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诸多90后诗人将写作向度聚焦在神性的殿堂或是象征的森林不同,砂丁着力构造一种专属其身的叙事结构,用他自己的话说,结构就是一首诗的身体。像《凤凰岭》等作品那般整饬、均齐的视觉结构,不由让人缅想起孙大雨的《自己的写照》等名篇。诗人惯于将大量蒙茸的事态意象融入话语空间,让生活的琐碎汁液流进缪斯的体内,其诗歌结构仿若隐形的血管网络,把外物的节奏纳入文本的秩序里,使芜杂的要素在透彻的语词间得以化解,并趋向于内部的平衡,而诗人与当下历史和既往经验的脉络联系也牵涉而出。
从中国的南方到北方,地理迁徙中获得的观景体验和人文思考,使砂丁可以较为顺利地突破巨大时代中的个体失语感,也令他的叙事有了稳定可靠的素材资源。一般而言,观察风景的人往往都存有几件柄谷行人言及的“装置”,而砂丁的装置或许正是他对现代文学语境中那一代“革命青年”的精神投合,为此他充分调动着历史想象力,从眼前的风景神游至“远方”那代人敏感而热忱的内心景观,不断想象和渲染着“城市小知识分子”的精神空间,让日常经验产生多层次的心灵回响。如《平静的生活》一诗所写,朴素的自然物象赋予“进步青年”以神性的光辉,然而它又与青年人忧郁、躁动、兴奋、怀疑的内心纠结形成了悖论式的对照,诗歌的意义结构向立体延伸。
再看《北京西郊的细细烟景——给一位海员》,捡柴火的人、登山者、父亲拉着女儿吹口哨的场景快速闪现在抒情者眼前,诸多事态化的意象密集陈列,没有产生任何缭乱之感。相反地,物象经由诗人貌似冷态的叙事组织,各自以其本来的面相呈现,出人意料地获得带有整体性的、氤氲着静谧气息的效果。砂丁擅长在文本的结尾修正诗歌的意义结构,使意义得到超验的提升,这首诗也是如此。在人群普遍下山的时刻,“逆行者”那倔强的脚步如同“入海的舟音”。此刻,诗人笔下的历史既涵盖其生存现实,也勾连起他文化记忆与精神理念中的吉光片羽,维系着他对精神存在感的承担与言说,以及对某种理念的敬畏与企慕。在《牛羊下来》一诗中,诗人继续熟稔使用简净的字词和素朴的意象,海边的诸多纷乱事态不断向一个中心敛聚,而鲸、天然水彩、祭海的人、五花马在结尾的涌现,使诗歌瞬间超逸出日常经验的困束,意义结构产生飞跃式的推进感。可以说,真实的事态印证了诗人的肉身存在,而相對自足的意义结构则为他提供了营造个人化精神空间的可能。
卢 桢 1980年生,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新诗研究。曾在香港浸会大学、荷兰莱顿大学、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做访问学者。在《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等五十余种海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四部,承担国家社科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
责任编辑 冯艳冰
特邀编辑 陆辉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