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本和生本的写作教学细化

2020-06-08 10:36陈宝荣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写作知识名称景物

陈宝荣

一、基于单元文本特质和学生写作实症的      分析

统编教材七(上)第一单元写作以“热爱生活,热爱写作”为题,旨在从宏观上倡导一种写作态度。或许是编者考虑作为初中阶段的第一次写作,提倡态度尤为重要;也或许是编者希望降低学生写作中的畏难情绪,因此强调生活与写作的对接。从教材提供的写作指导内容来看,把“热爱生活,热爱写作”落实在四个核心词语上,即“观察”“积累”“思考”“表达”。因此,我们基本明确,编者是基于初中三年写作的起始需求,从宏观上引领理念和倡导态度,而微观上的关于教学层面的教学内容,如基于单元整体教学本单元应教授的写作知识、写作学习活动如何设计并实施等,则由教师基于单元整体教学和学情需要来自主    构建。

本单元课文《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都是写景散文。“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作者笔下的景物不是客观的记录,而是充满浓郁的主观色彩,小到每一个事物,都有其具体性与独特性,都是作者眼中、心中的那一个。因此我们发现,这些写景散文中的大量物象融入了作者个人的意绪,形成了意象序列,很像是作者在为每一个事物命一个或具体或别致的名字。

我校七年级新生在学初考试和日常定点练笔中,表现出描写景物内容空泛、角度单一、语言苍白等主要问题,因此需要在本单元写作教学中教授相应的写作知识和设计相应的写作学习活动,来帮助学生解决这样的疑难杂症。

叶黎明教授说:“文本特质和学生的疑难杂症的交界点是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因此,我们要立足于单元整体教学和学生写作实症,开发单元语篇蕴含的写作知识,从教学微观层面入手,细化写作教学策略,从而“有目的地促进学习以达成既定学习目标”。叶黎明教授认为,大多数的写作教学是未经设计的,首先表现在目标太过宽泛,因此,基于一定条件的目标细化、准化,是写作学习活动真正发生的起点。自读课文《雨的四季》“阅读提示”中强调了感官调动对认知和体验世界的价值,这是强调“自我发现”的文学写作的共性,因此,通过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充分调动感官去认知和体验,即学会观察,应该成为本单元写作学习活动的首要目标。基于本单元文本特质和学生当下的写作实症,本单元写作学习活动应通过教授学生命名事物的写作知识去丰富对世界的认知和体验,即学会给事物命名。因此,我将本单元的写作学习目标确定为:调动六感,观察具体的景物,让景物描写内容充实,角度多样;为事物命一个或具体或别致的名称,让景物描写的语言有准度和个性。与目标相应,写作学习活动设计为两个课时、两个有内在相连的学习方案。

二、写作学习活动方案的设计

(一)学习方案一:你会观察景物吗

1.观察玫瑰,明确角度。

(1)观。

问题:此时,对着一朵玫瑰花,你看到了       什么?

学生:看到了花的颜色、形状,叶子的颜色、形状,细长而有刺的茎……

问题:刚才我们调动了哪一个感官来观察玫瑰花?

学生:眼睛(视觉的角度)。

归结:观——看看(略有距离,以眼审视,    冷静)。

(2)察。

问题:我们的观察还能继续进行下去吗?

学生:充分体察,讲述体验。

预设一:我用手触摸玫瑰的花瓣,花瓣是柔滑的,有些像婴儿的肌肤。

预设二:我用鼻子闻了闻玫瑰花,有淡淡的   清香。

……

问题:刚才我们调动了哪些感官来观察玫     瑰花?

明确:肢体(触觉的角度)、鼻子(嗅觉的角度)、口舌(味觉的角度)、耳朵(听觉的角度)、心脑(感觉的角度)。

归结:察——体察(亲密接触,用心体验,热情)。

归结:观察景物应充分調动六感,让感官跳一次集体舞蹈!

