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姹旦
摘 要:本文探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中外历史整合教学,中外演进,清晰梳理,构建空间感知;中外联系,整体研究,深化历史意识;中外对比,扩展视野,培养综合思维;中外融合,尊重包容,引导社会实践等四个方面改进《历史与社会》教学,从而逐渐渗透、培育学生的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 中外整合 教学策略
一、问题的呈现
现行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采用文明演进的框架,对人类中外史进行混编,以主题单元的形式呈现。在现实教学中,由于教材的编写方式、教师的教学手段、学生的学习方式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致使学生对于历史学习存在着两种很明显的困惑:一是理不清中西方历史的演进过程;二是不能综合全面地认识历史,对部分涉及中外联系的历史事件产生理解困难。
二、改进措施
总体思路: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着眼点,将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中的中外历史知识通过增补、联系、比较、综合等方法加以有机整合,并通课例教学呈现一种囊括中外历史的、新型的历史学习体系,最后从多样的课例实践中提炼出易于操作的中外历史整合方法。
(一)中外演进,清晰梳理,构建空间感知
空间感知是指在人地观念指导下,对不同尺度的人类生存空间(区域)的认知,包括区域认知和人地观念。了解区域的过去,才能客观地认识区域的现在,更好地指导将来。因此,准确把握时空特征、了解区域范围内的历史发展,是历史教育核心素养落地所必需的,也是中外历史整合教学的前提。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年代尺梳理法
请看下图:
这里采用大历史观,把中国作为世界的一部分,用年代尺表示中国区域的历史变化,直观明了。横向来看,年代尺下方是古代中国区域内的历史演进过程,年代尺上方是西方区域内的历史演进过程,两条演进线清晰连贯,有利于学生把握历史的总体演进脉络。纵向来看,中国区域文明对应的是西方区域中哪个文明也一目了然,从而使学生明白中国区域文明在世界上处于何种地位,更加全面而深刻地认知本区域。
2.单元主题梳理法
教材中的单元主题是对本单元内容的“画龙点睛”之笔,传递的是真实、准确的历史信息,具有权威性、学科性和高度的概括性。引导学生正确认知教材的单元主题,使学生具体感知中国区域的历史发展脉络,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根据八年级教材的单元主题整理的中国与西方区域历史的演进过程,从中不难发现,原始社会时期(早期文明),教材合并在一个单元里讲,此时的人类文明是彼此孤立的;随后,中西方各自进入了漫长的封建社会;随着新航路开辟,工业化的来临,这两种文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第七、第八单元),共同推动历史的发展。建议教师在新课教学中,将这两条线展开,既能帮助学生清晰地认识各自区域的演进,了解历史的延续性,又能帮助学生懂得历史的交互性和共融性。
(二)中外联系,整体研究,深化历史意识
历史意识,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反映,包括历史理解、历史评判和历史认同。人类历史的发展情况是丰富多样的,也是错综复杂的,要综合的认识历史全貌,必须采用整体的历史研究方法,不仅要关注历史事物的系统综合性,也要看重历史存在的时空关联性,从而深化历史意识。
1.创设历史情境联系
历史意识是一种历史感,我们必须深入历史情境,综合分析各种史料,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走进历史人物的内心,“将自己置身于当事人的立场看问题”,理解历史的复杂性。因此创设必要的历史情境就成为培育学生历史感的必需。
例如,在讲到马戛尔尼访华前,让学生思考“假如你是马戛尔尼,你准备带什么礼物觐见乾隆皇帝”,带着这个问题把学生带进由史料构筑成的历史现场,学生通过史料研读,明白了当时中国还处在闭关自守、落后愚昧的状态,而同时期的英国已经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通过中外联系,学生会深入体会到历史人物的内心。
对学生简介遥遠与抽象的事件时,创设历史教学情境可以穿透时空,让今人和与前人处于同一处境中,做到“心通意会”,亲近、感悟并真正理解历史,避免用“后见之明”来看待过去的人和事。
2.建立史料联系
史料教学是历史教学的基本方法,而培育学生“论丛史出,史论结合”的求实态度则是历史教育育人的目标。这里举几段史料来说明这种教学方法。
问题:李鸿章是卖国贼吗?
