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曲教化功能的当代借鉴

2020-06-08 10:29董昕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思政课德育教育戏曲

董昕

摘  要:戏曲“明道立教、辅民化俗”的教化功能被历代统治者所看重。戏曲很好的传承了中国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蕴涵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特别是儒家对个体提出的社会性义务和要求,对理想人格的自觉追求,以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等,至今仍是我们所大力倡导的。所以说,戏曲极具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将戏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帮助大学生在品人从艺中懂得崇德的基本操守,还可以引导大学生在梳理历史中秉承爱国的精神气节,更可以强化大学生在关照现实的过程中坚持为民的价值取向。这些正是戏曲教化功能带给今天的教育工作者的启示。

关键词:戏曲  高台教化  思政课  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1-0032-04

旧时戏台常常悬横匾曰“高台教化”,说明戏曲从来都重视对民众的教化作用。它向来搬演观众喜闻乐见的题材,既使他们得到娱乐,又使他们在娱乐中受到感染,因而起到潜移默化、移风易俗的效果,既“乐”又“教”,寓“教”于“乐”。这样的传统发展至今,对于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重要的借鉴价值。

1   “教化”的内涵

“教化”,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说文解字》中解释“教”为“上所施下所效也”,“化”则为“教行也。教行于上,则化成于下。”我国最先使用“教化”概念的是荀子。他说“论礼乐,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他以人性论的视角,从理论上提出礼乐道德教化的作用。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一切教育内容和活动属于广义的“教化”,而德化则属于狭义的“教化”。

1.1 教化与教育的区别

“教化”与“教育”虽有一字之差,但前者把有形和无形的教育感化、政教风化、环境影响等手段综合使用,既有正面道理的灌输,又有结合日常活动使之达事明理,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内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较之后者单一刻板的说教,就效果而言,要深刻和牢固得多。因此,教化是养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1.2 教化与灌输的区别

把流水输送到需要水分的地方,是“灌输”的本意。它还有疏通的意思。输送思想和知识是其引申义。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灌输理解为教育者单纯向受教育者宣讲,是我讲你听,甚至是“填鸭式”的强行硬灌,尤其在学校教育中,灌输成为教育活动的忌语。而教化是以人的内在精神的塑造为核心,以促进人的精神整体成长为目的,采用熏陶、浸润、感染和影响的方法,贴近人的心灵情感的实际输入知识,以感性的形象对人进行启发。因此,教化是影响,是一個不断启发人心的过程。

2   戏曲教化功能的衍变过程

2.1 高台教化:传统的戏曲教化观

早在远古时期,戏曲尚处于萌芽阶段,载歌载舞的图腾壁画和以歌舞演故事的巫术活动就已经表现出了极其狂热而又严肃的特点,其宗教功能远胜于娱乐功能。这些行为是原始先民对于现实生产、狩猎等活动的模仿、演习及经验总结。通过这些仪式活动不仅锻炼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技能,也培养了年轻人。

殷周时期,原始图腾巫术活动进一步演化为“制礼作乐”。所谓“礼”,最主要的内容和目的是维护已有了尊卑长幼等级制度的统治秩序,即孔子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谓“乐”,是“礼”教施教的重要手段和实现其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礼的作用在于约束人们的外部行为,具有强制性;乐则具有今天所言的美育的功能,重在通过音乐、舞蹈等手段陶冶人们的内心情感,使原本具有强制性的礼,变得易于接受且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调节人心,缓和矛盾。所以“古者教以诗乐,诵之歌之、弦之舞之。”[1]

先秦儒家进一步将“礼乐传统”发展为经世致用的系统学说,并在艺术上树起了“诗言志”、“发乎情,止乎礼义”、“兴观群怨”的旗帜。由此而往,随着儒学地位的日益巩固,这种观点成为了古代文艺思想中的一条金科玉律。而由此,“教化”(政治道德伦理教化)也成为戏曲文化一个不变的命题。

当中国戏曲的雏形以《大面》《钵头》和《踏摇娘》等名目在歌舞中崭露头角,由古优发展而来的“参军戏”大为活跃的时候,恰恰是以韩愈为代表的中国儒者发扬儒家传统、努力提倡教育的时代。韩愈高举“文以载道”的旗帜,确认艺术与教化的关系,提出“不平则鸣”的观点。与此同时,白居易也明确提出“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提倡新乐府运动。此时盛行的“参军戏”,出自后汉优人扮赃官而戏弄的传统,在滑稽表演中往往也有讽刺的作用。至于流行于宫廷和民间的歌舞戏,更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了人伦之道,如《大面》教“忠”,《钵头》劝“孝”,《踏摇娘》说“义”等,与当时盛行的“载道观念”是一致的。

