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流行病”及其矫正策略

2020-06-08 10:23郭昱宏
读写算 2020年9期
关键词:矫正策略流行病阅读教学

郭昱宏

摘 要阅读教学旨在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取能力、感受与鉴赏美的能力以及语言积累与运用的能力,它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新课标就阅读速度、阅读量、文体知识、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熏陶等方面对初中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语文教师而言,阅读教学任重道远。但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分析了阅读教学中存在的某些“流行病”并提出了相应的矫正策略,希望能为阅读教学的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流行病;矫正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9-0055-02

随着部编本教材的投入使用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教学策略也需要随之革新。但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穿着新鞋走旧路”“新瓶装旧酒”以及“剑走偏锋”“过犹不及”等“流行病”。对于这些情况,语文教师需及时发现、积极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以便促进有效阅读教学的开展,推动语文教学向前发展。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流行病”

(一)定位不明的自读课文

部编本教材将初中课文分为了教读与自读部分,设计意义不言而喻。教读课文由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在学习教读课文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文章阅读技能、句子分析技巧,以便于提高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培养自主阅读的兴趣,将教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到自读课文以及课外阅读中去,这也与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理念相契合。

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存在着对教材编排理念以及对自读课文设计意义认识不清的情况。对于自读课文的教学,还是照搬教读课文的形式,拿出大把的课堂时间,亲力亲为。很难做到真正的“放手”,让学生掌握自读课文学习的主动权。如果教师仍采用教读课文的教学模式,则会限制学生能力及想象力的发挥,更谈不上语文素养的提高了。

(二)流于肤浅的自主提问

新课标的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但在实际的阅读课堂中,仍然存在“教师为主”等问题阻碍学生自由、自主提问的展开。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将自己置于主体地位上,“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讲授时间远大于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又何谈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自由思考、自主提问呢?

不仅如此,就学生层面来说,自主提问普遍存在层面浅显、“可问可不问”等问题。根据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原理,学生的自主提问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类。但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提出的问题多停留在知识理解层面,主要是“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简单问题,与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能够锻炼逻辑和思辨能力的问题相差甚远。更有甚者,会在课堂上提问一些课下查资料便可一清二楚的问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低效提问,浪费了课堂时间。

(三)过犹不及的深度解读

语文阅读教学,涉及到一个文本解读的问题。阅读,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是教师根据文本已有内容和学生现有知识,对文章内容作出恰当解读,便于学生理解,进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但有些教师为了张扬自我个性,存在着过度追求高深,偏离初中教学学情的深度解读。在教学时,基础的语言段落分析还没有做好,就擅自架空文本,把课文置于历史、政治、人生命运的宏大框架之中,教学起点过高,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无法引起学生共鸣的现象时有出现。

比如《孔乙己》和《风筝》等课文,教师在解读的过程中就存在着过分政治化的倾向,将课文主题归纳为封建制度对人们心灵的戕害。但封建制度毕竟与现代社会迥然不同,加之鲁迅先生的文章思想都较为深刻,对于初中生来说理解较为困难。如果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墨守成规、一成不变,总是按照单一的主题解读鲁迅先生的课文,学生不仅会觉得枯燥乏味,而且也难以有新的理解和感悟,在以后阅读鲁迅文章的时候,不免会造成生搬硬套的尴尬局面。

二、针对阅读教学“流行病”的矫正策略分析

(一)自读课文“多学少教”,还原学生主体地位

在自读课文的学习中,想要做到“放手”,还原学生主体地位,最主要的是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再对学生伸出援手,以启发诱导为主,帮助他们将教读课文学到的知识、技能、技巧用于自读课文中,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开拓与发展。

教师应充分重视自读与教读这两种课型的区别,帮助学生使用助读系统、用好助读系统,充分发挥助读系统的“学习伙伴”作用。以七年级上册《动物笑谈》为例,旁批中设计了引导学生思考“‘感叹和‘反问反应了‘我怎样的心理活动”以及“揣摩‘我此时的感受”等问题,学生自然而然地会联想到刚学过的教读课文《猫》,也有不少的心理描写。这时教师便可以在学生联想的基础上予以适当地点拨,通过教读课文的知识铺垫,帮助学生完成知识迁移,将《猫》中学到的心理分析方法运用到《动物笑谈》中,这样既缓解了教师的授课压力,又能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二)创设质疑氛围,引导学生由“愿问”走向“会问”

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自由的提问氛围。在课堂上少些“灌输”、多些引导,多为学生提供提出质疑的机会。鼓励学生提问、发言,帮助学生树立“大胆提问最光荣”的观念。将师生平等这一理念落实到实际课堂中,开创一种勇于提问、乐于提问、生机勃勃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的提问,教师应给予肯定的态度。虽然学生提问的问题质量有高有低,角度也有合适和偏颇之分,但其中都蕴含着他们独立思考的思维过程,只要动脑参与,就是值得肯定的。

其次,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引导方法,帮助学生条理清晰地分析所提问题,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回答,先与学生共同聚焦问题本身。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分析问题的良好心态,积极主动地思考自己所提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是否值得探讨。此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解答学生疑问时,不能急于求成、将答案直接“扔给”学生。而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自由思考判断,循序渐进,引导他们说出问题的答案。

(三)文本解读围绕重点,基于学情

文本解读必须仅仅围绕教学重难点,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教学重难点服务。教师深度、个性化解度要以教学目标为准绳,围绕教学重难点适度进行,切勿高谈阔论、随心所欲。对文本的解读也要立足学情来展开,要了解所教學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已有的经验积累,把握最近发展区,不能不顾学情,信马由缰。教师解读文本的目的是将复杂晦涩的知识解构,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相结合,便于学生理解,从而完成新知识的建构。如果文本解读刻意追求高深,脱离学情,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困难,反而会增加他们的学习负担。例如前文提到的《孔乙己》与《风筝》两篇课文,教师除了从封建制度毒害人们心灵这个单一角度解读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孔乙己》里冷漠的社会风气、残酷麻木的看客,带领学生体会《风筝》中“我”和弟弟之间的亲情。这样解读,使鲁迅先生的文章不再高高在上、晦涩难懂,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接壤,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真正做到“一课一得”。

参考文献:

[1]李盛锦.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刍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9(20):96+105.

[2]雷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5):75.

[3]孙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J].文学教育(上),2019(10):86-87.

[4]王学金.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应对[J].文教资料,2019(20):69-70.

[5]赵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6]于美霞.语文阅读教学中文学类文本解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矫正策略流行病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Why I Give
Pros and Cons of the Internet(1)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Dinosaur Extinction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学生学习不作为的正向引导
小学生错别字成因及矫正策略
学困生“习得性无助”现象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