2.学生练笔、展示、自评。

3.教师下水示范。

我在一朵玫瑰面前

我立在一朵含苞待放的玫瑰面前。她粉红着脸,有丝丝娇羞。

我想用手轻触,可是我犹豫了,这婴儿一般嫩滑的肌肤,怎禁得起我手的粗粝?于是,我用我小小的软软的耳朵贴近她。我听!我来听听!我听到了每一片花瓣儿绽放的欢悦,好像也听到了花瓣儿你推我攘的嬉闹。我若尝尝这尽态极妍的花瓣儿呢?那定然是满嘴芳香吧。可,你们会喊疼吧!我舍下这傻傻的想法。那么,我来嗅嗅你,闻闻你吧。幽香淡淡,沁入了鼻,渗入了心。

我立在一朵含苞待放的玫瑰面前,小心的,欣喜的。

(1)学生点评:选择一句,从感官角度进行  评价。

句子:她粉红着脸,有丝丝娇羞。

点评:此句既有眼睛所见,也有心灵所感,既有写实也有写虚,表现了玫瑰颜色的美丽,姿态的娇羞可人。

(2)教师自析:我是怎么观察的?我为何要这么写?(略)

4.玫瑰观人,明确维度。

问题:我们的观察还有可能进行下去吗?

学生:自由探讨。

引导:观察维度。

明确:正向观察:人→物(以人观察物);逆向观察:物→人(以物反观人)。

材料:

劳劳亭

李  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任务:根据诗歌内容,完成逆向观察表。

5.学生练笔、展示、自评(根据上面的表格)。

(1)少男幽默版。

这是个什么怪物啊!两条根可以用来走路,两片细长的叶子晃来晃去,头上还长着两片奇形怪状的花瓣。身上还有两个孔,一会儿开,一会儿合。两颗黑黑的珠子在两个坑里滚来又滚去,吓死个我花儿了!

(2)少女傲娇版。

他这是在干什么啊?这么如痴如醉地看着我,一定在欣赏我这娇艳的美貌吧!别看啦,这么天生丽质的脸蛋,你是嫉妒不来的,快走吧!可恶,你居然摸我,我这娇嫩肌肤被你这凡夫俗子粗粝的手划伤了。我要赶紧回到我的花苞里了,不会再让你轻薄我的。

6.板书总结。

7.布置作业。

填写景物观察记录表,完成景物描写的写作。

(二)学习方案二:给事物命名

1.朗读·思考。

课堂以诗歌导入。

我们天天走着一条熟路

冯至

我们天天走着一条熟路

回到我们居住的地方;

但是在这林里面还隐藏

许多小路,又深邃、又生疏。

走一条生的,便有些心慌,

怕越走越远,走入迷途,

但不知不觉从村疏处

忽然望见我们住的地方,

像座新的岛屿呈在天边。

我们的身边有多少事物

向我们要求新的发现:

不要觉得一切都已熟悉,

到死时抚摸自己的发肤

生了疑问:这是谁的身体?

问题:诗人告诉我们,生活需要……

明确:观察、发现、一颗好奇心、尝试走一条新路……

过渡:这种对生活的观察、发现、好奇,在描写景物时的一种具体表现就是,你笔下的事物是否有属于自己的名称。

2.比较·发现。

呈现单元文本景物描写的原句与改句,学生对比分析,归结给事物命名的一种方法。

原句:成熟的庄稼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

——刘湛秋《雨的四季》

改句:庄稼等待收割,种子需要晒干,甚至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

归结:给事物一个名字、一种颜色、一种状态……让事物拥有一个具体的名称,让景物在写实中被还原。

3.思考·实践。

(1)下面语段中哪些事物值得拥有更具体的名称?请修改,并说明理由。

我曾小立断桥:天末彩霞,倒影池塘之中一片红光似火。我小立桥端,消磨了几度黯淡的黄昏,痴等新月的东升,惊醒了栖鸦之梦。垂杨倦了,桂花在隔院送香,黄橙添盖了颜色,青藤横撑了纤腰,天上的星儿摇摇欲坠。

——易家钺《可爱的诗境》

学生找点修改,说明理由。再呈现原文,明确给事物命名的方法及理由。

我曾小立断桥:天末彩霞,倒影池塘之中一片红光似火。我小立桥端,消磨了几度黄昏(黯淡的黄昏),痴等月亮(新月)的东升,惊醒了乌鸦(栖鸦)之梦。杨柳(垂杨)倦了,桂花在隔院送香,橙子(黄橙)添盖了颜色,树藤(青藤)横撑了纤腰,天上的星儿摇摇欲坠。

过渡:写景如此,叙事也可如此。

(2)运用给事物命名的方法,根据你的理解、想象合理填写。

呈现挖空的语段:十分钟后,丽莎趿着拖鞋,穿着运动裤,素颜直发下楼来,我们坐着。她开始谈正在读的小说,我猛喝一杯,囫囵吞一个。吃完喝完,匆匆上车。上车时,丽莎塞给我一本书,让我带上飞机看。

