分组合而成,变从“女”为从“人”,写作“亻生”。这也是一个会意字,主要见于商周时期。为什么这一时期“姓”字会出现这样一个异体呢?我们可以从婚俗方面来探究原因。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婚姻制度早已发展到专偶婚阶段,专偶婚的主要特点是丈夫对妻子的独占,丈夫可以三妻四妾,而妻子绝不能同时找几个丈夫。显然,在专偶婚制度下,已经出现了以男性为主的家庭,母系部族逐渐瓦解,“姓”也不再成为女人手中的“令牌”,而水到渠成地落入男人手中,子女开始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性主导地位的上升,使他们不满于这个从“女”从“生”的“姓”的造字意义,于是,他们根据自己的男权观念,以“人”代“女”,造出从“人”从“生”的“亻生”字。但这里为什么又用“人”代“女”,而不用“男”来代“女”呢?或许是因为男字笔画太多,作偏旁书写不便,而多用表示出生之人的“人”旁表示。我们知道,在上古,人和操作的事情有关,而主持操作的往往是男子,所以从“人”旁的字大部分与男性有关,而且多褒义字,例如有歌颂仁德的,如仁、倫、信、优;有读书做官的,如仕、侯、佐;有的反映战事,如仗、伐、伤;有的反映劳作,如做、作、休;有的反映俊俏,如俊、俏、佳。这里的“亻生”字,显然反映的是当时父系氏族的情况,但是与“姓”字的造字本意却是一致的,仍然表示人的出生,只是这一时期从父姓而已。

“姓”字的另一个异体字是“”字,这是异体字“亻生”字的简化字。《尚书·舜典》中所谓“帝厘下土,放设居方,别生分类”,其中的“生”就是姓。所以,孔颖达解释说:“生,姓也。别其姓族,分其类,使相从。”“生”亦为会意字,其本义是出生、生命、生长、生育、活命,正如《说文解字》云:“生,进也。像草木生出土上。”因此,生所组构的字均取其意,例如姓、性、牲等。

在古人的观念里和《易经》的义理中,坚定地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阴阳结合的结果。阴阳结合而有生,生而有姓,女子所生为姓。从这一点出发,古代“姓”和“生”通用,有时还特指生子。东汉刘熙的《释名》说:“女生为姓,谓子也。”三国魏张揖的《广雅·释亲》说:“姓,子也。”清王念孙进一步疏证:“姓者,生也,子孙之通称也。”一个人生而有姓,同一血统的子孙同姓。

此后,“姓”字还出现了“”这样的一个异体字。以“生”“自”这两个字组成,表示人生之所自。其中“生”也就是“姓”,“自”则是“鼻”的本字,古时有“初”“始”之意。如扬雄《方言》释“鼻”曰:“梁益之间,谓鼻为初。”《尔雅·释诂》也说:“初,始也。”这里把“生”“自”合为一字,共同表示“姓”字的含义,与“女”“生”二字所组成的“姓”字的含义完全相同。

这就是文字学告诉我们的“姓”字的构形造义。

参考文献:

[1]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2] 李梵《汉字的故事》,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年。

[3] 薛俊武《汉字揆初》,三秦出版社2005年。

猜你喜欢
生母异体字构形
异体字字形类似偏旁的互用类型综合字图构建
生母认女剑指弟弟婚房:此情不堪哟此心可悯
双星跟飞立体成像的构形保持控制
偏旁省略异体字研究
通有构形的特征多项式
生母
生母
常用隶书异体字表(二)
对一个几何构形的探究
《音同》中的异体字与讹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