史料1:在谈判中,日本拿出预先拟定的条款摆在李鸿章面前,只准李鸿章说“同意”或“不同意”。日本限定在一个月内办理割让台湾手续,李鸿章请求宽限几日,说:“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了。”伊藤博文回答:“尚未下咽,饥甚。”
史料2:一个人和一个帝国,李鸿章的历史,就是晚清四十年的历史,他的一生,虽力所能及地推进改革,但终究“不敢破格”;周旋于列强之间,功不可没,最终却“国人皆欲杀”,梁启超评价李鸿章说:“吾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
从上述史料中,学生能够解读到的信息是《马关条约》的签订,是清政府与西方帝国主义列强较量的结果,而李鸿章只不过是替清帝国收拾残局的傀儡,李鸿章不仅没有“卖国”,还在无可奈何的困局中,尽己之力,不断斡旋与调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的责任担当,以及封建地主阶级的阶级局限性。
有一分史说一分话,求实态度的养成是历史学科育人的目标和前提,要让学生明白,历史教学仅选取史学研究成果的一部分,即最基本的历史“知识”来教育青少年,除此之外,还应该注重对史料的批判和考辨。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质疑精神,学会认识“真实的历史”,进而学会“历史地看问题”。
3.中外对比,扩展视野,培养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是指借助历史的眼光认识今天的社会,纵向上认识人类历史进程,横向上关注社会生活。综合思维的体现,就知识层面而言,有中外综合;就方法层面而言,有对比联系等。比较是综合认识事物的方法之一,也是历史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面详细讲讲具体的教学方法。
(1)绘制表格对比法
要全方面对比各项知识内容,绘制表格是个好办法。简单而且直观的。例如“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相同点与不同点的对比,可以学生让从多方面了解两个历史事件的异同,学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者删除对比项,最终获得自己对历史事件的认知,帮助学生形成对中外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综合认识,培养其综合性思维。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历史比较作为知识点的“记忆工具”,仅仅是对易混淆知识点进行梳理。要使“比较”由记忆辅助工具上升为落实核心素养的工具,教师还必须在培育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和正确的历史价值观上再下功夫,例如在“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的比较中,引到学生思考为什么同样是海航事业,西方的航海就有资本原始积累的需求。通过不断挖掘对比,学生的综合性思维素养得以真正落实。
(2)中外历史大事对比法
例如根据七、八年级历史教学内容整理的中外历史大事对照表。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时期的中西方重大历史事件比较零散,尤其是西方古代文明的历史,学生更是无从下手。通过对比,学生就明白了远古时代中西文明各自的历程;对比之后,学生还会惊讶地发现,中华文明与某种西方文明原来可以隔空“喊话”,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增强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在制作“共时性”历史事件表格的过程中,学生的分析、对比、联系等综合性思维也在不断发展。
(三)中外融合, 尊重包容,引導社会实践
中外历史整合教学中的中外融合指的是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跨文化意识是对于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等有正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以包容的态度予以接受和适应。郭富斌老师说过,历史教学要践行“四站”,即“站在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上;站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上;站在大学和中学的结合点上和站在学科与学科的结合点上”。因此,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树立跨文化的意识,做一个有包容心、懂得尊重和理解他国文化的“世界公民”是中外历史整合实践的价值导向。
1.综合探究法
综合探究课是实践的途径之一,人教版教材中涉及中外文化探究的章节有《对比早期区域文明之间的异同》,可引导学生探讨古代文明在地理分布上的共同点,比较古中国与古罗马文明的异同点,从而领悟各种文化的相似性和多样性;《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中,可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国宗教景观的不同和相同点,认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交融性;《历史地认识多样的发展道路》中,可引导学生探究20世纪初以来各国发展道路的不同点及相同点,明白中国道路的优越性,以及对各国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的要包容和尊重。这三堂综合探究课通过不同的载体、不同的教学内容,渗透和强化同一种理念,即尊重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和价值选择,这种理念真正体现了历史教育的育人作用。
2.社会实践法
课堂即生活,生活也是课堂,中外交融的跨文化意识理念的培养,可以延伸至课外,在社会大环境中使学生有更深入的体会。文化具有多样性,但没有优劣性,不同文化各具魅力,在这种认识之上,引导学生的做“世界公民”,树立包容多元文化意识,引导生活实践。正如《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主编任鹏杰所主张的:教育的全部价值尊严,恰恰在于用价值“服务人生”—满足学习者健康成长、进步和发展的内在需要。
三、改进与反思
1.方法交互,素养多维
中外历史整合方法包括中外演进、中外联系与对比、中外融合,在这四大类方法中,涉及年代尺梳理法、标题法、历史情境联系法、绘制表格法等,其实这些方法在四大类整合中可以交互使用,没有明确的界限,完全在于学生和教师的偏好。比如年代尺纵横法可以用于理解中外演进,亦可以用于展示中外联系和对比。学科素养的达成也是四大类方法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中外联系可以培养空间感知,也可以是历史意识、综合思维和社会实践。
2.学科育人,不断探索
教育理念从“知识核心”到“核心素养”的转变,无疑对教学产生巨大挑战,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使这门学科真正发挥立德树人的功能,要求历史教学在向历史教育转变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育人价值的思考,细化对历史教育理念的完善、课程目标的设定、课程教材的编制、课程资源的开发以及教学评价机制的创新等各方面—我们前方需要探索的路还很长。
参考文献:
[1] 牛学文《从学科核心素养到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教学月刊(中学版)》2016年第4期。
[2] 郭富斌《历史教育的视野与情怀—我的教学思想》,《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