学生补写,并说明自己所用的事物命名法,接着呈现原文,再次明确给事物命名的方法及其    理由。

十分钟后,丽莎趿着拖鞋,穿着运动裤,素颜直发下楼来,我们坐在她阳光满满的客厅里。她开始谈正在读的飞力普·罗斯的小说,我猛喝一杯500cc的优酪乳加水果,囫囵吞一个刚做好的新鲜三明治。吃完喝完,还带一杯滚烫的咖啡,有盖,有吸管,匆匆上车。上车时,丽莎塞给我一本书,《二零零七美国最佳散文选》,让我带上飞机看。

——龙应台《牵挂》

过渡:写作中,仅仅给事物一个具体名称,真实地还原生活,这是不够的。

4.梳理·发现。

呈现单元文本景物描写的句子,学生借助表格梳理,归结给事物命名的一种方法。

a.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b.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c.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   娇媚。

d.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e.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

学生归结:给事物一个比喻,让事物拥有一个别致的名称,让景物在想象中被表现。

5.运用·练笔。

(1)请给以下事物一个具体的或别致的名称,然后完成景物描写。

(2)学生练笔、展示、小结(运用具体名称和别致名称对景物描写的作用)。

(3)教师示范,讲述写作心路(运用具体名称和别致名称对景物描写的作用)。

(下水文示范)

清晨,是鸟儿的良时。几只褐色的麻雀一小团一小团的,伏在食堂三楼露台蓝灰色的铁栏杆上,偶尔交颈摩挲羽毛。一只修身长尾的鸟儿,并着两脚,在红色的跑道上蹦跃着,像玩袋鼠跳的游戏一般,一颠一颠的。矮矮的灌木林里窜出三只黑白羽毛相间的鸟儿,它们在空中翻飞,像三架滑翔机,起伏穿插,弧线优美,不知它们是一家子仨,还是三角恋爱呢!小径上,一只麻雀斜着圆圆的身子侧躺在新割的草垛上,草垛软绵,散发一种好闻的清甜的香气。见过猫儿在草地上自得其乐,不曾见一只麻雀慵懒如此。

人生乐趣,莫不简单,只要眼有一鸟一树,心有一声一色。

(4)布置作业。

①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按事物的名称类型为语段中的事物分类,并思考鲁迅为何运用大量的具体名称或别致名称。

②以“校园一角”为对象,先完成表格,再完成景物描写的片段写作任务。

③选择曾经写过的一个景物片段,运用今天的方法,进行修改。

原文:夜晚,孩子们躺在草地上,瞧着头顶的云彩,望着天空的星星,感受着风的拥抱,再与小伙伴聊聊天,这样的生活真惬意。

改文:夜晚,孩子们躺在软绵绵的青草地上,瞧着头顶那稀稀疏疏的云彩,望著天空那成千成百向他们眨眼的星星,感受着凉风的拥抱,再与身边嘻哈的小伙伴聊聊天,这样惬意的生活会有人不喜欢吗?

三、关于写作教学细化的再思考

叶黎明教授说:写作教学未经设计的一个表现是过程性指导的缺失,教师一般只进行写前动机的激发和写后的评价反馈,缺乏写作过程中的介入性指导。因此,教师开发并传授具有过程性的写作知识尤为重要,这样的写作教学才有细化的可能。

除此,写作教学的细化基于多方面的考量。比如,关注学生的学段特点,七(上)作为初小衔接阶段,应关注与小学语文写作知识的对接,将熟悉的知识陌生化,唤起学生的学习期待,将陌生的知识过程化,实现学生的学习期待。比如,省编配套作业本对写作的支架式指导,我们应充分加以吸收和利用,并结合学生原初的写作实症,加以改编运用。教师要教给学生适用于这类文体写作的知识和方法,让学生用有效的写作知识和写作方法去改善写作原貌,提升写作的能力。再比如,写作教学的细化还应该有多样化的学习策略,以上两个写作学习方案中涉及了比较、归纳、修改、补写、整理、列表等策略,使本单元的写作教学内容在有限时间内有序展开,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一定的活动性、过程性,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力求学习的真正发生。

(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325000)

猜你喜欢
写作知识名称景物
四时景物皆成趣
写作知识:简化、转化、内化
——评丁丹丹老师的作文指导课
写作知识:简化、转化、内化
写写冬天的景物
写作教学应致力于写作知识的选择与开发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景物描写要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