到北宋时,戏曲以“杂剧”之名从百戏伎艺中独立出来。受到理学的影响,此时期的戏曲作品很难完全彻底地跳出纲常名教的基本界限。如此时期的代表作《赵贞女蔡二郎》《王魁》《张协状元》《李勉负心》等,皆宣扬的是这一时期的伦理观念和道德法则。

戏曲发展至元代,形成了第一个高峰。此时的戏曲创作的基本目的及对内容的基本要求,已经明白标出“忠” “孝” “节” “义”,“三纲五常”,元·周德清《中原音韵序》指出:看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四大家的作品所讲的主题与内容,就是有益于社会的“忠”和“孝”。[2]可见,这一时期戏曲教化的内容和主题也日益丰富和深化。夏庭芝《青楼集志》写到:“院本大率不过虐浪调笑,杂剧则不然,君臣如《伊尹扶汤》《比干剖腹》,母子如《伯瑜泣杖》《剪发待宾》,夫妇如《杀狗劝夫》《磨刀谏妇》,兄弟如《田真泣树》《赵礼让肥》,朋友如《管鲍分金》《范张鸡黍》,皆可以‘厚人伦,美风化。”[2]

明代戏曲教化功能发展的步伐更加迅速。朱元璋利用文化艺术巩固中央集权统治,大力推行程朱理学,提倡封建礼义,实行八股取士。在此影响下,“戏台上考试人伦”、“以时文为南曲”一时成为戏曲创作风气。此时期,《琵琶记》的作者高明是真正以标举“教化”而产生深远影响的戏剧家。《琵琶记》以“有贞有烈赵贞女,全忠全孝蔡伯喈”为核心,外加“施人施义张广才”,全方位地宣扬伦理风化。《琵琶记》开场词提出:

秋灯明翠幕,夜案览芸编。今来古往,其间故事几多般。少甚佳人才子,也有神仙幽怪,琐碎不堪观。正是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论传奇,乐人易,动人难。知音君子,这般另眼看。休论插科打诨,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共妻贤。正是骅骝方獨步,万马敢争先。

他强调戏曲创作必须有关“风化”,认为“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主张宣扬“子孝妻贤”一类封建伦理道德。

在高明的倡导下,后代戏曲家不断阐述并发展了这一主张。由此而往,逐渐形成了传统戏曲的“高台教化”之说。

2.2 以戏救国:近代戏曲教化观

19世纪以来的中国,满目疮痍,水深火热。甲午战争的失败,戊戌变法的失败,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国家兴亡问题摆在了每个中国人面前。一批爱国热情高涨的知识分子树起了“革命”的大旗,“小说界革命”“诗界革命”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随之而来的一场戏剧改良运动更是把戏曲的高台教化功能推到了宣传革命的阵营当中。

率先发出要求变革现实呼声的,是以龚自珍、魏源为代表的一批有识之士,他们在文学上提出“经世致用”和“歌哭无端字字真”的文学主张。1897年,在天津创办《国闻报》的近代杰出思想家严复和夏天佑,他们在《本馆附印说部缘起》文中谈到:小说、戏剧能“使人开化”,“其入人之深,行世之远,几几出于经史之上”。1902年,在《新小说》卷首《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梁启超写道:“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这里的“小说”是指包括戏曲在内的通俗文学。第十四期《新小说》中刊登了陈独秀(署名三爱)写的《论戏曲》一文,批驳了“迂腐的儒士”视戏曲为“无益”的观点,提出“戏园者,实普天下人之大学堂也”,“优伶者,实普天下人之教师也”。充分肯定了戏曲的教化功能。1904年,由陈去病和汪笑侬创办的我国第一个戏剧刊物《二十世纪大舞台》更是直言不讳的宣称:“本报以改恶俗,开通民智,提倡民族主义,唤起国家思想为唯一之目的。”柳亚子则在其发刊词中高歌:

南都乐部,独于黑暗世界灼然放一线之光明。翠羽明珰,唤醒钧天之梦;清歌妙舞,招还祖国之魂。美洲三色之旗,其飘飘出现于梨园革命军乎!

以上种种,都传达出一个信息:此时期,戏曲教化的主题是开化民众,教育民众,使戏曲从传统的伦理纲常明教中抽身出来,真正肩负起了开迪明智、鼓动民主革命的历史使命。

随之而来,一批针砭时弊、反映时代风貌的作品涌现出来,《松陵新女儿》《苍鹰击》《六月霜》《轩亭冤》《轩亭秋》《碧血碑》反映的是革命党人英勇救国;《玫瑰花》反映的是推翻清王朝反动统治的要求;《新茶花》和《潘烈士投海》主要表现富国强兵、抵御外侮;而《波兰亡国惨》《越南亡国惨》则揭露的是帝国主义的侵略罪恶;《黑籍冤魂》与《赌徒造化》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牺牲》和《拿破仑艳史》表现出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等,这些作品大声疾呼,以图激励人们决心,争取中国的独立、解放、民主、自由和强盛,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加之布景的使用,现代化的化装,通俗易懂的语言,因此,对观众的影响同样也是巨大的。《自我演戏以来》中,欧阳予倩回忆道:“当时种族观念在从民间觉醒过来,这种戏恰合时好……”

辛亥革命结束后没多久,戏剧改良运动的热潮便渐渐隐退,戏曲舞台上很少再出现具有浓郁政治鼓动色彩的时事新剧。但是由于受新文化运动及革命思潮的影响,此时期作品的主要目的仍然是教化民众,启迪民智,向大众宣扬新思想。一批著名的艺术家,演员都纷纷参与其中,编演了大量的新戏。如梅兰芳的创作作品中,既有暴露娼寮黑暗,呼吁妓女解放的《孽海波澜》,也有反映官场的阴谋奸诈、人面兽心的《宦海潮》,既有讲述女子为争取婚姻自由,与恶势力作斗争的《邓霞姑》,也有反映包办婚姻酿成悲惨后果的《一缕麻》,还有意在破除迷信的《童女斩蛇》等等。

随着日本侵华形势的日益严重,革命再次成为中华民族的头等大事。人们纷纷投身到革命战争的洪流中,与拿枪的战士并肩作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革命根据地的戏曲艺术家和其他的文艺工作者们,用革命理论来武装头脑,以戏曲宣传革命,反映新的革命人物,形成了新的风貌——文化的新内容和旧的民族形式相结合。革命战争年代的戏曲密切配合革命根据地的军事、政治及经济斗争,成为宣传与动员抗战、团结人民及战胜敌人的锐利武器。《保卫和平》《参军曲》《十二把镰刀》《血泪仇》《穷人恨》《逼上梁山》等一系列宣传革命,具有鼓动性质的作品纷纷涌现,鼓舞了革命势气。

身处沦陷区的戏曲艺人们在日伪的黑暗统治下,用戏曲独有的表现方式来宣传革命,教化民众。如由欧阳予倩编导、中华剧团演出的《梁红玉》《桃花扇》,周信芳演出的《明末遗恨》《徽钦二帝》,程砚秋演出的《文姬归汉》,马连良演出的《春秋笔》《苏武牧羊》,杨宝森演出的《李陵碑》《审潘洪》等。他们都通过演绎历史故事和扮演传统戏曲中的人物,曲折的宣扬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2.3 与时俱进:当代戏曲教化观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很重视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戏曲艺术。为使这一古老的艺术成为社会主义时代新文艺的组成部分,国家对它进行了有计划、有部署、有重点的改革。1951年5月5日,政务院颁布了由周恩来总理签署的《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史称“五五指示”),明确规定了新时期戏曲的内容,限定了戏曲高台教化的范畴,并对那些与时代、人民、生活密切联系的表现现实生活和革命斗争题材的戏曲现代戏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关怀,进一步丰富了教化的内容,强化了戏曲教化功能“与时俱进”的品格。

随着“五五指示”的签发,全国进入了编演现代戏的全新时期。评剧《刘巧儿》《小女婿》《小二黑结婚》,沪剧《罗汉钱》,吕剧《李二嫂改嫁》,豫剧《朝阳沟》《刘胡兰》,京剧《白毛女》《新儿女英雄传》等都是当时涌现出的优秀的作品。由于1958年“以现代戏为纲”的实施,带来了戏曲改革工作的偏差。政府及时调整,于1960年提出了“现代戏、传统戏、新编历史剧三者并举的方针”。全国很快就涌现出大量整理改编后的传统剧目,诸如花鼓戏《生死牌》,昆曲《墙头马上》,京剧《穆桂英挂帅》《赵氏孤儿》《碧波仙子》《谢瑶环》《杨门女将》,莆仙戏《团圆之后》《春草闯堂》,高甲戏《连升三级》,越剧《追鱼》,川剧《燕燕》等和新编历史剧,诸如京剧《海瑞罢官》《满江红》《强項令》,越剧《则天皇帝》《红楼梦》《文成公主》,粤剧《关汉卿》《李文茂起义》,黔剧《秦美娘》《奢香夫人》等。既有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由、妇女解放的,又有支援农村建设的、揭露腐朽封建社会的,还有赞扬清明政治化身清官的,以及传统的爱国题材等等。

“文革”十年,《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样板戏独占舞台,戏曲的教化内容比较单一,主要通过宣扬共产党人的聪明智慧、英勇善战、视死如归,表现党领导的军队和人民的深厚情谊,来倡导全国人民爱党、爱国。

随着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戏曲开启了全新的局面。1980年9月24日的《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总结经验,励志改革——谈当前的戏曲改革工作》提出:“新时期赋予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以崇高的使命,社会主义戏曲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提高人民的精神境界、促进社会主义社会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求的重大任务。因此,我们必须在加强传统戏的整理改编的同时,积极提倡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努力创作反映现实生活的剧目……戏曲应当在反映现实生活中发挥自己的长处,显示自身的艺术特色。”新时期戏曲创作的手法更为多样,内容更为多彩,形式更加多变,现代戏、传统戏、新编历史剧齐头并进,共同奏响了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主旋律”。如评剧《高山下花环》,湖南花鼓戏《八品官》,豫剧《倒霉大叔的婚事》《焦裕禄》,越剧《五女拜寿》《西厢记》《陆游与唐婉》,京剧《曹操与杨修》《廉吏于承龙》《华子良》等等。

总之,戏曲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孕育产生,它一路沿着“礼乐传统”——“文以载道”——“寓教于乐”的文化发展轨迹走来,从诞生之日起就表现出干预政治和维护纲常名教的热情,并以最活跃的面貌与时俱进,展现着各个时代的历史风貌。

3   戏曲教化功能的当代借鉴

纵观戏曲的高台教化之路,不难发现,它很好地传承了中国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蕴涵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特别是儒家对个体提出的社会性义务和要求,对理想人格的自觉追求,以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等,至今仍是我们所大力倡导的。而千百年来,这些思想精髓都通过戏曲的高台教化功能,播种到了民众心里。所以说,戏曲极具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它“寓教于乐”的艺术特质及丰富的思想内涵为我们今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很好地借鉴和丰富的资源。将戏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帮助大学生在品人从艺中懂得崇德的基本操守,还可以引导大学生在梳理历史中秉承爱国的精神气节,更可以强化大学生在关照现实的过程中坚持为民的价值取向……这些正是戏曲教化功能带给今天的教育工作者的启示。

3.1 从戏曲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开掘德育教育的资源

如上文所述,戏曲中蕴涵着丰富的优秀传统道德,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如艰苦奋斗、勤劳勇敢、忠义厚德、廉洁奉公、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等优良品德,至今仍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言行。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戏曲始终秉承着“文以载道”的传统,将宣扬优秀的社会道德及高尚的人格贯穿于生命的主线和戏曲剧目之中,并充分体现和发挥戏曲引领时代精神,规范社会伦理道德的作用。如《岳母刺字》《铡美案》《窦娥冤》《苏武牧羊》《打严嵩》《柳毅传书》等传统戏,以及新时期以来的许多优秀剧目,无不是通过讲述社会中的是与非、善与恶、忠与奸的故事,鞭挞假丑恶,褒扬家国情怀、优秀品格、善良人性,生动传递着中华民族的崇高价值追求。

人们不会忘记《赵氏孤儿》程婴与公孙杵臼等人的“舍生取义”,不会忘记《下南京》爱民清廉、一心为民请命的刘墉、更不会忘记《文天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同时,人们也会向往《天仙配》中七仙女与董永美好爱情,也会感动于《梁山伯祝英台》的生离死别,更会为《铡刀下红梅》里的革命烈士刘胡兰而动容……这些包含丰富的社会道德、家庭美德等思想内容,集思想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优秀戏曲作品,不胜枚举。此外,戏曲人“戏比天大”“以艺培德”的优良传统,以及老一辈艺术家的道德修养和人格修为,为我们树立了人生的典范,是高校开展德育教育的宝贵资源。开掘它们,可以很好地丰富德育教育的内容,助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3.2 将戏曲教化的“隐性”功能引入到德育教育中

显性教育是指公开的有组织的,如谈话、集中学习、讨论等有系统的向被教育者表明教育目标的教育方式;隐性教育,是指利用环境、情景等使被教育者受到影响,从而达到教育目标的教育方式。显性教育的特点是其具有鲜明的教化意图,而隐性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极大的隐蔽性。它突出强调将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通过寓教于乐及开放的途径和耳濡目染的过程,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自主地接受教育信息。隐性教育的特点恰好可以弥补显性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不足。戏曲的教化功能就属于典型的隐性教育方式。它通过歌舞演故事的艺术形式,使观众在具体的、感性的欣赏中,思想感情和道德情操都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从而达到“明道立教”、“辅民化俗”的功效。

近年来,随着高校德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德育教育的方法虽然整体上已有较大与明显的改进,但是,依旧存在硬性灌输现象。对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认识不够充分是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目前,高校德育教育的主导方法,诸如理论指导、榜样示范和品德评价等,依然不能满足新时期大学生对于互动性和灵活性的需要,因此,不能将传授道德理论知识与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就无法发挥德育的实效功能。

猜你喜欢
思政课德育教育戏曲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